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专项训练一 字音、字形和词语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朴素情感。在那抗日烽火遍燃的年代,光未然面向澎湃的黄河唱出了气势磅礴的颂歌,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魄;在那“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端木蕻良心怀挚痛的热爱,描绘了关东原野的斑lán和丰饶;在那遥远的年代,巾帼英雄木兰代父从军,让我们明白了这种情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1)依次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pò zhì ráo
B.pò zhí ráo
C.pō zhì rào
D.pō zhí rào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汉字,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澜 B.阑
C.斓 D.谰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青春因磨lì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当下,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是我们青年建功立业、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要担起民族复兴重任,勇敢地走在时代前列,在追梦的路上不wèi艰难,矢志奋斗,在担当中历练,在责任中成长;我们要锲而不舍,不骛于虚名,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拼搏。同学们,让我们挥洒青春的汗水,逐梦前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磨lì( ) 不wèi( )艰难
锲而不舍( ) 逐梦前行( )
(2)画横线的短语中, 是并列短语。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kuī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 ,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 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 ;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xiāo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暇(xiá) 诗兴不作(xīng)
B.地壳(qiào) 锲而不舍(qì)
C.疏懒(shū) 炯炯目光(jiǒng)
D.钻探(zuàn) 兀兀穷年(wù)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目不kuī( )园
深xiāo( )灯火
(3)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零乱 凌乱 食粮
B.凌乱 零乱 食粮
C.凌乱 零乱 粮食
D.零乱 凌乱 粮食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铄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 (矗立 直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ju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1)从下面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用正楷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山泉呜咽 波涛澎湃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着( )
不可捉摸( )
咀jué( )
(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读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我们颂扬着“主人们”无私修qì和照料深山茅屋的美德;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震撼于邓稼先 的背后舍身为国的崇高情怀;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我们明白了那使紫藤萝花如此美丽与繁盛的仙露琼浆,就是“生命的酒酿”……
(1)文段中拼音对应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葺 jiāng B.葺 jiǎnɡ
C.茸 jiānɡ D.茸 jiǎnɡ
(2)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无所知 B.未卜先知
C.鲜为人知 D.妇孺皆知
答案:
1.(1)A (2)C
2.(1)砺 畏 qiè zhú (2)建功立业
3.(1)C 解析 A项,“兴”应读“xìnɡ”;B项,“锲”应读“qiè”;D项,“钻”应读“zuān”。
(2)窥 宵
(3)B
4.(1)略
(2)zhuì zhuō mō 嚼
(3)铄 烁
(4)矗立
5.(1)A
(2)C 解析 “一无所知”,什么都不知道。“未卜先知”,事情发生之前不用占卜就能知道,形容有预见。“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妇孺皆知”,妇女和孩子都知道,形容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此处指的是邓稼先的事迹和精神很少有人知道,应用“鲜为人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