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期末考试卷
高二地理
考试模块:选择性必修2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2全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乌拉尔山脉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右图示意乌拉尔山脉附近区域。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图中苔原带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 C.热量 D.河流
2.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相比,东欧平原地区城市分布更加密集,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植被丰富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建设—繁荣—衰退—转型一振兴或消亡”。下图示意城镇和乡村人口比例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与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繁荣期至衰退期的人口变化状况最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期间可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出生人口过少 B.劳动力不足
C.死亡人口过多 D.人口增长快
5.适宜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期间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暂停人口养老服务 B.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C.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D.加强人口生育限制
下图示意2013年和2018年河南省各城市综合辐射指数及排名,指数越高,说明城市综合辐射能力越强。据此完成6-8题
6.2013~2018年河南省各城市综合辐射指数、排名变化特点是
A.排名分布格局变化小 B.东部城市指数均不变
C.南部城市排名无变化 D.西部城市指数均增加
7.与郑州综合辐射排名关联性最大的是
A.地理位置 B.城市面积 C.人口规模 D.经济水平
8.为促进河南省经济协调发展,河南省应重点
A.促进产业均衡分布 B.加强生产要素流通
C.改善人口居住环境 D.加大黄河流域开发
西溪河是长江干流金沙江段支流,全长173k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61.4m /s。1986年西溪河上的西河水坝完工,但在2013年西河水坝被爆破拆除。右图示意西溪河地理位置。据此完成9~10题。
9.西河水坝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 B.加速周边农业开发
C.改善周边居民生活条件 D.促进生态旅游开发
10.推测西河水坝在2013年被拆除的主要原因有
①坝体老化,安全风险大②维护成本高,经济效益低③上游河段洪涝灾害多发④下游河段淡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4年,陕北一安徽士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陕电入皖工程)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输电距离约1070千米,跨越陕西、河南、安徽三省,其中超过50%的电量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下图示意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概况。据此完成11~13题。
11.陕北地区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①太阳能 ②地热能 ③水能 ④风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陕北输出电力中有近一半来自火电,主要是因为
①陕北煤炭资源丰富 ②火电发电量易调节
③陕北森林资源丰富 ④火力发电环境污染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安徽煤炭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陕北引进电力资源的主要原因是安徽
A.经济发展迅速 B.煤炭资源枯竭
C.发电成本高昂 D.煤炭质量较低
金砖国家是由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经济合作性质的组织。近年来,金砖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多,该类投资被称为逆向投资,即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OFDI)。右图示意2010~2017年金砖国家逆向投资存量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
14.由图可知,2010~2017年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增量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A.巴西 B.印度 C.南非 D.中国
15.金砖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多,说明
A.各国间经济相互依存度和合作加深 B.发达国家经济体系逐渐衰败
C.金砖国家向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增多 D.各国之间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中部,境内多山地丘陵,石漠化现象严重,于2007年被列为全国石漠化治理试点县。砚山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以农业为主,但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开发产业较发达。下图示意云南省石漠化区域分布以及砚山县位置。
(1)指出云南省石漠化空间分布特征。(4分)
(2)简析砚山县石漠化现象严重的原因。(4分)
(3)简述石漠化现象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会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会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图1示意2006~2016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2示意2006~2016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2006~2016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由46.04%逐步提升至58.97%。
(1)指出2006~2016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变化特点。(4分)
(2)简述2006~2016年城镇化发展对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6分)
(3)推测2016年后山东省就业结构变化趋势。(3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2023年3月,广东省公布《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加速引导区
域内产业转移,鼓励珠三角企业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生产+服务”形式延伸布局产业链。清远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环境优良,近年来清远市大力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围绕广清(广州、清远)携手共建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圈。下图示意清远市位置。
(1)指出清远市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4分)
(2)说明企业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生产+服务”形式延伸布局产业链的优点。(6分)
(3)简述广清纺织服装产业圈建设意义。(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名万盛区)位于重庆南部,自清末就有煤炭开采工坊出现,曾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2009年,因煤炭资源枯竭,万盛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对挑战,万盛转型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发挥山水资源和文化体育旅游产业优势,成功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区。下图示意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置。
(1)简析万盛可以成为当时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的原因。(4分)
(2)简述煤炭资源枯竭对万盛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
(3)推测万盛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可能采取的措施。(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