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包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2-02 22: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考生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粘贴在规定区域。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做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硝化细菌和水绵都是细胞结构的生物。下列关于硝化细菌和水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异养型生物 B.都有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
C.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D.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2.下列高中生物学实验中,能以新鲜成熟菠菜叶为材料,且检测指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检测指标
A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液泡中细胞液流动的情况
B 观察有丝分裂 染色体的位置及存在状态
C 绿叶中光合色素的分离 色素随无水乙醇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慢
D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同一时间段内圆形小叶片浮起的数量
3.当活鱼宰杀后,鱼肉中的ATP会逐步降解并转化为肌苷酸(IMP),IMP在酸性磷酸酶(ACP)等酶的作用下降解为次黄嘌呤和核糖。IMP具有鲜味特性而次黄嘌呤和核糖无鲜味。右图为探究鱼肉鲜味下降原因的部分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CP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IMP的消耗量表示
B.不同鱼ACP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鱼体内pH不同
C.60℃下不利于草鱼保持鲜味的原因是IMP易被分解
D.对宰杀后保持鲜味的温度条件要求最低的是鳝鱼
4.我国的濒危保护动物红腹角雉主要以植物的嫩叶、果实以及昆虫为食。研究人员通过探究不同季节的环境因素变化对红腹角雉在不同区域的占域率(目标物种占据或利用调查区域的比例)的影响,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红腹角雉在某区域的占域率增高有利于其种群繁衍
B.调查红腹角雉的种群密度及占域率的最适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C.环境因素使群落在不同季节物种组成发生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D.植物的嫩叶、果实以及昆虫的数量属于红腹角雉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5.耐力运动是一种重要的体育锻炼方式。下图甲表示在耐力运动过程中人体肌细胞出现的一些物质变化,图乙表示开始训练或停止训练时,人体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出现的适应性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X可表示丙酮酸和还原型辅酶Ⅱ
B.催化b的酶位于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
C.持续训练的时间越长,线粒体数量增加的越多
D.停训1周后再进行训练,线粒体数量可以恢复
6.下图表示酵母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状态的调节示意图,当酵母菌生活环境中缺乏存活因子时,细胞会启动自噬作用,以延缓细胞的快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细胞外有营养物质,细胞就不会出现自噬作用
B.AKT能抑制细胞凋亡,还可以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C.mTor促进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氧化分解,为酵母菌供能
D.mTor和AKT的作用不同,故自噬作用和细胞凋亡无关系
7.表观遗传中DNA甲基化机制在癌症发生中有重要影响,改变正常的DNA甲基化水平可能导致细胞癌变。DNA甲基转移酶(DNMT)催化DNA甲基化水平升高,通常会抑制基因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观遗传能够使基因碱基序列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
B.抑癌基因甲基化水平过度,可引发细胞癌变
C.某药物抑制DNMT活性,使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可用于癌症治疗
D.吸烟使DNA甲基化水平异常,增加肺癌发病风险
8.为控制地中海沿岸某陆地区域蚊子的数量,每年在距海岸线0~20km范围内(区域A)喷洒杀虫剂。某种蚊子的Est基因与毒素降解相关,其基因频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距海岸线的距离(km)
A.在区域A中,该种蚊子的Est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随着远离海岸线,区域A中该种蚊子Est基因频率的下降主要由迁入和迁出导致
C.距海岸线0~20km区域内,蚊子受到杀虫剂的选择压力相同
D.区域A中的蚊子可快速形成新物种
9.为探究下丘脑对哺乳动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某学生以实验动物为材料设计一系列实验,并预测了实验结果,不合理的是( )
A.若切除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可导致机体脱水
B.若损伤下丘脑的不同区域,可确定散热中枢和产热中枢的具体部位
C.若损毁下丘脑,再注射甲状腺激素,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
D.若仅切断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联系,短期内恒温动物仍可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10.研究人员以野生型水稻和突变型水稻(乙烯受体缺失)等作为材料,探究乙烯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组别 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 根系长度
① 野生型水稻 +++ +++
② 突变型水稻 + +
③ 突变型水稻+NAA + +++
④ 乙烯受体功能恢复型水稻 +++ +++
注:+越多表示相关指标的量越大
A.第④组中的水稻只能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
B.第②组与第③组对比说明乙烯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C.第③组与第④组对比说明NAA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D.实验结果说明乙烯可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进而调控根系的生长
11.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结构模式图如下图所示。HBV与肝细胞吸附结合后,脱去含有表面抗原的包膜,进入肝细胞后再脱去由核心抗原组成的衣壳,大量增殖形成新的HBV,释放后再感染其他肝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识别HBV后只发挥其吞噬功能
B.辅助性T细胞识别并裂解被HBV感染的肝细胞
C.根据表面抗原可制备预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
D.核心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12.研究人员对某森林群落部分鸟类基层遇见率(调查者在森林各个分层遇见某一物种的频率)及其生态位宽度(鸟类在群落中利用的资源越多样且越均衡,其生态位宽度越大)的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物种 基层遇见率(×100%) 生态位宽度
冠上层 冠中层 冠下层 小乔木层 灌丛 草丛 地面
黑鹎 0.7651 0.2159 0.0159 — 0.0031 — — 0.0970
白头鹎 0.8738 0.0395 0.0791 — 0.0076 — — 0.0469
栗背鹎 0.3029 0.5330 0.1428 0.0156 0.0057 — — 0.2536
灰眶雀鹛 0.0050 0.0930 0.0710 0.1176 0.6785 0.0146 0.0203 0.1740
红头长尾山雀 0.1579 0.3276 0.1574 0.1538 0.2033 — — 0.5813
A.该群落结构有利于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B.鸟类的分布呈现垂直分层结构,栖息地和食物是主要影响因素
C.黑鹎与白头鹎在冠上层生态位重叠度高,种间竞争激烈
D.相较于其它鸟类,红头长尾山雀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弱
13.下图是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尿素分解菌并统计其数目的部分实验过程,稀释梯度为1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四个平板中加入的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锥形瓶和5支试管中需分别加入90mL、9mL的无菌水
C.每克土壤中大约含8.0×个尿素分解菌
D.若取5号试管中的菌液用细菌计数板进行统计,得到的结果与图中得到的结果相同
14.机体存在血浆浓度调节机制,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摄入,使血浆浓度恢复正常。肾脏排钾功能障碍时,血浆浓度异常升高,导致自身胰岛素分泌量最大时依然无法使血浆浓度恢复正常,此时胞内摄入的量小于胞外的增加量,引起高钾血症。已知胞内浓度总是高于胞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B细胞受损可导致血浆浓度降低
B.高钾血症患者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减小
C.高钾血症患者的心肌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改变
D.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需同时注射葡萄糖
15.长期的无性繁殖使大蒜种植业面临病毒积累等严峻问题。微型繁殖技术可获得大蒜脱毒试管苗。关于获得脱毒苗的相关操作及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切取大蒜的成熟叶片小块作为外植体 获得无病毒组织
B 将外植体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依次浸泡并用无菌水冲洗 外植体消毒,防止杂菌污染
C 各组培养基中添加的NAA和6—BA的浓度和比例不同 探索诱导脱毒苗的最佳激素条件
D 提取试管苗总RNA,逆转录后进行PCR,电泳观察产物 检测大蒜试管苗是否有病毒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维持细胞的平衡是植物的耐盐机制之一。盐胁迫下,植物细胞膜(或液泡膜)上的—ATP酶(质子泵)和—逆向转运蛋白可将从细胞质基质中转运到细胞外(或液泡中),以维持细胞质基质中的低水平(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ATP酶磷酸化时伴随着空间构象的改变
B.细胞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可以驱动转运到细胞外
C.酶抑制剂会干扰的转运,但不影响转运
D.盐胁迫下—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提高
17.兰花(染色体数为2n)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结束时,新产生的子细胞连在一起。偶有减数分裂异常,产生3个子细胞(如右图箭头所示),其染色体数分别为2n、n、n。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
A.兰花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可能为4n
B.产生上述染色体数为2n的子细胞的原因可能是减数分裂Ⅱ异常
C.异常减数分裂产生3个子细胞的过程不发生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为2n的子细胞参与受精作用,可产生三倍体兰花
18.某地区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此“绿色荒漠”却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热带雨林的更高
B.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杂食性动物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2来自植食性动物,如果该杂食性动物获得10kJ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需要植物固定550kJ能量
C.低温和干燥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土壤碳储量的维持
D.禁止开发该针叶林带,避免资源消耗,可增大当地的生态足迹
19.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利用自体肝细胞治疗遗传性肝病的新技术(如下图)。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体外培养的患者肝细胞内的致病基因进行修复后,将细胞移植给人酪氨酸血症模型小鼠,小鼠肝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胶原蛋白酶或胰蛋白酶处理可分散肝组织细胞
B.此过程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正常基因导入肝细胞
C.基因编辑技术使肝细胞内致病基因修复为正常基因
D.使用免疫缺陷小鼠可避免异种移植引发的免疫排斥
20.遗传性肾炎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或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B突变导致的,A'和B'分别为基因A、基因B的突变基因。某遗传性肾炎家族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检测了部分个体的基因型,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新的突变和染色体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检测 基因A 基因A' 基因B 基因B'
Ⅰ—1 + + + +
Ⅰ—2 + + + —
Ⅱ—7 + — + —
Ⅲ—8 + — + +
注:“+”表示有该基因,“—”表示无该基因。
A.基因A对A'为隐性,基因B对B'为显性
B.Ⅰ—1和Ⅰ—3的表型相同,基因型也相同
C.Ⅱ—6的基因型可能为或
D.Ⅱ—6与Ⅱ—7生育女孩患病概率为1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科学家根据高等绿色植物固定的机制不同,将植物分成植物(如水稻)和植物(如玉米)等类型。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整齐排列的双环,被形象地称为“花环型”结构,这两种不同类型细胞的叶绿体,具有各自固定的机制,如下图所示。而植物没有“花环型”结构,只有一种典型叶绿体且位于叶肉细胞中。回答下列问题:
叶绿体有类囊体、无Rubisco 叶绿体无类囊体、有Rubisco
(1)玉米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间有发达的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间频繁的物质交流。
(2)玉米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__________(填“叶肉”或“维管束鞘”)细胞中,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3)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的ATP有2个作用,一是为丙酮酸转化为PEP提供能量,二是__________。
(4)研究证明,PEP羧化酶对的亲和力远高于Rubisco。玉米、水稻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图中显示在浓度低于200μL/L时,相较于水稻,玉米具有更高的同化率,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2.(11分)为建设美丽新家园,我国政府采取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使黄土高原在过去几十年由黄变绿,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下图展示了1999年至2015年黄土高原部分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该指数越接近1,表示植被覆盖率越高)、土壤侵蚀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过程中,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降低”、“不变”或“升高”)。水土保持功能增强,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若在人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早期大量种植单一树种,会导致病虫害爆发,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这启示我们在开展生态工程建设时应遵循__________原理。
(3)开展退耕还林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
(4)据图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逐渐恢复的依据是__________。
23.(10分)胰腺外分泌腺主要由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组成,负责合成和分泌消化液。研究者以斑马鱼为材料研究胰腺外分泌腺早期发育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斑马鱼的早期胚胎细胞经__________发育为胰腺。
(2)研究发现,受精后72h,tmed10基因在斑马鱼胚胎的胰腺腺泡细胞高表达。研究者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tmed10基因敲除的斑马鱼突变体,检测其发育情况,部分结果如下图。
推测tmed10基因特异性影响斑马鱼胰腺外分泌腺的发育,依据是__________,要证实这一推测,还需检测其他器官的发育情况。
(3)研究者在野生型胚胎中注射与tmed10mRNA序列互补的短RNA,干扰tmed10基因表达中的__________过程,注射后个体与突变体表型相同,证实突变体的表型是由tmed10基因突变造成的。
(4)胰腺外分泌腺发育受胞外信号调控,γ酶在该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已知tmed10表达产物可结合γ酶并抑制其活性。研究者设计实验证实了tmed10表达产物通过作用于γ酶来调节胰腺外分泌腺的发育。请选择字母完善实验组的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
分组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实验组一 ①__________ 过表达γ酶 ②__________
实验组二 突变体斑马鱼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A.野生型斑马鱼 B.突变体斑马鱼
C.γ酶抑制剂处理 D.过表达γ酶
E.胰腺外分泌腺体积与突变体相似 F.胰腺外分泌腺体积与野生型相似
24.(10分)野生型黄瓜叶片形状为心形。研究者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黄瓜种子,获得了纯合圆叶突变体甲和纯合窄叶突变体乙(如图1),并进行系列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甲与野生型杂交,均为心形叶,自交,中心形叶植株与圆叶植株数量比约为3:1,说明心形叶与圆叶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
(2)研究者克隆出上述实验中不同个体的叶形基因,用限制酶H处理,电泳结果如图2。据图2分析,与野生型个体的叶形基因相比,甲的突变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中某心形叶个体的叶形基因用限制酶H处理后,电泳条带数目为__________条。
(3)甲与乙杂交,为心形叶,自交,中心形叶、窄叶、圆叶和小圆叶植株数量比约为9:3:3:1。由此可知,决定圆叶的基因与决定窄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当叶片边缘特定位点生长素运输载体PIN2聚集时,生长素浓度较高,位点生长较快,使叶片边缘产生突起。D基因编码的D蛋白可调控PIN2的分布,d基因丧失该功能;A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上调D基因的表达,a基因丧失该功能。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用字母D/d、A/a表示)。
25.(13分)某科研团队为获得具有红色荧光的转基因小鼠,将红色荧光基因R(图1)插入表达载体(图2)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已知图1中R基因的转录方向为从左到右,几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限制酶 BamH I Mfe I EcoR I Hind Ⅲ
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 G↓GATCC C↓AATTG G↓AATTC A↓AGCTT
(1)使用限制酶__________切割图1的DNA片段,使用限制酶__________切割图2的质粒,再用__________酶连接成重组质粒。
(2)已知R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序列为5'-UGAACGCUA…(中间序列)…GUCGACUCG-3',请写出R基因进行PCR扩增时所用的2种引物序列__________、__________(各写出6个碱基序列即可)。
(3)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第__________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目的基因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第4轮循环后,产物中目的基因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有__________个。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生物学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B A D B C D C D
11 12 13 14 15
C D B A A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17 18 19 20
ABD BD BC B A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胞间连丝
(2)叶肉 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有类囊体,而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类囊体
(3)为的还原提供能量
(4)水稻的固定是通过Rubisco实现的,而玉米最初的固定是由PEP羧化酶完成的,PEP羧化酶对的亲和力远高于Rubisco(3分)
22.(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升高(1分) 间接
(2)物种多样性低,食物网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低,抵抗力稳定性弱 自生
(3)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4)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呈显著上升趋势,土壤侵蚀量和输沙量(或水土流失程度)呈显著下降趋势
23.(10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增殖、分化
(2)受精后72h,突变体与野生型的体长差距不显著,但突变体胰腺外分泌腺相对较小
(3)翻译
(4)①A(1分)②E(1分)③C(1分)④F(1分)
24.(10分,每空2分)
(1)基因分离 (2)碱基的替换 2或3
(3)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4)ddAA
25.(13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EcoRI、HindⅢ MfeI、HindⅢ DNA连接(1分)
(2)5'—TGAACG—3' 5'—CGAGTC—3'
(3)3 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