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0课-塞翁失马(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0课-塞翁失马(共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6 10:5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塞翁失马《淮南子·人间训》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四海中学语文学科王志华 本文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召集其门客集体编著的。后刘安因被告谋反而自杀。《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儒、法、阴阳等思想,论理时常常引述古代神话、传说,因而保存了一部分珍贵的神话资料,内容丰富,文笔优美。作者介绍朗读课文失马(坏)得马(好)折髀(坏)保命(好)故事中塞翁家遇到了那些事情?他们的态度是怎么样的?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祸福得失相互转化内容探究: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的吗?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寓意:
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不要孤立、静止地看待得失,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辩证地看待得失祸福,要发展的看待事物,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不要过分为一时一事之得失而计较。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在这则寓意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文言文重点字词归纳:
1.暮而果大亡其财
2.马无故亡而入胡
3.人皆吊之
4.此何遽不为福乎
5.居数月
6.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7.死者十九
亡:丢失 亡:逃跑。 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将:带领。 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乎:句末语气助词此何遽不为福乎? 此何遽不为祸乎?
而:顺接连词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丁壮者引弦而战。其:代词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代 儿子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代 父亲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近:(形容词用动词) 靠近
善: (形容词用动词)擅长、善于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古、逃跑 今、死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此:这 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居数月 居:经过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归:回来
家富良马 富:(形容词用动词)富有, 指很多
其子好骑 好:喜欢
堕而折其髀 堕:掉、落、摔
死者十九 十九:古:十分之九 今: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故:缘故、原因
实词 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有什么不同点?道理深刻 故事简短 拟人、对比、夸张
手法运用这就是寓言,你明白了吗?探讨发现 驴干活很辛苦。主人拿来一盆豆饼作为奖赏。驴并不高兴:"就这点奖赏!"主人换来一小捆青草。驴拉长脸:"早知如此,不如高高兴兴地把豆饼吃了。"你的感觉如何?拓展延伸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