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历史
(7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
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 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
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得益于尼罗河流域( )
A.更适应于农业耕作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有利于建造金字塔 D.民主政治起源较早
2.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
欧洲的。这表明阿拉伯人( )
A.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B.传播了欧洲文明的成果
C.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D.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3. “12 世纪开始……他们发现,将传统的权益和服务兑换成钱十分有利可图。……为了
获取租金,地主们很乐意解除同农民那并不光彩的人身依附关系。土地租赁合同也开
始取代庄园合同。”材料表明欧洲( )
A.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C.封建社会剥削严重 D.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4. 威尼斯人在 1300 年左右发明了凸面玻璃镜。一个世纪之后,镜子迅速传遍整个欧洲,
人们通过镜子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 )
A.古典文化复兴 B.自由城市出现
C.人文主义流行 D.市民阶层壮大
5. 右图是一幅描绘 1215 年英王约翰与贵族签订《大宪章》的漫画。画中贵族们用《大宪章》紧紧地裹挟着国王,国王的手脚被牢牢束缚。这幅漫画表明( )
A.贵族推翻了国王的统治
B.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C.英王提倡“君权神授”
D.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6. 中国古代的圆形方孔钱币体现了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以
自身经历驳斥了这一观念(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7.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
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意在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C.殖民地人民的持续反抗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和血腥
8.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希望向别国借鉴任何能够借鉴的事物:奥地利的军事组织、法国的
礼仪、英国的服饰、德国的管理方法、荷兰的务实精神。这说明彼得一世
A.积极地向西方学习 B.迫切希望国家统一
C.决心强化沙皇专制 D.鼓励兴办现代工厂
9. 该国革命是整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变革最为激烈的一次革命。它以“现代社会”取代
了“旧制度”,在革命最激烈的阶段,一切显得非常激进,以至此后一切革命运动都
将这场革命视作自己的先驱。“该国”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0. 诞生于战争的烈火中,不仅是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权利法案,马克思称赞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该文件的签署( )
A.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B.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 D.从根本上摆脱了英国的殖民
11. 19 世纪古巴的伟大诗人何塞·马蒂曾言道:“谈到玻利瓦尔,你必须站在山巅之上,
或立于雷电交加之中,或紧握自由的拳头、脚踏暴政的尸体。”这是因为玻利瓦尔()
A.反抗英国压迫 B.建立民主政治
C.维护国家统一 D.推动民族独立
12. 19 世纪中期,英国女工占到工人总数的 57.75%,几乎每个工业部门都可以看到女工
的身影。到 19 世纪末,出现了不少女教师、女医生,还有妇女担任济贫委员会的委员,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这表明工业化( )
A.转变了妇女社会角色 B.增强了男女平等意识
C.改变了女性的价值观 D.促进了英国经济发展
13. 在葛底斯堡演说之前,美国社会更常用由分离的州组成的“union”(联邦)一词指称美国。1863 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多次使用“nation”(民族国家)一词指称美国。林肯的主要意图是( )
A.争取国家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消除种族歧视 D.发展资本主义
14. 恩格斯曾说:“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
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是( )
A.莎士比亚 B.列夫·托尔斯泰 C.巴尔扎克 D.达尔文
15. 1861 年之后,俄国从一个木犁与链枷、水磨与手织机的国家,快速发展为铁犁与脱谷
机、蒸汽磨与蒸汽织布机的国家。这表明,俄国(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C.近代化的效果明显 D.冲击了沙皇专制统治
16. 下面是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趋势示意图。其中,直接导致煤炭占比下降、石油
占比上升的科技发明是( )
A.内燃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
17. “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新”的含义是()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C.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18. 《拿破仑法典》规定私人所有权是受法律保护的,而且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契
约关系”也给予足够重视,并充分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的法律效力。法典中这些规定()
A.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象征着拿破仑的独裁
C.强化了封建专制制度 D.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19. 1868 年 1 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政变,支持天皇亲政。这一政变的名称是( )
A.明治维新 B.王政复古 C.辞官纳地 D.大化改新
20. 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
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是指( )
A.发现三大力学定律 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D.成功研制碳丝灯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1 题 8 分,第 22 题 7 分,第 23 题 7 分,第 24 题 8分,共 30 分。)
21.(8 分)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两者的关系不调解好,英国将永远在痉挛中震颤。终于,这个关系调解好
了。不过,这次没有用对抗的手段,而是用融合的手段……在融合中产生出崭新的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两者的关系”指的是哪两者的关系?(1 分)“崭新的制度”指的又是什么?(1 分)
材料二 18 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解决的问题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
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就是要在一个绝对君主制国度内部,通过对政治的民主化改造来
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
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法两国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1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
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的理由。(1 分)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获得成功,主要原因是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在一
个坚强的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集团的领导下,对内注重国家体制重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
密切配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对外吸收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
的经验,并能及时克服和纠正前进道路上所出现的工作失误和偏差,从而走上了一条符合
日本当时国情的道路。
——改编自陈利今《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日本明治维新“注重国家体制重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密切配合”的具体举措。(2 分)
材料四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正在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发生了转型。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4)材料四中的“改革计划”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 分)与材料三相比,两者在性质
上有何共同之处?(1 分)
22.(7 分)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提升了人们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了文
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5 世纪上半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
一场令人惊叹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
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它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
大影响。
——摘编自(美)丹尼斯·舍曼等著《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令人惊叹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哪一思想解放运动?(1 分)根据材料一,
概括该运动与“开辟新航路”的关系。(1 分)
材料二 18 世纪被称为“理性的时代”“光明的时代”。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成为 18 世纪的时代精神。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法国人民在 1789 年奋起进行革命,使法国重获新生。
——改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2)根据材料二,写出“理性的时代”所反映出的思想解放运动。(1 分)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法国大革命是如何践行“时代精神”的?(1 分)
材料三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
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
自身解放的道路。……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
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1 分)根据材料三,为什么说马克思
主义是“人类精神的精华”?(1 分)
(4)综上所述,请你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1 分)
23.(7 分)在科技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发生多次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实现大解放和
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大跃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蔗糖这一来自旧大陆的食物,在美洲被广泛种植,然后又回流到欧洲,带来
了饮食和社会关系上的革命。1492 年之后,甘蔗种植园逐步遍及整个美洲,尤其是在加勒
比海地区。蔗糖产量的增加,导致欧洲糖价不断下降。之前只有贵族才能吃得起的价格昂
贵的调味品,到 1800 年左右已经成为普通人的日常必需品。
——摘编自张旭鹏《舌尖上的世界:近代以来食物从区域到全球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蔗糖从“价格昂贵的调味品”到成为“普通
人的日常必需品”的原因。(1 分)
材料二 铁路出现之前,除了大城市像伦敦和一些沿海城市,英国内陆地区与外界近
乎隔绝,极度依赖本地自产的谷物和养殖的牲畜,各地饮食特色明显。19 世纪下半叶,逐
渐完善的铁路交通连接原本就十分发达的海运后,英国的饮食结构终于走出地区限制,来
自世界各国的食物涌入英国寻常人家,如澳大利亚牛肉、中国茶叶、美国小麦甚至热带水
果,自此英国各地区饮食差异开始淡化。
——毛文婷《英国维多利亚时代饮食文化发展态势研究》
(2)根据材料二,概括铁路出现前后,英国饮食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并简要
分析铁路出现的作用。(1 分)
材料三 18—19 世纪中期英国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占比
(3)根据材料三,说明 18—19 世纪中期英国人口流动的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 分)
材料四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
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美)沃尔特·拉菲伯等著《美国世纪》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1
分)这次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1 分)
24.(8 分)回首美国历史风云变幻,感悟大国崛起知古鉴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兴起于美洲大陆,是一个没有“童年”、没有母语的国家:……殖民者在
此先后颁布了《糖业法》《印花税法》等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矛盾,使他和母邦兵戎相
见。
——摘编自《图说天下》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大陆“和母邦兵戎相见”是哪一历史事件?(1 分)并分析
这一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1 分)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
程中,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
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群体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
——改编自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宪法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 分)该原则体现
了哪一思想家的主张?(1 分)
材料三 在北方,反对奴隶制的民众组成了 2 000 多个废奴社;在南方,奴隶主势力
声称实施奴隶制是南方各州的固有权利,如果受到联邦法律的侵犯,蓄奴州有权退出联邦。
1861—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解决了这一问题,美国变成一个真正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
机制的国家。
——改编自杨积讯《论美国〈联邦宪法〉的长久存续》
(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及其作用。(2 分)
材料四 这一时期(1861 年至 1914 年)的美国,还出现了科学技术革命的高潮,这
股科技革命浪潮使世界科技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科技促进了经济发展,到 1894
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摘编自纪录片《世界历史》解说词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与材料四之间有何内在逻辑关系?(1 分)综上所述,你
从美国的发展历程中有何收获?(1 分)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
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C D A D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C C D C A B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1 题 8 分,第 22 题 7 分,第 23 题 7 分,第 24 题 8分,共 30 分。)
21.(1)关系: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制度:指君主立宪制。
(2)共同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理由: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其革命原则和精神为后来各国革命所借鉴,促进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任答一点
(3)措施: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改革计划”指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或农奴制改革)。与材料三相比,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2.(1)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关系:该运动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思想支持。
(2)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践行:法国大革命践行了启蒙运动中的“时代精神”,颁布了《人权宣言》,体现了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的理念。
(3)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精神的精华”,是因为它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又成为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
(4)思想解放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觉悟,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3.(1)原因:蔗糖产量的增加导致糖价下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2)变化:铁路出现前,英国内陆地区饮食特色明显,极度依赖本地产品;铁路出现后,英国饮食结构走出地区限制,开始多样化。作用:铁路的出现加强了英国内陆与沿海地区的联系,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了英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3)趋势:英国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原因: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工商业日益繁荣,城市化进程加快。
(4)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
24.(1)历史事件:美国独立战争。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美国宪法遵循的原则:分权与制衡;主张: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主张。
(3)美国南北战争的原因:南方奴隶主势力声称实施奴隶制是南方各州的固有权利,如果受到联邦法律的侵犯,蓄奴州有权退出联邦,而北方反对奴隶制的民众则组成了废奴社。作用:解决了奴隶制问题,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机制的国家。
(4)材料三与材料四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得以在美国开展的前提条件,从而推动了美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从美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收获:维护国家统一是国家发展的前提,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