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一、(21分)
1.(6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名句。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诗人在欣赏明媚春光时表达人生感怀,透露出某种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晏殊《浣溪沙》)
2.(15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春节,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广泛关注。
【其实很可爱】
2024年12月2日,中央电视台发布了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吉祥物“巳升升”。为了帮助同学们摆脱“谈蛇色变”的误区,小玄精心准备了下面的材料。
主色调:青绿色,象征生意盎然、欣喜欢愉。 头部造型:头部轮廓与脸颊上的螺旋形状为“如意”纹样,头顶有寓意“遍福”的蝙蝠装饰。
其他配色:鹦哥绿、品绿、吐绶蓝、青金石、荷花白、橘( )黄、龙膏烛等中国传统色彩。 尾部造型:尾巴点缀“寿”字盘长结,与头部“如意”相yìng( )衬,寓意着“福从头起,尾随如意”。
(1)请你帮助小玄补充材料中空缺的字音、字形。(2分)
①橘 黄
②yìng 衬
(2)小玄以“可爱”为关键词,向同学们介绍“巳升升”的形象特征。请你根据以上图文,在横线上填入适当内容,使介绍内容完整,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3分)
相比于传统的“蛇”形象,“已升升”的“可爱”表现在 。
【可以更热闹】
(3)小武代表班委会向全班同学发出了参加“我看蛇年春晚”在线交流活动邀请。
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即将到来的寒假里,我们将迎来蛇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我们诚挚地邀请大家参加“我看蛇年春晚”在线交流活动。如你有意参加,必须于1月28日登录班级QQ群,参与交流活动。 班委会 2025年1月7日
①小玄对“邀请函”的内容和格式提出以下修改意见,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你们好!”另起一行并空两格。
B.“必须”一词改为“请”,表达诚恳态度。
C.“1月28日”后添加具体时间。
D.落款处“班委会”和“时间”位置对换。
②对“邀请函”划线句的句子成分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语句的主语是“我们”。
B.语句的谓语是“邀请.”。
C.语句的宾语是“参加”。
D.句中“诚挚地”是状语。
【祝福最美好】
(4)小玄在人工智能搜索引擎中输入适当的关键词,得到了一条蛇年新春祝福语。
蛇年到,福气到,愿你的生活如灵蛇般灵动,被智慧与幸运围绕。
请你根据对祝福语的理解,将小玄输入的关键词补充完整。(3分)
A
B
C
②请你在以上祝福语的基础上自主续写一句祝福语,送给即将迎来中考的学长学姐们。(3分)
二、(45分)
3.(16分)古诗文阅读。
小玄发现南京某书城门口有龙形卡通塑像,很感兴趣。他和小组同学搜集了材料,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
材料一: 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 (秦 孔鲋《孔丛子》) 材料二: 大哉龙之为德,变化屈伸,隐则黄泉,出则升云,圣贤其似之乎□ (晋 刘琬《神龙赋》)
材料三: 宿珠桥见龙上天 升天旧说有神龙,今睹蜿蜒在目中。 莫道已腾霄况下,愿施霖雨作年丰。 (宋 姚勉《姚勉集》)
材料四: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囚牛,好音乐,胡琴上所刻是。二曰睚眦①,刀柄龙吞头是。三曰嘲风,性好险,殿角走兽是。四曰蒲牢,好鸣,钟上兽纽是。五曰狻猊②,好坐,佛座狮子是。六曰霸下,好负重,碑座兽是。七曰狴犴③,好讼,狱门所画兽是。八曰赑屃④,好文,石碑两旁所画龙是。九曰蚩吻⑤,好吞,殿脊兽头是。 (清 褚人获《坚瓠集》) 材料五: 东安孝子唐逊负米养亲,见江中有物如大堤,迫视之,则云气滃起,鳞甲森然。归语母,母曰:“龙也,见之当登第。”果以是秋隽⑥秋闱,洪武丙子科也。 (清 吕恩湛、宗锁辰《道光永州府志》)
【注】①睚(yá)眦(zì):龙二子;②狻(suān)猊(ní):龙五子;③狴(bì)犴(àn):龙七子;④赑(bì)屃(xì):龙八子;⑤蚩(chī)吻:龙九子;⑥隽:指科举考中。
(1)小玄辑录了下列字词,请解释加点词的意思。(3分)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各有所好 【成语联想】好高骛远 ①
负米养亲 【课内迁移】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②
归语母 【词类活用】周亚夫军细柳 ③
(2)小玄发现整理的材料有缺漏,请按要求完善。
①材料一中画横线句有断句,从下列A到D中选出正确的两处。(2分)
天子A布德B将致太平C则麟凤龟龙D先为之呈祥
材料二中有一处标点模糊不清,请你结合内容,从“!”和“?”中选择恰当的标点还原到“□”处,并给小玄阐述理由。(3分)
圣贤其似之乎□
填入标点“ ”,因为 。
(3)请你和小玄结合搜集的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①依据材料四,书城门口龙形卡通塑像主体的原型是龙九子中的哪一个呢?请探究并说明理由。(4分)
②小玄不理解书城门口的卡通塑像为何设计为龙形,请你结合以上五则材料与生活经验为他阐释。(4分)
4.(13分)散文阅读。
小武邀请你在寒假去南京重建的芥子园游玩,他提前搜集了关于芥子园的资料以增加了解,请你一起阅读并思考。
【甲】芥子园在什么地方(节选)
叶兆言
浙江朋友来南京玩,狡黠地问芥子园在什么地方,我一时答不出来。他笑着说在兰溪,我连声嚷嚷不可能,芥子园在南京,众所周知。
朋友说,上网搜索就知道它在哪了。查寻后果然跳出许多崭新的图片,我看了不以为然,原来是个货真价实的假货。朋友说,有谁能拿出一个真货。芥子园早没了,它曾经辉煌一时,然后无影无踪。今天,专家或许能告诉你大致什么地方,譬如南京城的西南处,说白了,也就是给人一点历史信息和文化破烂。
李渔搁历史上,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但多才多艺,戏曲和小说都玩得不错。他在南京的别墅芥子园,被誉为园林艺术的经典,而他在这儿编辑出版的《芥子园画谱》,成了中国画的教科书。
近年来重建芥子园,成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梦想。浙江人捷足先登,南京方面也在喋喋不休,为选址暗暗较劲。为此,我的观点很简单,真迹既然不存在,赝品建哪都多余。
不妨把芥子园建在内心深处,人的脑袋只有椰子那么大,却能装下万卷诗书。如果我们的心里有,现实世界是否重建一个芥子园,已根本不重要。重建芥子园,完全可以成为虚拟的事实,按照这个思路,尽可能地出版李渔原著,多写一些与他有关的文字,充分发表不同观点,让物质的芥子园变成精神的文化家园,少花钱,多办事,何乐不为。
(选自《生有热烈,藏与俗常》,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版,有删改)
【乙】从周处台到芥子园(节选)
薛冰
近年以来,读小说、读诗读戏、读画,几无处不遭逢李笠翁①,尤其一部《闲情偶寄》,令人拍案。不由动了心念,决意访一访明知早已湮没的芥子园。要找芥子园,最明显的标识是赤石矶和老虎头,自然还有周处读书台了。康熙初年,笠翁芥子园建成前夕,余宾硕作《金陵览古》,曾极力铺陈那一带的自然景观:周处台“高接城巅,下俯赤石矶,左带芳园,高林秀木,翘楚竞茂,右凭南冈,丹岩霞驳,有若缋焉”。李笠翁选中此地经营他的艺术小天地,是别具慧眼的。
沿着小心桥东街走到底,便是“周处读书台”的石门楼了。进门是一个不大的院落,两侧密匝匝盖了些简易住房,当院空空如也。院子深处有零乱的石阶,拾级而上,原本应该是周孝侯享堂的建筑内部已彻底改造为民居。只有伸向天井的前檐,依稀残留着旧时光景,再就是院中铺地的破碎石板勾起人破碎的思古之情。
出了周处台,逼仄的陋巷两侧紧凑地挤满了民房。向几位当地老人打听李笠翁和芥子园,却不约而同地瞠目摇头。按说李渔生活的年代比周处晚一千四百多年,至今不过三百余年;芥子园的艺术价值远过于周孝侯享堂;读过《默语》和《风土记》的人,怎么也不会比看过李渔《风筝误》传奇的人多,至于京剧《凤还巢》就更加脍炙人口了;芥子园竟被人们遗忘得如此迅速而彻底,确实是耐人寻味的!
李笠翁曾对人说,他“生平有两绝技”,“一则辨审音乐,一则置造园亭”。这倒不是“老王卖瓜”。他的朋友、也是戏曲家的尤侗曾说:“入芥子园者,见所未见。读《闲情偶寄》者,闻所未闻。”
一代名园了无痕迹,在我总有些于心不甘,继续钻进赤石矶下的小巷中徘徊,终于在一个叫作“转龙车”的地方,发现了几座古老的建筑。透过那重重叠叠被岁月浸泡得泛白的桶扇门,可以看到屋后的一片低凹地,生长着浓密的灌木杂草,间有一两株合抱大树拔地而起,直插云天,衬得背后周处台上的赤石矶格外鲜丽。我想,或许这里倒真是芥子园遗址呢?至少,由此多少可以领略到几分芥子园遗迹的氛围意境吧!
南京城内这西南一隅,兴盛的顶峰要数六朝,那时它曾是最集中的士大夫萃聚之所;而周处台与芥子园,约略正代表了文人荟萃历史的犖端和终结。周处台的修复与芥子园的重建恐怕都是很难办到也不必办到的事情。但是多留下一点文化历史的痕迹、则是举手之劳即可奏功的,比如为它们树立一些标识增加一
点说明,让游人在饱览东西水关间的绮罗金粉香艳之余也看一看另一种风格的传统。了解历史变迀,领略人世沧桑,比起现今的只能作纸上游,岂不更多兴味么!
(选自2021年《江南时报》第158期,有删改)
【注】①李笠翁:李渔。
(1)根据材料,完成以下图片。(4分)
(1分)
(2分)
③ (1分)
(2)两文语言各具特色,从下列句中任选一句,品味其加点词语的妙处。(3分)
A.我看了不以为然,原来是个货真价实的假货。
B.只有伸向天井的前檐,依稀残留着旧时光景,再就是院中铺地的破碎石板勾起人破碎的思古之情。
选 , 。
(3)乙文主要写“芥子园”,为何要用一定笔墨写“周处台”的相关内容?(3分)
(4)南京已经重建了芥子园,如果想让物质的芥子园同时能变成游客的精神文化家园,下列建议中不够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阅读李渔的《闲情偶寄》,体会芥子园所体现的江南园林艺术之美。
B.阅读余宾硕的《金陵览古》,体会芥子园建造选址方面的慧眼独具。
C.邀请专家在芥子园举办“《芥子园画谱》与当代绘画名家对话展”。
D.在芥子园中建立商业旅拍基地,吸引旅游者购票入园拍摄国风美照。
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记录单。
材料一:
11月12日,知名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携最新作品全网发布,新视频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为主题。
视频展示的是一件她为奶奶亲手制作的漆器衣柜,其上绘有金色麒麟图案,寓意紫气东来、吉祥长寿,更融入了她个人的情感寄托。
李子柒的作品深受网友们喜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她的视频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的影响力并非止步于国内,她在海外同样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世界级传播符号”。
(选自微信公众号“央视频”,有删改)
材料二:
漆器,是将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发现,用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汁液涂在木制器物表面,能带给器物一层经久不朽的保护膜。漆器由此诞生。
人们进一步尝试,将漆液与各种有色矿物粉末相结合,创造出朱、黑、黄、绿等多彩色漆。这些色漆的髹涂,打破了器物的单色和枯寂,也为人类生活带来璀璨的色彩。
战国时期,色漆工艺日臻成熟。湖北省博物馆珍宝之一的战国彩漆木雕小座屏,以黑漆为底,上施各色漆加以彩绘,并于方寸之间雕刻51只鸟兽形象,其中大蟒20条,小蛇17条,均形成婉转而对称的造型,座屏下部两蛇盘成的对称花结,曲折剔透,展现了战国时期色漆艺术的巅峰水平。
在秦汉,人们的衣食住行已经离不开漆器。漆器制成的食具、酒具、梳妆奁广泛流行,建筑上有大漆装饰的雕梁画栋。
漆器发展到明清,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漆器的装饰手段、表现手法基本成形,各种工艺也非常成熟。除了色漆,蚌贝珠牙、金银玉石等材料也被巧妙融入漆器之中,提升漆器的华丽感。
(选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材料三:
(选自《巴蜀史志 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增刊》,有删改)
材料四:
漆树产漆量很少,所谓百里千刀一斤漆,割漆又受特定季节的限制,每棵漆树所产生漆分量有限。
漆器主要是手工制作,从选木、人工雕刻、打磨上漆到绘画,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整件作品就报废。元明清雕漆的漆层,至少要几十遍漆才能达到可供雕刻的厚度,多的则要上百道。
传统的造物工艺主要强调实用,漆器作品虽较为丰富,但传统器具如屏风、器皿、砚台等产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日常需求。
同时,大漆发展到现代,和现代人的审美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矛盾。以颜色为例,红色和黑色依旧是大漆文创产品的主色调,缺乏当代审美的“流行色”研究设计;此外,大漆相关产品的装饰图案较为陈旧,依旧是数千年以来流行的龙凤造型、民间流行的吉祥物和中国传统的神话传说。
(选自段炜刚《论大漆艺术在当前民众中的认知困境与推广》,有删改)
探究记录单
走近漆器 (1)四则材料围绕漆器,分别从漆器的文化价值、 、 、 四个方面进行介绍。(3分)
探究漆器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的“世界级传播符号”,说明李子柒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B.材料二举“战国彩漆木雕小座屏”之例,说明战国时期色漆工艺日臻成熟。 C.材料三中,漆器制作工序严格,只有在制胎之后才能进行割漆、制漆步骤。 D.材料四中,画线句中的“至少”强调了工艺复杂,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谨。
推广漆器 (3)小玄研究发现,漆器在当代并不流行。请你结合材料,为漆器推广提供一些合理建议。(4分)
6.(每空2分,共6分)小玄在阅读《昆虫记》时,发现不少昆虫的特性与平常认知存在反差,请你帮助他完成读书卡片。
昆虫 读之前 读之后 探究结论
蝉 钟情于歌唱,懒惰虚荣。 勤劳能干,是甘愿分享甘露的能工巧匠。 法布尔的独特发现源于他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 (3)
蚂蚁 朴实善良,自食其力。 (1)
萤火虫 可爱而且柔弱。 (2)
三、(34分)
7.(34分,含书写4分)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寒假到来,面对家长、老师“谨慎使用手机”的善意劝告,你曾做出过怎样的正确选择,又获得了怎样的美好体验?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同学们分享,引导大家让寒假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
以《放下手机过好寒假》或《带上手机过好寒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及简析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悠然见南山
(2)提携玉龙为君死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入则无法家拂士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简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和准确默写能力,需注意易错字,如“携”“拂”等。
2.春节相关综合题
(1)①jú②映
(2)示例:它的主色调青绿色,像春天的草地般充满生机,象征生意盎然、欣喜欢愉;头部有“如意”纹样和蝙蝠装饰,造型独特可爱;配色丰富,有鹦哥绿、品绿等多种中国传统色彩,极具文化魅力。
(3)①D②C
(4)①A.蛇年B.生活C.新春②示例:愿你在中考中如灵蛇般睿智,超常发挥取得佳绩。
简析:(1)考查字音字形;(2)结合图文介绍“巳升升”可爱之处,要运用说明方法;(3)①考查邀请函格式和语言表达;②考查句子成分划分;(4)①根据祝福语提取关键词;②结合情境续写祝福。
3.古诗文阅读
(1)①喜好,爱好②背着③告诉
(2)①BC②!,这句话是对龙德的赞美,用感叹号更能表达强烈情感。
(3)①囚牛,书城是文化场所,囚牛好音乐,与文化相关。②龙在中国文化里象征吉祥、高贵、智慧等美好寓意,书城门口塑龙形像,既体现传统文化,又表达对读者美好祝愿。
简析:(1)借助成语、课内知识理解文言实词;(2)①依据句子意思断句;②根据语境判断标点;(3)①结合材料四分析原型;②综合材料和生活理解龙形设计意义。
4.散文阅读
(1)①探访芥子园遗址的过程与感慨②芥子园已经湮没③为芥子园树立标识、增加说明,让游人了解历史变迁
(2)选A,“货真价实”反讽所谓“芥子园”是假货,增强讽刺意味。(选B,两个“破碎”,前者形容石板,后者形容情感,双关营造凄凉氛围)
(3)周处台与芥子园位置相近,都代表南京文人荟萃历史;写周处台现状能衬托芥子园湮没,引发对文化遗址保护思考。
(4)D
简析:(1)概括甲乙两文主要内容和观点;(2)赏析词语妙处;(3)分析写“周处台”对写“芥子园”的作用;(4)判断让芥子园成为精神家园建议的合理性。
5.材料探究
(1)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发展困境
(2)C
(3)①结合现代审美开发新产品;②创新装饰图案融入流行元素;③利用短视频等加强宣传。
简析:(1)提炼四则材料关键信息;(2)分析选项与材料内容是否相符;(3)针对漆器发展困境提推广建议。
6.名著阅读
(1)抢夺侵占,是冷酷无情的杀手
(2)麻醉捕猎,是阴险、手段毒辣的猎手
(3)野外观察和实验
简析:依据《昆虫记》内容填写昆虫特性反差,总结法布尔研究方法。
7.写作:略(可参考题目分析和例文思路,结合自身经历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