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6 18:1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班级 姓名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
2.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核心素养
1.了解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古代文明的遗迹,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古代非洲文明的成就。
2.通过美洲印第安人的三大文明中心﹣﹣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的主要成就,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古代美洲文明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古代非洲与美洲主要文明中心的区域范围及其文明成果。
难点:古代非洲与美洲主要文明的发展演变。
知识导航
一、非洲古代文明
非洲主要居民是班图人,由西非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从事农业、畜牧业,掌握冶铁技术。
1、东北非
古代埃及文明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阿克苏姆王国。
4世纪时,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为地区强国。
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一系列国家。特点: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商人交易频繁),城市繁荣。
2、西非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兴起。拥有丰富黄金资源,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
(1)马里征服加纳后逐步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发展对外贸易,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2)桑海攻灭马里,确立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到极盛,实行中央集权;扩大对外贸易;主要使用奴隶劳动;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16世纪末逐渐衰落。
3、南非
大津巴布韦文明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
4-5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
11世纪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
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统治之下。
二、古代美洲文明
1、印第安人的页献
(1)独立培育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发展农业和贸易。
(2)在中南美洲先后创造三大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
2、玛雅文明
(1)兴起于尤卡坦半岛,发展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众多城市国家。
(2)城内有金字塔庙宇;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可能也知道0的概念。
(3)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3、阿兹特克文明
(1)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
(2)阿兹特克人的经济基础是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3)都城是特诺奇蒂特兰,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
4、印加文明
(1)13世纪,印加人崛起于秘鲁的库斯科地区。
(2)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
最高统治者是国王,全国分为四大政区。政府编制人口调查表,修建道路系统,以加强统治。
习题巩固
1(2024高一下.宾阳月考)地处今埃塞俄比亚地区,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 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而形成的文明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阿克苏姆文明
C.大津巴布韦文明
D.摩加迪沙文明
2.(2022高一下.丰台期中)下列关于非洲古代文明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代非洲最早培育出西瓜、棉花等作物
②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都是东非古国
③班图人原是西非居民,扩展到撒哈拉以南
④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22高一下.安庆期末)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下列作物是由西非居民班图人培育出的是()
A.玉米
B.甜高粱
C.粟
D.马铃薯
4.(2022高一下云南月考)在创造美洲古代文化方面,他们处于最前列地位。他们培植了玉米和西红柿等农作物。公元前后,他们居住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以后的七八百年间,一共建立了100多个城市。该文明是()
A.阿兹特克文明
B.玛雅文明
C.印加文明
D.安第斯文明
5.(2024高一下. 浙江期中)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属于古代美洲文明的有()
①玛雅文明 ②阿兹特克文明 ③印加文明 ④大津巴布韦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在欧洲,东欧拜占庭一度强大;在亚洲,突厥人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先后兴起;在中南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这表明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的文明( )
A.具有多元面貌 B.完全独立发展
C.都有近代特征 D.宗教信仰相同
7.历史文献记载,西非古国加纳王国(约公元400—1200年)的首都有两个城区,一为国王贵族居住的王城,周边围有城墙,禁止外人擅入;一为穆斯林商人聚居的城区,拥有颇具规模的市场。由此可知( )
A.加纳王城兼具政治经济职能 B.古代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C.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帝国扩张推动区域文明交流
8.观察下面图片,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出土的甲骨文 楔形文字 玛雅文字
A.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B.所代表的区域文明均来自大河流域
C.所代表的区域文字具有同源性
D.反映了世界各地文明多元一体特点
9.印第安时期的美洲人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粗放”,如阿兹特克人的“浮动园地”。而印第安人并不需要努力改进工具和施肥手段,即使采用简单的手工劳动形式也能凭借水利、地广人稀等因素满足数万人口的土著帝国的生存需要。据此可知,印第安时期美洲( )
A.渔猎采集业与定居农业并存 B.生产耕作方式以集体劳作为主
C.原始农业依赖于优越的资源 D.农业发展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
10.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美洲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像欧亚大陆的文明一样,曾经建立起自己的国家,都有自己的行政系统。这种现象说明( )
A.印第安文明深受欧亚大陆各文明的影响
B.印第安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交流
C.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D.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是独立进行的
答案
BABBA AAAC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