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一题串练一主题 航天员的太空生活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遥十
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13次载
人飞行任务。4月26日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
利打开 “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下图
表示航天员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人体结构, 表示生理
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员在太空的失重环境下,容易导致骨密度降低,除了加强锻炼
以外,航天员应该多补充含钙和_________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D
(2)神舟十七号三位航天员首次在太空过春节,他们享用了猪肉白菜馅
和鱿鱼馅的饺子等美食。饺子皮的主要营养成分最终在[ ]______
内被彻底消化为________。
⑤
小肠
葡萄糖
(3)饺子中的营养物质经生理过程 ______
进入小肠周围毛细血管后,随血液运输到组
织细胞,在________内被氧化分解,为航天
员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吸收
线粒体
(4)图中 过程表示航天员正在吸气,此时
膈肌处于______状态。
收缩
(5)航天员吸入的氧通过 过程进入血液后,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_____
___。氧经肺静脉最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__,再经体循环输送
到骨骼肌。
动脉血
③
左心房
(6)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时容易贫血,是因为
在太空人体血液中的________更容易被破坏。
红细胞
(7)空间站内几乎没有重力,航天员产生的尿
液需要利用特制的马桶进行收集。尿液的形成
要经过________和肾小囊内壁的 作用以及
⑦的[ ]________作用。
肾小球
h
重吸收
(8)微重力会引起航天员骨中无机盐的流失,若较多的钙进入血液循环,
在经过肾脏时容易沉积,使他们患肾结
石的风险大大提高。航天员下肢静脉中
的钙离子到达肾脏所经历的途径是:
下肢静脉下腔静脉 [ ]________
右心室_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左心房 左心室 ________
肾动脉 肾脏。
①
右心房
肺动脉
主动脉
(10)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神奇的浩瀚宇宙,其视觉形成的过程大致
为: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________形成图像信息,再经
过视神经传入__________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视网膜
大脑皮层
(11)航天员分享的奇妙的太空现象让同学们高兴得欢呼雀跃,同学们的
这种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射,完成这类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
________。
复杂(或条件)
反射弧
(9)六位航天员处在失重状态下需要依靠舱内把手才能固定自己。在地
球上的我们,维持身体平衡主要依靠______。
小脑
(12)当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观看直播的同学们热烈鼓掌。
请你用下图中的数字、字母及箭头写出这一反射过程: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4)为对抗失重生理效应,航天员需要进行体育锻炼。航天员登上太空
自行车时,上肢需要先屈肘握住扶手,此时肱三头肌处于______(填“收
缩”或“舒张”)状态;蹬自行车时,__________和滑液能够让关节更加灵活。
舒张
关节软骨
(15)航天员每天会太空跑步、骑太空自行车等,提高身体免疫力。从预
防传染病措施的角度来看,这属于______________。
保护易感人群
(13)当小虎同学看到神舟十八号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对接成功后,激动
万分。此时他的大脑皮层非常兴奋,体内的__________分泌量增加,进
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______系统的调节,
同时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
肾上腺素
神经
(16)在太空出差期间航天员生病怎么办?航天员医生针对此问题设计了
长达10万字的诊疗手册,内容包括医学预案、药品使用指南和在轨医学
处置程序等。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___。
A. 只有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才能治愈流感
B. 标有“ ”的药是处方药
C. 中药是纯天然的草药,没有副作用
D. 在使用药物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D(共8张PPT)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思维导图
人体的营养
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消化和
吸收
消化
过程
淀粉:在口腔中初步消化,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口腔
葡萄糖
脂肪
胃
小肠
肝脏
唾液腺
消化
系统
缺乏维生素的症状
维A:夜盲症等
维B1:神经炎等
维C:坏血病等
维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氨基酸
消化道
消化腺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
环系统
血液循环途径:
心脏:
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血液: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动脉:血流快,将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
静脉:血流慢,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血流最慢,是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细胞
动脉
主动脉
肺动脉
左心室
右心房
上腔静脉
人体的呼吸
呼吸系统
呼吸过程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和呼气
呼吸道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
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由肺泡组成,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的过程: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咽
气管
肺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排泄途径:呼气、排尿、排汗
(1)人体的排便为排遗过程,不属于排泄。
(2)水分可以通过呼气、排尿和排汗三条途径排出体外;尿素和无机盐可以通过排尿和
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其中排尿是主要途径;二氧化碳只能通过呼气这一条途径排出体外。
肾脏
膀胱
肾脏:泌尿系统的主要
器官,形成尿液的场所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肾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组成。
尿液形成过程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共同调节
神经
调节
激素调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
反射
类型:简单(非条件)反射、复杂(条件)反射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轴突、树突)构成
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生长激素:幼年分泌少患侏儒症、分泌多患巨人症
甲状腺激素:幼年分泌少患呆小症
胰岛素:分泌少患糖尿病
反射弧中结构损伤对功能的影响
(1)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受损:无感觉,无反应
(2)传出神经、效应器受损:有感觉,无反应
突起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糖尿病
人体健康的保障
传染病
及其预防
病原体引起,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控制
传播途径
切断
易感人群
保护
预防
措施
免疫
人体的
三道
防线
健康地生活
安全用药和急救
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
传染途径
传染源
易感人群
非特异性
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后天形成,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健康指一种身体上、 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或者不虚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心情愉快。(共54张PPT)
病 yuán____体 传染 yuán____ yì gǎn______人群
kàng yuán______ tūn shì______细胞 特 yì____性免 yì____
lín bā______细胞 chǔ fāng______药
原
源
易感
抗原
吞噬
异
疫
淋巴
处方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6课时 人体健康的保障
2022课标学业要求: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
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 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人进行交
流讨论。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1. 传染病
(1)概念: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
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2024.35(1)第一空]
(2)特点: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传染性
流行性
考点1 传染病及其预防[2024.35(1)第一、三空;2023.33D]
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三者缺一不可)
基本环节 概念 举例
________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患病的人或动物、病原体携带
者
__________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 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
播、生物媒介(如蚊、蝇、蝙
蝠)传播等
__________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 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婴幼儿是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切断任一环节即可)[2024.35(1)第三空;2023.33D]
预防措施 举例
____________ 隔离、治疗传染病患者;及时处理患病动物等
______________ 清洁环境并消毒;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海关检疫(禁止未经检疫的生物入境)等
______________ 避免接触传染源;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等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4. 艾滋病
(1)概念: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
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2)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通常也叫艾滋病病毒。
(3)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性传播——不安全性行
为;血液传播——输入含HIV 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消毒或艾滋病病
人用过的注射器等;母婴传播——感染 的妇女通过分娩或哺乳传给胎
儿或婴儿。
易错提示:
(1)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等一般接触及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2)目前,人类对艾滋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也没有研制出预防艾
滋病的疫苗。
1. (人教八下P74图片改编)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
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分析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流行性
感冒传播过程中的 ( )
B
A.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染源
D. 传染源、病原体、易感人群
2. (2022北部湾)外出聚餐提倡使用公筷,做到“一菜一筷”。
使用公筷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
C
A. 消灭病原体 B. 控制传染源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保护易感人群
考点2 免疫和计划免疫[2024.35(2)(3);2023.33AC]
2022课标学业要求: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的免疫功能对机体内外环境
变化所作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
1. 人体的三道防线
防线 组成 功能 类型
第一道防线 ①______和黏膜 阻挡病原体、杀 菌、清扫异物 ③_______
___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②__________ 溶解、吞噬消化 病原体 皮肤
非特异性
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脾)和④__________(如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产生抗体,清除 抗原 ⑤_______
免疫
免疫细胞
特异性
2. 抗体和抗原[2024.35(2)第二空;2023.33A]
(1)抗体: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__________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
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2)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疫苗、花粉、异体移
植的器官等。
(3)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特异的,一种抗体只针对一种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淋巴细胞
3. 免疫
(1)概念: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
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及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
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类型[2024.35(2)第一空;2023.33C]
类别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 后天形成
作用范围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
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包括防线 第________道防线 第____道防线
举例 呼吸道黏膜抵御甲流病毒入侵;胃酸杀死食物中的病原体;白细胞吞噬入的病原体;溶菌酶破坏病菌的细胞壁 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
天花
一、二
三
(3)免疫的功能:①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②清除体内衰
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③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
肿瘤细胞。
(4)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如器官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
器官产生排斥;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引起过敏反应。
4. 计划免疫
(1)概念: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
程序,有计划地给特定人群接种。
(2)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的角
度分析,疫苗相当于______,人体接种疫苗后会产生相应的______,从
而获得________免疫。
(3)意义: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简便易行的手段,能提高人体对特定
传染病的免疫力。[2024.35(3)]
抗原
抗体
特异性
. .
1. (2020玉林)皮肤和黏膜能阻挡和清扫异物,与这种免疫类
型相同的是 ( )
D
A. 吃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 B.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C. 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 D. 溶菌酶溶解病菌
2. (2022北部湾)患过痢疾的人,以后还会再患痢疾;得过
麻疹的人,一生就不再患麻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
D
A. 人体对痢疾杆菌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B. 人体对麻疹病毒产生了非特异性免疫
C. 麻疹患者体内产生了终生具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原
D. 麻疹患者体内产生了终生具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
3. (2018北部湾)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
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A. 健康的婴幼儿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
B. 接种卡介苗可以提高人体对各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C. 接种疫苗可以使人获得特异性免疫
D. 接种疫苗可以治疗疾病
2022课标学业要求:模拟展示特定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肺
复苏、包扎止血);学会科学、合理地用药。
1. 安全用药(2024.27;2023.28AC)
(1)药物分类
①________: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
医嘱服用的药物。
②__________: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
简称_____。
处方药
非处方药
考点3 安全用药与急救(2024.27;2023.28)
(2)安全用药常识
①用药要求: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使用前都应该仔细阅读药
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名称、主要成分、功能主治、不良反应、注意事
项、用法与用量、制剂与规格以及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
②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疾病。如果过多使用抗生素,会使细菌的抗药性增强,
产生超级细菌,因此不能经常或者过量服用抗生素。
. .
(3)家庭药箱常备药物: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感冒冲剂、止咳糖
浆、黄连素(止泻药)、乘晕宁、硝酸甘油(心脏病药)、降压药、创
可贴、碘伏、棉签、纱布、体温计等。
用药误区
(1)误认为用药“越多越好”“越新越好”“越贵越好”“用药时间无所谓”“可
经常服用抗生素”等。
(2)“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副作用。
2. 急救(2023.28BD)
(1)紧急呼救:拨打急救电话“_____”,交代清楚患者的姓名、性别、年
龄、症状、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120
(2)心肺复苏:针对呼吸、心跳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包括胸外心脏
按压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的顺序: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通畅 次人工呼吸,如此交
替反复进行。
①胸外心脏按压: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下段约 处,按压速度为每分钟至少100次,深
度大约5厘米。
②人工呼吸:最常用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具体操作步骤:使病人仰卧
平躺清除口鼻内污物 进行口对口吹气。
胸外心脏按压示意图
人工呼吸示意图
(3)外出血的判断及止血方法
外出血 类型 图示 血液 颜色 出血特点 止血方法
动脉 出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鲜红色 从伤口喷出或 随心跳一股一 股涌出 用手指、止血带或绷
带在伤口的______端
压迫止血
静脉 出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红色 缓慢而连续不 断地从伤口流 出 用手指、止血带或绷
带在伤口的______端
压迫止血
近心
远心
外出血 类型 图示 血液 颜色 出血特点 止血方法
毛细血 管出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 从伤口 慢慢渗出 伤口处理干净后自然
止血或贴上创可贴
续表
1. (2023广西28题2分)某班级开展“学安全用药、会急救方法”
主题班会,同学们各抒己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 超量用药身体康复更快 B. 骨折的部位不能随意移动
C. 对症用药更能发挥药物效果 D. 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大声呼救
2. (2024广西27题2分)下图是家庭常用药碘酊的说明书的部
分内容。下列用药方式不安全的是 ( )
B
A. 用于皮肤感染和消毒 B. 既可以外用也可口服
C. 不用于口腔黏膜的消毒 D. 用棉签蘸取少量药物涂搽
3. (2021百色)学校“防溺水”和“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不容忽
视。如图的①②是某校模拟救护演练所采用的救护措施,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 )
A. ①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患
者呼吸道畅通
B. 采用①的抢救措施为口对口人工
呼吸的方法
C. ②为某人处动脉出血时,应按 位置止血
D. 在①和②抢救结束后,立即打120电话呼救
D
2022课标学业要求: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拒绝吸烟、
饮酒和毒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健康。
1. 健康的定义:指一种身体上、______上和__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是______
_____。
2. 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恶性肿瘤(北师、冀少:癌症)、心脑
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被称为“生活方式病”
或“现代文明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心理
社会适应
心情
愉快
考点4 健康的生活方式[2024.38(4)]
3. 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危害
(1)烟草燃烧时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甚至导致肺癌。
(2)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
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3)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
甚至危及生命。
(4)染上网瘾的人会毫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危害身心健康。
4.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按时作息;加强体育锻炼;搞好个人
卫生;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安排上网、看电视的时间;积
极参加集体活动等。
1. (人教八下P101“练习”改编)某同学受到挫折时,采取的
不恰当措施是 ( )
B
A. 向朋友征求意见 B. 自我封闭与压抑
C. 通过运动转移注意力 D. 找适当理由安慰自己
2. (2022北部湾)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儿童的健康是全民健康
的基石。以下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是 ( )
B
A. 远离烟酒,健康长久 B. 暴饮暴食,高糖高脂
C.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D. 按时作息,适度锻炼
典题1 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源的是 ( )
C
A. 甲肝病毒 B. 污染的食物 C. 甲肝患者 D. 污染的水源
易错提示
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病原体是造成人或动物患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
等生物。传染源是患病者或病原体携带者,会散播病原体。
重难1 区分病原体和传染源
真实情境运用
1-1 生命安全与健康 春季是水痘的高发期,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
病。从传染病流行的角度分析,水痘病毒属于 ( )
B
A. 抗原 B. 病原体 C. 抗体 D. 传染源
典题2(2023怀化)下列做法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
B
A. 加强体育锻炼——保护易感人群
B. 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
C. 通风、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D. 将患者隔离——控制传染源
重难2 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判断
技巧点拨
判断传染病预防措施的方法
(1)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治疗、及时
杀死、焚烧或掩埋。
(2)对环境、场所、用过的器具等采取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如洗
手、通风、喷洒消毒液等。
(3)对健康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锻
炼身体等。
真实情境运用
2-1 传统文化(2024柳州模拟)东晋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
中介绍,在瘟疫流行时用艾叶烟熏消毒,从而预防瘟疫传染。这正是传
传病预防措施中的 ( )
C
A. 控制传染源 B. 杀死病原体
C. 切断传播途径 D. 保护易感人群
2-2 生活情境 下列描述预防传染病的顺口溜中,预防措施不同于其他选项
的是 ( )
D
A. 遇到病人戴口罩 B. 开窗通风很重要
C. 双手流水勤清洗 D. 适度锻炼身体好
典题3 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B
A. 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B. 抗原就是指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C.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 麻疹病毒和麻疹疫苗都可以作为抗原
重难3 抗原和抗体
知识归纳
真实情境运用
3-1 科技成就(2024遂宁)2024年5月17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
球首创,将转基因猪肝脏成功移植到肝癌重症患者身上,开辟了肝癌治
疗新路径。从免疫概念分析,该转基因肝脏相当于 ( )
C
A. 抗体 B. 病原体 C. 抗原 D. 疫苗
【提出问题】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
【制订并实施计划】
1. 用体积分数为的酒精与蒸馏水按比例配制成体积分数为
的不同浓度酒精溶液。
实验6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 选取大小一致、生长状况相近的成年水蚤若干。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蒸
馏水,用吸管吸取一只水蚤放在水滴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10秒内
水蚤的心跳次数;用吸水纸吸干蒸馏水,滴加体积分数为 的酒精溶液,
记录10秒内水蚤的心跳次数。换一只水蚤进行重复实验,重复3次,取平
均值。用同样的方法记录其他浓度酒精溶液中水蚤的心率。
【实验结果与结论】
不同体积分数 的酒精浓度 蒸馏水
10秒内水蚤的 心跳次数 33 30 24 22 21 18 0
结论 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 逐渐______;当酒精溶液的体积分数达到______时,水蚤因酒 精浓度过高而死亡。 降低
实验注意事项: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先在蒸馏水中观察再在酒精溶
液或烟草浸出液中观察。因为残留的酒精溶液或烟草浸出液会对水蚤的心
率产生影响。
1.[科学探究原则]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组是对照组。
酒精浓度
蒸馏水
2.[实验操作目的]①实验中设置蒸馏水组,目的是__________;②选取
大小一致、生长状况相近的成年水蚤是为了______________;③每组
设置重复实验,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对照
控制单一变量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3.[联系生活]此探究结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禁止过量饮酒 (合理即可)
4.[变量更换]某实验小组将四份等量的香
烟烟丝分别加入、、 、
蒸馏水中制成浸出液1、2、3、4,
以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实验数据如图。
(1)实验变量:________________。
烟草浸出液浓度
(2)实验结论: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______(填“抑制”或“促进”)
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______(填“越弱”或“越强”)。
促进
越强
(3)2024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结合此主
题和实验结果,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导家人朋友不要吸烟(合理即可)
针对练习
1.“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鲫鱼探究酒精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
步骤一:取4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依次加入等量的浓度为、、
和 的酒精溶液。
步骤二:每个烧杯放入三条体积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鲫鱼,记录下三
十分钟内鲫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
步骤三:重复以上实验三次。统计三次实验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跟踪训练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处理方式 酒精溶液 酒精溶液 酒精溶液 酒精溶液
出现侧翻 时间/秒 65 44 29 20
死亡时间/秒 535 402 305 196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设计中有不足之处,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
应该加一个烧杯,加入等量
的清水作为对照组
酒精浓度
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四组与一组相比,鲫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____秒。通过对
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鲫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鲫鱼
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越 ____。
45
短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酗酒对健康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酗酒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肝损伤等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处理方式 酒精溶液 酒精溶液 酒精溶液 酒精溶液
出现侧翻 时间/秒 65 44 29 20
死亡时间/秒 535 402 305 196
拓展迁移
2. (2024云南模拟)为探究“香烟烟雾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科研
人员取同品种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暴露在不同浓度的香烟烟
雾环境中6小时,重复七天后用跳台实验(躲避电刺激跳回站台)错误
次数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环境中香烟烟雾浓度 跳台错误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组 无烟 129 46
第二组 1支香烟烟雾 198 185
第三组 2支香烟烟雾 214 210
据表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2)取同品种的小鼠完成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
香烟烟雾浓度
控制单一变量
(3)据表分析,与第一次相比,小鼠第二次跳台错误次数减少最多的是
第____组,随着香烟烟雾浓度增加,小鼠跳台错误次数______(填“增多”
或“减少”),该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增多
香烟烟雾抑制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浓度越高学习记忆能力越差
组别 环境中香烟烟雾浓度 跳台错误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一组 无烟 129 46
第二组 1支香烟烟雾 198 185
第三组 2支香烟烟雾 214 210(共59张PPT)
神经中 ____ ______ 神经____ 反射 ____
____孔 ____状体 ____状体 视网 ____
____膜 耳 ____ ______素 ____素
关节____ 关节____ ______ ____二头肌
枢
脊髓
元
弧
瞳
晶
睫
膜
鼓
蜗
胰岛
激
囊
窝
屈肘
肱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5课时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2课标学业要求:描述神经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
适应的观念。
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考点1 人体的神经系统[2024.38(1)]
2.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1)神经元的结构
(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元的结构及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联系示意图
1. (2021百色)酒驾易发生交通事故。人在酒驾时明显表现为
动作反应慢、不协调、不准确,从而影响各项行车操作。造成动作不协
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 ( )
A
A. 小脑 B. 大脑 C. 脊髓 D. 脑干
2. (冀少七下P75图片改编)如图表示人体某系统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C
A. 此图表示神经元的结构
B. 此系统是神经系统
C. 图中①代表神经末梢
D. ②是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2022课标学业要求: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的神经系统对机体内外环境
变化所作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运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分
析由于反射弧受损可能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或异常行为表现,提出相应的
预防措施。
考点2 反射和反射弧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______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
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易错提示:反射 应激性。反射是应激性的一种,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
应激性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植物、草履虫等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具
有反射活动,但有应激性。
神经
(2)反射的类型
简单反射 (冀少、北师:非条件反射) 复杂反射
(冀少、北师:条件反射)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的 后天获得的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如脑干、脊髓) __________
时效性 永久、固定的,不会消失 暂时、易消退的
举例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 射、膝跳反射、吃梅止渴等 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画饼
充饥、听见铃声进教室等
联系 复杂(条件)反射是在简单(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大脑皮层
(3)人类特有的反射:人类能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
复杂(条件)反射,这与人类大脑皮层具有______中枢有关。如谈虎色
变、听到别人描述梅子时分泌唾液等。
语言
2.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结构
反射弧示意图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效应器
(2)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受损:____感觉
____反应
传出神经、效应器受损:____感觉____反应
无
无
有
无
反射弧中结构损
伤对功能的影响
1. (人教七下P93资料改编)《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
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
卒闻之,口皆出水。后世据此引出成语“望梅止渴”。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是 ( )
B
A. 士兵听到关于梅子的描述分泌唾液
B. 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C. 该反射由大脑皮层控制
D. 该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2. (2022贺州)丹丹同学用手抓起刚蒸好的馒头,来不及思考
就迅速将馒头丢下。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A. 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 ①能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C. 完成该反射的路径为
D. 若丹丹有感觉但不能完成该反射活动,可能是因为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受损
3. (2022梧州)以下过程表示冰球运动员在球场上的反射活
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B
A. 该反射属于复杂的反射 B. 该反射的感受器是眼球的角膜
C. ①是该反射的传入神经 D.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2022课标学业要求:描述眼和耳的结构与功能,阐明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
程;学会科学用眼和用耳,保护眼和耳的健康。
考点3 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2023.35)
1. 眼和视觉
(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眼球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2)视觉的形成过程
物体反射的光线______瞳孔________玻璃体 ________(形成物
像)视神经 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视觉)。
(3)眼球的调节
①瞳孔控制光线的进入量:光线强时,瞳孔变____;光线弱时,瞳孔变
____。
②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冀少:凸度):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曲
(凸)度变____;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凸)度变____。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小
大
大
小
(4)近视的成因、矫正及预防
①近视的成因及矫正
成因 成像特点 矫正方法
近视 眼球的前后径过____或晶状 体的曲(凸)度过____且不 易恢复原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____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戴____透镜
②近视的预防: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眼的清洁卫生。读写姿势要正
确;看书一小时后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
在强光或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在走路、躺卧时看书等。
长
大
前
凹
2. 耳和听觉
(1)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声波外耳道______听小骨______(含有听觉感受器) 听觉
神经 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听觉)。
(3)耳的保护:①减少和消除噪声;②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③不让
脏水进入外耳道;④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
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⑤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
避免病菌从咽鼓管进入,引起中耳炎等。
鼓膜
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3. 其他感觉器官
鼻——嗅觉器官;
舌——味觉器官;
皮肤——具有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
1. (人教七下P79、P84图片改编)下列是对“看见闪电,听见
雷声”的相关解释,请结合耳和眼球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①将声波振动转化为机械性
振动
B. 感受雷声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③
C. 正常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需通过⑤的调节
D. 闪电最终落在⑥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D
2. (2023广西35题2分)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为了理解眼
卫生保健知识,老师组织同学们依据物理成像原理制作了一个可调节的
眼球结构成像模型。用注射器控制水透镜中水的含量,调节水透镜的曲
度(向内推注射器加水,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变小),改变成像
的焦距。如图表示正常眼球的成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光屏模拟视觉形成的神经中枢
B. 注射器模拟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C. 模拟看近处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外拉注射器
D. 模拟课间远眺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内推注射器
√
【解析】光屏模拟视网膜,是形成物像的地方,A错误。注射器模拟睫
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作用,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则
反之。B正确。看近处时的晶状体曲度变大,因此模拟看近处时的晶状
体变化,向内推注射器,C错误。课间远眺时,晶状体曲度变小,因此
模拟课间远眺时的晶状体变化,向外拉注射器,D错误。
2022课标学业要求:描述内分泌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
相适应的观念;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对机体内外环境变
化所作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
1. 分泌腺的类型
类型 有无导管 分泌物 输送方式 举例
内分泌腺 无 激素 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 血管,随血液循环输送 胰岛、甲状腺、
性腺等
外分泌腺 有 汗液、消 化液等 经导管排出 汗腺、唾液腺、
肠腺等
考点4 人体的激素调节 [2023.38(3)]
2.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人体的各种内分泌腺共同组成________系统,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对
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垂体 __________ 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幼年分泌不足:________
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
内分泌
生长激素
侏儒症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 生长发育,提高神经 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分泌不足:________
成年分泌过多:甲亢
食物中缺碘:地方性甲状
腺肿
呆小症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胰岛 ________ 调节糖类的吸收、利 用和转化 分泌不足:________
性腺 睾丸:雄性激 素卵巢:雌性 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 育,激发并维持第二 性征 分泌不足:影响性器官发
育和第二性征
肾上腺 肾上腺素 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促使心跳加快 分泌较多:心跳加快,血
压升高,面红耳赤
胸腺 胸腺激素 / /
续表
胰岛素
糖尿病
3.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_的调节,也受到______调节的
影响。
神经系统
激素
1. (2022贵港)饭后一段时间,许多营养物质被吸收,这时会
引起胰岛素分泌量的 ( )
D
A. 减少,随后血糖上升 B. 增多,随后血糖上升
C. 减少,随后血糖下降 D. 增多,随后血糖下降
2. (2018贺州)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A.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通过导管分泌的
B.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C. 年幼的侏儒症患者可定期注射生长激素治疗
D.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作用很大
2022课标学业要求:说出性激素对第二性征的影响,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
和心理发生的变化,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考点5 青春期(2024.29;2023.24)
青春期 变化 具体表现 正确应对
身体 变化 ①显著特点:______突增 (一般女孩身高迅速增加的年龄比 男孩____两年左右) ②神经系统、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 能明显增强 ③性器官的发育与成熟:男孩出现 遗精,女孩会来月经。性器官分泌 的________促使出现第二性征 青春期身心的变化都是正
常的,我们应该坦然面对,接纳自己。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正确对待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同学间相互帮助,与父母、师长密切交流
身高
早
性激素
青春期 变化 具体表现 正确应对
心理 变化 ①性意识开始萌动 ②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 想与家长交流 ③独立意识增强,遇到挫折又有依 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心 青春期身心的变化都是正
常的,我们应该坦然面对,接纳自己。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正确对待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同学间相互帮助,与父母、师长密切交流
续表
1. (2024广西29题2分)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生理和心理都
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列做法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是 ( )
B
A. 主动学习青春期有关知识 B. 挑食、厌食或暴饮暴食
C. 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D. 人际交往中做到自尊、自爱
2. (2022贵港)如图是男、女主要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据图
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
A. 青春期是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B. 女孩性器官开始明显发育的年龄比男孩的早
C. 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D. 10岁之前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都很缓慢
1. 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鱼的游泳、鸟的飞行、
大象的行走、马的奔跑、兔子的跳跃等。
2. 运动系统的组成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冀少、北师:骨连结)和肌
肉(冀少、北师:骨骼肌)组成。
(2)骨: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考点6 动物的运动(2024.32;2023.34A)
(3)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冀少、北师: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关节结构示意图
【归纳总结】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软骨和滑液有关,关节的牢固性与关节
囊和韧带有关。
(4)肌肉(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肌腱
组成。骨骼肌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
(5)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相邻的
骨上。
3. 运动的产生
(1)产生过程: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
__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一组骨骼肌只能
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
所以完成一个动作至少需要____组骨骼肌配合。
(2)在运动过程中,____起杠杆(冀少:支撑)作用,______起支点
(冀少:枢纽)作用,________提供动力。
关节
两
骨
关节
骨骼肌
(3)屈肘和伸肘
动作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 ①______ ②______
伸肘 ③______ ④______
提、举重物 收缩 收缩
自然下垂 舒张 舒张
收缩
舒张
舒张
收缩
(4)运动的协调:运动不仅要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______系统的
调节,运动消耗能量,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
配合。
神经
4. 运动的意义: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
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 (2022百色)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方法。某同
学利用木板、螺丝、松紧带等材料制作了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
如图所示。木板、螺丝、松紧带分别代表运动中的 ( )
C
A. 骨、肌腱、关节 B. 骨、肌腱、骨连结
C. 骨、关节、骨骼肌 D. 骨、骨骼肌、骨连结
2. (人教八上P43图片改编)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在运动
中起支点的作用。如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 骨的两端连接着同一块骨骼肌,本身不运动
B. 运动仅需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即可完成
C. ②④都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使关节牢固
D. ①为关节囊,可以把③和⑤牢牢的连在一起
3. (2022贺州)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国旗护卫队的同学们会向
国旗敬礼。下列对敬礼动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C
A. 敬礼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完成此动作需要消耗能量
C. 由一块骨骼肌参与即可完成
D. 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1. 动物行为的类型
(1)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分为: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
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冀少、北师:社群)行为等。
(2)根据获得途径分为:________行为和______行为。
先天性
学习
考点7 动物的行为【2022课标作删除处理】(2024.24;2023.22)
2.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获得途径 生来就有 出生后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决定因素 由体内的__________决定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举例 蜘蛛织网、蜜蜂采蜜、大雁 南飞、飞蛾扑火、婴儿吮奶 等 老马识途、小鼠走迷宫、鹦鹉
学舌、黑猩猩堆木箱摘取香蕉
等
意义 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 存和繁殖后代 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
变化
联系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遗传物质
3. 社会(社群)行为
(1)含义:一起生活的动物群体内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
活的行为。
(2)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______,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3)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蜜蜂、蚂蚁、狒狒、猴、大雁、大象、狼等。
(4)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传递信息。
组织
分工
1. (2024广西24题2分)北极熊嗅觉灵敏,若发现冰面下有海
豹,它会在冰面上等候,一旦海豹露头,就发动突然袭击。这种行为属
于 ( )
C
A. 迁徙行为 B. 繁殖行为
C. 取食行为 D. 社会(社群)行为
2. (2023广西22题2分)到了冬季,狼会集群生活,形成一个
有“首领”、有“分工”并能利用各种信息交流保持联系的群体。狼群的这
种行为属于 ( )
C
A. 繁殖行为 B. 攻击行为
C. 社会(社群)行为 D. 防御行为
3. (2022北部湾)动物行为复杂多样。下列行为需要通过学习
才能获得的是 ( )
D
A. 刚出生的婴儿会吮吸乳汁
B. 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
C. 遇到危险时母鸡会保护小鸡
D. 经调教的小狗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
典题1 膝跳反射可用于检测神经系统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状况。据图分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D
A. 该反射属于简单(非条件)反射
B. 检测时,需快速叩击膝盖下缘的韧带
C. 若①受到损伤,则膝跳反射不能发生
D. 被叩击的感觉,在②神经中枢中产生
重难1 反射发生的过程
技巧点拨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方法1:具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的图示为“ ”。
方法2:与神经中枢连接的两个神经元中,带“ ”的是传入神经,带“ ”
的是传出神经。
真实情境运用
1-1 生活情境(2024南宁模拟)人吃柠檬、山楂等水果时唾液的分泌量
会增加,该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A. 这种神经调节方式属于简单反射
B. 完成此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C. 反射过程中,唾液腺属于感受器
D. 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解析】人吃柠檬、山楂等水果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生来就有的,一种
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参与即可完
成,属于简单反射,A正确,D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
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错误。此反射过程中,舌属于感受器,
唾液腺属于效应器,C错误。
典题2 人体膝关节的屈伸主要与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活动有关。在完成
由图甲到图乙所示的动作时,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B
A. 膝关节为运动提供动力
B. 股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C. 只需股四头肌收缩就能完成
D. 股四头肌牵拉股骨绕膝关节活动
重难2 运动的产生
知识归纳
真实情境运用
2-1 生活情境(2024烟台)上完体育课回到教室,小刚拿起水杯大口喝水。
完成下图动作时 ( )
C
A. ①舒张,②收缩
B. ②两端附着在肱骨上
C. 需要肌肉和骨骼的协调配合
D. 只要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参与(共26张PPT)
______系统 ____脏 ______
肾小____ 过 ____ 排 _____
泌尿
肾
膀胱
囊
滤
泄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4课时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 排泄的概念: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
过程。
易错提示:人体的排便为排遗过程,不属于排泄。
考点1 人体的排泄
2. 排泄的途径
排出途径 排出形式 涉及的系统或器官 排出物质
呼气 气体 呼吸系统(肺) __________和少量水
排尿 尿液 泌尿系统(肾脏) 大量水、无机盐、______等
排汗 汗液 皮肤 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
【归纳总结】水分可以通过呼气、排尿和排汗三条途径排出体外;尿素和
无机盐可以通过排尿和排汗两条途径排出体外,其中排尿是主要途径;二
氧化碳只能通过呼气这一条途径排出体外。
二氧化碳
尿素
1. (人教七下P76“练习”改编)保健医生对某长跑运动员在环
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完全休息和跑步时,通过不同途径散失水
分情况,结果如下表(单位:毫升)。下面对该组运动数据的解读,不
正确的是 ( )
A. 休息时人体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是排尿
B. 跑步时人体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是呼气
C. 排汗不仅能排出废物,还能调节体温
D. 人在跑步时需要补充适量的水分
尿液 粪便 汗液 呼出气体
休息(一天) 1 800 200 100 300
运动(一天) 500 200 2 000 600
√
2022课标学业要求:描述泌尿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
适应的观念。
1.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考点2 泌尿系统
2.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
1. (2019柳州)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
B
A. B. C. D.
2. (2022贺州)下列关于泌尿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D
A.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B.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有过滤作用
C. 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D. 尿液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
2022课标学业要求:学会根据尿常规化验的主要结果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1.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作用。[2023.38(2)第二空]
过滤(冀少、北师:滤过)
重吸收
考点3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2024.33;2023.38(2)第二空]
备考补充
一个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而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 ,
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
2. 健康人血液、血浆、尿液和原尿的成分比较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尿素、尿酸
血液 √ √ √ √ √ (浓度低)
血浆 √ √ √ √ (浓度低)
原尿 (微量) √ √ √ (浓度低)
尿液 √ √ (浓度高)
【归纳总结】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与原尿相比,尿液
中不含葡萄糖。
3. 血尿、蛋白尿和糖尿的对比
类型 病症 病因
血尿 尿液中有红细胞,颜色呈红色 ________病变,通透性增大,使原本不能
过滤的血细胞、蛋白质被滤出
蛋白尿 尿液中有蛋白质 糖尿 尿液中有葡萄糖 ________病变,重吸收作用减弱,不能将
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吸收回血液;或_____
___(激素)分泌不足;或一次性摄入糖分
过多
肾小球
肾小管
胰岛素
4. 尿液的排出
(1)排尿的途径:______(形成尿液)输尿管______尿道 体外。
(2)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______能暂时
贮存尿液。
(3)排尿的意义:排出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
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肾脏
膀胱
膀胱
1. (2020北部湾)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
相比,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
C
A. 氧气增加 B. 二氧化碳减少
C. 尿素减少 D. 血糖浓度增加
2. (2021柳州)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对某健康人①②
③处液体中物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某物质含量在①与②中相等,且
①中远大于③,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
A
A. 尿素 B. 氨基酸 C. 葡萄糖 D. 蛋白质
3. (情境素材·尿常规化验单)某患者尿液化验的部分结果见
下表,你推测其泌尿系统中最可能出现病变的结构是 ( )
项目名称 检验结果 正常参考值
尿葡萄糖 阴性 阴性
尿蛋白 阴性
镜检红细胞
注:“阴性”表示0或检测不到。
D
A. 输尿管 B. 肾小管 C. 膀胱 D. 肾小球
4. (2021贺州改编)下列有关排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B
A. 排尿可以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B. 饮水量少时,排出的尿液中尿素浓度会降低
C. 某人尿液中有葡萄糖,不一定是糖尿病
D. 如果尿液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肾脏内部形成沉淀,有可能形成肾结石
典题1 (2022东营改编)肾脏是人体精密的过滤器,如图为尿的形成过程示
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C
A. 人体产生的尿素只能以尿液形式排出
B. 1、2、3都是动脉血管
C. 3与1相比,3中液体的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D. 6与5中的液体成分相比,含有少量葡萄糖
重难1 尿液的形成过程
技巧点拨
真实情境运用
1-1 生活情境(2024河南)人大量食用红肉火龙果后尿液会变红,原因是
火龙果中的甜菜红素难以被分解,随尿液排出。尿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
在甜菜红素排出过程中,不经过的结构是 ( )
C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生命安全与健康(2024柳州模拟)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
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抽取囊内液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的一种方法。为
研究肾单位功能,科学家进行了微穿刺操作(如图所示)。下列表述表
示正确的是 ( )
C
A. 一个肾单位由①③⑤组成
B. 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
C. ③发生病变时,④内液体有可能含血细胞
D. ④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含量减少
【解析】肾单位包括③肾小球、④肾小管、⑤肾小囊,A错误。①为入球
小动脉,②为出球小动脉,①②内都流动脉血,B错误。③肾小球发生病
变时透过性增大,使原本不能滤过的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进入肾小囊腔
中,肾小管又不能重吸收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C正确。当血液流经肾
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
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
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
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④末端流出的是尿液,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原尿
中的大部分水,所以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增高,D错误。
典题2 (2022海南)如下表是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及肾小管
末端液体内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据此判断甲、乙分别是 ( )
血浆 肾小囊中 肾小管末端
甲
乙
B
A. 甲是尿素,乙是无机盐 B. 甲是无机盐,乙是葡萄糖
C. 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D. 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重难2 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
技巧点拨
蛋白质在血浆中含量最高,在原尿中含量大幅度下降,在尿液中含量
降至0;葡萄糖在血浆和原尿中含量一致,在尿液中含量降至0;无机盐、
尿素在血浆和原尿中含量偏低,在尿液中含量较高。
真实情境运用
2-1 推理思维(2024成都)健康人形成尿液的过程中,某物质在肾单位不同
部位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据图推测,该物质可能是 ( )
A. 蛋白质 B. 尿素 C. 葡萄糖 D. 无机盐
C(共31张PPT)
____ ____ _____
________ ____ ____膜
____肌 ____间肌 ______
收 ____
鼻
咽
喉
支气管
肺
黏
膈
肋
胸廓
缩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3课时 人体的呼吸
2022课标学业要求:描述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
适应的观念。
1. 呼吸系统的组成:由________和____组成。
呼吸道
肺
考点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024.38(3)第一空;2023.38(2)第一空]
呼吸道结构 功能
鼻 鼻腔内有鼻毛,能阻挡灰尘;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能温暖吸入的空气;鼻黏膜内的黏液腺分泌黏液,起清洁
和湿润作用
咽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喉 有声带,可发声
气管 形成痰的部位
支气管 (1)呼吸道的作用:保证气体顺畅通过,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_______
___________,但这种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由______组成,是进行气体交换
的主要场所。[2023.38(2)第一空]
(3)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暖、湿润、清洁
肺
肺泡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链接生活
(1)跑步时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原因是鼻腔里有鼻毛、黏膜和毛细
血管,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温暖、湿润作用。
(2)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因为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
进入气管,容易引起剧烈咳嗽。
(3)日常生活中不要随地吐痰,是因为痰中含有致病细菌,会传播疾病。
2.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2024.38(3)第一空]
(1)肺泡数量极多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大大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
透过
1. (人教七下P42“讨论”改编)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比生
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大一些,这有利于 ( )
C
A. 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 气体扩散
C. 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D. 气体交换
2. (北师七下P52图片改编)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C
A. 呼吸道由①②③④⑤构成
B.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②
C. 痰形成的主要部位是③
D.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⑥
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地
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
膈肌的运动
模拟膈肌运动示意图
模拟肋骨和胸骨运动
示意图
考点2 呼吸过程[2024.38(3)第二空]
状态 肋间肌和膈肌 膈顶部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气体进出
吸气 ______ ______ 扩大 ______ ______外界气压 入肺
呼气 ______ ______ 缩小 ______ ______外界气压 出肺
收缩
下降
扩张
低于
舒张
上升
收缩
高于
2.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
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原理 气体扩散(气体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图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过程 肺泡中的①______透过肺泡壁和 毛细血管壁向血液中扩散,血液 中的②__________向肺泡扩散 血液中的⑤______向组织细胞中
扩散,组织细胞中的
⑥__________向血液中扩散
表达 方式 肺泡 血液 血液 组织细胞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续表
结果 血液由③______血变成④______ 血 血液由⑦______血变成⑧______
血
静脉
动脉
动脉
静脉
易错提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
量增加。但无论是吸入的气体还是呼出的气体,含量最高的都是氮气,且
氧气含量都高于二氧化碳含量。
. .
. .
. .
3.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人体细胞通过______作用,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
时释放______,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有机物
的氧化分解主要在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2024.38(3)第二空]
呼吸
能量
线粒体
4. 呼吸的全过程
1. (北师七下P54图片改编)生物课上,老师用钟形罩、气球、
橡皮膜等材料制成以下装置,模拟膈肌的运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B
A. 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B. 甲模拟吸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
C. 乙过程中胸廓容积变小
D. 这个模型说明,呼吸与膈肌的运动有关
2. (2021贺州)“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的呼吸实质上包含
如下几个连续的过程:
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③气体随血液流动
④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⑤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以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D
A. ①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B. ②和④过程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C. 氧气在循环系统中通过红细胞运输
D. ⑤过程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3. (人教七下P48图片改编)人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会随机体活
动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图表示某人在剧烈运动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B
A. 与睡眠时相比,剧烈运动时呼吸
频率加快、深度变浅
B. 段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肺内气
体压力增大
C. 段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
D. 20秒内每完成一次吸气和呼气所用的时间相同
【解析】剧烈运动时需要的能量多,消耗的氧气多,所以与睡眠时相比,
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快、呼吸深度深,A错误。曲线 ab 段肺容量减小,表
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肺内气体压力增大,B正确。曲线
bc 段肺容量增大,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
扩大,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每 20 秒呼吸 9 次,但是 20 秒内每完成一
次吸气和呼气所用的时间并不都是相同的,第一、二次呼吸用了 5 秒,第
三、四次呼吸用了不到5秒,D错误。
4. (2020北部湾)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
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D
A. 在人体内只有肺泡周围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B. 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三层细胞
C. 血液流经肺泡周围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D. 通过扩散作用实现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
典题1 操场上正在举行七年级篮球赛,运动员的呼吸加深加快。他们吸气
时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 )
A
A. 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B. 膈顶部下降
C. 胸廓变大 D. 肺内气压减小
技巧点拨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时,肌缩胸扩内压小;呼气时,肌舒胸缩
内压大。
重难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真实情境运用
1-1 生命安全与健康 当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
急救法进行急救。该急救法通过快速勒紧患者的上腹部,产生有冲击
力的气流,将异物排出,施救时,被救助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
A. 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小
B. 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C. 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
D. 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大
C
1-2 跨学科实践(2024广安)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来模拟肺与外界
的气体交换,、、 模拟呼吸系统的相应结构,橡皮膜模拟膈。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
C
A. 图中、、 分别模拟支气管、气管、肺
B. 向上推橡皮膜,模拟吸气过程,液面A下降
C. 向下拉橡皮膜, 内气压减小,液面B上升
D. 向下拉橡皮膜,模拟膈肌收缩,液面B下降
典题2(2022梧州)如图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
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C
A. 段表示吸气, 段表示呼气
B. 段的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
C. 段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胸廓容积扩大
D. C点为呼气结束点,此时肺内外气压相等
重难2 与吸气和呼气相关的曲线
知识归纳
(1)胸廓(肺)容积曲线图
、段胸廓(肺)容积缩小,表示______过程; 段胸廓(肺)容积扩
大,表示______过程。胸廓(肺)容积最大值、 点表示吸气结束的瞬间,
最小值、 点表示呼气结束的瞬间。
呼气
吸气
(2)肺内气压曲线图
段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表示______过程; 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
气压,表示______过程。A、B、C三点的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B点表
示吸气结束的瞬间,C点表示呼气结束的瞬间。
吸气
呼气
真实情境运用
2-1 生活情境 小茗同学在进行肺活量的检测时,先深吸一口气再尽力呼气。
他呼气时胸腔容积和肺内气体压力的变化曲线分别是 ( )
D
A. 变大、段 B. 变小、 段
C. 变大、段 D. 变小、 段
典题3 如图是人体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
D
A. 外界气体按照 方向进入肺泡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代表二氧化碳气体,主要是在组织细胞内产生的
D. 从 端流出的血液,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重难3 肺泡处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知识归纳
人体的气体交换
过程 实现方式 表示方式 结果
肺与外界 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体入肺与气体出肺
过程 实现方式 表示方式 结果
肺泡与血 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 扩散 ________________ 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
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
血
血液与组织细 胞的气体交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
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
静脉血
续表
真实情境运用
3-1 学习场景 图1是发生在人体肺部或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
其中甲是肺泡或组织细胞的一部分,乙是毛细血管,①和②是不同气体,
箭头表示气体进出方向。图2中四位同学关于图1的分析,正确的是 ( )
图1
图2
A. B. C. D.
D
【解析】如果图 1是发生在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乙是毛细血
管。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
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则①表示氧气,②表示
二氧化碳。如果图1是发生在人体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乙
是毛细血管,血流经各组织处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
胞里,同时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则①表示二氧化碳,②
表示氧气。故图2中四位同学关于图1的分析,正确的是 D同学。(共48张PPT)
血 jiāng____ 心 zàng____ bàn____膜
血 guǎn____ xún huán______ 同xíng ____血
浆
脏
瓣
管
循环
型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第2课时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追本溯源过考点
血液循环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
等废物。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
2022课标学业要求:学会根据血常规化验的主要结果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1. 血液的组成:血液由______和________构成。
血浆
血细胞
血液分层图
血液的组成示意图
血液是人体内流动的结缔组织,不仅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还参与
调节体温等。
考点1 血液 —— 物质运输的载体
2. 血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无机盐等;主要功能是
运载________,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激素等。
3. 血细胞: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如下表:
类型 特征 主要功能 异常症
红细胞 数量①______,呈两面凹 的圆盘状(冀少、北师: 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 ②______细胞核 运输③____ 和部分二氧 化碳 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
低于正常值,可能患有
④______,应多吃含⑤
____和⑥________丰富
的食物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最多
没有
氧
贫血
铁
蛋白质
类型 特征 主要功能 异常症
白细胞 体积较⑦____、数量 较⑧____,呈圆球状, ⑨____细胞核(可用 于做亲子鉴定) 吞噬病菌和异物,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数量高于正常值,身体
可能有⑩______
血小板 体积 ______,形状不 规则,无细胞核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数量过少,会造成凝血
困难;数量过多,易形
成血栓
大
少
有
炎症
最小
续表
备考补充
红细胞富含__________,它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在氧含量高的地方
容易与氧__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
血红蛋白
结合
分离
1. (人教七下P54“练习”改编)生活在上海市的小王同学去拉
萨旅行,刚到高原时,他的血液中何种成分会明显增加 ( )
A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无机盐
2. (2019梧州)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①能吞噬入侵病毒 B. ②只能运输废物
C. ③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 ④具有凝血止血的功能
3. (2021柳州)某同学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检验单的部分结
果如下表所示。该同学最可能 ( )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白细胞(激光法)
红细胞(电阻法) 5.07
血红蛋白(比色法) 151.0
血小板(电阻法) 226
B
A. 患有贫血症 B. 身体有炎症
C. 血液不易凝固 D. 体内血压升高
2022课标学业要求:从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说明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在
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差别。
1. 血管的类型及特点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分布 情况 一般分布较深, 也有些分布较浅 有些分布较深,有些分布较浅 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
考点2 血管——血液流动的管道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结构 特征 管壁较厚,弹性 大,管径较小 管壁较薄,弹性 较小,管径较大 管壁非常薄,只由①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②______通过
血流 速度 快 慢 最慢
一
单行
续表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功能 将血液从③______送到④_____________ 将血液从⑤_____ _______送回⑥ ______ 血液和组织细胞进行物
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流 动方向 血液在三种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一般是⑦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心脏
身体各部分
身体
各部分
心脏
小动脉 毛细血管 小静脉
续表
备考补充
(1)手臂上的“青筋”、抽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都是______。中医“把
脉”时手指按压的是______。
(2)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_。
静脉
动脉
静脉瓣
2. 三种血管的判断
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
根据血流方向判断:
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主干处是动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主干处是静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①数量____,分布广;②管径小,只允
许红细胞______通过;③管内血流速度______;④管壁薄,只由____层扁
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多
单行
最慢
一
小实验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实验步骤】
1. 包裹:选择尾鳍色素____的、活的小鱼,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
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 安放: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
在培养皿上,等小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
鳍上。
少
3. 观察: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____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管内血
液的流动情况。实验过程中要时常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保证小鱼
的正常呼吸。
低
【实验结果】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种血管,血管①是______,血管②是毛细血
管,血管③是______。三种血管中,血管[ ]内的血液流速最快,
血管[ ]内的血液流速最慢。
动脉
静脉
①
②
【实验讨论】
1.[原因分析]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尾鳍色素较少的活小鱼,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目的]实验时用湿棉絮包裹小鱼鳃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
减少色素的干扰,便于观察,而且只有活的小鱼血管内的血液才会流动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1. (2022贵港)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
压力叫血压。人在安静状态下,用血压计在________处测量,所得数据
才能反映其血压是否正常 ( )
B
A. 心脏 B. 上臂肱动脉 C. 主动脉 D. 肺静脉
2. (人教七下P58图片改编)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
的三种血管,据图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
B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甲丙乙
3. (冀少七下P34“当堂练”改编)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
分去的血管叫动脉,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C
A. 能进行物质交换 B. 血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C. 管内血流速度快 D. 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的结构第三空]
考点3 心脏——输送血液的泵[2023.38(1)第三空]
易错提示:心脏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不同侧不相通。
(2)心脏的功能: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是输送血液的泵。
2. 心脏的工作
1. (2021贺州)如图中,乙图所示医生把脉的血管与甲图心脏
中的哪个腔相连 ( )
D
甲
乙
A. ①——右心房 B. ②——右心室
C. ③——左心房 D. ④——左心室
2. (人教七下P66“练习”改编)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B
A. ①是上、下腔静脉,内流动脉血
B. ③④之间有瓣膜,血液只能从③流向④
C. 心脏结构中⑤的心肌壁最厚
D. ④⑥收缩时,血液流回心脏
2022课标学业要求:描述循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
适应的观念;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相互联系。
1. 动脉血和静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称为______血;含氧较少、
颜色暗红的血液称为______血。
动脉
静脉
考点4 血液循环 —— 物质运输的路线[2024.38(2)第一空]
2. 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条途径。
体循环
肺循环
(1)体循环路径:________ ________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各级
静脉上、下腔静脉 ________。
第一空]
(2)肺循环路径:________
________ 肺部毛细血管
________ ________。
左心室
主动脉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静脉
左心房
(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区别与联系
循环路径 体循环 肺循环
区别 起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终点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血液变化 ⑤______血______血 ⑦______血______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和营养物质,把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
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
泡中的氧进入血液
左心室
右心室
右心房
左心房
动脉
静脉
静脉
动脉
循环路径 体循环 肺循环
联系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流动方向都是心室 动脉 __________ 静脉 心房 2.体循环与肺循环同时进行,并且通过心脏连通组成一 条完整的循环路线 毛细血管
续表
备考补充
(1)一次完整的血液循环,血液流经心脏___次,流经肺___次。
2
1
(2)吸入的气体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再经肺循环进
入心脏,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若要到达头部和躯体四肢的组织细胞
处,至少需要经过心脏___次。
左心房
1
(3)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静脉注射的药物,它们进入血液后随体
循环进入心脏,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若要到达头部和躯体四肢的组
织细胞处,至少需要经过心脏___次。
(4)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在肺循环中,动
脉中流静脉血,静脉中流动脉血。
右心房
2
1. (2022北部湾)人体某血液循环路线为“
左心房”。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
B
A. 中的血液含氧丰富
B. 从到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 代表肺静脉
D. 代表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2. (2019北部湾)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
D
A. 心房与动脉相连,心室与静脉相连
B. 当血液流经①后,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
脉血
C. 右心房是肺循环的起点
D. 体循环是指血液流经“左心室 右
心房”的过程
1. 血型:血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2. 输血
(1)安全输血:以输________为原则。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
以缓慢地输入少量型血;型血的人可接受少量其他任何血型的血。
但是大量输血时,必须输入同型血。
(2)成分输血: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面积烧伤患者只输入血浆;
严重贫血患者只输入红细胞;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只输入血小板。
3. 无偿献血: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
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A型、B型、型、型
同型血
考点5 血型和输血
1. (人教七下P69“想一想,议一议”改编)17世纪时,医生为
抢救大出血的病人,曾尝试将动物的血输入病人的血管中,但是都没有
成功。后来,又尝试给病人输人血,结果多数病人输血后却产生严重的
反应甚至死亡,有的病人输入了别人的血液后“起死回生”了。这是因为
大量输血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
D
A. 输新鲜血 B. 成分输血 C. 输异型血 D. 输同型血
2. (2020玉林)某患者急需输血,在没有同型血的情况下既可
以接受少量A型血也可以接受少量B型血,则该患者的血型是 ( )
C
A. A型 B. B型 C. 型 D. 型
典题1 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A. ①是主动脉,将血液运往全身
B. ②是肺静脉,其中流的是动脉血
C. ③是右心室,其肌肉壁最厚
D. ④收缩时,将血液泵至⑤中
重难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技巧点拨
(1)识别心脏左右侧:看图时,心脏左右侧与自己的体位正好相反,即
面对图时,自己身体的右侧正是图示心脏的左侧。
(2)心脏结构顺口溜:一心四腔,上房下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房
薄室厚,左室最厚;房连静脉,室连动脉;左流动脉血,右流静脉血。
真实情境运用
1-1 生命安全与健康(2024云南)慢性肺气肿主要是长期吸烟所致。由于
肺受损害,肺内血管阻力显著增加,导致心脏负担过重而衰竭。慢性肺
气肿直接导致心脏收缩压力增大的腔室为 ( )
D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解析】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再
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肺受损害,肺内血管阻力显著增加,右心室
的血液流入肺动脉受阻,故直接导致心脏收缩压力增大的腔室为右心室。
1-2 科技成就 我国成功研发了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如图所示,其工作
原理是利用辅助泵提供动力,将心脏某腔室血液抽出并灌注到动脉。
下列关于人工心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B
A. 可代替左心室的功能 B. 可作为肺循环的起点
C. 其泵出的血液进入主动脉 D. 其泵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典题2(2024南充改编)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 表示心脏的
四个腔,①~④表示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 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变成动脉血
B. 手背静脉输液,药物最先到达B
C. ④中有瓣膜,能防止血液倒流
D. ①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重难2 血液循环的过程
【解析】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毛
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①
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错误,D正确。手背静脉输液,药物经上腔静
脉最先到达A右心房,B错误。④主动脉中没有瓣膜,C错误。
技巧点拨
(1)体循环始于左心室终于右心房,途经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
下腔静脉;肺循环始于右心室终于左心房,途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网、肺静脉。
(2)血液循环中血液的性质:心脏内部,左边动,右边静;体循环,动
中动,静中静;肺循环,动中静,静中动。
真实情境运用
2-1 生命安全与健康 婴儿输液可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那么药物随血液
循环到达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流经的血管是 ( )
B
A. 上腔静脉 B. 下腔静脉 C. 主动脉 D. 肺动脉
2-2 生命安全与健康 某人体检时,医生发现其颈部动脉管腔狭窄。其身体
内的以下过程中,首先受影响的是 ( )
A
A. 心脏 脑
B. 颈部静脉 心脏
C. 脑部毛细血管 脑组织
D. 脑部毛细血管 颈部静脉
典题3(2024遂宁)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液流动示意图,其中②表
示器官或结构、①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A. ②表示肺时,③中氧气丰富,血液颜色暗红
B. ②表示小肠时,③中营养物质可能比①丰富
C. ②表示肾小球时,①和③所代表的都是动脉
D. ②表示心脏时,①中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
重难3 血液流经身体器官时成分的变化
知识归纳
血液流经人体某些重要器官时成分的变化
器官 血液类型变化 血液主要成分变化 肺 静脉血变动脉血 氧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小肠 动脉血变静脉血 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营养物质含量增加
大脑 营养物质含量减少
肾脏 营养物质、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含量减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真实情境运用
3-1 推理思维 如图表示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
含量,根据其变化判断该器官是 ( )
C
A. 小肠
B. 肾
C. 脑
D. 肺(共49张PPT)
主题五 人体生理与健康
gài____ diǎn____ zhī fáng______
dàn____白质 gōu lóu______病 wèi___________
消化 méi____ yí xiàn______ gān____脏
pú táo______糖 ān jī suān________ gān____油
环形 zhòu bì______ 小肠 róng____毛 jǔ jué_________
钙
碘
脂肪
蛋
佝偻
胃
酶
胰腺
肝
葡萄
氨基酸
甘
皱襞
绒
咀嚼
第1课时 人体的营养
1. 三大供能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
营养物质 作用 食物来源
______ 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谷类、薯类等
______ 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植物油、肥肉、花生等
________ 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 复的重要原料 鱼、鸡、奶、蛋、瘦肉等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2. 三大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1)水:在人体内含量最多,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
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
在水中才能运输;水可以调节体温。
考点1 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主要食物来源
无机盐 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缺钙易患________;中 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奶类、豆类、虾皮等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等) 肝脏、豆类、鱼、蛋、
瘦肉等
含碘的无机盐 ________________ 海带、紫菜、虾、海盐
等
佝偻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2)常见无机盐、维生素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
营养物质的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主要食物来源
维生素 维生素A ________、皮肤干燥、干眼 症等 肝脏、玉米、胡萝卜等
维生素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 振等 糙米、麦麸、瘦肉等
维生素C ________、抵抗力下降等 水果、蔬菜等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肝脏、鸡蛋、鱼肝油等
夜盲症
坏血病
续表
备考补充
(1)植物性食物中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胡萝卜等食物中的
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
(2)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补钙的同时应适量补充
维生素D。
3. 膳食纤维——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主要存在于粗粮、蔬菜和水果等
植物性食物中,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但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
空,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维护心血管健康,预防糖尿
病等。
1. (2022柳州)白粥中的营养成分单一,主要含 ( )
B
A. 脂肪 B. 糖类 C. 无机盐 D. 蛋白质
2. (2021百色)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对蛋白质
的需要量比成年人要相对多一些。参照营养学家建议的成人食谱图,青
少年应相对增加的食物种类为 ( )
B
A. Ⅰ、Ⅱ B. Ⅱ、Ⅲ C. Ⅲ、Ⅳ D. Ⅳ、Ⅴ
3. (人教七下P76“练习与应用”改编)下表列出了A、B、C、
D四种食物(各100克)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据表分
析可知 ( )
食物 糖类 (克) 脂肪 (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
(毫克)
A 0 88.6 2.4 29 微量 0.24
B 8.1 27.2 54.2 — 微量 28.43
C 2.8 4.8 16.6 10 414 — 1.88
D 74.7 1.5 13 0 0 微量
注:表中的“—”表示未测定该成分。
A. 上表所列成分中能提供能量的只有糖类
B. 夜盲症患者应多吃食物A
C. 食物B更有助于病人伤口修复
D. 长期只吃食物C,不会影响健康
食物 糖类 (克) 脂肪 (克) 蛋白质 (克) 维生素A (毫克) 维生素C (毫克) 维生素
(毫克)
A 0 88.6 2.4 29 微量 0.24
B 8.1 27.2 54.2 — 微量 28.43
C 2.8 4.8 16.6 10 414 — 1.88
D 74.7 1.5 13 0 0 微量
√
2022课标学业要求: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
适应的观念。
考点2 人体的消化和吸收[2024.38(2)第二空;2023.38(1)第一、二空]
(1)食物经过消化道(消化管)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腔咽食道(食管)胃
小肠大肠肛门
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___组成。[第二空; 第一空]
消化道(北师:消化管)
消化
腺
(2)消化腺
消化腺 分泌的 消化液 流入 部位 所含的消化酶 主要作用
唾液腺 唾液 ______ 唾液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使之
分解为________
胃腺 胃液 胃 胃蛋白酶 初步消化________
肝脏(最大的消化腺) ______ 小肠 不含消化酶 将______乳化成微小
颗粒
口腔
麦芽糖
蛋白质
胆汁
脂肪
. .
胰腺 胰液 小肠 含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消化糖类、脂肪和蛋
白质
肠腺 肠液 小肠 2. 食物的消化:食物在消化道(消化管)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
的过程,可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1)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小
分子物质,才能被消化道(消化管)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小分
子物质不需要消化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曲线示意图
3. 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消化管)壁进入______系统的
过程。[2023.38(1)第二空]
消化道 吸收功能
口腔、食道(食管) 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 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吸收大量的葡萄糖、
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循环
4. 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
小肠结构示意图
(1)长:小肠很长,成人的小肠约有 米。
(2)多:含有多种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3)大: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
许多小肠绒毛,扩大了内表面积。
(4)薄: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归纳总结】____________的特点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__________
___的特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相适应。
一
长、大、薄
长、多、大
1. (冀少七下P12图片改编)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
“剪刀1”“剪刀2”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其中“剪刀2”出现在消化道哪
个部位 ( )
C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2. (冀少七下P18“探究竟·构建模型”改编)如图为某同学用
两张纸制作的小肠壁结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B
A. 折叠的皱褶模拟了小肠的皱襞 B. 小肠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皱襞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D. 此模型未能模拟出小肠绒毛
3. (2022北部湾)“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
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D
A. 唾液和肠液都含有多种消化酶
B. 营养物质都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
C. 胃能吸收水、无机盐、蛋白质
D. 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4. (人教七下P29图片改编)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
意图,甲是一种消化腺,若①处阻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 ①中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B. 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C. 胃消化蛋白质的能力减弱 D. 甲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
【解析】图中①是胆管,将胆汁输送到小肠,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但
对脂肪起乳化作用,所以体内的①处(胆管)发生阻塞,胆汁将不能进
入小肠,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会下降,A、B正确。胆管发生阻塞不影响
胃消化蛋白质的能力,C错误。甲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D正确。
2022课标学业要求: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
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
1. 合理营养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要保持
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平衡和食物种类的多样化。
(2)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按照“平衡膳食宝塔”
均衡地进食五类食物;保证每日三餐按时
进食,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__________________;不挑食、不偏
食、不暴饮暴食等。
、、
考点3 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2023.26)
(3)食谱设计:食物搭配合理均衡,一般要有主食(米饭、馒头、面条
等提供糖类)肉类(瘦肉、牛肉等提供蛋白质、脂肪) 水果、蔬菜
(青菜等提供维生素、无机盐),最后兼顾经济实惠原则。
2. 食品安全: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是否有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
保质期等;购买肉类时一定要看是否检疫合格;食用蔬菜、水果之前要
冲洗、浸泡或削皮;不吃有毒的食品,如发芽的马铃薯、发霉的花生、
毒蘑菇等。
1. (情境素材·学校的营养餐食谱)某学校食堂设计了一份营
养餐食谱:米饭、排骨汤、红烧肉。从膳食平衡的角度分析,还需添加
( )
D
A. 炒鸡丁 B. 炒腊肉 C. 炒牛肉 D. 炒白菜
2. (2023广西26题2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关乎全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不能销售的商品是 ( )
D
A. 保质期内的果汁 B. 有检疫印章的鲜肉
C. 有生产许可证的面包 D. 刚刚喷洒农药的蔬菜
3. (情境素材·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
宝塔”有利于指导人们合理膳食。下列分析科学的是 ( )
C
A. 糖尿病人应该多吃Ⅰ层食物 B. Ⅱ层食物摄入不足易患侏儒症
C. 青少年应多吃Ⅲ、Ⅳ层食物 D. 缺铁性贫血应多补充Ⅴ层食物
典题1 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
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 分别表示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A.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 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 是大肠,是吸收、、 的主要场所
重难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知识归纳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营养 物质 消化部位 参与消化的 消化液 消化的最 终产物 营养物质被吸
收的主要场所
开始部位 主要部位 淀粉 口腔 小肠 唾液、肠 液、胰液 葡萄糖 小肠
蛋白质 胃 胃液、肠 液、胰液 氨基酸 脂肪 小肠 胆汁、肠 液、胰液 甘油和脂 肪酸 真实情境运用
1-1 社会热点(2024柳州模拟)为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我国餐饮业开始用
“可食用”大米吸管替代塑料吸管。某“可食用”大米吸管在人体消化道中
被消化吸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D
A. “可食用”吸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 “可食用”吸管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
C. “可食用”吸管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
D. “可食用”吸管的消化终产物是氨基酸
1-2 生命安全与健康 某药厂生产的多酶片为复方制剂,具有糖衣和肠溶衣
双层包衣片,外层为胃蛋白酶、内层为胰酶,适应症为用于消化不良、
食欲缺乏。如图为多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D
A. 多酶片中胃蛋白酶在胃释放,胰酶在小肠释放
B. 如果肠溶衣在胃中分解,胰酶的活性将会下降
C. 胰酶中包含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
D. 吞服后药丸会经过咽、食道、胃、肝脏等器官
【解析】药品多酶片进入消化道后,先进入胃,再进入小肠。胃蛋白酶在
胃内发挥作用,能分解蛋白质;胰酶在小肠发挥作用,能分解糖类、脂肪
和蛋白质,A正确。如果肠溶衣在胃中分解,胃液呈酸性,会使胰酶的活
性下降,B正确。胰酶中包含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能分解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促进食物的消化,C正确。吞服后药丸会经过咽、
食道、胃、小肠等器官,不会经过肝脏,D错误。
典题2(2022贺州)2022年6月5日,陈冬、刘洋、蔡旭哲三位航天员搭载
“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空间站开展工作。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
脂肪在航天员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A. 曲线 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 曲线 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C. 部位D的消化液含有肠液、胰液和胆汁
D.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部位C
重难2 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图
技巧点拨
表示淀粉消化的曲线最先出现下降趋势,平缓一段后在小肠处下降
至0;表示脂肪消化的曲线最后出现下降趋势,在小肠处从下降至0。
真实情境运用
2-1 地方特色 如图中的曲线可表示柳州螺蛳粉中某一食材所含的主要营
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该食材最可能是 ( )
D
A. 米粉 B. 酸笋 C. 青菜 D. 花生
2022课标学业要求: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5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
【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实验原理】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
糖有甜味。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制订并实施计划】
【实验现象和分析】
试管 ① ② ③
实验现象 ________ ______ 变浅蓝
现象分析 馒头碎屑中的淀 粉全部被分解 馒头碎屑中的淀粉 没有被分解 馒头块内大部分淀粉
没有被分解
变量分析 号试管和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说明馒 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号试管和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变量是馒头形态、搅拌 作用,说明馒头变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不变蓝
变蓝
②
唾液
③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1.[实验操作目的]将馒头切成碎屑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充分搅拌
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
2.[科学探究原则]三支试管中清水和唾液的量均为 、三支试管一起
放到温水中保温,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
3.[实验操作目的]将试管放到 温水中保温,是为了模拟人体_____
的温度,保证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反应。
4.[原因分析]如果①号试管出现了蓝色,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牙齿的咀嚼
舌的搅拌
控制单一变量
口腔
馒头量
过多;唾液量太少;保温时间不足等
5.[变量更换]若增加一支编号为④的试管,该试管中加入与①②号试管
等量的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放在水中保温 分钟。该试管与
____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滴加2滴碘液后④号试管内
的颜色变化是______。
①
温度
变蓝
6.[联系生活]通过这次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__________(填“细嚼
慢咽”或“狼吞虎咽”),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减轻肠胃的负担。
细嚼慢咽
针对练习
1. 如图所示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向各试管中都加入少
许等量淀粉糊,1、3号试管中各加入 清水,2、4号试管中各加入
唾液,充分搅拌,如图处理5分钟,然后向各试管滴加2滴碘液。下
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A. 滴碘液后不变蓝的是试管2溶液
B. 1、4号试管的实验变量只有温度
C. 本实验中把唾液换成胃液不影响实验结果
D. 设置试管3和试管4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跟踪训练
拓展迁移
2. 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巴黎奥运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
在法国巴黎举行。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更
好地帮助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
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
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 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 2毫升 2毫升
滴加碘液 2滴 2滴
加入唾液 ? 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 ?
(1)1号试管“?”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
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作用。
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对照
(2)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为____ 。
37
(3)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的时间,若结果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
酶的含量增加。
1号试
管蓝色褪去时间比2号试管长
(4)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你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写出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排解心理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即可)
3. 为探究消化道的不同器官对蛋白质的消化情况,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
了模拟实验,用不同的试管和烧杯模拟消化道不同器官对蛋白质的消化
情况。实验开始时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蛋白液,放入 恒温
水浴烧杯中,再分别向A、B、C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的消化液,
D试管加入等量清水。实验结束后对试管内的蛋白质进行检测,检测结
果如图。
检测结果:A试管试管试管试管
(注:“ ”数量越多,代表含量越高,“-”表示不含有)
(1)C试管内加入蛋白液的量应为___毫升;B试管模拟的是____
(填消化道器官)对蛋白质的消化情况。
(2)实验设置D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2
胃
作对照
消化液
(3)把四支试管放入 恒温水浴烧杯中,该温度设计是模拟________
___,保证消化液中的各种消化酶能发挥最佳作用。
(4)由实验可知消化道中对蛋白质消化最彻底的器官是______。
人体体温
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