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毕节市 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请保持答题卡平整,不能折叠。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构成的原核生物
B. 酵母菌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C. 细胞质由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及细胞核组成
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能运输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2. 细胞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细胞内
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下列有关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水分子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B. 血浆蛋白通过胞吐作用运出细胞不需要膜蛋白参与
C.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会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D. 蜜饯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结果
3. 某实验小组研究化合物 A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合物 A可能与底物结构类似
B. 化合物 A可能破坏了淀粉酶的结构
C. 化合物 A可能影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D. 化合物 A可能影响了淀粉酶的最适 PH
4.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 XX型, 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 1 条性染色体,为
XO型。关于基因型为 BbxR。的蝗虫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染色
体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 2条性染色体
B. 次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 1 条或 0条
C. 该蝗虫精巢中的次级精母细胞有 2种基因型
D. 该蝗虫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为 BO、bO、BX,bXR
生物学试卷 第1页(共 6页)
{#{QQABCYIkxgIYkBSACR4rUQEECAmQkICjLUgEgVAcOAQqCIFABIA=}#}
5. 己知某种氨基酸(简称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
含有该氨基酸的蛋白质。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这些古菌含有特异的能够
转运甲的 tRNA(表示为 tRNA甲)和酶 E。酶 E tRNA中催化甲与 结合生成携带了甲的
tRNA甲(表示为甲-tRNA中),进而将甲带入核糖体参与肽链合成。已知 tRNA中可以识
别大肠杆菌 mRNA 中特定的密码子,从而在其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若要在大
肠杆菌中合成含有甲的肽链,则下列物质或细胞器中必须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
ATP RNA聚合酶
用
核糖体 E基因 tRNA 的基因
A. B. C. D.
6. 绵羊一条常染色体上 a基因发生显性突变,使野生型绵羊变为“美臀羊”。“美臀羊”
臀部及后腿中肌肉含量显著增多,肉质更加鲜美。研究发现,只有杂合子且突变基因
来自父本的个体才出现美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美臀羊”的基因型一定是 Aa, 基因型为 Aa的绵羊一定是“美臀羊”
B. 两只杂合“美臀羊”杂交的子代中“美臀羊”所占的比例是 3/4
C. 两只野生型绵羊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美臀羊”
D. 一只“美臀羊”与一只野生型绵羊杂交,子代可能全部是野生型
7. 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有两条链,一条是模板链(指导 mRNA 合成),其互补链是编
码链。若编码链的一段序列为 5LCAT-31 则该序列所对应的反密码子是
A. 5,-GUA-3, B. 5,-AUG-3,
C. 5,-CAU-3, D. 5HJAC-3'
8. 维生素 D3可以从牛奶、鱼肝油等食物中获取,也可以在阳光下由皮肤中的 7-脱氢胆
固醇转化而来,活化的维生素 D3可促进小肠和肾小管等部位对钙的吸收。研究发现,
肾脏合成和释放的羟化酶可以促进维生素 D3的活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小肠细胞可通过自由扩散吸收维生素 D3
B. 肾功能下降可能导致成人出现骨质疏松
C. 小肠吸收钙减少不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明显下降
D. 肾功能障碍时,补充维生素 D3可有效缓解血钙浓度下降
9. 无论是酷热还是严寒,人的体温总能保持相对恒定,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
误的是
A. 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自主收缩增加产热
B. 寒冷刺激下,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 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物质分解产热
D. 与寒冷环境相比,炎热环境中,人体散热增多
生物学试卷 第 2页(共 6页)
{#{QQABCYIkxgIYkBSACR4rUQEECAmQkICjLUgEgVAcOAQqCIFABIA=}#}
10.病菌感染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应答。下图表示某人被病毒感染后体内 T细胞和病毒的
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b期间辅助性 T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B. b c期间细胞毒性 T细胞大量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
胞并杀死病毒
C. 病毒与辅助性 T细胞接触为 B 细胞的激活提供第二
个信号
D. 通常情况下,一个 B细胞活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11. 水稻在苗期会表现出顶端优势,AUXI 是参与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载体蛋白之一。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A. AUXI缺失突变体的侧枝生长被抑制
B.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C. 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D. 水稻的生长发育与基因表达调控和环境因素调节有关
12. 磷(P)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湖水中 P 会随生物遗体残骸、排泄物
等沉入底泥。当遇到风浪扰动时,浅水型湖泊底泥中的 P会进入上层水体而被生物重
新利用;深水型湖泊中因水体过深,底泥中的 P无法被风浪扰动进入上层水体。若仅
考虑 P循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中 P沿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聚集,导致最高营养级的生物 P含量最高
B. 定期清淤对缓解两种类型湖泊富营养化具有同等效果
C. 减少外源性 P的输入是控制深水型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措施
D. 相同条件下,深水型湖泊比浅水型湖泊更易发生富营养化
13. 下图甲表示某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 示死亡率),图乙表
示某地东亚飞蝗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根据图甲给出的信息,该生物的种群密度将会保持相对稳定
B. 根据乙图给出的信息,c点对应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 根据乙图给出的信息,对东亚飞蝗的防治应在 b点后开始
D. 通过性引诱剂诱杀东亚飞蝗雄虫属于生物防治
生物学试卷 第 3页(共 6页)
{#{QQABCYIkxgIYkBSACR4rUQEECAmQkICjLUgEgVAcOAQqCIFABIA=}#}
14. 某二倍体动物种群有 600个个体,其常染色体上某基因有 A】、 A2、A3三个等位基因。
对这些个体的基因 A】、 A2、A3进行 PCR扩增,凝胶电泳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种
群中 Ai的基因频率是
Ai->
A3A
动物个体数 12 48 54 90 186 210
A. 55% B. 32% C. 27.5% D. 9%
15. 某小组通过 PCR(假设引物长度为 8个碱基,短于实际长度)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片段,并用限制酶进行酶切(如图),再用所得片段与质粒连接成功构建了基
因表达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限制酶 5,-a!cTAGT-3, 5,-JcTAGC-3, 5,-GcJc-3,Nhel cfol
识别序列 3-TGATCA-5,t 3-CGATCG-5' 3-CXJCG-5,ft
扩增获得的 5 -AGCTAGCAATGCTC……ATGAACTGCGCA-3'
DNA片断 3 -TCGATCGTTACGAG……TACTTGACGCGT-5'
酶切
5 -CTAGCAATGCTC ATGAACTGCG-3'
3 '-GTTACGAG TACTTGAC-5'
A. 其中一个引物序列为 3,-TGCGCAGT-5,
B. 步骤①所用的酶是*el和伊1
C. 用步骤①的酶对质粒进行酶切,至少获得 2个片段
D.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使用限制酶和 DNA聚合酶
16.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小桶内 2种颜色的彩球数量不同
B. 可以利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来观察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
C. 在“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的制作活动中,若要模拟 3 对同源染色
体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需要 2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D. 制作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需要的脱氧核糖数目多于磷酸数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52分。
17. (9分)
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由蛋白质等
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头抱克月亏是一种常见的头抱类消炎药物,对预防器官
的炎症和病变有着良好的功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注的头抱克月亏通常溶解在 0.9%的 NaCl溶液中,目的是 。
生物学试卷 第 4页(共 6页)
{#{QQABCYIkxgIYkBSACR4rUQEECAmQkICjLUgEgVAcOAQqCIFABIA=}#}
(2)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血浆胶体渗透压,原因是 0
(3)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大量白蛋白会随尿液丢失,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出现组织水肿,
临床上减轻水肿症状的措施是 。
(4)水疱主要是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
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水疱自行消失的原因是 。
18. (9 分)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类型众多,如河流、湖泊、
稻田、红树林等。科研小组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过程被固定
在有机物中,并沿着 进行传递。
(2)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决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
小的因素有组成成分的多少(或生物种类多少)和 。
(3)分析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现,低营养级个体数量一般较多,高营养级个体数量
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原因是 。
(4)调查表明,我国有一部分湖泊己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
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自动净化能力的限度,使其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
体中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 (答出两点即可)。
19. (10 分)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黄和红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
径如下图。其中酶 1 的合成由基因 A控制,酶 2的合成由基因 B控制,基因 A和 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酶 1 酶 2
白色—— ——A红色
(1)现有红花植株(基因型为 AaBb)与黄花杂合体植株杂交,子代植株表型及比例为
; 子代中红花植株基因型是 5 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所
占的比例是 。
(2)己知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 2种。现有 1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
确定其基因型(要求:选用 1 种纯合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 1次杂交),请写出实验思
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20. (10 分)
光合作用机理是作物高产的重要理论基础。大田常规栽培时,水稻野生型(WT)
的产量和黄绿叶突变体W)的产量差异不明显,但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ygl产量更高,
其相关生理特征见下表和下图。(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时的光照强
度;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固定的 CO 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 CO 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生物学试卷 第 5页(共 6页)
{#{QQABCYIkxgIYkBSACR4rUQEECAmQkICjLUgEgVAcOAQqCIFABIA=}#}
水稻材料 叶绿素(mg/g) 类胡萝卜素(mg/g) 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WT 4.08 0.60 0.15
ygi 1.73 0.47 0.27
光照强度[pmol m-2s-i]
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其中暗反应阶段为光反应阶段提供的物质有
(2)j,g/ 叶色黄绿的原因包括叶绿素含量较低和 , 叶片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
光。
(3)光照强度逐渐增加达到 200011moim一25 时,j,g/的净光合速率较WT更高,但两者净光
合速率都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比较两者的光饱和点,可得
M WT(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vg/ 有较高光补偿点,
可能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较低和 。
21. (14 分)
天然 供淀粉酶大多数耐热性差,不利于工业化应用。我国学者借助 PCR 改造
淀粉酶基因,并将改造的基因与 PLN23 质粒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最终获得耐
高温的 供淀粉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过程属于 工程。
(2)PCR中使用的聚合酶属于 (填写编号)。
DNA为模板的 DNA聚合酶 RNA为模板的 RNA聚合酶
DNA为模板的 RNA聚合酶 RNA为模板的 DNA聚合酶
(3)某天然供淀粉酶由 484 个氨基酸构成,研究 淀粉酶的编码序列
发现,将该酶第 476 位天冬氨酸替换为天冬 「
酰胺,耐热性明显提升。在图 1 所示的 小淀
粉酶基因改造方案中含己替换碱基的引物是 曹常一丽
(选填“①”或“②”)。 T 5图 1
(4)为了使上述改造后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 BmHI
达,由图 2所示的 PLN23质粒构建得到基因表达
载体。除图示信息外,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该有
目的基因(即改造后的基因)和 。
(5)目的基因(不含 EcoRI酶切位点)全长为 1.5kb,
将其插入 BamH I的酶切位点。用 EcoR I切割来
自不同大肠杆菌菌落的质粒 DNA,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 DNA 片段长度,这样操作
的目的是 。正确连接的基因表达载体被EcoR I切割后长度为 kb。
(6)采用 PCR 还能在分子水平上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转录,根据中心法则,可通过
过程获得 PCR的模板。
生物学试卷 第 6页(共 6页)
{#{QQABCYIkxgIYkBSACR4rUQEECAmQkICjLUgEgVAcOAQqCIFABIA=}#}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毕节币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19. (10分)
生物学 答题卡
(1)_
姓 名
(2)实验思路:—
贴条形码区
准考证号
i.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认真核准条形码,并在规定的位置 预期结果与结论一
注 贴好条形码。
章 2.选择题用 2B铅笔填涂,涂满整个填涂框,黑度能达到完全遮盖选项字母的程度;非选 考
X 择题用黑色字迹笔书写。
鲁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
项 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禁用涂改液、涂改胶条。 生
缺考标记 口 (填涂说明: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码,并用2B铅笔填涂左边缺考标记) 20. (10分)
、选择题 (请使用2B铅笔填涂) (1)_ 请
12 ro m m R m 山m m m R m巨皿
3 m m m R m
4 m m m R m 山 勿
(3)_
m m团 ro m 山
ro m ro m 皿
ro m山 ro m
ro m ro m 21.
(14分) 在
的 山
二、非选择题 (请使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1) —
17. (9分) 此
(2)_
(1)_ 区
(2)_ (3)_
(4) 域
(3)_ (5)_
(6)_ 作
18. (9分)
(1)_ 答
考生请勿在此区域作答
(4)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QQABCYIkxgIYkBSACR4rUQEECAmQkICjLUgEgVAcOAQqCIFABIA=}#}保密★启用前
毕节市 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C D A D B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D A C D B C C
二、非选择题:共 5小题,共 52分。
17.(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2分,共 9分)
(1)维持细胞外液(内环境)渗透压相对稳定
(2)小于(1 分) 与组织液或淋巴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静脉注射适量的白蛋白
(4)水疱中液体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8.(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2分,共 9分)
(1)间接(1 分) 食物链(网)(1 分)
(2)负反馈调节 (1 分,答反馈调节不给分) 食物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3)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
(4)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缺乏食物(答出 1点给 1分,答出 2点给 2分,有错误
答案不给分)
19.(除特殊标记外,每空 2分,共 10分)
(1)红花:黄花:白花=3:3 :2 AABb和 AaBb(填 A_Bb不给分) 1/2
(2)实验思路:选择纯合黄花(或基因型为AAbb)植株与甲杂交,观察子代的表型(2分)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杂交子代全为红花植株,则甲的基因型为 aaBB(1 分);若杂交
子代全为黄花植株,则甲的基因型为 aabb(1 分)
20.(每空 2分,共 10分)
(1)NADP+ 、ADP 、Pi (答出 2点给 1 分,答全给 2分,有错误答案不给分)
(2)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较高 红光和蓝紫(答不全,有错误不给分)
(3)高于 呼吸速率较高
21. (每空 2分,共 14分)
(1)蛋白质 (2) (3) (4)标记基因
(5)筛选出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 5.7 (6)逆转录
生物学参考答案 第1页(共1页)
{#{QQABCYIkxgIYkBSACR4rUQEECAmQkICjLUgEgVAcOAQqCIFAB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