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 温馨提示请准备好你的导学案、课本、双色笔全力投入会使你与众不同,
你一定能做得更好!请将下列史实用一段话联系起来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 西方国家经过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后,迅速崛起,对外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冲击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国被迫走向近代化。第10课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 牢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熟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 自主梳理,小组探究学习,学会用辩证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3. 尝试用多种史观分析重大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学习目标】考情分析1、从考查内容和考点分布来看,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与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阶段、特点、影响等都是考查的重点。
2、从命题角度和能力考查来看,主要以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为导引,重点考查依托新材料、新情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判断、评价的能力。重点问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变化?原因?
2.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内容、评价?
4.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条件、代表企业?
5.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间、原因、实业家?
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有哪些? 要求:
1.结合重点问题激情记忆课标要求重点内容,力争全部掌握。
2. 突出重点,整理本课知识树,形成知识之间内在联系。
检查方式:
(1)组长安排组内一对一互查,并做好评价
(2)各组历史组长任抽一题检查
(3)老师抽查。 激情记忆8分钟
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2.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近代工业艰难起步,洋务企业和近代民族工业出现。
4.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因遭列强侵略而中途夭折。特别说明观点一沉沦:在工业文明冲击之下开始解体,是中国经济殖民化的开始,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附庸;观点二进步:中国经济近代化开始艰难起步,经济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封闭状态出现深刻变化。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疑难点拨 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历史的沉沦,还是历史的进步?洋务运动的目的?性质?内容?评价? 目的:自强、求富、维护清王朝统治
指导思想、口号: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内容:①前期创办军用工业
②后期创办民用企业
③筹划海防、创办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
评价: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如何理解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举办了一批使用大机器的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
③培养了一批科技外交人才。
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1.从洋务运动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的最初和最本质的目的都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2.从发起洋务运动的阶级来看,洋务运动是由封建地主阶级发起的。
3.从在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企业性质来看,洋务运动带有明显的封建性。疑难点拨近代化:(又叫现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即机器大生产。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据地图,指出民族工业产生从布局上看有何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外商企业、洋务企业较早在沿海沿江地区建立,刺激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建立;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沿海和沿江地区最早受列强侵略,自然经济解体较早;疑难点拨变动一 自然经济的解体材料一: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
(1)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出现新现象、新问题风俗不无堕落本事纺织,今则入洋纱厂、洋布局。表现: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新生产方式的不适应;背井离乡;对世风日下的感慨。
变动一 自然经济的解体材料一: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
(1)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依据上述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
材料4:“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一为分洋商之利。”
材料5:“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与工业企业、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
材料6:“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材料7:“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放手办理?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定不了里面是何等材料,……” 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持续了30年,最后由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宣告失败,那么我们该如何辩证地评价它呢?注意问题分析;材料逐一解读提取信息;有效信息词 变动二洋务企业的出现
众说纷纭话“洋务”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引进西方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进步性:局限性: 只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不可能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材料8: 1894年以前,资本超过1万元的制造业,平均每家资本还不到9万元,只有清王朝所办的同类企业资本的1/10。上海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70年代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国造。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工业布局不合理: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通商口岸附近 材料9: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工业结构不合理:以
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材料11 : 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始终得不到充分发展材料10:变动三 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民
族
工
业外
国
资
本
主
义本
国
封
建
势
力压制阻碍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决定妥协性结合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环境与原因,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革命性拓展提升 启示:必须先有民族的独立,
才能有民族的富强!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体验高考【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这不是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故A项错误;1853年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印度,故C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D【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顽强抵抗外国经济
【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
【答案】D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A【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反对态度,体现出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的排斥,故A项正确;倡导洋务和出使国外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而受到批判,故C项错误;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故D项错误。
【答案】A4、(2014·全国大纲卷·16)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 )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C【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解析】从材料关键词“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并结合所学可知: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此人主张政府应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19世纪90年代中日甲午战争后,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C5、(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B【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解析】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者最能体现现代化这一趋向。选择B项。
【答案】B6、(2012·全国大纲卷·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解析】考查重要历史人物及相关活动。李鸿章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筹办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洋务运动中创办军事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堂,耗费巨资筹办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这与他在战争中的避战求和政策有关。【答案】B
7、(2012·全国课标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考点】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解析】从时间信息与张謇的状元身份入手,理解“捐弃所恃,舍身喂虎”的含义。BCD项题干无从反映。【答案】A
8、(2008·全国文综Ⅱ·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判断此类企业应属于官督商办类型。A项是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军事工业,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C项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项属于外商创办企业。B项是洋务运动的最早、规模最大的民用工业。【答案】B
工业文明冲击强,外商来华办工厂,
耕织分离商品化,小农经济受损伤,
朝廷人士搞洋务,军工民用全都上,
民间人士也没闲,投资设厂也很忙,
怎奈实力不强壮,日用产品多姓“洋”
社会性质不改变,民族工业没希望。课堂小结外商企业出现列强入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诞生民族工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夭折刺激诱导条件特别说明:
①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主导地位。
②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③近代工业艰难起步,洋务企业和近代民族工业出现。
④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因遭列强侵略而中途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