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第7章 人体的物质运输
第1节 血液
第1课时 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
知能演练提升
能力提升
1.下列物质不能通过血浆运输的是( )。
A.小肠吸收的氨基酸
B.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
C.胃腺分泌的胃蛋白酶
D.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
2.(2024·广东东莞期中)图7-1-4为人体皮肤受伤后引起的炎症反应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7-1-4
A.a细胞有细胞核,可推断此细胞为白细胞
B.b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主要参与止血和凝血
D.b细胞会穿出毛细血管壁,集中到受感染的地方
3.图7-1-5是人体血液分层现象的图示,下列图示能分别表示加入抗凝剂和不加抗凝剂的分层现象的是( )。
图7-1-5
A.②④ B.②①
C.③① D.③④
4.图7-1-6表示人的新鲜血液的分层现象,图7-1-7为显微镜视野下人的血涂片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7-1-6
图7-1-7
A.①②③部分的颜色分别是淡黄色、白色、深红色
B.某志愿者从平原地区到西藏自治区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图7-1-7中甲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C.图7-1-6中②所示的部分只包含图7-1-7中的乙细胞
D.甲、乙两种细胞中只有乙细胞有细胞核
5.某人到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查,部分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医院血常规报告单 标本号:××××
姓名:××× 性别:男 年龄:30岁
代号 项目 测定值 参考值
RBC 红细胞 4.9×1012个/L 男:(4.0~5.5)×1012个/L 女:(3.5~5.0)×1012个/L
WBC 白细胞 8×109个/L (4~10)×109个/L
Hb 血红蛋白 72 g/L 男:120~160 g/L 女:110~150 g/L
PLT 血小板 2.3×1011个/L (1~3)×1011个/L
A.血红蛋白既能与氧结合,又能与氧分离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属于血细胞
C.该检验报告单结果表明此人可能有炎症
D.此人应注意补充富含铁、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探究创新
6.血红蛋白含量是血液化验的一项重要指标,医生常用“硫酸铜目测法”来测量。为了验证该方法是否有效,某兴趣小组取了甲、乙、丙三种已知血红蛋白含量的多个血液样本做实验。测定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标准硫酸铜溶液;②用滴管取新鲜血液在距硫酸铜溶液上方一定的“滴落高度”处将一滴血液轻轻滴入(如图7-1-8所示),血滴中应不含有气泡;③记录血滴下沉到烧杯底部所需要的时间。测定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7-1-8
血液样本种类 血红蛋白含量 滴落高度/cm 平均下沉时间/s
甲 高 1 <10
乙 较高 1 10~15
丙 低 1 >15
(1)完成测定步骤(配制标准硫酸铜溶液除外)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2)分析数据可知,支持“硫酸铜目测法”测量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有效的推论是 。
(3)步骤③强调血滴不应含有气泡,请分析其中原理: 。
参考答案
知能演练·提升
1.C 小肠吸收的氨基酸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可通过血浆运输,A项不符合题意。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血浆运输,B、D两项不符合题意。胃腺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胃蛋白酶在胃中起消化作用,不会进入血液,故不能通过血浆运输,C项符合题意。
2.D a表示白细胞,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能通过变形穿出毛细血管壁,集中到受感染的地方;b表示红细胞。
3.B
4.C ①为血浆,呈淡黄色,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呈白色,③是红细胞,呈深红色,A项正确。西藏自治区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的氧含量比较少,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后,体内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会增加,从而增加了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了血液输送氧的能力,以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B项正确。图7-1-6中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图7-1-7中乙是白细胞,C项错误。图7-1-7中甲是红细胞,乙是白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D项正确。
5.C
6.答案 (1)刻度尺、秒表
(2)当滴落高度等条件相同时,血红蛋白的含量越高,血滴的平均下沉时间越短
(3)气泡会导致血滴受到的浮力增大,增加下沉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