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2-04 08:1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探寻新航路》
一、课程标准:
通过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以及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物种交换和全球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认识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主体。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步入近代的课程,本课内容上承《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和《文艺复兴》,下启《早期殖民掠夺》,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的奠基之课,是很多历史事件的背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包括“探寻新航路的浪潮、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三个子目,向学生展示探寻新航路的原因、过程及其深远的影响,环环相扣。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探寻新航路的原因;知道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船队全球航行等基本史实;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意义。(史料实证)
2.通过“新航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航路”的讨论,培养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在提高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事件能力的同时,培养国际视野。(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通过对新航路背景的学习,认识到西欧人“探寻新航路”的必然性(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历史解释)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世界”这个大概念,理解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必然性,感受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与责任。(家国情怀)
四、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对学科知识、学习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虽然学业压力较大,但是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愿意分享和表达自身观点。教师在充分展示学科魅力的同时,要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思维。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学案
学生准备:课前、课中展示的内容;绘制地图、整理探寻新航路的相关历史图片、资料;
预习课本第15课。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作业,明确要求。搜集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并绘制航海路线图;感悟航海精神及相关图片资料。 新授; 导入:同学们好,请坐。 上课前,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多媒体播放《大国崛起》片段,问:视频里面的人物要干什么去?为什么要去?有什么收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顺着哥伦布等人的足迹,重走新航路,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概念解读】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航路? 新航路是指在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的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提问:1、原来西欧和东方有航线么?2、新开辟的路线是怎样的呢?) 接下来一起走进新路线: 探索的世界-寻(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学生活动1绘制航线 敢问路在何方?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预习查找资料和课文内容分组绘制航海家的航线图 迪亚士组 哥伦布组 达伽马组 麦哲伦组 学生活动2 展示航线 请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所绘制的航线图并加以讲解 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的提问和补充。(1、为什么选择这么走?2、好望角的由来是什么?3、印第安人的由来又是什么?) 几位同学在展示路线图的同时,也给大家讲了很多小故事,由此可见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 学生活动3 有奖竞猜 通过展示,同学们对新航路的概括有所掌握,现在我们以抢答的方式来看看大家刚才听懂了多少? 出示路线图但是没有航海家,让同学们有奖竞猜路线图是哪位航海家开辟的。然后出示表格总结。 根据表格,我们可以把探寻过程用这样几个短语进行概括: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 教师设问: 是以哪儿为中心?哪两个方向?探寻了哪两条通往亚洲的航线?哪四位人物? 过渡:继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荷兰、英国、法国也接踵而行,相继走上远洋航行之路,这些探索从新航路开辟算起持续了约300多年,被称作“地理大发现”为纪念此次创举在葡萄牙建立了一座航海纪念碑。 多媒体展示纪念碑 过渡:既然要探索一条前人未走过的新航路,那么假如你是一名跟随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水手,你们在航行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过渡:面对种种困难,他们为什么要坚持远航呢?那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诱惑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2-73,并结合材料找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合作探究 探寻原因 要求:阅读课本第1、2小节并结合材料,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多媒体展示材料 材料1:作为热爱神圣基督教并努力推动其发展的天主教徒,国王与王后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使其皈依吾神圣天主教。 ——《哥伦布航海日记》 材料2:文艺复兴运动像一道曙光刺破了中世纪的沉沉黑暗,被神学压抑了千年之久的思想,带着千年积蓄的能量爆发出来,冲击着人们的收获。 总结归纳: 请同学们完善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相关表格。 学生活动2新路之源 能力提升:1在这些原因中,哪个是直接原因?哪个是根本原因?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西欧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这一系列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在考虑根本原因时可以从经济角度入手。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新航路开辟是时代的驱动、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么你认为当时的远洋航行应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为探寻新航路提供可能呢? 过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同学们如果你是哥伦布,光有远洋航行的热情和勇气够不够?还需要哪些条件呢? 出示材料,并阅读教材。 材料1: 热心于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虽终其一生未踏上海洋一次,但是却创办了最早的海事学院,并拿出了巨额财产支持葡萄牙的探险事业。 材料2:为了资助哥伦布的远航计划,(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甚至卖掉了王冠上的珍珠。 设问:根据课文和材料概括航海家们远航的条件有哪些? (学法指导:可以从主观、客观两个角度来考虑。) 学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原因,你对这段历史又有怎样的收获和思索呢? 会合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合作探究 感悟新路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几则史料,请你根据材料结合课本,请用一个短语完成填空:新航路是一条_________之路,并说明你的依据的哪则材料。(温馨提示:注意史料的真实性) 学法小贴士:在分析问题时,可以从世界、欧洲、亚非美洲等多角度考虑。 材料1: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 -- 马世力编《世界史纲》 材料2: 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 ——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3: 随欧洲人一起到来的还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有的村子整个灭绝。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4: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亚非美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 ---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材料5: 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意大利各城市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所排挤。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集》 材料6:来自欧洲和非洲的大规模迁移把南北美洲从纯粹是蒙古种人的大陆改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最后结果是,如今居住在美洲的是多数的白种人与明显少数的黑种人、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与白人的混血儿以及黑白混血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7: 材料8: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意大利各城市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所排挤。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集》 材料9:15世纪初法国餐厅菜单 鸡肉三明治 奶油南瓜汤 巧克力馅饼 土豆泥蒸鸡肉饼 西红柿黄瓜沙拉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在班级巡视,注意引导学生怎么运用和甄别史料。注意什么是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 学生展示后进行归纳总结: 1、对欧洲: ①西欧国家开始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封建制度的瓦解; ③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对亚、非、美洲: 使亚非美洲成为殖民掠夺对象,逐渐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3、对世界: 打破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世界被发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开始! 最后总结:新航路,是殖民掠夺之路,是一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更是一条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正是因为探寻新航路,世界各大洲联系才会越来越密切,真是因为探寻新航路,整个世界才能连成一个整体!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教师着重讲世界一体化之路,进而进行情感升华。) (出示一带一路相关图片或视频) 现如今的中国,正在积极打造“一带一路”,与新航路开辟不同的是,我们的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在一系列实际举措中,一个个合作项目开花结果,叠加起丰富的丝路“风光”,在时光的度量尺上,镌刻下“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的坚实步伐,让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同学们,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下课! 【自主完成】 阅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观看视频】 学生回答:有,丝绸之路 学生分组绘制路线图 学生有的以讲解员的身份,有的以航海家本人的身份、有的以船员的身份,介绍绘制的路线图。 学生:相应作答 学生:新鲜食物缺乏——坏血病;缺少淡水;风浪;暴风雨;疾病等等…… 原因: 学生:1.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2.寻金热3.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渴望 4.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受阻 5.传播天主:6.文艺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追求财富 学生讨论回答并阐明理由 学生: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受阻。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学生:1.王室的支持2.造船技术的进步 3.地圆说的流行4.航海知识的进步 5.罗盘技术的使用 【合作探究】【感悟新路】 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左右 生:人口迁移之路; 殖民扩张之路; 资本积累之路; 疾病传播之路; 物种交换之路; 贸易中心转移之路; 对外侵略之路; 掠夺于屠杀之路; 世界市场形成之路; 文明交融之路; 世界一体化之路; 世界被发现之路…… 其实它还可以是:冒险之路、寻金之路、创新之路等等…… 培养学生甄别史料和论从史出的能力 联系到现在的中国,让学生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和“一带一路”的不同与伟大之处,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爱国情感等。
作业布置 我眼中的哥伦布 美国设立哥伦布日,西班牙把10月12日作为国庆日,而拉丁美洲人民却纷纷反抗,要求改名为“土著居民抵抗日。”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温馨提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1)一分为二、客观公正;(2)史论结合 (3)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2、辣椒起源于新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栽培历史极其悠久。考古发现,在墨西哥中部一处距今约8000年的遗迹中出土了辣椒的种子。我国最早的辣椒记载见于明朝高濂的《遵生八笺》(1591年),称之为“番椒”。依据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辣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路径与历史背景。
板书设计 一、探索的历程--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二、诱惑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三、汇合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