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掌握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就;2.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等角度认识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在时空构建、问题教学之中,突出我国在攻克重大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中的付出,从而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重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内容,中西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发展的过程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发展的背景、过程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导航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体系构成 内容 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 内容
意义 对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体系建设 西方国家 (20C.中 期来) 建立医疗卫生体系:①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 大量出现。 ②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威胁人类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 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
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药品供应得到基本保障;城乡居民都享有一定的 医疗服务权利
推广现代医疗:①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现代中国 基本医疗卫生体系逐渐建立:①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②出台 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大力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把食品、 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的工作
医疗机构的服务职能:逐步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 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中。药品供应体系也不断完善,国家规范药品收费标准,加大医疗扶 贫力度
医疗保障体系:20世纪60年代,国家已经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 疗系统;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影响
医疗卫生 事业的发 展与社会 生活 促进了人民健康 状况的改善 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使得很多疫病得到控制或治疗,人的平均寿命 大幅度提高
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 城市公共卫生建设普遍开展,并影响到乡村,公共卫生条件和个人 卫生习惯有很大改观
强化了全民的卫 生意识 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精神卫 生和心灵健康也得到了注重
推动了经济发展 和科技进步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集合一定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支持,推动 效益的整合和利益的扩大化,进而会推动经济和相关学科科技发展
对人类社会产生 负面的影响 如果缺乏社会伦理道德的相关约束,医疗卫生事业就可能出现很多 的负面效应,如基因的重组、胎儿性别的鉴定及器官的移植等问题
中国现代 医疗卫生 事业发展 的影响 精神文明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 出了贡献
生命健康 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将为改善全球健康 作出更大贡献,因此其发展至关重要
生活方式 有利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 方式
卫生观念 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使人们能够强化公共卫生观念、增强自身 体质、注重精神卫生、重视心理健康,从而实现身心幸福元地
防疫抗灾 在防疫抗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达标检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随后,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B.医疗卫生不平衡现象获得缓解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根除
D.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意识增强
2.(2022·河北石家庄期末)1958年2月,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苦战三年,加速消灭血吸虫病”,各地结合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高潮,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至11月,流行近百年的血吸虫病,在流行区基本被消灭。由此可见,当时医疗卫生工作( )
A.适应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得益于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
D.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3.(2022·河北定州期末,有改动)根据国家医保报销药品目录调整,部分新冠感染治疗用药成为“准医保药品”。截至2020年7月31日,医保结算新冠感染确诊和疑似患者17.3万人次,结算费用约18亿元,其中基本医保支出12.7亿元。这表明当代中国政府( )
A.注重强化全民卫生意识
B.建立了全民免费医疗制度
C.不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D.医疗卫生投入日益增加
4.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中国梦时指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国家为实现“病有所医”而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
A.养老保险 B.失业保险
C.劳动保险 D.医疗保险
5.“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中国取得这一医学成就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6.下图是1952年创作的宣传画。该作品( )
A.促进了公共卫生观念的普及
B.开创了独特的群众动员方式
C.体现了现代主义美术的风格
D.反映了美国孤立政策的破产
7.下表根据2007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与曾接受过救助的抽样调查数据制作。
项目 医疗服务与医疗救助(%) 贫困救助与扶持(%) 康复训练与服务(%) 辅助器具配备服务(%)
需求占残疾总人口 72.78 67.78 27.69 38.56
接受过救助占残疾总人口 35.61 12.53 8.45 7.31
由以上材料可知( )
A.医疗服务的提供与保障之间差距大
B.医疗服务与药品供应体系还有待完善
C.医疗服务的提供与需求之间差距大
D.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还有待完善
8.1965年,毛泽东针对农村缺医少药问题,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随后,乡村“赤脚医生”大量涌现,他们在为广大农村地区普及爱国卫生知识、除“四害”、根除吸血虫病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赤脚医生”涌现解释合理的是( )
A.说明我国基本医疗卫生网络形成
B.反映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C.强化了全民的公共卫生意识
D.改变了我国农村的生活方式
9.读下图(横向为年,纵向为寿命),解读图中现象( )
A.中国的人均寿命曲折发展
B.人均寿命与社会环境有关
C.改革开放后寿命迅速增长
D.中印寿命一直存在着差距
10.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能体现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是( )
A.绿色军装成为流行服饰
B.科学处理垃圾等方法推广
C.重视农村基本医疗保障
D.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答案
ADCDB AC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