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带上她的眼睛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带上她的眼睛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2 17:1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4 带上她的眼睛
课后知能演练
基础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我们聆听大师jiào huì,从他们身上学习君子之德,陶冶情操;我们感悟自然生命,在草木枯荣中领会自然法则和人生真谛;我们向往极地太空,在惊心动魄的科学探险中体验科技魅力,放飞科学梦想;我们吟诵诗词歌赋,在美好的意境中滋养精神,让xián xiá的时光也变得丰富多彩。
1.根据拼音写词语。
jiào huì(   )  xián xiá(   )
2.“从他们身上学习君子之德”一句中“君子之德”一词是    短语。(填写短语结构类型)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B.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C.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D.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材料一 后来这些东西在我的意识中都隐去了,只有一样东西凸现出来,这就是那在她头顶上打转的失重的铅笔,不知为什么,一闭上眼睛,这支铅笔总在我的眼前飘浮。
…………
那个没有日出的细雨蒙蒙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后看到的地面世界。
“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
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节选自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材料二 鲨鱼掉转头来,翻转身子,正准备把采珠人拦腰咬断。突然间,我觉得蹲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忽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直扑过去,与它展开了顽强的搏斗。
正欲咬死不幸的采珠人的鲨鱼,突然发现冒出个新对手,便翻过身子,迅速地冲着尼摩船长扑上来。
我现在都还记得尼摩船长那勃发英姿。他立即俯下身体,以无比的沉着镇静等待着朝他猛扑过来的那条可怕的大鲨鱼;待它扑上来时,尼摩船长敏捷地一闪,躲过了鲨鱼的攻击。与此同时,他将匕首刺中鲨鱼的腹部。但这只不过是人鲨大战的开端,恶战还在后面。
可以说,那条巨鲨简直是在怒吼!鲜血从它那被刺中的地方喷涌而出,染红了周围的海水,海水变得混浊不清,我已什么都看不见了。
我眼前一直这么模糊一片。直到海水突然稍稍清了一点儿,透出一点儿亮光。我才影影绰绰地看见,尼摩船长还抓住鲨鱼的一个鳍,同它进行着殊死的搏斗。他一刀接一刀地往鲨鱼肚腹扎去,但一直未能使之毙命,也就是说,未能刺进它的心脏,给它致命的一击。鲨鱼挣扎着,疯狂地搅动着海水,被搅起的漩涡差点儿把我冲翻在地。
(节选自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有改动)
材料三 他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建立了造船所,按照自己的设计,造成一艘潜水艇。他用某些方法——这些方法将来是会被人们发现的——有效地利用了万能的电力。他用电作为动力、照明和发热的源泉,满足他的浮力装置的全部需要,而这种电的来源却永远不会枯竭。海里有无尽的宝藏,有数不清的鱼类、海藻和庞大的哺乳动物;不仅有自然界所供应的一切,还有人类遗失在海底的各种各样的物资。这些宝藏充分地满足了王子和他的同伴们的需要。于是他最热心向往的事就这样实现了,他再也不和外界联系了。他把他的潜水船命名为“诺第留斯号”,自称尼摩船长,神不知鬼不觉地隐藏在海洋深处。
多年来,这个神奇的人从南极到北极,游遍了各个大洋。作为一个被文明世界所遗弃的人,他在这些陌生的地方搜集了无数的珍宝。1702年,西班牙大帆船在维哥湾所丧失的百万资财成了他用不完的财富。他经常用这笔巨款来帮助那些为争取独立而奋斗的国家,却始终不暴露自己的姓名。
…………
他耗尽了全身的精力,已经不能和病体顽抗了。这一天平安无事地过去了。移民们一刻也没有离开“诺第留斯号”。时间已经到了黑夜,但是在洞窟里,却是分不清黑夜白天的。尼摩船长并不感到痛苦,他只是显著地衰退着。由于死期到来,他那高贵的面容一点儿血色也没有了,但他显得十分平静。他不时喃喃地呓语,说的都是复杂的经历中所遇到的事情。生命显然在消逝,他的四肢已经发冷了。
(节选自儒勒·凡尔纳《神秘岛》,有删改)
4.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失重的铅笔”是一处伏笔,使得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B.材料二中尼摩船长不顾危险救助采珠人,体现出科幻小说渗透着浓浓的人情味。
C.材料三中尼摩船长建造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可知成为探险家需要极广博的学识。
D.三则材料的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主要是因为作者设置了层层悬念和误会。
5.科幻小说富于想象。结合三则材料,分点概括材料中超越现实的内容。
6.下列句子中,人物的“平静”超乎常情。结合人物经历和品质,分析他们在绝境中各自保持平静的原因。
(1)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
(2)他那高贵的面容一点儿血色也没有了,但他显得十分平静。
7.材料一中“落日六号”地心探险是伟大的悲剧吗 请你作出判断并加以阐述。
综合运用
8.七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讲好科幻故事,展现时代风貌”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结论概括】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你得出的结论。(30字以内)
21世纪以来,中国科幻小说异军突起,创作势头强劲。一方面,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带动了整个社会重视科学、求索新知的良好氛围,推动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和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为科幻小说带来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科幻小说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传播范围不再局限于“科幻迷”的小圈子,而是不断向外辐射,科幻影视、科幻漫画等也取得长足进步。
(2)【话题讨论】在以“科幻作品阅读”为主题的讨论会上,有一位同学发表了如下观点,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我认为中学生应该少读或者不读科幻作品。因为科幻作品中有大量想象的内容,会让我们对科学的认识产生偏差。
  
答案:
课后知能演练
1.教诲 闲暇
2.偏正
3.C 解析 句子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4.C 解析 材料三中尼摩船长建造潜水艇周游各大洋,主要体现的是他的智慧、勇气和探索精神,不能直接得出“成为探险家需要极广博的学识”这一结论,理解不准确。
5.①“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②当时尼摩船长已经制造出了潜水艇并驾驶它在海底航行;③尼摩船长已经能有效地利用电力,用电作为动力、照明和发热的源泉。
6.(1)“她”有为国家和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她”决心继续工作,直到最后一息;“她”坚信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坚信科学探险有美好的未来等。
(2)“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研发出潜水艇;“他”有效地利用了万能的电力,用电作为动力、照明和发热的源泉;“他”用百万资财来帮助那些为争取独立而奋斗的国家,却始终不暴露自己的姓名。
7.“落日六号”地心探险是伟大的悲剧。从地航员相继遇难可知,这次探险失败了,因此是“悲剧”;地航员坚信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坚信科学探险有美好的未来,因此是“伟大的”。
8.示例 (1)国家科技实力与科幻小说影响力的提升促进了科幻小说的发展。
(2)我不认同这个观点。科幻作品中的想象并非毫无根据的臆想,而是基于当前科技发展水平的合理推演。科幻作品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以及我们对科技的探索和热爱。不仅如此,阅读科幻作品还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