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图话,写一写》教学设计
课题 《看图画,写一写》 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能按从地面到天空、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图画,说清楚图画的内容。 2.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语言、心情等。 3.能按照整体到局部的思路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评价任务】 1.按从地面到天空、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完成思考版。(目标1) 2.能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语言、心情等。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完成思考版。(目标2、目标3)
【学习内容】 本单元安排的习作是一篇看图作文“看图画,写一写”。语文学习要素中明确提出了习作要求“把图画上的内容写清楚”。通过这次习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统编教材中在第一学段里安排过看图讲故事和看图写话的练习,要求学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写下来。通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按照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并能把看到的事物写清楚。 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根据图画上的内容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教材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习作任务。首先呈现了一幅“放风筝”的春景图,图画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生动活泼,画面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接下来教材提出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一段话,把图画上的内容介绍给大家。教材第二部分对如何观察图画和怎么写进行了指导。写之前,指出两个观察图画的要点:先整体观察图画,大致了解图意,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想一想人物会说些什么,最后把看到的和想到的都要清楚地写下来。教材第三部分,对写后的修改和交流提出具体的建议。
【学情分析】 一、二年级时看图写话重点训练学生用几句简单的话把图片内容表达清楚。三年级的学习目标和能力都应该有所提升,本课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片,把自己看到画面写清楚,掌握表达有序的方法,加入适当联想,将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动态画面,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三年级的学生可以把图片的内容基本写出来,但在语言的表达顺序上,需要给予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将图片内容更加有序地表达清晰,同时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合理联想将静态的画面变为动态的画面,使图片内容鲜活生动起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入习作 1.学生分享放风筝的快乐回忆。 1.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能跟大家说说你放风筝的过程吗 2.是啊,大家都喜欢放风筝,你看有这么多人在广场上放风筝呢!(课件出示课本插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幅图。(板书:看图画,写一写) 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放风筝时的感受和乐趣。活动意图说明:谈话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放风筝的具体过程和自己的乐趣,有助于把自己的感受迁移到图中人物中,拉近学生和图画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的写话做铺垫。环节二:观察图片,展开想象(指向目标1、目标2)1.学生回答观察图画可以用哪些顺序。(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 3.学生回答先整体到局部。 4.学生练说并完成思考版一 :我从整体观察到,这幅画表现的是:------------(天气、时间),------------(人物)------------(地方)------------- 。(事情) 6.学生完成思考版(二)。 6.小组按思考版二讨论观察到的事物,组内交流,并根据同学的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版二。 7.全班交流。 8.认真观察近处右边的小男孩,并完成思考版(二)。 9.小组成员观察并模仿举着风筝的小男孩的动作,小组成员说出相应的动词。 9.体验角色内心。 10.再次观察图画,说说整幅图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完成思考版(三) 1.我们看图写话时首先要观察图画,观察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你知道观察图画可以用哪些顺序呢? 2.(板书:按一定顺序) 3.我们这幅图可以采用什么顺序呢?(先整体到局部) 4.我们先整体观察一下,你试着用老师给出的顺序结合手中的思考版一,说一说画面中你看到的内容,要求学生连起来说是一件什么事情。 例:这幅画展现的是风和日丽的春天里,一些同学一起在草地上合作放风筝。他们两个放的是燕子风筝,一人放线,一人拿着风筝,正准备放呢!旁边有一位小女孩拿着蝴蝶风筝。远处,还有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 5.刚才我们已经从整体感知了这幅图,知道这幅图的内容,如果想要把这幅图写生动、具体,这就要求我们细致观察画面,想象画面。 6.细致观察画面,想象画面。 (1)下面我们再具体观察下图画。 我具体观察到: 地面上,近处有( ),他们在( ),她在( )。远处有( ),他们( )。 我猜想…… 我看到天空中有( )。 我猜想…… 小组交流,并根据同学的交流完善自己的思考版二。 全班交流 7.同学说的都很好,都是我们所能看到的。谁能再仔细观察下,具体说说近处右边的小男孩,他的动作是怎样的?你看出了什么? 8.观察、描述放风筝时的动作。 引导学生准确描述他们的动作。运用句式“首先……然后……再……最后……”。 9.联系生活,想象语言。看到风筝飞上天,小男孩可能会说些什么。 10.回归整体,自述故事。 再次观察图画,讲讲故事。整幅图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能说出所学过的观察图画时的顺序:由上到下、由局部到整体、由远到近...... 能根据思考版(一)完整表述图上的天气、人物、地点、事件等要素。 能根据思考版(二)按照从远到近、从地面到天空的顺序观察图画。 能具体说出放风筝人的的动作、神态,再根据画面想象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甚至风筝放飞时的景象。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引领学生观察画面,教给学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将写话写具体,减轻学生写作压力,降低写作难度。环节三: 示范引路,学生习作(目标1、2) 1.学生默读范文。 思考:哪儿写得好? 预设1:抓住放风筝的动作,准确使用了一连串动词,如“托、牵、站、跑、大叫、追着、奔跑”。 预设2:写出了风筝飞上天的变化过程,如“凌空起去、树梢高了、愈飞得高了、悠悠然、在高空处翩翩着”。 预设3:写出了放风筝时人物的心情和感受。 3.思考:你认为,这幅图中可以想象哪些内容 预设1:可以想象画面中的人物可能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预设2:可以联系自己放风筝的经历,想象放风筝的整个过程。 4.选择下面的一个片段,根据提示,把它说清楚。 片段1(近处):三个小朋友放风筝,放风筝的过程中他们会说此什么 风筝会飞上天吗?如果风筝飞上天了,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片段2(远处):一家三口放风筝,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5.小组合作,人人发言,互相补充。 6.学生习作。 1.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贾平凹《风筝——孩提记事》片段,启发思考:哪儿写得好? 终于拣下个晴日子,我们便把它放起来:一个人先用手托着,一个人就签了线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儿便一紧一松,眼见得凌空起去,渐渐树梢高了;牵线人立即跑起来,极快极快地。风筝愈飞得高了,悠悠然,在高空处翩翩着,我们都快活了,大叫着,在田野拼命地追着,奔跑。 小结:看图作文是观察与想象的结合。把看到的写下来是基础,如果能把想象到的也们写下来,作文就会更加生动。 (2)实践运用:你认为,这幅图中可以想象哪些内容 2.加入想象,小组练说。 (1)选择下面的一个片段,根据提示,把它说清楚。 3.小组合作,人人发言,互相补充。 4.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5.学生练写 6.出示习作要求,学生明确习作目标 (1)按观察顺序写。 (2)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3)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 7.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对于习作能力强的学生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写清图画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对于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简单地描写图画内容即可。
活动意图说明:教师出示写作要求及范文,让学生习作时目标明确。通过评价范文,巩固了教学目标,降低了习作难度,增强了习作自信心。
【板书设计】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观察顺序: 整体:时间 局部:动作 由整体到局部 地点 神态 由地面到天空 人物 语言 由远到近 事件 心情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1.根据思考版完成习作。
(一)观察整体
我从整体观察到,这幅画表现的是:
(天气、时间), (人物) (地方)
(事情)
(二)观察局部
位置 人物、景物 具体细节(动作、神态、语言)
地面 近处
远处
天空
(三)回归整体
整幅图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看图话,写一写》教学设计
课题 《看图画,写一写》 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通过小组交流,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自评表和他评表的要点,修改习作。
【评价任务】 与同学分享习作,互相评议习作,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评价的要点:一是要看图画的内容是否介绍清楚,二是要看有没有错别字,三是是否按从地面到天空、从近到远的顺序。
【学习内容】 本单元安排的习作是一篇看图作文“看图画,写一写”。语文学习要素中明确提出了习作要求“把图画上的内容写清楚”。通过这次习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统编教材中在第一学段里安排过看图讲故事和看图写话的练习,要求学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的内容写下来。通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按照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并能把看到的事物写清楚。 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根据图画上的内容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教材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明确习作任务。首先呈现了一幅“放风筝”的春景图,图画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生动活泼,画面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接下来教材提出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一段话,把图画上的内容介绍给大家。教材第二部分对如何观察图画和怎么写进行了指导。写之前,指出两个观察图画的要点:先整体观察图画,大致了解图意,然后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想一想人物会说些什么,最后把看到的和想到的都要清楚地写下来。教材第三部分,对写后的修改和交流提出具体的建议。
【学情分析】 一、二年级时看图写话重点训练学生用几句简单的话把图片内容表达清楚。三年级的学习目标和能力都应该有所提升,本课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片,把自己看到画面写清楚,掌握表达有序的方法,加入适当联想,将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动态画面,是一个较难的知识点。三年级的学生可以把图片的内容基本写出来,但在语言的表达顺序上,需要给予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将图片内容更加有序地表达清晰,同时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展开合理联想将静态的画面变为动态的画面,使图片内容鲜活生动起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导人,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完成了本单元习作。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分享习作,互相评议习作,进一步修改习作。 活动意图说明:谈话导入,明确本节课的目标环节二:二、展示学生习作,指导学生自主修改(指向目标1) 学生自读同学的习作 2.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1:示例一总体描写了画面上的内容,但是没有示例二、三写得清楚。比如示例一中对三个朋友放风筝的描写只有一句话:小红手里拿着漂亮的蝴蝶风筝,转头看着旁边的小明和小强。小明把风筝高高举过头顶,准备放手。小强边放线边往前跑着,嘴里还喊着什么。而示例二不仅写出了画面上三个小朋友放风筝的动作,还写出了自己想到的内容,比如:三个小朋友放风时可能的语言,神态和心情,还有他们的风筝放上天空的过程。 预设2: 示例一写得更完整,更全面,把整个画面内容都写清楚了。而示例二、三只写了画面的局部,没有把整个画面内容写清楚。 3.展示修改后的习作,全班学生阅读。 小组合作,学生互相评价,修改同学习作。 根据交流情况,结合自评表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6.各组推荐组内优秀习作全班分享,说说推荐的理由。1.展示几篇学生例文,引导:好想法就该跟大家分享。大家读读几位同学的习作,看看有什么好的地方,有什么不足之处 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示例一: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人们都到草地上来放风筝。你看,近处,小红手里拿着漂亮的蝴蝶风筝,转头看着旁边的小明和小强。小明把风筝高高举过头顶,准备放手。小强边放线边往前跑着,嘴里还喊着什么。远处,有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小朋友抬头仰望着放上天的风筝,爸爸、妈妈依偎着,开心地交谈着。天空中,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风筝随风飘荡,真好看。 示例二: 三个小朋友来到草地上。小红手里拿着一只漂亮的蝴蝶风筝,笑眯眯地扭过头来看着两个男生,好像在说“快呀!快把风筝放上天!”小明把风筝高高举过头顶,等着小强发号施令。小强一只手拿着线轴,一只手拽着线,飞快地往前跑,大喊一声:“放手!”小明手一松,风筝“呼”地一下晃晃悠悠飞了起来。小明、小红激动地大喊“小强!快跑!”小强飞快向前跑去,他越跑越快,风筝越飞越高。“太好啦!飞起来啦!飞起来啦!我们的‘燕子’飞起来啦!”小红和小明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示例三: 远处有一家三口也在放风筝。小朋友拽着风筝线,抬头仰望着飞上天的风筝,兴奋地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快看呀,我们的风筝飞得可高了,快赶上老鹰风筝啦!”爸爸、妈妈在一旁依偎着,甜甜蜜蜜很恩爱的模样。“使劲!拽紧线!”爸爸指挥着。妈妈开心地说,“加油!儿子,我们的风筝会超过老鹰的!” 2.学生汇报交流。 (1)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关注三点:是否把画面内容写清楚了;是否有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修改。 (3)展示修改后的习作,全班学生阅读。 3.小组合作,结合他评表,学生互相评价,独立修改。 (1)根据习作要求,小组合作:互读习作,交流修改意见。如果合作中还有同题没有解决,可举手请教老师。 (2)根据交流情况,结合自评表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4. 各组推荐组内优秀习作全班分享,说说推荐的理由。 关注三点:是否把画面内容写清楚了;是否有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是否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互读习作,结合他评表,交流修改意见。活动意图说明: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通过同学互评,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在修改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环节三:总结收获 小结:今天我们仔细观察了放风筝的图画,并写下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修改好的习作工工整整地誊抄在习作纸上,老师会把它张贴在班级的板报中,分享给更多的人看。 活动意图说明:总结收获。
【板书设计】 习作:看图画,写一写 一定的顺序 画面内容 动作、神态、语言......
【教后反思】
【作业设计】
根据自评表与他评表进行修改。
《看图画,写一写》自评表
作者: 得分:
评分细则 评分
1 语句通顺,文字能体现图画的内容。(10分)
2 是否有错别字,5个错别字扣1分。(5分)
3 能按从天空到地面、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写清楚图画的内容。(10分)
4 是否写清楚了图中某个人物的动作。(5分)
5 是否写清楚了图中某个人物的神态。(5分)
6 是否写出了图中某个人物的语言。(5分)
7 是否对图片有一个整体的感受。(10分)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看图画,写一写》他评表
批改者: 得分:
评分细则 评分
1 语句通顺,文字能体现图画的内容。(10分)
2 是否有错别字,5个错别字扣1分。(5分)
3 能按从天空到地面、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图画,写清楚图画的内容。(10分)
4 是否写清楚了图中某个人物的动作。(5分)
5 是否写清楚了图中某个人物的神态。(5分)
6 是否写出了图中某个人物的语言。(5分)
7 是否对图片有一个整体的感受。(10分)
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