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冀少版生物七下3.4.1《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表格式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冀少版生物七下3.4.1《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表格式带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10 16:5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 泌尿系统的组成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泌尿系统的组成》是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通过导入部分引出肾脏在泌尿系统中的重要性,然后详细介绍了肾脏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以及泌尿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理解肾脏在泌尿系统中的重要性,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肾脏和制作肾小体模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收集能力。 态度责任:通过学习肾脏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肾脏疾病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肾脏的结构
教学难点 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并利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肾脏是重要的泌尿器官,一旦肾脏发病就会影响排泄。那么,肾脏是怎样泌尿的?它又有什么结构特点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授新课 1:肾脏的结构 教师活动: 讲解肾脏的位置和外形,包括肾脏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外形像蚕豆,呈红褐色。 指导学生观察猪或羊的肾脏,用解剖刀将肾脏纵向剖为两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肾脏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讲解肾脏的内部结构,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 播放视频:观察猪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肾脏的结构。 2:肾单位的结构 教师活动: 讲解肾单位的结构,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以及肾小体的组成(肾小球和肾小囊)。 讲解肾小球的结构,包括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以及它们在尿液形成中的作用。 讲解肾小管的结构,包括肾小管的长而曲折,周围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播放视频:肾单位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肾单位的组成。 3: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师活动: 讲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如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讲解肾脏在清除废物和毒物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致病因素对肾脏的影响。 播放视频:泌尿系统的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部分的功能。 观看视频,理解肾脏的结构 讨论肾单位的结构,理解肾小体和肾小管的组成。 讨论泌尿系统的组成,理解各部分的功能 通过讲解、观察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肾脏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讲解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讲解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肾脏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泌尿系统的功能。
板书设计 《泌尿系统的组成》 二、肾单位 1. 组成:肾小体和肾小管 2. 肾小体:肾小球(毛细血管球)和肾小囊 3. 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三、泌尿系统 1. 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2. 功能: - 肾脏:形成尿液 - 输尿管:输送尿液 -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 尿道:排出尿液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参照肾小体示意图,用塑料管、气球或电线等材料,制作肾小体结构模型。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肾脏的结构、肾单位的组成和泌尿系统的功能,还学会了肾脏在清除废物和毒物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健康意识。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优化观察实验、增加视频讲解、增强课堂互动和作业反馈,以提高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