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提分点十一 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
【真题再现】
考向1 实验仪器的使用与试剂的存放
1.(2024·河北卷)关于实验室安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BaSO4等钡的化合物均有毒,相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B.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
C.具有标识的化学品为易燃类物质,应注意防火
D.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
2.(2024·湖南卷)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 )
实验事故 处理方法
A 被水蒸气轻微烫伤 先用冷水处理,再涂上烫伤药膏
B 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 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
C 苯酚不慎沾到手上 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
D 不慎将酒精灯打翻着火 用湿抹布盖灭
3.(2024·黑吉辽卷)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
A.点燃H2前,先检验其纯度
B.金属K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温度计中水银洒落地面,用硫粉处理
D.苯酚沾到皮肤上,先后用乙醇、水冲洗
4.(2024·甘肃卷)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 )
A B C D
灼烧海带制海带灰 准确量取15.00 mL稀盐酸 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 使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备C2H2
考向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5.(2024·山东卷)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 )
A.调控滴定速度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D.向试管中滴加溶液
6.(2022·湖南卷)化学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
A.碱式滴定管排气泡 B.溶液加热
C.试剂存放 D.溶液滴加
7.(2022·重庆卷)下列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及操作正确的是 ( )
A.装置甲气体干燥 B.装置乙固液分离
C.装置丙Cl2制备 D.装置丁pH测试
【能力养成】
1.实验仪器使用的“八大关键点”
(1)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及氧化性溶液(如KMnO4溶液)。
(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
(3)pH试纸检测溶液时不能先润湿,不能直接蘸取待测液,试纸检验气体前需先润湿。
(4)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5)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托盘天平在使用前需调零。
(6)蒸馏操作时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不能置于蒸馏烧瓶的液面以下;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冷凝时使用的仪器是直形冷凝管,其进出水方向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7)不能用pH试纸测量氯水的pH,原因是氯水中的HClO具有漂白性。
(8)
2.试剂存放的两大“保护”
3.实验基本操作中的“六大易错点”
(1)使用pH试纸时,pH试纸不能用蒸馏水或待测溶液润湿;不能直接伸入待测液中,不能测定含有漂白性物质溶液的pH,如不能用pH试纸测量氯水的pH。
(2)直形冷凝管与球形冷凝管:①蒸馏或分馏时使用直形冷凝管,其作用为冷凝、导气。②回流时使用球形冷凝管,其作用为冷凝回流、导气。通入冷凝水时都是“低进高出”。
(3)烧杯、坩埚均不能用于蒸发结晶,蒸发结晶要用蒸发皿,高温灼烧可用坩埚。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蒸发完即可。
(4)从某物质的稀溶液中结晶的实验操作: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时,可采取蒸发→结晶→过滤;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或带结晶水时,可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5)配制易水解的物质的溶液时,要注意加入抑制水解的试剂,溶剂可用煮沸去氧的蒸馏水。
(6)使用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可燃性气体(如H2)与固体物质(如CuO)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时要先用可燃性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再给固体加热,否则会发生爆炸。
【模拟演练】
1.(2024·滁州一模)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
A.倾倒液体 B.振荡试管 C.稀释浓硫酸 D.尾气处理
2.(2024·汕头二模)实验促进化学学科发展,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和用途错误的是 ( )
A B
用于冷凝操作 用于分液或滴加液体
C D
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用于熔化NaOH固体
3.(2024·济宁二模)利用下列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不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
A.配制100 mL 1.00 mol·L-1NaOH溶液
B.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
C.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D.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4.(2023·龙岩模拟)测定食醋中总酸度有以下步骤:①将食醋精确稀释到原来的10倍;②用烧碱固体配制100 mL浓度约为0.1 mol·L-1的溶液;③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固体标定步骤②所得溶液;④用移液管取20.00 mL待测液;⑤用已知浓度NaOH溶液滴定。以下对应步骤中的操作及选用仪器正确的是 ( )
提分点十一 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
答案精析
真题再现
1.A [可溶性钡盐有毒,而硫酸钡无毒,可以在医学中作为“钡餐”,A错误;钠与水的反应比较剧烈,且有气体生成,故观察它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B正确;根据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品标识可判断,C正确;硝酸具有腐蚀性且是挥发性酸,故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D正确。]
2.B [被水蒸气轻微烫伤,先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再涂上烫伤药膏,故A正确;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故B错误;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性不大,但易溶于乙醇,苯酚不慎沾到手上,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故C正确;酒精灯打翻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可以隔绝氧气,也可以降温,故D正确。]
3.B [点燃H2之前需要先验纯,以防止混合空气加热发生爆炸,A正确;活泼金属K能与水反应,故着火时应用干燥的沙土盖灭,B错误;水银(Hg)易挥发、有毒,能和S反应生成难溶的HgS,故C正确;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D正确。]
4.A [灼烧海带制海带灰应在坩埚中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给坩埚加热时不需要使用陶土网,A项错误;稀盐酸呈酸性,可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5.00 mL稀盐酸,B项正确;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时,需要将在烧杯中溶解得到的NaCl溶液通过玻璃棒引流转移到选定规格的容量瓶中,C项正确;电石的主要成分CaC2与水发生反应CaC2+2H2O→Ca(OH)2+CH≡CH↑制取C2H2,该制气反应属于固体与液体常温制气反应,分液漏斗中盛放饱和食盐水,具支锥形瓶中盛放电石,D项正确。]
5.A [A.调控酸式滴定管的滴加速度,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向内扣住玻璃活塞,手心空握,所以A选项的操作符合规范;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B操作不规范;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C操作不规范;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应该在试管上方竖直悬空,D操作不规范。]
6.A [碱式滴定管排气泡时,把橡皮管向上弯曲,用力捏挤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涌出,气泡即可随之排出,A符合规范;用试管加热溶液时,试管夹应夹在距离管口的处,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不符合规范;实验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要分开存放,盐酸和NaOH要分开存放,C不符合规范;用胶头滴管滴加溶液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应悬空滴加,D不符合规范。]
7.A [A.由图可知,装置甲可用于干燥反应生成的氢气,故A正确;B.由图可知,装置乙固液分离的过滤操作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B错误;C.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反应制备氯气,由图可知,装置丙中缺少酒精灯加热,不能用于制备氯气,故C错误;D.测定溶液pH时,应将溶液滴在pH试纸中央,不能插入溶液中,则装置丁不能用于pH测试,故D错误。]
模拟演练
1.A [液体药品的取用: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故A正确;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故B错误;因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液面上,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浮在浓硫酸上面的水会沸腾溅出造成危险,所以稀释浓硫酸必须要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不能使用量筒稀释硫酸,故C错误;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不能用水处理尾气,故D错误。]
2.D [直形冷凝管可以用于冷凝操作,故A正确;分液漏斗可以分液或滴加液体,故B正确;容量瓶可以用于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故C正确;石英坩埚的主要成分是SiO2,与NaOH会反应,不能用于熔化NaOH固体,故D错误。]
3.A [配制100 mL 1.00 mol·L-1NaOH溶液,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题给仪器无胶头滴管,则不能完成配制100 mL 1.00 mol·L-1NaOH溶液,A符合题意,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需要溶解、蒸发浓缩、过滤等实验,用到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酒精灯,题给仪器能完成该实验,B不符合题意;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需要用到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题给仪器能完成该实验,C不符合题意;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需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实验,用到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杯,题给仪器能完成该实验,D不符合题意。]
4.B [A.步骤①:将食醋精确稀释到原来的10倍,应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因此需要用到仪器是容量瓶等,故A错误;B.因为需要标定,因此步骤②是粗配溶液,0.4 g NaOH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100 mL蒸馏水约为0.1 L,则浓度约为0.1 mol·L-1,故B正确;C.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时,滴定终点显碱性,应用酚酞作指示剂,故C错误;D.步骤④是用移液管取20.00 mL待测液,移液管只有一条刻度线,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