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古诗文。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三章》)
(2)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3),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
(5),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
(6)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7)《赤壁》中蕴含着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8)借景抒情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之一。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借山气、飞鸟表达自己返璞归真的情趣;杜甫《春望》中的“,”借长安春日乱草丛生之景表达自己忧国伤时的感情。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而且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阅读《中国石拱桥》,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那________的建筑技术;阅读《藤野先生》,我们听到了藤野先生那________、毫无民族偏见的勉励;阅读《背影》,我们看到了父亲那pánshān而又深情的身影;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我们懂得了要míngjì历史、________先烈,要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阅读《白杨礼赞》,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中华民族那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bùzhébùnáo的气节。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pán shān( ) (2)míng jì( ) (3)bù zhé bù náo(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抑扬顿挫 怀念 B.巧妙绝伦 振聋发聩 怀念
C.巧妙绝伦 抑扬顿挫 缅怀 D.惟妙惟肖 振聋发聩 缅怀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而且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B.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而且能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
C.阅读经典作品,既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又能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
D.阅读经典作品,既能够培养我们的知识积累,又能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班级开展“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5.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策划者,请设计两项主题活动。
6.某班级准备用下面两幅漫画证明当今社会中“信”的重要性,请你参考范例,用一句话叙述【乙】漫画的内容。
【甲】示例:失信像拴在腿脚上的铁链一样拖累你,又会像牢笼一样禁锢你,你将被禁止乘坐飞机和列车软卧,被限制贷款,面临资金缺乏的困境。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相与步于中庭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喟然叹曰
C.侍御数百人/虽乘奔御风
D.故宋昭公亡而能悟/恍然大悟
8.请翻译下列句子。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9.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
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10.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
11.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个人修养与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细胞的一生
我的简介
①我出生于骨髓,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身长约7微米、厚大概2微米的我,个头很小,身形如同一个边缘厚、中间薄的馅饼。这种形状可以増大表面积,让我最大限度地摄取氧气,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让我具有柔韧性,能够顺畅地通过十分细小的血管。
②到了成熟的年纪,我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开启我的搬运之旅。与一般的人体细胞不同,在血液中,我是没有细胞核的,这意味着我并不携带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
③我浑身都是赤红色的,这是因为我的体内含有大量血红蛋白(血色素);而我又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血细胞,血液也因我而呈现红色。
我的使命——王牌“搬运工”
①对于身体的各个细胞而言,氧气是必不可少的物资,而我,就是负责把肺部吸入的氧气输送给它们的“搬运工”。
②我有超强的工作能力,这是因为我体内有丰富的血红蛋白。作为血红蛋白“富翁”,我的运氧能力不容小觑!
③除了运输氧气,我还担负着把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兼职运输电解质、葡萄糖等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④然而,我体内的血红蛋白对一氧化碳可谓“情有独钟”,在我运送氧气的过程中,只要血红蛋白遇到一氧化碳,就会与它结合,且难舍难分。这会导致我运输氧气的能力大大下降,此时,你全身的器官、组织就会缺氧,若情况严重,你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如果出现头痛无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这些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要马上开窗通风,及时就医。
我是血型的决定者
①你是什么血型?其实,你的血型也是由我决定的。在我身体的表面有一层细胞膜,这层膜上含有特别的糖类和蛋白质,即抗原。抗原的结构不同,血型就会不同,不同类型的抗原构成了A、B、O和AB这四种血型。
我是健康的指示仪
①体检时,医生可以通过我了解你的身体状况。例如,在被检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垂直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我的比重较大,会逐渐下沉。我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距离,被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如果身体异常,我沉降的速度会加快。另外,在正常的尿液中基本找不到我的身影,如果我在其中大量出现,也说明身体可能有异常。
我的归宿
①世间万物都有寿命,我也一样。做了三四个月的“搬运工”之后,我便会逐渐老化,体力大不如前,这时,如果我仍然留在血液中,就容易使你的血管堵塞。
②因此,衰老的我会返回你的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处理。或者,我也可能会在经过肝脏和脾脏时,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分解,成为胆汁。
③这就是我的故事。与你相比,我的生命周期并不算长。不过,请不用担心,你的骨髓每天都将产生1亿个我。我不断地逝去,也不断地诞生,我会和其他细胞兄弟姐妹们一起,一直守护着你。
12.通读文章,按照提示完成下表。
姓名 外形特点 工作使命 特色能力 最终归宿
红细胞 个头小、① 运输氧气;②;兼职运输电解质、葡萄糖等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血型的决定者;③ 返回骨髓深处,由白细胞“销毁”处理或成为胆汁
13.请参照课本中“自读”课文的旁批形式,根据括号内的提示,为下面两个句子加旁批。
(1)身长约7微米、厚大概2微米的我,个头很小。(语言特点)
(2)例如,在被检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垂直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我的比重较大,会逐渐下沉。我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距离,被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如果身体异常,我沉降的速度会加快。(说明方法)
14.冬季如果在密闭的房间采用煤炭取暖,就要谨防一氧化碳中毒。读了这篇文章,请你向同学讲述:为什么吸入一氧化碳会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及应采取的施救措施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轻衣稳马梅林下
付秀宏
①某年春节,作家毕淑敏到江南去看梅花。走了很远的路,爬了许久的山,看到了无边无际的梅树。只是,没有一棵梅花开放。因为天气冷,往年此间恰是梅花怒放时,如今枝头只有饱胀的花骨朵。怎么办呢?只有打道回府了。看着毕淑敏失望的样子,主人突然说,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梅花瞬间开放。
②“真的吗?梅花宁死不开,你又怎样呢?”主人笑笑,从枝头折了几朵各色的蓓蕾,放在手心,用热气暖着、哈着,轻轻地揉搓起来……奇迹在掌心缓缓地出现了:每一朵蓓蕾,好似被魔掌点穴,竟在严寒中,一瓣瓣地绽开来,如同少女睁开惺忪睡眼一般吐出如丝的花蕊,舒展身姿,在寒风中盛开了。
③主人把绽开的花递到毕淑敏手里,说好好欣赏吧。但还没等她欣赏够,在她手中绽开的花朵就开始合拢凋谢。细碎小花的绝美花姿,犹如电光石火般陨落了。
④倘若是古人,遇到寻梅不遇的情况,不会像今人这般折枝催开,而是以天地为屋宇,居住在那幽清僻静的化外之境,闲来炼药煮酒,品茶待开。这是慢生活的大境界。相寻不遇亦无妨,轻衣稳马梅林下,轻雪看梅悟禅意,踏遍群山心染香。
⑤访梅不遇不催梅,而是悄悄住下来,变成不期而遇的情怀。在这个意义上,文人寻访的不只是梅,更是一种暂离俗世的情境。元代杂剧家乔吉流寓杭州,曾写下“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的小令,他寻梅不遇,则自初冬绵延春初,经冬不辍,自此地逡巡彼处,步步丈量,行程漫漫,志而弥坚,足见其爱梅之深。
⑥梅花,是中国文人的心灵写照,色泽艳丽而不妖,香气清幽而淡雅,姿态苍古而清秀。无论梅花绽放与否,总是那么有姿态,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晶莹透亮,发出淡淡的清香,像一张张笑脸,躲在幽香的巷陌里轻吟、浅唱。不要说那些凄风苦雨,星光点点的梅苞,时时眼望月亮的清晖,路途弥艰,挨过冷风,尝遍低温,可她心甘情愿,不然不配叫“一枝寒梅”,更不配在乍暖还寒时挑出一帘旖旎(yǐ nǐ柔和美丽)。
⑦梅是大自然的精灵,更是文人冬日的浪漫。踏雪寻梅,未近其树,不见其花,只为了嗅一嗅行程中那浮动的暗香。在冰封雪飘时节,移步至万籁俱寂的自然中,去寻觅梅花,感悟梅花仙子隐匿在雪中的冰清玉洁,喟叹上苍的造物之美,这是多么风雅的事情啊!访梅,是要不断到现场去的,不断去寻觅,才可能遇到。这与诗歌创作一样,要屡屡入境,才会有好诗。看啊,天稍暖后,忽降瑞雪,那小小梅花似乎在用力地向上,顶着比它体积还大的雪丝、雪块。雪丝、雪块黏结不动,牢牢扣在那鼓鼓的花苞上。那花苞却似乎安心守命,与雪丝、雪块抱合在一起……
⑧梅,那鲜活的绰约风姿,印在多少寻梅者的心底,即便携樽苦追寻,也从不言悔。“岁月相寻岂有穷,早梅唤醒醉眠翁。”在“万籁寂无声”“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天空停风,白云苍狗,正是寒梅隔岸开。“我念梅花花念我,起看清冰满玉瓶。”
⑨记得那年,我与朋友在丛林深处绵延的峡谷皱褶里,去寻访河谷两岸天然生长着的白梅。寒冬时节,长在岩壁下面的白梅开了,幽幽梅香浸淫整条峡谷清澈的河流。梅花树上爆出米粒大小的花苞,能嗅出一阵幽幽的梅香。零星开花的白梅卧在树茎上,展露出凌霜傲雪的气质。它有粉红色的花蕊,散发出沉郁的异香,仿佛来自某个遥远的记忆,又好似从早已浸淫的灵魂深处盈盈溢出。
⑩山路幽静,游人稀少,丝丝缕缕的梅花芳香远远飘来,感觉真好。“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梅花树下,我举头数着梅花,一朵、两朵、三朵……
我发现,身旁朋友那一双望梅的眼睛湿润了。微寒的风,吹拂着她的脸,使她的脸颊落满烟霞,与梅的皎洁相映生辉。是啊,朋友把自己的情感完全触入寻梅的意境之中。此时此刻,她的心是属于梅花的!
辛丑冬月,雪后寻梅,最喜看老树着花了。梅树、梅花,从没有奢望让风把自己送回春天的故乡。在冬天的深处,无论老梅已经生长多少年了,她总是会踏雪而来。朴实而苍老的树干,却捧出难于阻隔的情感。迷恋在漫天梅香之中,十里梅树全都开了,雪一样丰盈的花瓣,云一般浮动的暗香,在纷纷扬扬的梅花中行走,寻梅者竟忘了归路……
明信片的设计素材主要包括图画和文案的设计。小新想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制作成明信片,留住美,请你参与。
15.请你帮助小新填写下表,整理明信片的素材。
16.小新想根据文章中的句子为明信片寻一张梅花的图片,请从用词的角度,品味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看啊,天稍暖后,忽降瑞雪,那小小梅花似乎在用力地向上,顶着比它体积还大的雪丝、雪块。
17.小新认为这篇文章的标题可以作为明信片的文案,但有人认为改为“寻梅”更合适,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由。
①轻衣稳马梅林下 ②寻梅
我选(填序号),理由是
18.一草一木皆有情。在帮助小新制作明信片的过程中,作者寻梅的过程给了你哪些收获 (至少2点)请你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六、名著阅读
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斯诺在书中详细阐述了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合作与斗争。
C.斯诺详细记录了他在延安采访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经历。
D.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20.班级开展“为英雄点赞”活动。请选择《红星照耀中国》的一个英雄人物,为同学们讲述其事迹与精神,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发言稿。
七、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难免有错过。错过一部电影、一次旅行;错过与朋友的团聚,与家人的沟通……有些错过就是过错,甚至成为永久的遗憾;有些错过或许是一种幸运;有些错过或许能铸就我们的改变与成长……
请以“错过”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及简析
一、名句名篇默写
1.答案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芳草萋萋鹦鹉洲
征蓬出汉塞
学诗谩有惊人句
微动涟漪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简析:主要考查对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背诵默写能力。需准确记忆诗句内容,注意易错字,如“疆”“萋”“蓬”“谩”“郎”等。
二、基础知识综合
2.答案:(1)蹒跚(2)铭记(3)不折不挠
3.答案:C
简析:“巧妙绝伦”形容建筑技术灵巧高明,无与伦比,“惟妙惟肖”侧重于模仿或描绘逼真,此处形容建筑技术用“巧妙绝伦”合适;“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振聋发聩”强调言论的警醒作用,形容勉励用“抑扬顿挫”;“缅怀”比“怀念”更庄重,用于“先烈”更恰当。
4.答案:A
简析:原句中“培养”与“知识积累”搭配不当,应将“培养”改为“增加”,A选项修改正确。
三、综合性学习
5.答案示例:举办诚信故事会;开展诚信人物专访活动;举办诚信图片(书画)展览会
6.答案示例:乙示例:拖延信用卡还款,如同给自己的人生信用账单上涂满污点,当需要贷款时,这些“污点”就会像一道无形的墙,将你挡在银行贷款的大门之外,让你因失信而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简析:活动设计要围绕“人无信不立”主题,具有可操作性;描述漫画内容需观察画面信息,用比喻等手法生动呈现失信后果。
四、文言文阅读
7.答案:D
简析:A项中“于”分别是“给”和“在”的意思;B项中“然”分别是“这样”和“……的样子”;C项中“御”分别是“驾车的人”和“驾着”;D项中“悟”都是“醒悟”的意思。
8.答案
(1)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2)朝堂内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9.答案: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10.答案: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主要原因是周围充斥着阿谀奉承之徒,缺乏直言进谏的贤臣,即“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
11.答案:个人修养是国家兴亡的关键。甲文指出,贤人历经磨砺方能提升自身的品德和能力,这种修养是国家强盛的基石。乙文则揭示,宋昭公因缺乏贤臣辅佐而失国,凸显了个人修养不足对国家的危害。
简析:文言文阅读涉及字词理解、句子翻译、断句、内容理解和主题探讨。需积累文言词汇,掌握翻译技巧,结合文本分析问题。
五、现代文阅读
12.答案
①边缘厚、中间薄
②把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
③健康的指示仪
13.答案
(1)“约”“大概”表示不确定,增强了准确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2)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红细胞是健康的指示仪,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14.答案示例:吸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遇见一氧化碳时就会与一氧化碳结合,这导致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大大下降,这时人全身的器官、组织就会缺氧,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和采取的施救措施:出现头痛无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要马上开窗通风,及时就医。
15.答案
①毕淑敏到江南去看梅花
②自初冬至春初
③“我”与朋友在河谷两岸寻白梅
④“我”雪后寻老梅
16.答案
①“顶”是动词(原意是用力支撑)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用力撑着比它大的雪丝和雪块的压力而开花的情态和顽强的生命力
③表达了作者对寻到白梅时的惊艳、欣喜之情
17.答案示例:选①,①“轻衣稳马梅林下”概括寻梅、访梅的主要事件;②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脱俗、闲适、恬淡生活的向往;③标题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若选②,能言之成理也可)
18.答案示例
①作者的寻梅隐含着他超脱的人生态度。与其说是寻梅,不如说他是寻找一种生活的大境界,了悟生活的禅意。
②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要有一种慢生活的大境界,放慢生活的节奏,品味人生的乐趣。
③在生活中要放弃功利之心,要养成一种暂离俗世的心境。
④在逆境中应如梅花一样努力绽放,濡养凌霜傲雪的高洁气质。
简析:现代文阅读涵盖说明文和散文。说明文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语言特点和说明方法的分析;散文考查内容概括、词句赏析、标题理解和阅读感悟,需结合文本细致分析。
六、名著阅读
19.答案:B
20.答案示例:大家好!我要点赞的英雄是贺龙,他英勇善战,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他威望高,极富感召力,曾不止一次把地方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他谦虚、忠于党,是我最敬佩的英雄!
简析:名著阅读考查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了解和人物事迹、精神的掌握,需熟悉名著相关知识。
七、作文
21.解析:以“错过”为话题写作,可写记叙文,讲述自己错过的经历及感悟,注意叙事清晰,融入情感和思考;也可从不同角度立意,如错过也是一种收获,要珍惜当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