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引进课文
知音,就是两个人彼此相知,心灵相通,心心相印,想到一起,做到一
起,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对知音。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传佳话
选自《吕氏春秋.本味》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正确朗读并背诵《伯牙鼓琴》,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艺术之美。
3.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欣赏,知音难觅以及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体会朋友间知音难觅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
一、导入课题,理解课题
上课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讲的是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呢?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二、初读课文,层层训练
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二、初读课文,层层训练
下面的句子,你能读好吗?
1.巍巍乎/若/太山。
2.汤汤乎/若/流水
3.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二、初读课文,层层训练
试着按斜杠有感情的读
三、学习生字,读读词语
三、学习生字,读读词语
美哉
巍峨
弓弦
蜀锦
曝晒
悔之晚矣
曝
曝晒
曝光
四、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文言文与现代文有什么不同吗?
以第一句为例: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鼓”是“弹”的意思,——现代文中的“鼓”已经没有“弹”的意义了,词义现在已经消失了。“琴”指的是古琴。
你看,文言文中几乎每个字几乎都能表达确切的意思,有些词义古今变化很大。
四、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文中的“善”,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善”字是“好、妙”的意思。通过这个词的理解,悟出理解文言文的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文中的“巍巍”、“汤汤”这些叠词有什么
好处?
叠字的运用使诗文既呈现一种音韵之美、节奏感,又使作家诗人的感情得以酣畅淋漓的表达。这些词不仅让我们有了形象感,而且还让我们对锺子期的内心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四、小组合作,理解文意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内合作,试着翻译全文。
五、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课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说说两个部分的含义。
五、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交代故事的主人公
意思: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
五、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注释:
志:心志,情志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
指东岳泰山。
善哉:好啊
乎:表示舒缓语气
魏巍乎若太山:想大山一样高峻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
意思: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五、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以上文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讲了伯牙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
五、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
知音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 :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注释:
意思: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五、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以上文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讲了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五、学习课文,体会感情
根据两个部分的解释,试试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些什么。
六、补充拓展,领悟绝弦之情
据记载,伯牙子期在一个的中秋之夜的雨后因琴声偶遇,因音乐而相知,他们彻夜长谈,不觉东方发白。伯牙子期洒泪而别。他们相约第二年八月十六日再相见。春去秋来,当伯牙满怀期待的赶来与子期相遇时,万万没有想到,面对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
六、补充拓展,领悟绝弦之情
以伯牙的地位与“破琴绝弦”的行动感受伯牙内心之痛。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既是弹琴高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再看“破琴绝弦”的行为,有什么想对伯牙说的吗?
六、补充拓展,领悟绝弦之情
从有关知音的诗词感受知音难觅的痛苦。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增广贤文》
这些诗句表达了同一个主题:知音难觅。
六、补充拓展,领悟绝弦之情
回顾全文,说说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这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锺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