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4 10:5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5课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  ),鉴(  )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
(2)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  )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  )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烦琐 枯燥 跌打滚爬 豁然开郎 B.背叛 扶植 多多益善 阳俸阴违
C.诽谤 雄辩 不以为意 风口浪尖 D.先例 偶像 袖手旁观 论质排辈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同学,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B.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
C.他平易近人,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
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千桌万人磨盘宴”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宴席,也是具有新平特色的宴席。
B.在海外求学的岁月不总是那么阳光灿烂,留学的路也并非不是那么平坦。
C.在云南首届“十大法治校园”评选活动中,曲靖市民族中学以第二名得票率榜上有名。
D.在刚刚结束的第54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男单、女单、男双和女双四项冠军的好成绩。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
是把时态给弄错了。
B.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
C.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
D.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笑声,掌声)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①④②
C.②③⑤①④ D.③⑤①②④
7.仿照下面诗中画线的语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符合诗意,语意连贯。
从我生出第一颗稚牙, 回忆像舂天解冻的冰河,
到我揪下第一根白发, ①
这中间度过了、经历了 回忆像秋天的潇潇雨丝,
多少纷乱的苦乐年华…… ②
(节选自顾工《回忆像潇潇雨丝》)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雷楚年,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成名后他借着自己的名气,声称可以通过自己所谓的“关系”,帮人找空姐工作、帮人就读重点中学、购买驾照等,被控诈骗了21人共46.3万元。他从曾经那个瘦小的学生娃,变成了如今的犯罪嫌疑人.
材料二: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先生在获授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无此必要。但金庸先生坚决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校方同意。金庸先生告诉记者,入剑桥攻读博士课程,志在求学,而非为求学位。
材料三:居里夫人曾获得过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迷失自己。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应邀到她家里做客,走进屋里竟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马上对居里夫人说:“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是极高也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想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阅读理解
(一)阅读《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节选)》,回答问题。
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不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一个劲儿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有时候我觉得可笑,当年当我在第一线,在前沿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要来干预,你该怎么做,实际上确实不如我懂得多。所以多数情况下,了解我的人还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说服他,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且干到具体活儿,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后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这是很奇怪的。院士是什么,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当前的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 世界上很难找到60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60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笑声,掌声)
我发现,在人们们认为我是权威这个事情上,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不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笑声,掌声)却说我是权威。当然一直到今年61岁我才卖狗皮膏药,讲讲过去的经历、体会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笑声,长时间的掌声)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 所以1992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上都拒绝了。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笑声)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是奋斗过来,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年轻人如果老上电视台,老卖狗皮膏药,这个人我就觉得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笑声)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奋斗,做出了出色贡献,晚年给他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笑声,长时间的掌声)所以千万不要把院士都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尤其是发展迅速的新技术领域更是如此,当然年轻院士是例外。可喜的是,年轻院士越来越多了。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他被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称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三年把苹果公司变成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公式,来结束我的这场“狗皮膏药”式的演讲,这是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公式,我非常赞赏,就是“ 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I+WE= Full I),大家很强调要体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需要把自己溶在“We(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我非常赞赏这个公式,把这个公式奉献给大家——“ 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谢谢。(长时间的掌声)
9.选文第段的论点是什么?
10、选文第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1、选文第2段多次提到“卖狗皮膏药”一词,从中可以品出哪些意味?
12.选文第1段中马太效应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在王选身上有什么具体表现?
13. 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清晰的条理、诙谐的语言、谦虚的风格深刻的哲理,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收到了成功的演讲效果。
B.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的第六个重要抉择: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
C.演讲的最后,作者引用美国心理学家荣格的个公式的目的是鼓励大家要体现自我价值。
D.作者演讲中举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例子是为了阐述“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的观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灵感并不那么值钱[]
万维钢
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其实,这些迷信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
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然而事实是,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
④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牛顿的苹果故事完全是传奇,在他之前就有人有过万有引力的设想,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推测牛顿的引力思想是“学”来的——借鉴了前人的想法,使用了前人的数据,然后进行了无数计算验证。在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之前,给元素分类已是显学,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已经发现用原子量大小进行排序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并把这种周期性称为“八音律”,这已经非常接近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了。
⑤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他说,伟大的发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系列小想法慢慢连接起来的结果,研究一个问题,开始有个模糊的直觉,选择一个方向往下走,随着研究深入,新想法连接起来,得到新事实的支持,慢慢长大。由此看来,“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生物学家克里格·娄在他的《怎样成为成功的科学家:科学发现的战略思维》这本书中指出:不要指望灵感,要指望汗水。
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大部分工作是试错和积累经验,他的秘诀在于使用简单、步骤少、并行、可以反复修改的方案,然后在实验室泡着,有庞大的助手团队帮着干。发现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家法拉第每周会进行几十次实验,大部分想法被证明是错的,但没关系,架不住他做得多!不管进行什么研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也许一百个想法里面只有一个最后被证明是有用的。只要愿意把想法一个个拿来尝试,失败就是常态,成功则是失败的副产品。
⑦从“想法——验证”这个策略来看,创造性思维虽然不怕离奇,但也不应追求离奇,因为越是离奇,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离奇的灵感有更大的戏剧性,所以往往被人们记住,接着人们误以为一个想法如果不离奇就不配称为灵感,误以为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真正的职业人员所做的大部分日常的创新,都是在当前基础上的改进。
⑧灵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值钱。创造性思维必须“生之有根,长之靠谱”。所以,鼓励创造性思维应当鼓励尝试,鼓励失败,而不是鼓励妄想。
(选自《青年文摘》总第608期,有删改)
14. 第②段画线句中“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作者认为对“尤里卡时刻”的正确理解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作者用四个事例论述了“伟大的发现都是慢慢地得出来的”这一观点,请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这四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列对原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这是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
B.作者有理有据地反驳了对创造性思维的错误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C.作者认为在创造性思维中,要想创新就必须刻意追求离奇的想法。
D.作者认为鼓励创造性思维,不应该鼓励妄想,而应该鼓励尝试,鼓励失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山中的小草
郭震海
①或许和年龄有关吧,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望一望那巍峨的山峰,看一看那沟沟梁梁中错落的农舍,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疲惫顿消,心生愉悦。
②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母亲,包容万物。一片片白杨林、柳树林、松柏林交织在一起,还有林中高高低低的灌木丛,以及低矮的小草,都生长在大山的怀抱里。大山无声,默默地哺育着草木;草木无言,静静地供养着山里的动物。
③每当走在山中,我总喜欢俯下身子,去观察一株株小草。任微风从耳边吹过,小鸟在头顶欢唱。草木香混合着泥土的芳香,吸几口,如饮佳酿。
④在太行山里,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山里的孩子从小就进山识草木。在孩子眼里,草木是伙伴。在大人眼里,草木是宝贝,可以作为餐桌上的美食、家畜的饲料,更可成为医治疾患的“救命草”——它们不仅为苍山披绿,也曾在漫长的岁月里救过山里人的命。山里人代代相传,口口相授,对各种草木的习性和作用如数家珍。
⑤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跟在父亲身后上山采中草药。我最先认识的是黄芩,我喜欢它的向阳而生。除了喜欢阳坡外,黄芩似乎不再择地,荒石缝隙,道路旁边,只要有一点泥土就能生长。根茎深埋泥土,春天生出新芽,细小的躯干慢慢抽出。农人们懂得,此时的黄芩格外娇嫩,走过之时脚步会变得缓而轻,生怕把它踩疼。到了七八月份,它细长的躯干会高高上扬,如柳叶般的叶子在躯干两边展开,顶端开出紫色的小花,随风摇曳,很是漂亮。黄芩的根能入药,味道很苦,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山里人在挖黄芩的时候很讲究,比如发现成片的黄芩,会选一些年长的挖走,留下年幼的继续生长。
⑥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不过它散发出的特殊香气总会暴露它的存在。这种植物在春天里很容易被发现,因为上一年的枯枝还未腐朽,懂它的人一眼就可认出。不过太行山里的农人不会在春天挖小柴胡,那样会遭到乡亲们的数落。小柴胡的叶子同样细长、秀丽,春生夏长,开出的小黄花香气四溢。小柴胡的根细长,多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山里人偶感风寒,抓一把小柴胡,再配几根大葱的根,熬水喝,晚上出一身透汗,第二天便又精神焕发。
⑦益母草的性格则比较外向,田埂旁,小路边,它总喜欢与灌木比高低,长得很是旺盛。仿佛春来它先知,嫩小的新叶迎春破土,生长很快。进入夏季,远远望去,挺拔的个头开满了粉红色的小花。花开两三天后,就是采收最好的时候。选一个晴朗的天气,用镰刀齐地割下地上部分,留下的根来年又会旺长。采回后,稍作晾晒,清洗干净,母亲会将益母草分段,然后在一口大砂锅里熬,边熬边搅拌。最后过滤掉枝叶,再接着熬,直到熬成膏状,放入罐里,待入药用。
⑧每一次回乡,我总会走进山里,去看看这些草木,就像是去拜访一个个交情甚厚的老友。初春的风在苍茫的群山中、空旷的原野上奔跑,苏醒的小溪一路迈着轻盈的脚步边走边唱。背阴处偶有残雪待融,雪面上有山鸡、野兔走过,爪印如盛开的花朵。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老桃树、大柳树,枝条上已有新芽冒尖,让人惊喜。此时大地之下,成群结队的小草闻风而动,枯枝败叶中孕育着新生。阳坡上的黄芩,灌木丛中的小柴胡,田埂边的益母草,点点嫩芽已经在解冻的泥土中萌生。我轻声唤着它们的名字,微风中,它们纷纷点头应答……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3月22日,有改动)
18.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④段中“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名字”,表现出太行山区的人们对家乡的小草非常熟悉。
B. 第⑤段中“只要有一点泥土就能生长”,突出了黄芩生命力顽强,对生存环境别无他求。
C. 第⑦段写益母草从采收到制成膏状的过程时,用了割、晾晒、清洗、熬等动词,准确精练。
D. 第⑧段的景物描写,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有听觉,展现了大山初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19. 作者说“太行山是雄伟的,也是温柔的”,如何理解这里的“雄伟”“温柔”?
20.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小柴胡似乎有点调皮,喜欢往灌木丛里钻,仿佛在和农人捉迷藏。
21. 文章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2. 作者通过写黄芩、小柴胡和益母草这三种小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
对比,就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从而使事物的矛盾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把事物的本质揭示得更加深刻透彻。请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
答案
1.(1)xián jiàn (2)yì qiǎng 2. C 3.D 4.C 5.A 6.B 7.示例:①回忆像夏天舒展的枝丫 ②回忆像冬天的片片雪花
8.(1)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曾经获得的荣誉。
(2)【示例】①荣誉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面对荣誉,我们一定要淡泊宁静,坦然处之。②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荣誉,不能借荣誉做一些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事。③荣誉只代表过去,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会一事无成。
9.要真心诚意地扶植年轻人。
10.使用对比论证,幽默生动地比较名人与凡人之间的区别。
11.既有对虚假宣传、光说不干、倚老卖老、卖弄炫耀等不良风气的否定,也有一种自谦,还有为集体和事业的需要可以宣传、前辈应该给后辈传授经验、在实干基础上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等意味。
12. 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一个劲丿儿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具体表现:①王选在26岁时冲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人们对他这个小人物不重视。②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家说他是权威,什么事情都说是王选领导的。在55岁以后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头衔,受到人们多多追捧。
13.C。
14.不能。因为作者认为“阿基米德的故事已不可考”,去掉“据说”一词,语言就不准确、不严密。
15.“尤里卡时刻”其实是慢直觉积累到一定程度导致突破的时刻。
16.①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真实情况;②门捷列夫制成元素周期表的真实情况;③爱迪生在大量的试错后才成为发明大王;④法拉第要进行大量试验才能有所发现。
17.C
18. B 19. 因为太行山山峰巍峨,所以说它“雄伟”。因为太行山默默无声,如母亲一般哺育着各种草木和动物,所以说它“温柔”。
20. 运用拟人手法,“有些调皮”“钻”“捉迷藏”赋予小柴胡以人的性格和动作,表现了小柴胡生长在灌木丛里的习性,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
21. ①文章以“山中的小草”为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先总写山中的小草,然后重点写三种小草,最后合写山野、小草,井然有序,层次分明。②开头“我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摸一摸身边的一草一木”和结尾“每一次回乡”“去看看这些草木”相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2. ①它们是作者从小就熟悉的小草,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②它们是造福山里人的“救命草”,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恩之情。③它们与家乡人关系密切,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
23、【例文】想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并非易事,即使留下痕迹也有好有坏。人留下好的痕迹,有益于国家、民族,可推进社会文明与历史进步,多多益善,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也会记下浓重笔墨。反之,若留下坏的痕迹,危害社会,祸乱国家,荼毒民众,阻挡历史前进,也会被人唾骂千古,遗臭万年。对普通人来说,能力有限,留下的痕迹也是轻描淡写,但是只要力到处常行好事,力不到处常存好心,努力工作学习,尽力而为就行。万万不要因为想留痕迹而做出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