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儋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3 11:5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南省儋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根据要求答题。
1.蓝天之下,人与动物共享这片乐土,和谐之美,不言而喻。请你选一幅楷书作品来作为本次活动的标语,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2.从以上作品中任选一幅,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其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
3.学习《我的白鸽》感受动物的本真之美时,同学提出了若干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两只幼鸽在墙头上转来转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鸽,胆怯的眼光如此鲜明,我不禁笑了。从脑袋到尾巴,一色纯白,没有一根杂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宫降临的仙女。是的,那种对世界对自然对人类的陌生和新奇而表现出的胆怯和羞涩,使人顿时生出诸多的联想:刚刚zhàn开的荷花,含珠带露的梨花,养在深山人未识的俏妹子,________……最美好最纯净最圣洁的比喻仍然不过是比喻,仍然不及幼鸽自身的本真之美。这种美如此生动,直教我心灵寒颤,甚至畏怯。是的,人可以直面威胁,可以( )阴谋,可以踩过肮脏的泥泞,可以对叽叽咕咕保持沉默,可以对丑恶闭上眼睛,然而在面对美的精灵时却是一种怯弱。
(节选自《我的白鸽》陈忠实)
(1)关于字音 同学1:“不禁”的“禁”字的音读错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禁”读jīn音时,解释为禁受,耐;忍住。 读jìn音时,解释为禁止;监禁;法令或习俗不允许的事项。 (2)关于字形 同学2:“zhàn开”的“zhàn”不会写 (3)关于词语 同学3:括号中填写哪个词语更恰当? (4)关于句子 同学4:①画波浪线句有语病,请改正。 ②班级进行仿写接龙比赛:仿照画横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 (5)关于口语交际 同学5:小杨同学一直不喜欢白鸽,学完陈忠实的《我的白鸽》,你将会怎么劝说他? (1)我来正音:加点字“禁”的读音是。
(2)我来填字: zhàn( )开
(3)我来选词:( ) A.忽视 B.蔑视
(4)①我来改句:。 ②我来接龙:。
(5)我来劝说:。
二、名句名篇默写
4.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
在源远流长的古诗文长河中,飞禽走兽的生态万象都被赋予无尽的诗情和寓意。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1),(2)”通过写杜鹃啼叫,流露出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和挂念;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3)”和“(4)”两句,通过回巢的乌鸦和古道上的瘦马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的萧瑟图景;马,常被寄寓于战场上的英雄,谭嗣同《潼关》中的“(5),(6)”,秋风瑟瑟中的马蹄声,展现了潼关的寂寥与辽远;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7),(8)”,这种志愿为国征战的铁骑踏冰是何等悲壮!
三、语言表达
5.下面是张华同学以校团委的名义给省动物饲养员刘老师的邀请函,请仔细阅读,按要求作答。
邀请函尊敬的刘老师: 您好!我们学校要举办“亲近动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想听听您关于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建议,诚邀您务必于2025年1月9日下午三点莅临我校参与本次活动。 扬帆中学校团委 2025年1月6日
(1)这则邀请函中的画线句用语不得体,请写出修改意见。
(2)这则邀请函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四、综合性学习
6.饲养员刘老师说,要想亲近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应创造观察探索动物生活、与它们做朋友的机会,你觉得还有哪些方式,请完成下面内容。
方式一:当一回动物园志愿者
方式二:转发一次动物园公众号新闻
方式三:
方式四: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下面是刘洋同学赏析诗歌的读书笔记,请你帮他补全表格中的内容。
诗句及出处 主要意象 意境
示例: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月 苍凉、旷远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其一)》) (1) (2)
8.同学们集体朗诵《秋词(其一)》,你觉得哪种风格的音乐更适合作背景音乐?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A.豪迈、热情 B.忧愁、悲伤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节选自蒲松龄《狼》)
【乙】
陆机①少时,颇好游猎。在吴豪盛,客献快犬。名曰:“黄耳”。机后仕洛,常将自随。此犬黠慧②,能解人语。又尝借人三百里外,犬识路自还,一日到家。机羁官京师③,久无家问,因戏犬曰:“我家绝无书信,汝能赍④书驰取消息不?”犬喜,摇尾作声应之。机试为书,盛以竹筒,系之犬颈,犬出驿路,疾走向吴……径至机家,口衔简作声示之。机家开筒取书,看毕,犬又向人作声,如有所求;其家作答书内⑤简,复系犬颈,犬既得答,仍驰还洛。计人程五旬,而犬往才半。后犬死,殡之,遣送还葬机村,去机家二百步,聚土为坟。村人呼为黄耳冢。
(选自《晋书·陆机传》)
【注释】①陆机:西晋文学家,下文的“机”同指“陆机”。②黠慧:聪慧。③羁官京师:在京城洛阳做官。④赍:携带,持。⑤内:同“纳”,装进。
9.借助《古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古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句子 Ⅰ.字音 (填字母) Ⅱ.词语解释(填序号) Ⅲ.句子翻译
少A.shǎo①数量小,不多。②薄弱,减少。③缺少,不够。④不多时,一会儿。 B.shào①年幼,与“老”相对。②副职,辅佐。 (1)少时,一狼径去
(2)陆机少时,颇好游猎
担A.dān①用肩膀挑。②担负。 B.dàn①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担子。②市制重量单位。③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 (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10.甲乙两文中的动物在跟人的互动中分别表现出怎样的品性?
七、名著阅读
11.读经典作品,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帮助我们思考人生问题。下面是小语和小文结合名著交谈的对话,请结合《朝花夕拾》或《西游记》相关内容,填写表格。
谈话内容 人物 理由
(1)小语:《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很多对他有一定影响的人,你认为哪些人能称作鲁迅的朋友?请选两个并结合作品内容说明理由。 小文:我选下面两位人物 人物一:寿镜吾先生 因为他是一个质朴、方正、博学的人,在当时比较开明,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与他交友,既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有助于自己品行的修养。
人物二:① ②
(2)小文:《西游记》里也有值得结交的主人公,如果让你从中选一位作为相守的知己,你会选谁?结合作品内容说明理由。 小语:我选下面人物 人物:① ②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家有斑鸠
陈忠实
①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我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披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一只站在瓦楞上,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
②六年前的大约这个时节,我和王仲生教授住在波士顿城郊他的胞弟家里。家里是三层小洋楼宽敞舒适,后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有几种疏于管理的花木。树木的枝杈上,栖息着,毋宁说侍立着一群鸟儿。一种通体黑色的梭子形状的鸟儿,在人刚打开后门走到草坪边的时候,它们便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草坪上,期待着人撒出面包屑或什么吃食。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偶尔,还会有一只两只松鼠不知从哪棵树上蹿下来,和梭子鸟儿在草地上抢夺食物。
③我在那个令人忘情的人与鸟兽共处的草坪上,曾经想过在我家的小院里,如若能有这样一群敢于光顾的鸟儿就好了。然而,实际想来,实现这样人鸟人兽共存共荣的和谐景象,恐怕也不是短时间的事。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已无法计算。我能记得和看到的,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对麻雀发动的全民战争,麻雀虽未绝种,倒是把所有飞翔在天空的各色鸟儿吓得肝胆欲裂,它们肯定会把对人的恐惧和防范以生存戒律传递给子子孙孙。再是种种药剂和化肥,杀了害虫长了庄稼,却把许多食虫食草的鸟儿整得种族灭绝——更不要说那些利欲熏心丧尽良知捕杀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者。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
④还是说我家的斑鸠。
⑤我有记事能力的时候就认识并记住了斑鸠。在我家乡的鸟类中,斑鸠是最朴拙最不显眼近乎丑陋的一种鸟儿。灰褐色的羽毛比不得任何一种鸟儿,连麻雀的羽翅上的暗纹也比不得。没有长喙和高足,比不得啄木鸟和鹭鸶。没有动人的叫声,从早到晚都是粗浑单调的“咕咕咕——咕咕咕”的声音。它的巢仅由几十根柴枝,横竖搭置成一个浅浅的潦草的窝。小时候我站在树下,可以从窝底部的缝隙透见窝里有几枚蛋。记得有篇小学课文,说斑鸠是最懒惰的,懒得连窝也不认真搭建,冬天便冻死在这种既不遮风亦不挡雨的窝里。
⑥然而,整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住在祖居的老屋读书写字,没有看见过一只斑鸠。我以为再也看不到斑鸠了。
⑦斑鸠却在我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清晨出现了,就在我的房檐上。
⑧我便轻手开门,怕惊吓了它们。它们还是飞走了。
⑨初始,无论我怎样轻手蹑足开门走路,它们一发现我从屋内走到院中,扑棱一声就从屋脊或围墙上起飞了,飞到高高的村树上去了。我仍然往小院里抛撒米谷。直到某一日,我开门出来。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檐上,还在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我心里一动,它们终于有胆子到院内落脚啄食了,这是一次突破性的进展。
⑩我和斑鸠的关系获得令人振奋的突破之后,随之便是持久的停滞不前。斑鸠在房檐在房脊在院墙上栖息追逐,似乎已经放心无虞。然而有我在场的时候,它们绝不飞落到院里来啄食,无论我抛撒的米谷多么富于诱惑。有几次我从室内的窗玻璃前窥视到斑鸠在院中啄食米谷的情景,每当我出门,它们便惊慌地飞上房顶。这一刻,我清醒地意识到,它们还不完全是我家的斑鸠。
⑩要让斑鸠随心无虞地落到小院里,心里踏实地啄食,在我的眼下,在我的脚前,尚需一些时日。
我将等待。
(选自《家有斑鸠》有删改)
12.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我”与斑鸠的关系,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间 关系
“我”有记事能力时 “我”认识并记住斑鸠
“我”在八十年到九十年代初 (1)
(2) “我”看到斑鸠很惊喜,它见人就飞走
(3) (4)
13.结合语境,说说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两只斑鸠突然从院中飞起,落到房檐上,还在探头探脑瞅着院中尚未吃完的谷米。”
14.本文题为“家有斑鸠”,②③两段却没有写“斑鸠”,这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15.文章结尾“我将等待”,“我”能等来“我家的斑鸠”吗?请联系全文和生活体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某中学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兴趣及占比 圈点批注摘录习惯及占比 联系实际评价质疑及占比
有兴趣 81% 每读必做 11% 经常做 8%
一般 19% 凭兴趣做 32% 偶尔做 30%
无兴趣 0% 从不主动做 57% 从不做 62%
【材料二】
日常实用的阅读习惯:
Ⅰ.我会努力记住书中的关键人物和情节。
Ⅱ.遇到不理解的内容,我会停下来查找资料把它弄清楚。
Ⅲ.我会在读后跟朋友分享阅读的经验。
Ⅳ.我会随手做点儿笔记。
Ⅴ.我会在书上做点儿圈点批注。
Ⅵ.我会拿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做些摘录。
(七年级上册专题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
【材料三】
①“我叫董宇辉,之前是老师,现在是售货员。”这位8年带过50万学生的新东方英语老师,因为双语直播带货走红。
②董宇辉为何能走红?作为带货主播,卖货是“副业”、讲课为“主业”的他的确与众不同。在直播间,他孜孜不倦地输出知识,传统文化与生活哲学交替,妙语连珠,让人听着心旷神怡。没有肾上素飙升的刺激和秒杀的紧张,网友从奔商品而来变为奔知识而来。有网友留言:“我是来学知识的,顺便买东西。”也有网友说:“我一个大男人,在董老师的直播间,感动得热泪盈眶。”
③很多人说,董宇辉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百姓生活,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是不是有副本?对此,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应:“文案不需要提前准备,在镜头前张口就来的东西,取决于这些年你读的书。”说得多好!正应了那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你所读的每一本书,你多做的每一份努力,都会有收获和回报!
(选自人民网,有删改)
【材料四】
①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读者好比计时的沙漏,阅读作品像沙注进去,又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留下。第二类读者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变,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读者好像是滤豆浆的布袋,把阅读的内容进行过滤,豆浆都流走了,留下的是残渣剩料。第四类读者好像是宝石矿床里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旁,淘出纯净的闪光的宝石。阅读时主动与作者对话,用自己的思考来折射书籍的内涵;不仅自己读书受益,还使别人也受益。
②一本好书就像一颗闪光的宝石,只要我们耐心寻找,细心体味,带给我们的将是无穷的乐趣……
(选自《名家谈读书》,有删改)
16.阅读材料一,根据表格内容,概括某中学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17.下列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调查表客观反映了某中学七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可见,我们不仅要按兴趣感性阅读,也应该按需求理性阅读。
B.材料二介绍了中学生应养成的阅读习惯,可见我们每次进行课外阅读时,都要进行圈点批注。
C.“网红售货员”董宇辉的例子印证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说法,生动典型,贴近生活实际,真实而有说服力。
D.材料四介绍了“读者的四种类型”,用形象的比喻形容不同类型的读者,并对每一种类型作出相应的解释。
18.根据材料三、四的内容思考:董宇辉属于哪种类型的读者?为什么?
19.“一本好书就像一颗闪光的宝石,只要我们耐心寻找,细心体味,带给我们的将是无穷的乐趣。”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乐趣?请结合你的读书经历简单谈谈。
九、作文
20.题目:
成长是一本五彩的乐谱,一个又一个名字如同跳动着的音符,一段又一段故事好似流淌着的旋律,我们携手吟唱出一曲又一曲青春的赞歌……
请以《我与________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做到立意准确,思想健康,情感真挚。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②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21.题目:
《蚊子和狮子》中,“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如果你是这只蚊子,此时,将被吃掉的你会经历怎样的身心挣扎呢?
请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可以在原故事的基础上扩写、续写,也可编写,自拟题目,运用拟人手法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②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凡涉及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④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海南省儋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及简析
  一、基础知识综合
  1.答案:B
  简析:楷书特点是笔画规整、结构严谨、字形端庄。A选项字体扁平,蚕头雁尾,是隶书;B选项字体方正,笔画规整,是楷书;C、D选项牵丝明显,笔意连绵,是行书。
  2.答案:善待动物和谐生存
  简析: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选中作品内容正确、工整、规范抄写。作品中“動”“諧”的简体字分别是“动”“谐”。
  3.
  答案:(1)jīn;(2)绽;(3)B;(4)①“寒颤”改为“震颤”;②示例:刚刚破土而出的春笋;(5)示例:小杨,白鸽在文中不仅是动物,更是作者情感和记忆的载体,象征着自由与和平,白鸽是最纯洁最美好的鸟儿。
  简析:
  (1)“不禁”中“禁”意为“禁受,耐;忍住”,读音是jīn。
  (2)“绽开”表示植物的皮、壳等裂开,“zhàn”写作“绽”。
  (3)“蔑视”带有轻蔑、鄙视的情感色彩,比“忽视”态度更强硬,更符合语境。
  (4)①“寒颤”指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此处形容心灵,用“震颤”更合适。②仿写需选择体现美丽、纯洁特质的意象,以偏正短语形式呈现。
  (5)从白鸽象征意义入手劝说,引导对方感受白鸽美好。
  二、名句名篇默写
  4.答案:(1)杨花落尽子规啼;(2)闻道龙标过五溪;(3)枯藤老树昏鸦;(4)古道西风瘦马;(5)终古高云簇此城;(6)秋风吹散马蹄声;(7)夜阑卧听风吹雨;(8)铁马冰河入梦来
  简析:默写时要准确,注意“杨”“啼”“藤”“簇”“阑”等字易写错。
  三、语言表达
  5.
  答案:(1)删掉“务必”;(2)称呼顶格写。
  简析:
  (1)“务必”有命令语气,用于邀请函不得体,应删掉。
  (2)邀请函称呼语格式要求顶格写。
  四、综合性学习
  6.答案:示例1:参加一次保护动物的宣讲活动;示例2:和爸妈商量领养一只小动物
  简析:围绕“观察探索动物生活、与它们做朋友”设计活动,如参与保护动物宣讲、领养小动物等。
  五、诗歌鉴赏
  7.答案:(1)鹤;(2)明丽开阔
  简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主要意象是鹤,诗句展现出秋高气爽、鹤翔蓝天的开阔画面,意境明丽开阔。
  8.答案:示例:选择A。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的景观,展现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精神,催人奋进。因此,豪迈、热情的音乐风格更适合作本诗的背景音乐。
  简析:《秋词(其一)》表达积极向上情感,豪迈、热情的音乐风格与之相符。
  六、文言文阅读
  9.答案:(1)Ⅰ.A;Ⅱ.④;Ⅲ.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
  (2)Ⅰ.B;Ⅱ.①;Ⅲ.陆机年少的时候,很喜欢游玩打猎。
  (3)Ⅰ.B;Ⅱ.①
  简析:根据“少”“担”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和释义来作答。“少时”在(1)中是“一会儿”,读shǎo;在(2)中是“年少”,读shào。“弛担持刀”中“担”是“担子”,读dàn。
  10.答案:示例:甲文中的狼在与屠夫的互动中表现出贪婪和狡诈的品性;乙文中的狗在与陆机的互动中表现出忠诚、机灵和通人性的特点,为了完成主人的嘱托不辞辛劳地往返奔波。
  简析:甲文狼假寐诱敌、打洞偷袭,体现贪婪狡诈;乙文狗听懂人话、识路送信,表现忠诚、机灵、通人性。
  七、名著阅读
  11.
  答案:(1)示例1:①阿长(长妈妈);②阿长虽然质朴勤劳,也有愚昧迷信的一面。她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送给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这一行为让鲁迅对她心生敬意和感激。阿长对孩子的关爱是无私且真实的,与她做朋友,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温暖。
  示例2:①藤野先生;②一位异国医学教授,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2)示例1:①孙悟空;②孙悟空有能力,会办事,头脑灵敏,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在取经路上敢做敢当,敢于和恶势力挑战,忠诚,爱憎分明。
  示例2:①猪八戒;②猪八戒虽好吃懒惰,但他身上却闪现着忠勇,善良,憨厚淳朴,能知错就改,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无论孙悟空怎么拿捏猪八戒,猪八戒也从来不计较。他能放弃在高老庄做女婿的惬意生活,随唐僧西天取经去了,更能彰显出他清醒聪明的一面。
  简析:从《朝花夕拾》和《西游记》中选人物,结合其事迹和品质说明可成为朋友的理由。
  八、现代文阅读
  12.答案:①“我”从未见过斑鸠;②重返家乡的第一个早晨;③重返家乡的某一日;④“我”给斑鸠喂食,斑鸠敢到院里啄食
  简析:根据文章内容,按时间顺序梳理“我”与斑鸠的关系。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我”未见过斑鸠;重返家乡第一个早晨看到斑鸠;某一日斑鸠敢到院里啄食。
  13.答案:“探头探脑”一词生动地写出斑鸠的小心、机警,对人类怀有戒备之心,表现了人类之前对鸟兽的伤害遗留下很深的阴影。
  简析:“探头探脑”是对斑鸠的情态描写,体现其对人类的提防,反映人类对动物伤害之深。
  14.答案:不多余。第②段讲述了“我”在波士顿城郊见到人鸟兽共存共荣的景象,第③段写了我们对鸟兽的伤害,造成了鸟兽对人类的警惕。这两段文字形成对比,且既回应了“我”重见斑鸠时的惊喜,又对后文斑鸠难以跟“我”建立信任关系的原因做了交待,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丰富而厚重。
  简析:②③段插叙内容,通过对比,解释“我”见斑鸠惊喜及斑鸠不信任“我”的原因,丰富文章内容。
  15.答案:示例1:能等来。现实生活中人们尊重自然保护鸟兽的意识已越来越强,经常见到人鸟兽和谐相处的情景。从文中看,“我”与斑鸠的关系已有了突破性进展,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斑鸠定能慢慢建立起对人类的信任。
  示例2:不能等来。文中写过去人们对鸟类的伤害,让“斑鸠”一直对人类保持戒心;生活中还有不少人缺乏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伤害鸟兽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斑鸠要建立起对人类的信任还很困难。
  简析: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从人们保护意识强弱两方面分析“我”能否等来“我家的斑鸠”。
  16.答案: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圈点批注摘录习惯比较欠缺;大部分学生阅读后不会去联系实际评价质疑。
  简析:根据调查表数据,从阅读兴趣、圈点批注摘录习惯、联系实际评价质疑三方面概括。
  17.答案:B
  简析:材料二只是介绍圈点批注是阅读习惯之一,并非所有阅读都要圈点批注。
  18.答案:示例:董宇辉属于钻石型读者。他将读书所获内化为自己的涵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都可以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同时,他不仅使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也用自己的学识和经历激励着网友们。
  简析:董宇辉读书内化知识,且让他人受益,符合钻石型读者特点。
  19.答案:示例:读书能够让我的增长知识,获得成长。读历史书,可以跨越时空,认识不同时代的人物,汲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简析:结合个人阅读经历,阐述读书带来的乐趣,如增长知识、培养价值观等。
  九、作文(略)
  作文答案因个人创作而异,需根据题目要求,围绕主题,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进行写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