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文档属性

名称 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4-26 11:2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1张PPT。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慢慢咀嚼馒头,为什么会感觉到有点甜呢?食物进入消化道,会有哪些变化呢?自学指导1 、人的消化系统由那两部分组成,各包括那些结构?
2、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3、什么是消化,哪种营养物质最先被消化?
4、消化酶主要存在于什么器官中?淀粉、蛋白质、脂肪从哪开始被消化?
5、消化道中,食道、胃、小肠、大肠的蠕动有什么作用?回顾:食物里有哪七大营养素?蛋白质糖 类脂 肪水维生素无机盐粗纤维疑 问我们每天吃进大量的食物,
但只排出少量的粪便,
减少的那部分到哪儿去了?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了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由
-----消化系统完成的。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一条消化道和一些能分泌消化液的消化腺组成。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并使食物
与唾液混合
咽——食物和气体的通道
食道——食物的通道
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
混合并进行初步消化
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
将食物推入大肠
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消化道消化腺分泌唾液,唾液含有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分泌胃液,胃液含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分泌肠液,进入小肠;含有多种消化酶分泌胆汁,进入小肠;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小肠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唾液口腔胃液胃胆汁胰液小肠肠液小肠消化食物和
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分泌消化液(含有消化酶),消化食物唾液腺、 胰腺、 肝脏、 胃腺、 肠腺(淀粉酶)(多种酶)(没有消化酶)(蛋白酶)(多种酶)大分子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酶小分子物质消化酶的作用示意图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酶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食物的形状、体积越小, 消化速度越快。 大家在细细咀嚼的过程中感觉到了什么味道啊??哇~,有点甜呢~!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想一想:
(1)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
(2)对于食物,口腔是不是仅仅起到嚼烂食物的作用呢? 牙——
舌——
唾液腺——咀嚼食物分泌唾液搅拌食物(一)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 1、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
2、馒头变甜是否与唾液有关?
有关资料1、淀粉(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麦芽糖(有甜味)。
2、淀粉遇碘液能够变蓝色,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色。
3、唾液淀粉酶存在于唾液中,是一种蛋白质,在75摄氏度以上会丧失活性。
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2.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
3.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 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参考方案
用3支试管分别放入:
A试管:切碎的馒头、唾液、玻璃棒进行搅拌
B试管:切碎的馒头、清水、玻璃棒进行搅拌
C试管:没有切碎的馒头、唾液
将A、B、C三支试管放入37摄氏度水浴中加热10分钟,滴加碘液,摇匀观察
123馒头碎屑+唾液(搅拌)馒头碎屑+清水(搅拌)馒头块状+唾液(不搅拌)
试管里发生了什么变化?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各加2滴碘液,摇匀1.用什么来模拟牙齿和舌的作用?
2.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纯净的唾液如何获得?
3.实验所需温度为多少?检验的试剂是什么?为什么选择此温度和试剂?
4.三个试管两两相比变量是什么?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分析实验(有两组对照实验)
1号和2号为一组
1号和3号一组1号为实验组2号为对照组1号为实验组2号为对照组食物的消化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 你认为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思考1号不变蓝2号变蓝3号变蓝清水
馒头碎屑+
搅拌唾液
馒头碎屑+
搅拌唾液
+
馒头370C①号试管不变蓝色②号试管变蓝色③号试管部分变蓝色 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而遇碘不变蓝色 清水中没有唾液淀粉酶,不能分解淀粉,因而遇到碘液变蓝色 唾液淀粉酶未与淀粉充分混合,未反应的淀粉遇碘变蓝色展示馒头为什么变甜了? 牙齿对馒头进行咀嚼使馒头变碎,舌头进行搅拌使馒头碎屑与唾液腺分泌的唾液进行充分的混合,唾液就使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了麦芽糖,所以我们吃到馒头感到甜。 结论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淀粉口腔唾液淀粉酶麦芽糖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联系:牙齿的切碎与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搅拌,能使唾更加充分地与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使淀粉发生变化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 唾液淀粉酶能将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生活温馨提示:
1、吃饭要细嚼慢咽。
2、不要把饭和汤混在一起吃
3、不要边吃饭边喝饮料酒水
4、饭凉了要加热再吃。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了呢?(1) (2) 
1毫升 花生油
+ 5滴胆汁摇匀
1毫升 花生油
+ 5滴水摇匀
水+植物油水+植物油+胆汁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了呢?
甲试管中的花生油变成乳状胆汁能够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的作用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能起到
乳化作用. 身体不适时,为什么呕吐出来的物质是粥状的食糜?食物进入胃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胃壁很厚的肌肉层对胃的蠕动有一定的作用。胃腺分泌胃液进入胃中帮助消化
胃主要消化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2、食物在胃内的消化肠腺胰腺肝脏小肠胆汁肠液胰液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
胰液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
肠液参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消化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除肠壁上的肠腺分泌消化液进入小肠外,还有哪些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进入小肠?这些消化液与哪些营养物质的消化有关?3、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部分蛋白质初步消化蛋白质氨基酸 淀 粉葡萄糖脂 肪脂肪酸、甘油部分淀粉初步消化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食物淀粉循环系统肠液胰液麦芽糖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循环系统食物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食物循环系统营养物质消化过程消化产物脂肪甘油
脂肪酸肠液、胰液胆汁小肠脂肪
小颗粒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肠液、胰液胃小肠糖类葡萄糖肠液、胰液小肠口腔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 结论小肠唾液麦芽糖胃液多肽口腔胃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唾液、肠液、胰液胃液、肠液、胰液肠液、胰液消化酶消化酶消化酶 依据上面的探究,你能归纳出消化的概念吗? 消 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中的分子质量大、结构 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分子质量小、简单的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的过程。二、食物的消化 消化的类型:
物理性消化 (磨碎):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
化液充分混合。
只改变食物的形状和大小但不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
如牙齿的切、咬,胃的蠕动等。
化学性消化(分解):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
如蛋白质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糖类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脂肪被消化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将到哪里去?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素:三.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主要是在小肠还是大肠中被吸收的?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行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大肠内表面只有皱襞,没有绒毛。表格分析:(1)小肠有许多皱襞和绒毛
(扩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
(2) 丰富的毛细血管 、 淋巴管
只有一层很薄的上皮细胞
(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3) 小肠长,且有多种消化液
(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点击左边的字营养物质的吸收1.你认为在消化道中哪些部位具有吸收作用?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什么?为什么?2.各部分能够吸收哪些营养物质?消化道中具有吸收作用的: 胃、小肠、大肠。 营养物质的吸收超链结 4.你能够解释“吸收” 的概念吗?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
黏膜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的全身各处。3.你认为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什么地方?营养物质的吸收示意图 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咽: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没有消化和吸收 功能。食道: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胃:可以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能初步消
化蛋白质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无机盐和少量维生素,及暂时贮存经消化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 ;没有消化功能。 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多数营养物质在此
吸收口腔:没有吸收功能;能消化淀粉肛门:没有消化和吸收功能。1.在消化道中只有消化作用是_______,只有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既有消化作用又有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___,既无消化作用又无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口腔大肠胃 小肠咽 食道 肛门巩固练习2.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消化道消化腺3.小肠壁的粘膜层向肠腔形成的绒毛状突起结构是_____________,凹陷而形成的结构是___________. 肠腺小肠绒毛4.淀粉、蛋白质、脂肪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口腔、胃、小肠5.胆汁中没有消化食物的酶,对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6.为什么肝脏有病的人不宜吃油脂大的食物?解读曲线图未被消化的营养物质百分比淀粉 蛋白质 脂肪食道胃 大肠牙齿咀嚼.舌搅拌淀粉唾液淀粉酶麦芽糖变蓝不变蓝变蓝不变蓝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