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课件】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节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说课课件】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二第二节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27 08:0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达州市第一中学校
殷智翔 教材分析学情、教法分析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介绍了辛亥革命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整个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本课为专题二的核心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系统掌握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阶段发展的系统学习,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必修一中诸如辛亥革命等内容,更为后面必修三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选修等相关内容做好了铺路搭桥的准备。所以,无论是在本专题,还是在我们对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本课内容都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2.课标要求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探讨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概况,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出现的原因,认识其发展的基本线索;分析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A、通过史料呈现,分工协作,学生根据预设的任务和问题去探究民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学会将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解读和运用史料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到历史学科“论从史出”的魅力。
B、采取“情境-体验-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预设的具体情景和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与交流,最终相互分享探究成果。 A、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中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阻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不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真正地发展壮大。
B、感悟实业家奋力拼搏救国救民的精神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决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确定依据:?“一战”期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五四运动以及中共的成立奠定了经济基础,对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重大影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教学难点:? 确定依据:?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明确的讲述,而是要从各阶段发展受阻的原因中总结得出。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这要求学生有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但由于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累积程度的限制,所以这将是本课的难点。二、学情与教法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喜好发表见解,并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但分析、归纳能力还比较欠缺。 1.学情分析
2.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设计
(1)情景教学法
(2)材料解析法
(3)“引导--探索”启发式教学
(4)图示法 学法指导
(1)自主探究法
(2)小组讨论法
(3)思考评价法
(4)分析归纳法
三、教学设计与思路
(课前播放陈思思《中国梦》)
导入:以“中国梦”这个概念切入。感知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感知历史问题1:荣氏家族的创业始于什么时候?问题2:荣氏家族的创业之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问题3:荣氏家族的主要产业有哪些?问题4:在近代中国,像荣氏兄弟这种创业者,还有哪些?《穿越时空的微访谈》探究历史第1组: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探究任务:第2组: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第3组: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第4组: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第5组: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要求:请各探究小组对课前自主探究学习的成果进行交流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尽可能完整的探究成果。在成果展示中,每小组由推荐的中心发言人作陈述。请小组汇报的同学声音洪亮,吐词清楚,做到论从史出,层次分明,用语力求专业,表达尽量言简意赅。材料10:材料11:材料12:材料13:材料14:材料15:探究:结合教材和材料指出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至于机器制造业,国内几乎是空白,机器设备完全依赖从国外进口。探究: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矿的75%,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94%。在纺织业中,外资纺织厂占有了46%的纱锭和59%的布机数。据统计,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仅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而封建经济则占到90%。1920年,中国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总值中新式产业占7.84%,传统产业占92.16%。探究:上述两则材料说明民族工业的什么特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探究: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材料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时间上有什么特点?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19C70年代前后 1895年1912年1919年1927年1936年1949年时间民族工业发展水平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产生解放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迅速萧条显著发展日益萎缩????????????回顾晚清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思考: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感悟历史感悟历史那么,请再思考: 这对我们今天民族工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有何借鉴意义? 荣德生(1875~1952)荣智健(1942~ )荣毅仁(1916~2005 )“面粉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畅谈我的梦想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陷入绝境日益萎缩板书设计:1、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和纺织业? ? D.纺织业和面粉业
2、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 B.地区分布不合理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3、一位老人回忆说,在上个世纪40年代后半期,县城的一些店铺,只要挂起“美孚火水油(煤油)代理处”的招牌,各路兵勇就不敢进店勒索,此招牌有秦琼、尉迟恭的作用。此事本质反映了 A.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的敲诈勒索 B.为了自保,小店铺都挂起洋代办招牌 C.列强势力在中国较为强大
D.小店铺迷信贴门神
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未能充分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B.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C.资金少、规模小和技术力量薄弱
D.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牛刀小试:四、教学反思(一)本课内容以当前热门时政话题“中国梦”切入,中间一直隐隐贯穿民国时期实业家逐梦的征程,最后以“畅谈我的梦想”做结,既深入历史,又照进现实,很好地使历史与现实契合,并能够比较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三观”引导。 (二)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法,充分体现新课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把老师从传统的“导演”和“演员”集于一身的樊笼中解放出来。(三)本课充分采用情景扮演、探究式学习等方法,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使学生从被灌输式的死板的学习向主动解决问题的方向转变。(四)本课在素材选用上,既充分运用教材相关材料,又加以补充,材料形式有文字、图表、图片、文件等多种形式,同时,我打破把材料置于课件上的传统做法,而是有序地编排在导学案后面,这就避免了传统做法中的诸多问题,也给学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同学更多的思考空间。(五)本课在设计和教学中所存在的困惑: 一是课程容量大,而一些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知识和概念诸如官僚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等不便展开讲述。 二是教材在概念上表述也容易让学生迷茫,比如,本课标题是“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而课文内容却都讲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在一开始先给同学们做概念解读和区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