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1.小文整理了以下有关“City walk”现象的资料,请你帮助解决其中的字词问题。
“Citywalk”悄然走红,成为年轻人热zhōng的旅行方式之一。无数游客________地来到各大旅游热门城市打卡、游玩。据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某社交平台的用户已经“walk”出了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开启了重新认识城市的新角度:挖掘文化,徜徉在弯弯绕绕的胡同里,古朴的老北京风貌铺陈展开;品味风貌,漫步在上海“梧桐区”,花园洋房、文艺小店等让人________;纵享悠闲,缓步在成都玉林路,酒sì里传来的音乐声让人心旷神怡,小吃摊上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1)请你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悄( )然 热zhōng( ) 古朴( ) 酒sì( )
(2)请你根据语境,为语段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
A.前仆后继 目不暇接 B.络绎不绝 一目了然
C.络绎不绝 目不暇接 D.前仆后继 一目了然
二、名句名篇默写
2.小语发现“City walk”不只是当今年轻人的新宠,也是古人的一大兴趣。以下是他辑录的古人在漫游中写下的诗文,请帮他补充完整。
饱览青山绿水、莺歌燕舞的明媚风光、吟出“最爱湖东行不足,①(《钱塘湖春行》),登楼远眺,用“②,③”(《黄鹤楼》)写出草木茂盛、明丽如画的江景。与友人共赏承天寺庭院月色,用“④,⑤,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描绘出庭院月光空灵澄澈和竹柏倒影清丽淡雅的景象。诗人用“采菊东篱下,⑥(《饮酒<其五>》)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田园生活画面,让人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那份超脱与自在,漫步赤鼻矶,用“⑦,⑧”(《赤壁》)表达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之气。
三、语言表达
3.City walk为何让人向往?结合以下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因。
材料 7月29日,2024“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在宽窄巷子发布,100个年度文旅消费新场景涵盖“吃住游购赏”,同时,成都文旅集团的“微观街头”成都City Walk2024夏季线路——少城烟火线也正式推出。作为成都文旅在提升城市旅游品质上的一次创新实践,这条线路以“遇见有趣的人、遇见有趣的事”为理念,以市井、风物、人物为内容,吸引游客深入成都老城区的市井街巷,感受这座城市的生活感、烟火气、原真味。让游客在街头烟火中将自己代入本地,“遇见有趣的人,遇见有趣的事”,体验到“资格老成都”的地道生活与独特魅力。
4.你认为City walk对城市的发展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影响,减少消极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四、选择题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
②它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③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④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
⑤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①②
五、名著阅读
6.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战士们在艰难的长征途中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就如同《昆虫记》中的昆虫们为了生存不懈努力。请你从《红星照耀中国》中选一位红军战士,并说说他/她的经历与《昆虫记》中哪种昆虫的生存方式或精神有相似之处,并简要阐述。
(2)《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深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红色中国;《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为我们呈现了奇妙的昆虫世界。请你思考,斯诺和法布尔在探索精神方面有哪些共同点?结合两本书的内容进行分析。
六、综合性学习
7.八一班准备邀请信息技术李老师,于周五下午三点到班级参加“用互联网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希望李老师给同学们讲解网络搜索小技巧。
以下是班委会宣传委员小林同学写给李老师的邀请函,请你帮助他修改。
邀请函尊敬的李老师:您好!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语文,我班打算开展“用互联网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特邀请您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八一班为同学们讲解网络搜索小技巧。敬请届时务必光临! ××中学八一班班委会 2022年4月17日
(1)这则邀请函格式上有两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2)这则邀请函“”使用口语,不正式,应改为“”。“”语气强硬,不礼貌,应删去。
七、现代文阅读
雅致散文映照生活,彰显文化情怀。请你阅读下文,和小牟参与讨论下列小题。
年年依旧的菜园
迟子建
①外祖母家有一片很大很大的菜园。春天一到,最先种上的是菠菜、生菜和白菜,之后种香菜、水萝卜和土豆,再之后种那些爬蔓的植物:豆角、倭瓜、黄瓜等。当然,如果弄到茄子秧、柿子秧、辣椒秧,它们也一定会被恰到好处地栽种在园子里,那时候菜园中的蔬菜品种可就丰富多了。
②外祖母对外祖父说:“你去给园子锄锄草。”
③我便跟着外祖父到园子中锄草。
④外祖父对外祖母说:“你去园子里给我弄点葱来蘸酱。”我便跟着外祖母到园子中拔葱。
⑤我常常在帮助外祖父锄草的时候将苗也锄了下来,我也往往在帮外祖母拔葱的时候将葱根断在土里。
⑥我总是帮倒忙,但外祖父和外祖母从不责备我,我是太爱菜园了。
⑦太阳刚下山了,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而当天色微明、菜园种的植物沾染了浓重的露水,太阳忽然跃出山顶将露珠照散的时候,农人们也就下田干活了。
⑧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农民。农民是土地真正的主人。我扯着外祖父的手时感觉那手是粗糙而荒凉的,我扯着外祖母的手时感觉那手也是粗糙而荒凉的。外祖父摆弄那些农具的时候我便也跟着摆弄,外祖母给地施肥时我便也跟着施肥。
⑨我不喜欢谷子。外祖母就说:“谷子是粮食啊,人是靠它才活命的啊。”我就渐渐喜欢上了谷子。
⑩外祖父说:“别小看我这片菜园和自留地,它可以养活城里的几十条人命哪。”
我便知道城里其实是个很贫乏的地方。
当我的双手远离那些农具的时候,我就很自然地用手拿起笔回忆那些让人感到朴实和亲切的消逝了的日子。回忆那菜园,菜园里的蚂蚱和蜻蜓;回忆麦田,丰收后有稻草人屹立在麦田里的情景。我便觉得那田野的风又微微吹来,我的心头不再是一潭死水,我生命的血液又会畅快地在体内涌流起来。
当我坐在城市的咖啡厅里,听着那些饱食终日的人发着空虚的牢骚,我便会想到外祖父劳累一天后,吃罢晚饭沿着菜园散步的情景。外祖父呼吸着真正的空气,所以无论在他生前或死后,他的睡眠都是安详的。如今他在他种过黄豆和玉米的土地上安息了。
外祖母依然健在,她仍然用她粗糙而荒凉的手忙碌在菜园里。外祖母种的菜外祖父如今是吃不到了,就由她的儿孙来吃,而到了她的儿孙也吃不到了的时候,外祖母肯定早就不在人间了。而菜园总要有人种下去。人一代代地老去,菜园却永远不老。
冬天来了。冬天来了的时候菜园就被白雪覆盖了。那些好看的蚂蚱和蜻蜓不见了,那些花和碧绿的菜蔬也都死灭了。白雪覆盖着生长过茂盛植物的土地,白雪同样覆盖着为耕种这些植物而死去了的人的灵魂。那些寂寞而宽厚的依附着土地的灵魂。
我的手是粗糙而荒凉的。
我的文字是粗糙而荒凉的。
8.本文围绕“菜园”选材,描写了菜园的哪些景象?
9.结合全文,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品读下面两个句子。
(1)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修辞或描写角度赏析)
(2)我便知道城里其实是个很贫乏的地方。(“贫乏”一词用得是否妥当?)
10.选择下面一篇散文与《年年依旧的菜园》比较,说说主要写作手法有何不同。
A.《背影》 B.《白杨礼赞》 C.《永久的生命》
11.文章最后说:“我的手是粗糙而荒凉的。我的文字是粗糙而荒凉的。”联系全文说说有何深刻意蕴。
身边的小物品,也是文化遗产。班级科技小组推荐了下面文本,请你和小牟参与探索。
【文本一】
探寻算盘的奥秘
屈鹏举 赵云章 孟阳
①珠算,在祖先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遗产里,也算最为奇葩的一支。A经考证,珠算萌于商周,始于秦汉,成于唐宋,盛于元明清民,发展于新中国,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珠算工具的算盘,具有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美观耐用、操作便捷等许多优点,它所具有的独特运算体系和其他如启智、健体等功能,是任何别的算具所不能取代和比拟的。更被中外科学界誉为中国古代的计算机,亦称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②在电子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盘依然发挥着它强大的计算功能。算盘如此充满神奇,让我们一起探寻它的奥秘吧。
B小算盘里的大学问
③现在常见的算盘是长方形的。不过古代算盘为正方形,很像农耕土地的“田”字,发明者也许联想到了盛放物品扁而平的用具,以致后来命名其为“盘”。最早计数用小石子、圆形符号、陶珠等,是珠子的原型。可见,算盘的构成元素来自于大自然。
④算盘四周的边框叫做“边”,中间的一条横木叫“梁”,一根根穿过梁的小杆叫做“档”或“桥”,每一档上串着的圆珠叫做“算珠”。
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我国不少地方计量仍然使用十六进制或二十进制(如十六两秤和二十两秤),故算珠多采用每档七粒算珠。后来统一改为十进制,又制作了上一下四算盘。上珠以一代五,下珠以一为一。算盘多为11、13、15、17档。且左档1等于右档10,与书写数据读法含义相同。
算盘的作用和地位
⑥旧时,从国家财政税收,到民间市场交易,大量的计算主要依赖于算盘。明清时期,算盘传入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国后,也成了这些国家的主要计算工具。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算盘一直还是我国最主要的计算工具。从中央机关到基层班组、从大型工矿企业到农村生产小队、从国际贸易到个体商贩,都离不开算盘。特别在银行、商场和集体单位的财务部门,算盘声响整天不绝于耳。算盘技能也非常普及,就连农村一些不识字的人也会用算盘计算。
⑦在电子计算机未被广泛使用前,科学研究与技术生产实践中的计算,也经常应用算盘完成。1964年,我国试验的第一颗原子弹,其爆炸中心的压力就是利用算盘算出来的。1970年下水试航的第一艘核潜艇,在设计计算中,也使用了算盘。
⑧“算盘”寓意“神机妙算”“精打细算”“稳操胜算”“如意算盘”,鱼形算盘还隐喻“鱼跃龙门”“连年有余”等含义,所以被做成吉祥物件摆挂家里,或作为项链、戒指戴在身上,祈盼财运亨通、子孙聪慧。有些地方还喜欢利用算盘的寓意作为饰品、摆设或崇拜物。也有人家将算盘挂在门上、窗上或放置于书架上,期于招财旺福、化煞驱邪。算盘也有告诫财务人员坦诚无私、忠于职守,起到警示、勉慰的作用。
算盘的神奇与趣味
⑨算盘还有着打败电子计算机的神奇历史。1985年山西省算盘小选手贾迎芳、张淑萍应邀赴香港同电子计算机大师进行了十场比赛,连胜十场;1986年,台湾三年级小学生刘淑珍用算盘与美国小学生用电子计算器进行了对抗赛,刘淑珍用38秒钟算完10题3位数乘法,平均每题3.8秒。而美国小学生同时才算完3题,平均每题用时12.7秒。
⑩算盘看似结构简单,但算理却异常恢宏,能够表示难以想象的庞大数据。一个17档的7珠算盘,清盘从0开始,一个人以最快拨珠手法,将珠以“1”逐步进位,全部进完,需要5200多万年。故国外有人称其为“东方的魔珠”。
源于“算盘”或“珠算”的民间俗语很多,如:“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盘算一世穷”,比喻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加法口诀“三下五去二”,形容干活干脆利索;除法口诀“一退六二五”,表示推卸得干干净净等等。民间歇后语中的算盘和珠算口诀,幽默谐趣、耐人寻味。如:“算盘的上珠——一个顶五”“潜水艇里打算盘——(老谋)深算”“寺院里打算盘——庙(妙)算”等等。
当代赵朴初先生给访华的基辛格博士出谜语:古人留下一座桥,一边多来一边少,少的要比多的多,多的反比少的少(打一物)。基辛格思考良久,回美国后念念不忘,研究咨询终于知道了谜底,因而对古老的中国算盘文化激起了极大兴趣,经其建议把中国算盘和珠算当作新文化引进了美国。
珠算乃中华民族之宝贵遗产,对我国古代文明和现代社会的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明代后期走出国门,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在日本、东南亚各国,受到了非常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中国算盘,其历史之悠久,影响之深远,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至今仍在很多地方使用。由于它的简易性、普遍性,以及在特殊环境下的适应性(无需电、网和机器),注定将会继续存在、使用和发展下去。
【文本二】
学打算盘有许多小程序和练习程式。例如,加减法的练习就用小九九。一里加一,二里加二,二二如四,一直到九九八十一。反复练习无数遍。不想练了就偷个懒。老爷爷让叔叔检查我,问孩子打了几遍了?我说打了十遍了。看他要走近我时忙在算盘上摆上1155,因为打的次数多了,总和都记住了。小九九不用打,下边俩上边俩。而乘除法是通过九规片练习的,还有狮子滚绣球被乘数是1953125,乘数是512,相乘,结果乘积是一个珠,也就是10亿。我父亲不认识字,我学打算盘时他喜欢在旁边看,时间长了,乘除法的口诀他也全能背下来。例如:六除以二,口诀是六二三剩二;三除以二,口诀是三二六剩二。他说打算盘要说“胡话”。
(节选自李广聚《算盘情缘》)
12.下面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的第①段直截了当地点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算盘,并且指出了算盘历史悠久、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美观耐用、操作便捷等重要特征。
B.文本一 段讲现代谜语故事,是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说明算盘文化的神奇和影响力。
C.文本一第⑨段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算盘的神奇。
D.两个文本都写出了小小算盘强大的算理和美好的寓意。
13.你和小牟针对文中的两个画线句展开讨论。
(1)小牟:我认为A句中的“经考证”可以删去。
你:
(2)小牟:B画线处的小标题不恰当,你觉得怎么改?为什么?
你:
14.文本一第⑥ 段和文本二都写到了打算盘和口诀,但写作目的并不相同,请你根据两个文本的文体特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八、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魏徵论隋亡(节选)
(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①后患。驱天下以从②欲,罄③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宇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④。遂以四海之尊,殒⑤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灭,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出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虞:考虑,防范。②从:同“纵”。③罄(qìng):本意是器中空,再次引申为尽、完。④戢(jí):收敛,止息。⑤殒(yǔn):死亡。
15.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释义
(1)困于心,衡于虑 字源推测法:甲骨文=(□,石砌的花池)+(木,树),表示接近根部的树干被地面上石砌的池子限制,生长受阻。
(2)恃其富强 成语联想法:有恃无恐 恃强凌弱
(3)求远方之奇异 奇异语境推测法:本句与上句“采域中之子女”是结构相同的句子,“奇异”与上句“子女”是相同位置的词语。“子女”是名词,“奇异”也应该是名词。
16.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7.甲文开头列举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列举他们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18.简要说明甲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在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九、诗歌鉴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鸟”所传达出的情感与“恨别鸟惊心”中的“鸟”相近的一项是 ( )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C.千烧万战坤灵死,惨惨终年鸟雀悲。(杜牧《故洛阳城有感》)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20.古人写诗作词注重炼字,以求一字传神,请你在《春望》中选首联或尾联中任一处加点字,谈谈你的理解。
十、作文
21.请以《成长,是________的蜕变》,写一篇作文。
文章需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成长历程,这个事例可以是自身经历的一个挑战、一次思想转变。一段特殊的人际关系等,重点突出这些经历如何促使自己成长。让情感更加真挚,主题更加鲜明。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22.请以《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为题目,选取自己记忆深处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回忆,如童年趣事、与某位故人的难忘经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等,在回忆过程中融入丰富的情感。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及简析
这份试卷涵盖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题型,综合考查八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答案及简析如下:
1.(1)qiǎo;衷;pǔ;肆
简析:考查字音字形。“悄”读“qiǎo”,用于“悄然”等词;“热衷”的“衷”别误写;“朴”读“pǔ”;“酒肆”的“肆”要注意书写。
(2)C
简析:“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前仆后继”指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此处形容游客应用“络绎不绝”。“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一目了然”指一眼就看得很清楚,这里形容花园洋房等多,应用“目不暇接”。
2.①绿杨阴里白沙堤;②晴川历历汉阳树;③芳草萋萋鹦鹉洲;④庭下如积水空明;⑤水中藻、荇交横;⑥悠然见南山;⑦东风不与周郎便;⑧铜雀春深锁二乔
简析:考查名句默写,需准确记忆,注意“阴、萋、洲、藻、荇、悠、郎”等易错字。
3.①是成都文旅提升城市旅游品质的创新实践;②能挖掘城市特色文化和魅力;③为游客提供深度体验城市生活的机会,符合个性化、深度化旅行需求。
简析: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创新实践、挖掘文化、提供体验等方面进行概括。
4.积极影响:①促进经济,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②增强社区互动,促进文化交流;③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特色。
消极影响:①造成交通拥堵;②带来环境问题;③导致商业化过度,失去文化原真性。
对策:①合理规划路线,避开高峰;②加强环保措施,增加垃圾处理设施;③注重文化保护与推广,融入文化元素。
简析:结合生活实际,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影响,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办法。
5.A
简析:④句引出“皮影戏”,应为首句;②句解释其定义,接着①③句描述表演情景,⑤句说明流行范围,所以顺序为④②①③⑤。
6.(1)示例:选彭德怀。他童年不幸仍坚强成长,战争中历经艰难,坚守革命意志。这与狼蛛相似,狼蛛精心守护幼蛛,为繁衍生存不屈不挠,都体现困境中的坚韧和责任感。
简析:先选红军战士,再结合其经历与昆虫特点,找出相似精神进行阐述。
(2)共同点:①勇敢无畏,斯诺深入红色区域,法布尔置身野外研究昆虫,不惧危险;②求真务实,都深入探究获取真实信息,如实记录。
简析:从冒险精神和对真相的追求两方面,结合两本书内容分析共同点。
7.(1)“尊敬的李老师”顶格写,“您好”另起一行空两格。
简析:这是邀请函格式要求,称呼顶格,问候语空两格。
(2)“打算”改为“计划”;删去“务必”。
简析:邀请函应用书面语,“打算”口语化,“务必”语气强硬不礼貌。
8.①春天菜园蔬菜丰富的景象;②夏天晚上和早晨菜园的美景;③冬天菜园白雪覆盖的寂静情景。
简析:依据文本中对不同季节菜园的描写进行概括。
9.(1)运用拟人修辞或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菜园月夜的美妙,表达“我”对菜园的喜爱。
简析:判断修辞或描写手法,结合内容分析其效果及表达的情感。
(2)妥当。城市没有了菜园带来的朴实亲切和乐趣,让“我”内心缺乏活力,所以说城市“贫乏”。
简析:联系上下文,从城市与菜园生活对比的角度分析“贫乏”一词的合理性。
10.示例:选A。《背影》叙事散文,通过写父亲车站送“我”及爬月台的典型动作,叙事抒情,表达父子深情;《年年依旧的菜园》写景散文,描写菜园不同时间景象,融情于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
简析:明确所选散文的主要写作手法,与《年年依旧的菜园》对比,突出不同点。
11.“我的手是粗糙而荒凉的”,体现继承祖辈质朴勤劳,表达对他们的赞美和思念;“我的文字是粗糙而荒凉的”,一是觉得文字难以表达内心复杂情感,二是指用质朴文字表达对亲人、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的思考。
简析:从手和文字两个方面,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12.D
简析:文本二主要写学算盘的经历,未提及算盘强大算理和美好寓意。
13.(1)不能删。“经考证”表明珠算历史的说法有科学依据,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
简析: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角度,分析该词对内容真实性的作用。
(2)改为“算盘的形状和结构”。因为③段写算盘形状,④⑤段写算盘结构,原标题不精准。
简析:依据文段内容,概括主要说明对象,判断原标题是否准确,提出修改建议。
14.文本一第⑥段写打算盘,说明过去算盘在各领域广泛应用;第 段写口诀,展示算盘文化趣味性。文本二写打算盘和口诀,是回忆学算盘生活,表达喜爱之情。
简析:结合两个文本的文体特点,从说明目的和情感表达角度分析写作目的差异。
15.(1)受限制,受阻,忧困;(2)依仗;(3)奇珍异宝,奇异的东西
简析:根据字源推测法、成语联想法、语境推测法,结合具体语境确定词义。
16.(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简析:准确翻译“入、拂士、出、敌国”等关键词,注意语句通顺。
17.共同之处:都历经贫困、挫折磨炼后担当大任。作用:引出并证明忧患可激励人奋发、磨难能促使人有新成就的观点。
简析:分析六位名人经历的共性,结合文章主旨理解事例的作用。
18.隋炀帝倚仗国家富强,不考虑后患,骄奢淫逸,最终国家破灭,身死国灭,被天下耻笑,体现了“死于安乐”。
简析:依据乙文对隋炀帝的描述,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观点进行分析。
19.C
简析:A项“鸟”表达对泰山的赞叹;B项“燕”体现时光流逝感慨;D项“鸥鹭”展现欢快场景;C项“鸟雀悲”与《春望》中“鸟”都在战争背景下传达哀伤,情感相近。
20.示例:“搔”字通过描写诗人用手挠头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情。
简析:选择炼字,结合诗歌情感,分析其对表现诗人情感的作用。
21、22.略。
简析:这两篇作文需按要求,结合自身经历,通过具体事例展现成长或回忆,突出情感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