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 练习
姓名 学号
一、我学会了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 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运动状态或 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的基础上,通过 概括出来的。
2、牛顿第一定律为我们深刻地揭示了 和 之间的关系,即力不是 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力使物体的速度 。当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力使物体的速度 。当力和物体运动的方向成某一夹角时,力将改变物体的运动 (有时也同时会改变物体 的大小),物体做 运动。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 和运动 的性质。我们把物体保持
运动状态或 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的 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 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 定律。
二、我理解了
4、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奥斯特 C.安培 D.阿基米德
5.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定律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B该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只是一种猜想
C.该定律可以用实验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一个基本定律
D.该定律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虽然不能用实验证明,
但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
6、如图,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点)时,
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 )
A.1 B.2 C.3 D.4
7.下列运动一定要施力的是------------------------------------------------------------------( )
A.物体做匀速曲线运动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处于高速运动状态
8、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
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A.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9、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拉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
小车的速度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受到外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变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1、探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活动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分别在水平面
上铺上毛巾、纸板、玻璃等物品。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
中有一个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 )
A.小车在毛巾、纸板、玻璃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
B.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远
C.如果没有阻力,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D.小车在玻璃上所受阻力小
12、如图3-4-3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
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
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
D.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1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14、下列事例中,为防止惯性的是-----------------------------------------------------------( )
A.公共汽车在到站之前,司机提前关闭油门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再起跳
C.轿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D.拍拍衣服可以让灰尘抖落
15、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
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的方向启动时,乙
将看到鸡蛋--------------------------------------------------------------( )
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
16、从枪膛水平射出的子弹能在空中向前飞行,是因为-------------------------------( )
A.子弹受到火药的推力 B.子弹受到惯性作用
C.子弹受到的惯性大于阻力 D.子弹具有惯性
17.一杯水放在小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那么小
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①小车突然向右启动 ②小车突然向左启动
③小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④小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弹才能命中目标,这是
因为----------------------------------------------------------------------------------------------( )
A.炸弹有惯性 B.飞机有惯性
C.炸弹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D.炸弹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
19、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
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
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 (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
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运动。
(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
(5)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 (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20、请按照要求设计实验:
(1)利用以下器材: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探究物体具有惯
性的实验。
选用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利用你考试中的草稿纸,按照提示例设计一个实验,指出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主要实验过程 探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抖动纸张 声音的产生
将玻璃杯内倒入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上面放置鸡蛋,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2张PPT)
第二课时 惯 性
运动员跑到终点时能否立即停止下来吗
不能立即停止下来!
你知道为什么不能立即停止下来的原因吗?
运动的物体存在惯性!
“惯性”这一性质我们比较陌生,举个例子:
星期天,小明同学在床上睡懒觉,奶奶叫:“小
明,该起床吃饭了。”小明说:“再等一会儿吧!”
这时,小明企图保持原来躺在床上休息的状态。
傍晚,小明在外面踢球,妈妈叫:“小明,可以
来吃晚饭了。”小明说:“让我再踢一会儿吧!”
这时,他企图保持原来在外面活动的状态。
类似地,所有物体都有企图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小明他企图保持原来的状态。
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
一、惯 性
1、什么是惯性
这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就像物体有质量一样,谁也不能改变它。
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
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2、惯性的存在
(1)静止的固体物体有惯性。
用手指向下猛
击纸条,使纸条抽
出,可笔套依然不
动,这是为什么?
解释:钢笔帽是静止的。当纸条迅速抽出时,
由于笔帽有惯性,还在保持静止状态,
所以笔帽不倒。
用木直尺打击叠在一起的六颗棋子的最下面一颗棋子,观察现象。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实验。
用力拨动钢片,使
木片弹飞,观察木
球的状态变化。
用手指弹飞木片,观
察鸡蛋的状态变化。
(2)运动的固体物体也有惯性。
(3)运动的液体物体有惯性。
如图,在杯子中盛满
液体,用筷子搅拌,
停止搅拌,会看到什
么现象?为什么呢?
1、离开喷泉口的水,
为什么还会继续
向上运动?
水离开时,有一定的
初速度,由于水有惯
性,继续向上运动。
(4)静止的液体物体有惯性。
如图,杯内盛满水。放在小车上,突然急
速拉动小车,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杯内原来静止的水由于惯性,还想保持静止,
所以,水会向车运动的相反方向挤压或泼出。
水会向车运动的相反方向挤压。
(5)运动的气体物体有惯性。
如图所示,取一只开有一个洞的纸板箱(纸板的其他接缝均用胶带纸封住),用两肘抱住纸箱,让洞口对着点燃的蜡烛,用两手同时拍击箱的两个侧壁,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蜡烛被吹灭。
你能用惯性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运动的气体(烟圈)要依靠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惯性现象的存在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
曲直线运动、运动快慢、匀速变速均无关系。
3、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4) 无论物体受力和不受力;
(1) 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2) 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3) 无论物体是大还是小;
一切物体是指
都具有惯性。
以上诸多实例与实验说明了什么?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然涉及
到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惯性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质量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
(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是力。
(2)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
惯性小;
江面上同时行驶一艘大游轮和摩托艇,哪艘
船在江面上更容易转弯?
不能说成是“惯性力”。
也不能说成“惯性作用”。
为什么对不同车辆有不同限速?
不同车辆的总质量(包括人与车、货物的总
质量)不同,惯性大小也不同。质量大的车
惯性大,限速低一些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惯性的表现
惯性在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才表现出来;
它的表现与力的作用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有关;
惯性表现为物体“力图”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
惯性表现出来后,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这要看物体的惯性和力的作用效果的合成了。
(原来静止的仍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仍将
保持运动状态)
5、惯性现象的解释
研究对象
是什么;
研究对象原来
做什么运动;
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于惯性
研究对象将有
怎样的表现。
解释:小球是静止的。当木片迅速弹出时,由于小球有惯性,还保持静止状态,但小球有重力,所以竖直下陷在凹槽中。
例1:
例2:汽车在突然刹
车时,乘客会向前
倾倒,为什么?
⑷.由于惯性,研究
对象有怎样的变化。
乘客;
乘客与车一起向前运动;
汽车突然停止;由于脚与车厢的摩擦,人的下身停止运动;
由于惯性,人的上身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所以人向前倾倒。
⑴.确定研究的对象;
⑵.研究对象原来做
什么运动;
⑶.运动状态发生了
什么变化;
小车上的木块原来随小车一起向右运动;小
车由于受到阻碍突然停止运动;小车上的木块
由于惯性仍然要向右运动;但因为木块下部受
到小车的摩擦力而静止,于是木块会向右倾倒。
例3: 如图,向右拉动小车,当小车受阻碍而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为什么会向右倾倒
6、惯性现象的利用与防止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惯性的实际例子吗?
例1、跳远时要先助跑一段
因为先助跑一段,运动员就具有向前的速度,跳起后身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加跳远的距离。
例2、拍打衣服,抖落衣服中的灰尘。
例3、用铁铲往锅炉里投煤块
因为煤块与铁铲一起运动,
当铁铲与煤块送到锅炉口
时,铁铲被手的拉力而停
止运动;而煤块由于惯性
还要继续运动,使煤块向
前送入锅炉内。
铁铲往车上投煤
铁铲往锅炉里投煤
例4: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
下,使锤头紧紧地套在锤柄上,这是为什么呢?
例5:倒胡椒粉时,手为什么需要晃动?
晃动,瓶子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改变时,胡椒粉由于惯性,保持原有运动方向和速度而倒出。
锤头和锤柄一起运动,锤柄突然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而继续向下运动,使锤头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你能举出生活中惯性有害的实际例子吗?
例1:急刹车时,由于惯性,车不能马上停止。
造成交通事故,是惯性危害最典型的例子。
例2、人在走路过程中脚绊到石块为什么是
向前摔倒,而脚踩到西瓜皮是向后摔倒的?
人走路时,全身的速度是一致的,当绊着石头时,脚受到石头的阻碍而停止运动,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有速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斜。当踩着西瓜皮时,脚跟着西瓜皮一起向前滑动,速度加快,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有的速度运动,所以会向后摔到。
1、为什么坐在汽车坐位上要系安全带;
惯性的防止
2、公共汽车为什么常会提醒你,车辆转弯请
站稳抓好扶手?
3、为什么行车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向前倾倒而受伤。
为了防止转弯时,由于惯性使人摔倒受伤。
为了防止前面车辆紧急刹车时,行驶的车辆由于惯性,使车辆继续前行而发生追尾。
车速不同时的停车距离
汽车司机驾车行驶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这时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可以分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反应距离的长短既与车速有关,又与人的反应时间长短有关。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制动距离的大小与车速、汽车本身质量(包括所载货物的质量)以及路面的状况有关。车速越大,汽车本身质量越大,路面越平滑,制动距离就越长。
P109
为什么汽车要限速行驶?你知道吗?
表 3-4是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在
干燥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刹车
后,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你从表中的数据能得出什么?
汽车行驶速度越快,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越大,停车总距离越大。
所以高速公路行车时要限速,且保持一定的车距。
7、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联系
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不受外力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才遵守;
因为物体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才能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运动
规律,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而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一切外在因素无关,任何时候都存在。
我们把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
一、惯 性
1、什么是惯性
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
静止,都具有惯性。
2、惯性现象的存在
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3、惯性的表现
惯性在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表现出来;
4、惯性现象的解释
5、惯性现象的利用与防止
1.要想击中地上的固定目标,飞机应当飞到目
标上空再投弹,还是提前一段距离?为什么?
原因是子弹落下时,由于惯性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2.“泼水节”是云南傣族最
隆重的节日。从科学角度
分析,泼水的原理是:水
原来与脸盆一起向前运动,
当脸盆突然停止运动时,
脸盆中的水由于 ______
仍然要______________,于是水就从脸盆中泼了出去。
继续向前运动
惯性
提前一段距离投弹。
3、如果你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汽车或轮船)
里做一小实验:让手中的物块自由下落那么
物块将会落在-------------------------------( )
A.原处 B.原处的前方
C.原处的后方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A
4、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竖直上升到某一高
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
离开热气球后将--------------------------( )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
5、如图,如果灌满水(留有一个气泡)的
小车突然向右运动,请问气泡如何运动?
气泡
水
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水向后挤
压,所以气泡就向前运动。(共28张PPT)
第一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1.足球为什么会运动?
因为足球受到了
脚施加的力!
2.球为什么又会停下来?
因为足球受到了
地面或空气的阻力!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结论:
物体不施加力时,将会是怎样的状态呢?
静止?
运动?
用力轻推课桌,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对静止的桌子施加一个水平方向
的推力,桌子沿着水平方向运动。
实验现象:
撤去力,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
撤去推力后,桌子停了下来。
用力敲击铁钉,观察铁钉的运动状态。
用铁锤敲击铁钉,钉子向下运动陷入木板。
停止敲击,钉子就不再下陷。
实验现象:
从上述实例中,力和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施加力
物体运动
停止施加力
物体不运动
物体运动需要力的存在。没有力物体不运动。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有力的作用,一定运动吗?
人对木箱施加了力,但木箱不动。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真的就不能运动了吗?
物体有力作用,可能
不运动,保持静止。
在自然界中不存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环境。
如何研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呢?
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 的。
不正确
研究方法:
推理
实验
+
探究不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推测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
推理
实验
摩擦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如果所受的摩擦力不同,物体在
水平面上速度变小快慢一样吗?
2、建立假设:
摩擦阻力越小,物体在水平面上
运动的速度变小越慢。
3、设计实验:
你的基本思路
比较在摩擦阻力不同的水平面上,
同一速度运动物体通过距离的长短。
(1)控制实验条件:
让同一辆小车在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处静止下滑。
在水平木板上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的材料,从而改变小车在水平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
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的速度相同。
操作目的:
(3)需要记录哪些信息,画一个记录表。
表面的材料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填“大、较小、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实验基本方法
——控制变量法
(2)实验变量:
(1)实验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小车
(2)如何改变阻力的大小?
水平面铺不同的材料
(3)小车速度减小的快慢看什么?
小车运行距离
(4)为了比较小车运行距离,还要控制什么因素?
应使小车的初始速度相同
(5)如果给你一个斜面,你如何确保小车在不同
材料的水平面上具有相同的初始速度?
让小车在斜面上的同一位置开始滑下
1.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棉布和丝绸,如图甲和乙,
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
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并将结果记录在表3-3中。
2.水平木板上不铺任何材料,如图丙,重复上述实验。
表面的材料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填“大、较小、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棉 布
丝 绸
木 板
4、收集事实和证据
小
较小
大
5、得出结论:
平面越光滑,物体运动时受到摩擦力越 ____,运动的距离越 _____,运动时间越 _____,
速度减小得越 _____。
小
长
慢
长
如果平面比木板还要光滑,将会怎么样?
表面材料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小车速度减小
的快慢
玻 璃
最 长
最 小
最 慢
假如小车在运动中不受到任何阻力,
情况又会怎样呢?
理想平面
无限长
无阻力
不 变
推测
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那么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休止地按原方向运动下去,
运动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400多年前,伽利略曾采用
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果
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
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
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
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阐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其因: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其果有二:
① 静止状态;
②作匀速直线运动。
(两者只能是其中之一)
1、定律内容
2、牛顿第一定律的解读: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不论物体是固体、
液体还是气体。
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一种理想情况。
③的时候
是“不受力”与“运动状态”瞬时对应的关系
④总
是指“一直”的意思。
⑤保持
是指“不变”。
⑦或
⑥静止状态、匀速直线运动
两种运动状态。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
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
①一切物体:
②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用实验加推理方法得出的。
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3、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
是在前人基础上加以研究和总结。
伽利略(运动速度)
笛卡尔(运动方向)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
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
膀上。 ——牛顿
(1643年—1727年)
4、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深刻地揭示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二、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要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如图甲,小球竖直下落的运动中,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大?
重力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同。
(1)当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力使物体
的速度增大。
如图乙,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中,
为什么速度越来越小?
重力向下,与运动方向相反。
(2)当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力使物体
的速度减小。
2、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V
G
如图丙,小球沿斜向上方向
抛出的运动中,为什么运动
方向会发生变化?
重力起到改变运动方向的作用。
(3)当力和物体运动的方向成某一夹角时,力
将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有时也同时会改变
物体速度的大小),物体做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
平抛运动
三、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例题
【例1】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
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分析】原来小球受绳拉力作用在作圆周运动,
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在光滑水平方向上就
没有再受到力了,因此小球将保持绳断时刻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而运动。
B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
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说明
物体可以有两种表现状态,同时也说明物体
不受力时也能运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D
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一个假想的实验
P108
在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英费尔德(L.Infeld)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用来说明力和运动关系的假想的实验:假如有人推着一辆小车在平路上行走,然后突然停止推那辆小车,小车不会立刻停止运动,它还会继续运动一段很短的距离。怎样才能增加这段距离呢?这可以有许多办法。例如,在车轮上涂油或把路修得更平滑等。车轮转动得越容易、路越平滑,车便可以继续运动得越远。但是归根到底,在车轮上涂油和把路修平等都只有一种作用:减小外部的影响,即车轮内及车轮与路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了……假想路是绝对平滑的,而车轮也毫无摩擦,那么就没有什么会阻碍小车运动,而它就会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
1、定律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实验加推理
2、定律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是在前人基础上加以研究和总结。
1、牛顿第一定律是--------------------------( )
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C.只是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规律
D.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
的结论
D
2、牛顿第一定律适合于-------------------( )
A、静止的物体 B、运动的物体
C、任何物体 D、地球上的任何物体
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
D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4、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
则它将-----------------------------------------( )
A.立即停止
B.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
D.做匀速直线运动
D
B
A
B
以2米/秒的速度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2)如果小球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
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此后小球
将做什么运动?
5、如图,将一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
小球先后经过A、B两个位置。已
知小球在A、B两个位置的速度分
别为2米/秒、0米/秒。
(1)如果小球向上运动到达A点时,
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此后小球
将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