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
化 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创造美好生活。关于下列成就所涉及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器表面防热材料所用的镍基合金熔点高于镍
B.光学谐振器中使用的碳纳米管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中国天眼的“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宏海号”龙门吊钢丝绳含有天然纤维芯,天然纤维不包括蛋白质
2.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
B.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CO2有关
C.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醇常用于医疗消毒,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B.的模型:
C.基态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D.反丁烯的结构简式:
4.下列有关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酸性:H2SiO3P
C.热稳定性:SiH4>PH3 D.最外层电子能量:Si5.某离子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和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元素价层电子排布式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阴离子中存在配位键 B.元素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C.氢化物的沸点: D.电负性:
6.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晶体类型为混合晶体 B.与二价铁形成配位键
C.该化合物与水反应有难溶物生成 D.该化合物热稳定性比高
7.下列实验中,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反应,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 容器内颜色加深 平衡逆向移动
B 室温下,使用广泛试纸测定溶液的 溶液的值为4 是强酸
C 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 生成气体,且点燃有爆鸣声 具有氧化性
D 向苯酚浊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 溶液由浑浊变澄清 苯酚的酸性比强
A.A B.B C.C D.D
8.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关注的热点。HNO自由基与O2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产物的稳定性:
C.相同条件下,由中间产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D.该历程中最大正反应的活化能
9.溶于水生成碳酸。已知下列数据:
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常数(25℃)
现有常温下的溶液,已知的水解平衡常数,第一步水解的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数据可判断该溶液呈酸性
B.
C.
D.
10.催化加氢制备的主要反应为:
反应Ⅰ:
反应Ⅱ:
一定压强下,在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和4mol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平衡时,转化率、产率及另外2种含氢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题图所示。CO选择性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曲线①、曲线③分别表示平衡时物质的量、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B.反应Ⅰ的、反应Ⅱ的
C.图中P点对应温度下,平衡时CO选择性为11.1%
D.450℃之后,温度升高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从而导致甲烷平衡产率减小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
目的 A.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 B.检验是否存在 C.检验高温条件下Fe与水蒸气反应有H2生成 D.将干海带灼烧成灰
12.利用板状碳封装镍纳米晶体()电催化将羟甲基糠醛()转化为2,呋喃二甲酸(),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双极膜由阴、阳离子交换膜组成,在电场作用下,双极膜中离子向两极迁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极电势高于极电势
B.能提高还原反应的速率
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产生气体,双极膜中质量减少
13.一种从冶金厂废炉渣(主要含Co、Cu、Mg、Ca等元素)中提取钴并得到副产品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离子浓度≤10-5 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Ksp(CaF2)=1.0×10-10,Ksp(MgF2)=7.5×10-11;Ka(HF)=7.0×10-4。
ⅱ.HA为有机萃取剂,萃取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Ⅰ”为Cu
B.“过滤Ⅱ”发生反应:
C.“过滤Ⅲ”中,溶液中的最大值为7.0×10-1.5
D.“反萃取”时,为提高Co2+的萃取率,可以加入硫酸进行多次萃取
14.一定条件下,与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水和单萘磺酸,反应过程和有机物占比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反应Ⅰ的速率增大程度小于反应Ⅱ
B.产物Ⅰ的热稳定性比产物Ⅱ强
C.加催化剂(只催化反应Ⅰ),极值点e可能变为a点
D.平衡常数的比值
15.萤石的主要成分为,常用于冶金、化工和建材三大行业。难溶于水、可溶于盐酸。常温下,向浊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测得在不同pH条件下,体系中(X为或)与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代表与的变化曲线
B.的数量级为
C.、、三点溶液中均存在
D.b点溶液存在: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华为MateX3将石墨烯正式应用到手机里,利用石墨烯薄片液冷散热系统成为全球最强散热手机系统。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最薄、最轻、最强材料,被誉为“材料之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C原子的价电子层轨道表达式 。
(2)氧硫化碳(COS)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结构上与CO2类似。氧硫化碳含有的化学键类型 。
A.σ键 B.π键 C.金属键 D.离子键
氧硫化碳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石墨烯是只由一层碳原子所构成的平面薄膜,结构如图所示。 石墨烯中C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为 ,从石墨中剥离得到石墨烯需克服的作用是 。
(4)比较碳化硅(化学式:SiC)与晶体硅、金刚石三者的熔点高低 (用化学式表示);从物质结构角度解释原因 。
(5)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若该晶体的晶胞边长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密度为 。(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用m表示)
17.“消洗灵”()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毒洗涤剂,其消毒原理与“84消毒液”相似,实验室中制备“消洗灵”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回答下列问题:
(1)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使用仪器 (填“a”或“b”)时需取下玻璃塞或玻璃塞凹槽与磨口小孔相对。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为 ;装置C中多孔球泡的作用为 。
(4)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仪器a的活塞及活塞K,制备NaClO碱性溶液;
②关闭仪器a的活塞及活塞K,打开仪器b的活塞;
③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得到粗产品。
装置C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步骤②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利用滴定法测定产品的纯度(的摩尔质量为656.5)。
实验方案如下:
①取2.000g产品试样溶于蒸馏水中配成100mL溶液;
②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 2 溶液、25mL 0.1 KI溶液(过量),暗处静置5min;
③滴加3滴淀粉溶液,用0.05 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
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20.00mL标准溶液。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产品的纯度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步骤②中若静置时间过长,产品纯度的测定值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8.锑白(,两性氧化物)可用作白色颜料和阻燃剂。一种从含锑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含有等杂质)中制取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见表。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 1.5 6.3 3.5 4.5
完全沉淀 2.8 8.3 4.7 6.5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b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S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2)“溶解”温度应控制在,原因为 。
(3)“还原”过程中被还原的金属离子为 (填化学符号)。
(4)滤饼的主要成分是:,“水解”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水解”过程的pH要适中, (填数字)。
(5)检验“洗涤”过程中是否将洗净的操作为 。
(6)含锑工业废渣可以通过煅烧“废氟催化剂”得到,的空间结构为三角双锥形()。
①中Sb的杂化方式为 (填标号)。
A.sp B. C. D.
②同主族的N元素 (填“能”或“不能”)形成。
19.洛索洛芬钠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炎症的消炎,基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A属于链状烯烃,其名称是 。
(2)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的反应中还生成的有机小分子是 。
(4)的反应经历两步:,K中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使J的一个“”比另一个更易发生该反应。K的结构简式是 (标出氢键)。
(5)L与反应后,再加入乙醇,有大量白色固体M析出。写出M的结构简式并用“*”标注手性碳原子 。从物质结构角度解释加入乙醇后析出M的原因: 。
(6)参考上述流程,补全由苯乙烯制备G的合成路线 (可使用不超过1个碳的有机化合物,无机试剂任选)。
20.一定条件下,1-苯基丙炔可与发生催化加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1,反应体系中三种有机物的百分占比随时间变化如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Ⅲ: 。
(2)分析产物A占比呈先变大后减小的原因 。
(3)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选择较短的反应时间,及时分离可获得高产率产物A
b.选择对产物A选择性较好的催化剂,能有效提高A的平衡产率
c.将普通固体催化剂换成纳米级颗粒,产物A的浓度峰值点可能变成图示点a
d.升高温度,1-苯基丙炔的转化率和A的选择性均增大
(4)为研究上述反应体系的平衡关系,在一定温度下,向某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容器内总压强为,反应5分钟达平衡。平衡时测得的转化率为α。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则平衡时反应体系的总压强为 ,反应前5分钟A的反应速率为 ,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压强平衡常数 (用含有α的代数式表示)。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
化学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A D C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D AC AD
16.(1)
(2) A、B 极性
(3) sp2 杂化 范德华力
(4) C>SiC>Si(或Si(5) 12 M3C60
17.(1) +1 b
(2)2:5
(3) 饱和食盐水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4)Na3PO4+2Na2HPO4+NaClO+2NaOH=Na10P3O13Cl+2H2O
(5) 当最后半滴Na2S2O3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 65.7 偏大
18.(1) 五
(2)温度低于,反应速率较慢;温度高于,HCl易挥发(金属阳离子易水解)
(3)
(4) 3.5
(5)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洗净(或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变红,再滴加氯水,溶液变红)
(6) D 不能
19.(1)1,3-丁二烯
(2)+2CH3OH+2H2O。
(3)
(4)
(5) 乙醇比水的极性弱,加入乙醇后溶剂的极性变小,而M()是离子化合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M()在极性小的溶剂中溶解性差,故能析出
(6)
20.(1)
(2)产物A为,反应I的活化能小于反应Ⅱ,初始阶段以反应I为主,A的占比大于B,但反应Ⅱ限度远大于反应I,随着反应Ⅱ进行,反应I逆向移动,A的占比逐渐减小
(3)ac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