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谦逊(shùn),是一种素养、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成熟的稻穗,都是弯下腰的。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会尊重他人;越是无能的人,越是傲慢,瞧不起人。真正有见识的人,会懂得把自己放在 的位置上。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 ,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从容应对人生中的起伏与波澜(lán),体味幸福人生。
善始善终,是一种修为,更是一种执着(zhuó)。成语“ ”的意思是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遇到了失败。有周全的筹划、强烈的事业心、吃苦耐劳的干劲,尤其是坚韧的毅力和善始善终的精神,对正确的事持之以恒,即便再滞(zhì)笨的人也能有所收获。有的人善于把握每一点小力量、坚持每一件小事情,坚持越久,收获就越多,离成功就越近。
善良,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真正的善良,是既使在荆棘中穿行,亦不改善良的初衷。那些境界高的人,遇到事情首先第一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利益,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他们也就更容易选择善良。而他们的善良里也藏着他们的“贵人”和“运气”,越善良,越好运。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谦逊(shùn) B.波澜(lán)
C.执着(zhuó) D.滞(zhì)笨
2.文中画波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尊重 B.傲慢
C.筹划 D.既使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更低 忍气吞声 前功尽弃
B.更低 不卑不亢 功败垂成
C.更高 不卑不亢 前功尽弃
D.更高 忍气吞声 功败垂成
4.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式杂糅 B.语序不当
C.语义重复 D.表意不明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5.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写了松骨峰战斗的过程和战场面貌,塑造了一个英雄的战斗集体的“群像”。
B.“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句中的“红”字赋予场景色彩感,将战场火光冲天的场面凸显出来。
C.“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表明前两段内容都是直接引用营长的话。
D.最后一段用“朋友”“你”来称呼读者,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并用连续的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
6.请根据选文内容,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式批注。
7.有人说,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表现敌人英勇顽强的嫌疑,应该删除。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依依惜别的深情
魏 巍
①我在凯歌声里来到了朝鲜。我又看到了这里的人民,这里的山水。多明丽的秋天哪,这里,再也不是焦土和灰烬,这是千万座山冈都披着红毯的旺盛的国土。(A)那满身嵌着弹皮的红松,仍然活着,傲立在高高的山岩上,山谷中汽笛欢腾,白鹭在稻田里缓缓飞翔。看到这种种情景,回想起朝鲜人民的遭遇,真叫人说不尽的激动,说不尽的欢欣!
②可是,在这些日子,在志愿军就要跟他们分手的日子,深深的离情却牵着他们的心。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却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志愿军也是这样。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八年中,时时想念着祖国,可是,当他们一旦要离开这结下生死之谊的人民,却是无限地依恋。
③用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呢,战士们又有什么呢,他们只有一双结着硬茧的手,一颗赤诚的心。在这离别以前的有限时刻里,我看见他们在日夜辛忙。朝鲜人民军就要接防来了,战士们把营房刷了一遍又一遍,就是墙上溅了几个泥点,也要重新刷过。(B)为了美化营地,他们从东山爬到西山,从北岭奔到南河,采来了红石、白石、黄石、绿石,还挖来了苔藓的青茸,给每座房舍的四周都镶了花边,给每座院心都修了花坛。
④在这有限的时刻里,战士们还多方寻思着,为当地的父老们尽一点力。他们思虑着:哪些溪涧在山洪到来时不好通过,就架起一座座石桥和板桥;哪些人家离河太远,就在散居的村舍边,挖下一口口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了井盖。在阳德郡日岩里,我看见战士们正急急忙忙赶修着一座朝鲜式样的房子。原来村里有一个驼背的孤苦的妇人,带着四个孩子,十年来没有一间住房,在这儿那儿借居着。这房子就是为她修的。战士们把廊柱染成红的,还在飞檐下绘了鸟虫花卉,绘了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的彩画。
⑤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深情挡不住时间的脚步,离别的日期仍然是一天天地迫近了。然而,朝鲜人民要离开这样一支部队,怎么会不深深地依恋!
⑥朝鲜父老们,他们白天做活也安不下心去,夜里也不能安静睡眠。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温井里有一个瞎老妈妈,自她的女儿被日本人抢走,她的一双眼睛,就被那年年月月的泪水沤瞎了。当二十几个战士去向她告别的时候,老妈妈动情地说:“你们在这儿住了几年,我也没看见过你们的模样儿。你们帮我修好了房子,我也看不见修房子的是谁。天哪,要是叫我的眼睛睁开,看你们一眼,就是立刻死了我也甘心!”
⑦离别的日子,终于不顾人们深重的离情来临了。部队集合了。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孩子们爬上大炮,把红叶插上炮口。小吉普也被无数的彩纸条和成串的纸花缠成了花车。阿妈妮们,孩子们,姑娘们,她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统统没有哭。
⑧可是,当战士们握着老妈妈的手,叫了一声:“阿妈妮,再见!”不知道是哪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接着是姑娘们、孩子们哭出声来,然后是那些男人们无声的眼泪,低低的啜泣。这时候,战士们简直是在朝鲜人民送行的泪雨中行进,这不是哪一个人在哭,这是全朝鲜人民在捧着赤心送着他们至亲至爱的友人!
⑨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啊,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中,你是那样刚强!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可是今天,当你的战友——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却倾洒了这样多的眼泪!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都倾洒在今天!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
⑩在这送行的泪雨中,中国战士们也各个垂泪,一小时已经过去了,还没有走出二里路。这时的队伍,已经不分行列,不分军民,不分男女,错错落落,五光十色,互相搀扶着,边说边走。这是什么队伍啊!这是心连着心、肩并着肩的友谊的巨流!这支巨流,行进着,行进着,越过了一道道水,一道道山,他们行进在枫林烧红的山野,行进在社会主义的东方……
(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删改)
8.志愿军战士在离别前做了哪些事 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9.请赏析文中A、B两处画线的句子,从描写的角度作批注。
10.本文具有强烈的抒彩,请结合第⑨段内容,从人称、句式、修辞等角度体会抒情效果。(任选两个不同角度)
综合运用
11.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学校将于12月24日开展长津湖战役胜利周年纪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则标语。
(2)活动当天,班长会带领全体同学宣誓。请仿照画线部分,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将誓词补充完整。
青春少年,当以爱国之心勇担历史使命;青春少年,当以 勇担历史使命;青春少年,当以 勇担历史使命。
答案:
课后知能演练
1.A 解析 “逊”应读“xùn”。
2.D 解析 “既使”应为“即使”。
3.B 解析 第一处,结合“成熟的稻穗,都是弯下腰的”可知,应填“更低”。第二处,“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不卑不亢”,既不自卑,也不高傲,形容待人态度得体,分寸恰当。结合“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来看,应填“不卑不亢”。第三处,“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结合“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遇到了失败”可知,应填“功败垂成”。
4.C 解析 句中的“首先”和“第一”语义重复,可删去其中一个。
5.C 解析 “前两段内容都是直接引用营长的话”分析有误。选文第1段第一处省略号后是作者概述营长的话,其他内容为作者用自己的话叙述或描写。
6.用“摔”“扑”“抱”等动词直接描写志愿军战士在子弹打光以后同敌人展开肉搏战的英雄行为,表现了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7.示例 不应该删除。画波浪线的句子通过写敌人的疯狂及“拼死争夺”,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战斗的激烈、场面的残酷,侧面烘托了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勇于献身的精神,凸显了他们的高尚伟大。
8.①美化营地;②修建石桥和板桥;③挖井,并给井加上井盖;④为孤苦的妇人修建房子。这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纯洁高尚的品质。
9.A句,景物描写,写出了战后朝鲜秋天的明丽景象,烘托出人们胜利后激动、欢欣的心情。
B句,动作描写,写出了志愿军战士为美化营地付出的辛劳,表现出战士们对朝鲜人民的不舍以及对他们的深厚情谊。
10.示例 ①用第二人称“你”,亲切地写出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朝鲜人民坚毅刚强的敬佩,也体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不舍。
②用四个“敌人……,你没有哭”构成排比句,列举了敌人的暴行,赞颂了朝鲜人民的坚毅刚强,与送别志愿军时的不舍落泪作对比,凸显了朝鲜人民的多情多义。
③多处运用感叹句,如“啊,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等,直接抒情,强烈地赞颂了朝鲜人民的多情多义。
④“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朝鲜人民比作拉不断的硬弓、烧不毁的金刚,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朝鲜人民的坚毅刚强,表达了作者对朝鲜人民的赞颂之情。
⑤“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都倾洒在今天!”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不舍之情。
11.示例 (1)铭记历史,致敬英雄!
(2)不辍之志 进取之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