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三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教学设计(表格式,共三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2 23:1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课题 《我的植物朋友》 第一课时(共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能自主选择一种植物,调动多种感官如“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进行多角度细致观察,多渠道收集习作素材。 2.在与同伴交流观察记录卡时,体会“多角度观察、多感官参与、多渠道收集”带来的新发现,修改、完善自己的观察记录卡。 3.通过“观察记录卡”自查表,评价自己的观察记录卡。
【评价任务】 1.能自主观察一种植物,通过多角度细致观察收集信息 2.能从“多角度观察、多感官参与、多渠道收集”三方面来修改完善自己的观察记录卡。 3.能通过“观察记录卡”自查表,自主检查自己的观察记录卡。
【学习内容】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次习作,为了给降低难度,提供更多的素材,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分享观察记录卡的对比,提炼出观察的方法:多角度观察,多感官参与,多渠道收集,最后再让学生进行自查,修改完善自己的记录卡,为后面的习作做好铺垫,接着通过转化观察记录卡的学习,学习“观察+感受”的方法把植物写清楚;最后通过例文评改的方式,再次给出修改自己习作的方向,并记住同伴互助的力量,相互评改对方的文章。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观察往往是粗略的,什么吸引人记什么,全面观察植物特征是他们学习观察的关键点。在三年级上第七单元,也有留心周围的事物,这个单元对学生的观察有了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观察视角的多样性。三年级学生观察往往囿于视觉、听觉,忽视了其他感官,因此观察记录卡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多角度观察。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眼力游戏,观察之乐(指向目标1)仔细观察,数清图中头像 切换角度,看懂图画的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看到的画面1.出示图片,教师创设情景: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个游戏热热身,让老师靠靠大家的眼力。 请学生上台指出自己看到的头像。 2.出示图片,孩子们太厉害了,一个比一个看得仔细,头像都被你们找出来了,还想玩吗?我们继续。 老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总结:大家有一样的发现吗?原来这些小鸟、大树竟然可以看成一张人脸,同学们,如果你们在生活中能够仔细观察,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哦。 能通过细致观察数清楚图中头像 能观察到小鸟和大树活动意图说明:设计游戏一是为了活跃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二是跟教学目标勾连起来,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原来全面、细致地观察会带来那么多新奇的发现,让学生收获那份别样的体悟。环节二:交流植物,观察之法(指向目标2)聊聊各自观察的植物朋友 (学生以开火车形式说一说自己观察了什么植物?) 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老师记录了桃花的样子、颜色、气味及结果。并进行归纳观察方法,通过“看一看、闻一闻的方法。” 3.请三位同学分享、交流观察记录卡,积累观察方法。 第一位学生分享 生发现,他通过看一看的方法观察的是玫瑰的名称、样子和颜色,。 第二位同学分享 生发现:他除了观察植物的样子和颜色外,还闻了植物的味道,以及摸上去的感觉还有植物的作用。 生发现:第一位同学的记录卡内容是通过 看一看获得的,而第二个同学用了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的方法。 (3)第三位同学分享 引导学生发现,当有些信息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无法获取时,我们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式,或者请教有经验的人,或借助工具进行研究。 3.小组讨论交流1.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走近它,观察它,了解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的植物朋友》现在请大家说说自己观察了什么植物。 (教师课前已经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人物——观察自己的一种植物朋友,并要求照样子做一份观察记录卡。) 总结: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观察的植物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啊。 2老师也观察了一种植物,那就是“桃花”(出示图片),并且老师把我观察到的也制作成了一张记录卡,孩子们瞧(出示“桃花”记录卡) 老师提问: 你从这张记录卡上知道了什么? 老师用了哪些观察方法? 3.老师再出示三位同学观察记录卡,引导学生从观察方法的发现层面点评观察记录卡。 (1)出示“观察记录卡1” 老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个同学观察的是什么?怎么观察的吗? (2)出示观察记录卡2 老师提问:看看这位同学的记录卡,大家又有什么发现? 老师提问:通过对比两份观察记录卡,发现什么不同之处? 总结:我们在观察时,不仅要学会多角度观察植物的:样子、颜色、气味;还要学会调动多种感官,去看、摸、闻、听,就会有新的发现,并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3)出示“观察记录卡3” 老师提问:这个同学的观察记录表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组讨论,提炼总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引导学生联系三上《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调动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引导发现:(板书以下内容) 多角度观察:样子、颜色、气味...... 多感官参与:看、闻、摸、听...... 多渠道收集:观察、查阅、询问...... 说出自己观察植物的名字 说出记录卡上的信息:桃花的样子、颜色、气味、其他四个方面来记录,并通过“看一看、闻一闻的方法”进行观察。 能说出通过看一看的方法观察玫瑰的名称、样子和颜色 能说出第一位同学是运用看一看的观察方法,第二位同学运用了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的方法。 能提供其他观察方法,如查资料等。活动意图说明:分享观察记录卡,一是强化各种观察方法,二是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只有仔细观察才会有丰富的发现,也只有细致地观察才会有新的发现。环节三:检查记录,修改完善(指向目标3)1.同桌互助修改“观察记录卡” 2.对照记录卡要求,自主检查1.把你的观察记录卡与你的同桌交流,看看哪些地方记录的还不太清楚,互相帮助修改。 2.出示“观察记录表”自查表,自行对照评价。 能根据板书与同桌交流并修改记录卡。 能根据观察记录表自查表自行对照评价。 活动意图说明:1.引导生生互动,紧紧围绕“多角度观察、多感官参与、多渠道收集”展开评价。2.通过二次修正补充,为后续习作储备丰富的素材。
【板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 观察方法 名称 样子 颜色 多角度观察 看、闻、摸、听、尝 多感官参与 查阅、询问、观察 多渠道收集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1.课前作业:选择你喜欢的植物朋友,仿照下图,制作观察记录卡
“ 观察记录表”
(植物图画) 名称:
样子:
颜色:
气味:
其他:
2.课中作业:“观察记录卡”自查表
“观察记录卡”自查表
项目 自评情况 总计(分值)
从样子、颜色、气味多角度进行观察记录 ☆☆☆☆☆ 颗★
用看、摸、听、闻、尝等多感官参与观察记录 ☆☆☆☆☆
从观察、查询、查阅多渠道收集资料记录 ☆☆☆☆☆
3.课后作业:“我的植物朋友”秀,借助观察记录卡,介绍你的植物朋友,让爸爸、妈妈将介绍视频发给老师,老师将评选出“最佳植物秀”。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课题 《我的植物朋友》 第二课时(共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借助观察记录卡,学习运用“观察+感受(感想)”的方法,尝试有顺序地将植物朋友的特点写清楚,并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想)。
【评价任务】 能借助观察记录卡,运用“观察+感受(感想)”的方法,有顺序地将植物朋友的特点写清楚,并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想)。
【学习内容】 本次习作聚焦植物朋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记录、描写,尝试融入自己的感受,将植物朋友写清楚。三年级的学生对观察已有一定的基础,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和兴趣。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多角度观察,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教师需要创设适宜的情境。基于此,教师可设计如下教学环节。第一,例文引路,触摸方法。第二,试写语段,提炼方法。第三,同桌分享,强化方法。
【学情分析】 动笔前,先组织学生交流观察所得,尝试借助记录卡,介绍自己的植物朋友。难点是怎么将记录卡中的内容,转化成一篇习作。在交流时,有的学生可能会直接读记录卡,也可能变成问答式的表达,如“桃花的样子是……,桃花的颜色是……”。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出示一段借助记录卡中的材料,将桃花的特点说明清楚的例文,通过点拨,指导学生弄明白把记录卡的材料转化成习作需要注意些什么。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例文引路,触摸方法(指向目标)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指名发言 引导学生发现: ;老师选择观察记录卡中桃花的样子、颜色、气味三个部分来写 老师把观察记录卡中的主要内容连起来,写成了一段顺畅的话 老师先介绍颜色,然后说了花骨朵儿和绽放的花不同的样子,用上了“有的.....有的......”来列举,最后写了气味,顺序变了,读起来更通顺了,此外老师写桃花的样子也比观察记录卡里的优美。 全班朗读,小组讨论 引导: 写作顺序:荷叶.....白荷花......有的......有的......有的..... 凸显感受: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冒出来;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寻找《荷花》一课中,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语句。 生自由发言 引导: 一进门,我就看到...... 伸出手,摸一摸,我发现...... 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就根据观察记录卡来写写我们的植物朋友。观察记录卡怎么使用呢?老师将它的内容写成了一段话,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桃花是粉红的。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上去胀鼓鼓的;有的已经绽放,有五片花瓣,一片挨着一片,围成一个圆形,好看极了。一阵清风吹来,阵阵清香扑面而来,仿佛置身桃花的海洋。 比较观察记录卡与下面的文字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是很有价值的发现,还有补充吗? 这个同学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补充了自己的发现,那为什么你会觉得老师的这段话很顺畅呢? 总结:老师听明白了,也就是在转换记录卡写成一段文字的时候,需要注意写作顺序,并且要借助一定的连接词,将我们的文章写得更加通顺。 出示图片 出示:《荷花》片段: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我们来看看课文中,也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也来对比一下观察记录卡与课文有什么不同呢? 总结:看来在写作的时候,不光要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将植物朋友的特点写清楚,还要结合自己的感受把植物朋友写生动。 出示图片:联系《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的第2句,寻找荷花一课中,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 你也能像课文一样,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吗? 学生能够通过记录卡和文字的对比发现转换记录卡的方法,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运用一定的连接词。 通过对比荷花学习作者如何表达感受。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自由表达感受。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两篇例文,学习“观察+感受”的方法,并知道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上连接词将植物朋友写清楚,同时如何表达感受,是本次习作难点,教学时,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在体会作者独特感受之后,让学生再到文中找找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能较好的突破难点。环节二:牛刀小试,初次练写指名读习作要求,开始动笔习作好了,接下来让我们也试着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来读一读习作要求。 出示:习作要求: 在题目中补充你要介绍的植物朋友的名称 借助观察记录卡,学习运用“观察+感受(感想)”的方法,尝试有顺序地将植物朋友的特点写清楚,并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想)。学生能够借助记录卡写出自己的植物朋友。活动意图说明:练写会加深学生对习作重点的认识和理解,初次练笔,是学生在借助观察记录卡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的盲写练笔。环节三:例文评析,明确方向请展示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余学生认真听并思考。 2.学生反馈评价内容 预设: 观察记录卡中记录的颜色、气味、样子等内容都写到了。 描写樱桃树的片段,先写了花的颜色、气味、果子,后又写香味,对花香的描写有点重复。 顺序有点乱 虽然每个方面的内容都写了,可是给人的印象不深刻 3.学生对照观察记录卡内容,互相评价习作,提炼修改要点 预设: 植物朋友的要点要突出 植物朋友的内容要多角度 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对照修改小贴士,修改习作。 1.展示学生例文 例文一:我的植物朋友是紫丁香,它的花朵比较大,是紫色的,花瓣下面是又细又长的花柄,还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例文二:我的植物朋友是樱桃树。它的花是白色的,很香,花凋落以后会结果子。果子刚开始是青色的,后来变成了黄色。等到果子变成红色就可以吃了。它的花有一股淡雅的清香。 (教师选择学生例文要注意:展示交流过观察记录卡的学生的作品时,要选择便于有针对性评析、指导的作品、要选择便于学生进行比较、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聚焦目标的例文) 听完展示的习作,请学生对照观察记录卡进行评析。 归纳不足,提炼要点 参照要点,修改习作 出示修改小贴士: 试着从样子、颜色、气味等多个角度写 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语句连贯通顺 写的时候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明确任务后,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先写后导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学情、问题、进行点拨。
【板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 习作方法: 按照一定顺序 加入适当连接词 学会表达感受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1.表达练习:说出你的观察和感受
一进门,我就看到
伸出手,摸一摸,我发现
2.学生自主练笔:我的植物朋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教学设计
课题 《我的植物朋友》 第三课时(共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案例评改的方法,写清楚“观察+感受”,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在交流中进一步完善、修改自己的习作。 2.通过“互评互改”的方式,运用“同伴修改清单”,体验到修改习作变得更好的成就感。
【评价任务】 1.能通过案例评改的方法,写清楚“观察+感受”,愿意分享自己的习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在交流中进一步完善、修改自己的习作。 2.通过“互评互改”的方式,运用同伴修改清单,体验到修改习作变得更好的成就感。
【学习内容】 找准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习作例文修改前后之间的对比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习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参与评析、提炼方法、明确方向的基础上完成修改实践,然后进行进一步的评析,彰显了修改习作的重要性。评析过程是师生对本次习作要领的再一次深化认识。有针对性地评析,可以切实指导学生目的更明确地修改习作,提高习作的质量。
【学情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展示交流,交流环节可以从以下两点引导:第一,有没有把观察到的写清楚,这是最主要的;第二,有没有把观察时的感受写清楚。写同一种植物的同学还可以比较异同。对于学生来讲大部分能够做到写清楚,但在观察时的感受写清楚这点上还需要老师的帮助,同学之间的启发。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修改升格,写清楚“观察”(指向目标1)展示学生修改后的作品 请学生比较前后两次呈现的习作,思考: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反馈: 预设: 从不同角度来写,内容更加清楚了 描写顺序有了,语句更通顺了比较赏读修改后的作品 (可以跟进展示第一次评析的学生的作品、或者组内推荐代表展示修改后的作品。) 如: 出示修改前作品: 修改前:我的植物朋友是美杏锦,它的叶片厚厚的,叶子的正面比较光滑,背面呈三角形状凸起,颜色是粉红带点淡青色。 出示修改后作品: 修改后:我的植物朋友是美杏锦。它的叶片有点肥厚,正面比较光滑,像玉石一样。叶尖上的颜色是粉中带点淡青色,叶片的两侧是粉红色的。闻一下,它还有茶叶的清香。 提炼评价要点: 通过第一次的修改,文章多角度、有顺序、写得更加清楚了。 学生能指出修改后文章内容更加清楚,有序。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比较修改后的作品,再次巩固写作方法,多角度、有顺序、写清楚。从盲写到有方向的修改,是学生进行语言重构的过程,也是一个进阶上升的过程。环节二:扣住“朋友”,写清楚感受(指向目标1) 1.请学生阅读例文,寻找作者表达的句子或者词语。 预设: 运用了直接表达感情的词语——喜欢 2.生自由表达对朋友的情感 小组讨论:加入感受有哪些妙招? 预设:在文中用上“我喜欢、我喜爱......”等词句;描写时,除了写观察到的,还要写想到(感受)的。 生再次修改习作,写清楚感受。 小组相互修改,并推荐代表全班朗读 (赏析习作,重点关注对感受的描写。) 找出作品中表达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预设:好像要把自己的心事告诉我们,多么可爱的紫丁香啊! 7.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写好感受聚焦例文,关注感受 (1)展示习作,引导发现感受 教师巡视学生修改情况,选择出示写出感受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感受。 出示例文:比如 我的植物朋友是银边吊兰。长长的叶子向花盆四周垂挂下来,细长的叶子中间是碧绿的,边上有一圈白色。它长得很快,过不了多久,叶子中间就会冒出两三条硬硬的茎,在茎的头上会有一些花苞。花开了,白白的,小小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真让人喜欢。 学生阅读例文,进一步探究作者是怎样表达感受的? 引导、启发未写出感受的学生 (1)对于朋友你们有怎样的情感?(喜爱、欣赏......) (2)小组讨论:加入感受有哪些妙招? (3)结合交流要点,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跟进评析,深化感受 组内先交流修改的文章,然后推荐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赏析习作,重点关注对感受的描写。 出示修改后作品: 二次修改:我的植物朋友是美丽的紫丁香,从它的名字就知道它的花是紫色的。紫丁香花瓣大大地张开,好像要把自己的心事告诉我们。花瓣下面是又细又长的花柄。走近细闻,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多么可爱的紫丁香啊! 总结提炼学生习作中表达感受的好方法: 直接的方式:加入含有喜欢、喜爱等表示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情感。 简介的方式:可以用上比喻、拟人、联想等修辞手法写观察到的内容来表达感受。 学生能够找到表达感受的词语,并学会表达感受的两种方法。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扣住朋友,写清楚感受,在赏析别人的习作时,不断提炼表达感受的方法,然后通过赏析别人的文章,给予自己启发。习作例文修改前后对比让学生发现问题,在参与评析、提炼方法、明确方向的基础上完成修改实践,然后进行进一步的评析,彰显了修改习作的重要性。环节三:对照清单,同伴互改(指向目标2)根据清单,互改互助 按一定的顺序把植物朋友写清楚 共 颗星抓特点把植物朋友写清楚运用优美词句有针对性地写出感受
阅读清单,相互检查,给出意见 “同伴互改清单”同伴交换,依据清单,给出意见(与写同一种植物的同学一起交流) 2.根据同伴给出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学生能够通过互改清单,相互检查,给出意见,并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运用同伴修改清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最后的完善与修改,一方面是体现生生互动,另一方面也是相互学习,互帮互助。环节四:创意表达,誊抄习作1.修改、誊抄习作教师提供创意表达的范本,例如转变文体(诗歌、书信),或者转变人称、用第一、第二人称来写,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活动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创意表达,也是激发学生对于习作的乐趣,同时给与学生无限的空间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 我的植物朋友 写清楚观察:多角度、有顺序 写清楚感受:直接表达、间接表达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1.运用“同伴修改清单”相互检查,给出意见
同伴修改清单
按一定的顺序把植物朋友写清楚 共 颗星
抓特点把植物朋友写清楚
运用优美词句有针对性地写出感受
2.创意表达,誊抄习作
教师提供创意表达的范本,例如转变文体(诗歌、书信),或者转变人称、用第一、第二人称来写,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最终评选出“创意表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