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2《小二黑结婚(节选)》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6 16:1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 文推作家 ” 赵树理
小 二
黑 结

蜚声文坛时,他宣布:"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作家。我只
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 个 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去夺取那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 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志愿。"
以一个有觉悟的农民眼光关照农村,认识农村,表现农村。
一、“五四”时期的乡土文学——批评愚昧
鲁迅:《故乡》《祝福》《阿Q正传》等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力。”—— 《 故 乡 》
“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示病苦,引
起疗救的注意。 ”——鲁迅
二、20世纪30年代乡土小说——返归自然
沈从文——湘西地域小说 《边城》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情势”,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
乎人性的人生情势”。 ——沈从文
三 、四十年代乡土小说——改进人生、历史变革中的农民
“山药蛋派”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像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 — 彭德怀
1947年,晋冀鲁豫边区文联召开座谈会,讨论赵树理的文学创作,最后得到一 致 意见,以为赵树理的创作精神和他的文学成果,应当成为延安文艺工作者实践毛泽东 文艺思想的具体方向,号令文艺工作者“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为抗战以来文艺作品的杰出者"——郭沫若
茅盾认为《李有才板话》 "标志了向大众化的前进的一步,这也是标志了进向民 族情势的一步”。
【作者简介】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 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他第一是个政治工作者,
之后才是作家;他是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 产物,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中 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 三里湾》等等,大多反应四五十年代中国农村难 得变革的题材。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有一种 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 成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十年浩劫 中,赵树理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于1970年9月23日 含冤而死,终年64岁。
知人论世【“山药蛋派”】
· 赵 树 理 是 “山药蛋派”的首创人,他的创作理念,代表了“山药蛋 派”的文学追求:写农民看得懂的书,出农民买得起的书。
“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 60 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
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 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山药蛋派"作品题材大多环绕农村生活,语言朴 素 、 凝 练 ,作 品通俗易懂,语言主要采用山西民间的乡音土调,具有浓厚的民族风
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赵树理小说:
时效性: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人物
视角变化:从以往人道主义视角同情农民,到直接与农民对话
翻身主题:聚焦家庭关系(长幼、婆媳,婚姻)
语言:诙谐幽默、质朴淳厚
赵树理方向:
成为解放区时间工农兵方向的一面旗帜。它肯定了民间文化正统论者赵树理与中 国共产党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主张相适应的一面,忽略了二者的差异,从而埋下了建 国后赵树理危机的因子。
四、当代乡土小说的发展— —忧其所忧,乐其所乐”
路遥《平凡的世界》、贾平凹"商州情结"、莫言《红高粱》《高粱酒》 高晓声、汪曾祺、刘绍棠、陈忠实、苏童等。
【故事背景】
1943年,在中共北方局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的赵树理 在奉命深入辽县(今山西左权县)农村搞调研时,听到了一 对青年男女岳冬至和智英祥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受 到双方父母等的制止,以致岳冬至被人打死的悲剧故事。
于是,自小就生长在山西这片沃土上,有着深厚生活积淀的 赵树理即以此为原型,很快创作出一篇鞭挞封建思想、赞 扬婚姻自主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抗日战争时期,刘家咬村的青年队长、杀 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 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 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 反 对 。
其时,担当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兴旺,亦 凭借手中职权,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 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 政府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金旺兴 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 葛和三仙姑也放弃封建迷信、表示支持儿女的 婚事。至此,这对情侣终于如愿以偿。
课文所选的是小说《小二黑结婚》的后
四节,讲述小二黑和小芹两人依靠新政权的力 量,通过坚决斗争,终于结成眷属。
梳理情节【情节概括】
婚 ( 节 选 )
葛 占 卦 , 俩 女 人 滚 成 一 团
葛 失 灵 , 区 公 所 碰 一 鼻 写 灰
姑 梳 妆 , 区 公 所 接 受 教 育
受 惩 罚 , 俩 青 年 终 成 眷 属

、 诸 葛 的 神 课
恩 典 恩 典
三 、 看 看 仙 姑
四 、 怎 么 到 底
二 黑 结
二 诸
二 诸
三 仙
恶 霸
任务一:梳理情节
任务二:赏析形象
分角色演读
二诸葛和三仙姑。
赏析形象——( 一)二诸葛
“…… 我今年是罗联星照运,要谨防戴孝冲 了运气……昨天晚上二黑他娘梦见庙里唱戏。今
天早上一个老鸦落在东房上叫了十几声 … … … "
“丑土的父母动出午火的官鬼,火旺于夏,
恐怕 有些危险了。
“结婚可不行,命相不对!”
赏析形象——二诸葛
二诸葛一夜没睡, 一遍一遍念:“大黑怎么
还不回来,大黑怎么还不回来。”第二天天没亮 就往区上走 … …
他就指着小二黑骂道:“闯祸东西!……你
把老子吓死了!"
二诸葛脾气又上来了,瞪了小二黑一眼道: “由你啦
赏析形象——二诸葛
语言描写
“请区长恩典恩典就过去 了”
“不过还得请区长恩典恩典”
“千万请区长思典恩典”
赏析形象——二诸葛
语言描写
“她只有个爹,也不知避难
到哪里去了,退也没处退… … "
赏析形象——二诸葛
1、“抬手动脚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
道黑道。” ——思想落后、迷信
2、包办儿子婚姻 ——专制落后的封建家长观
3、“恩典恩典” ——胆小怕事、奴性心理
4、救难民为童养媳 ——善良质朴
赏析形象——(2)三仙姑
细节描写
三仙姑去寻二诸葛, 一 来为的是
逞逞闹气的本领,二来为的是运逐外 人的耳目,其实小芹吃 一 亏她很高兴, 所以跟二诸葛老婆闹了 一 阵之后,回
去就睡了。
赏析形象——三仙姑
神态、语言描写
她好像很得意,嗓子拉得长
长地说:“闺女大了咱管不了, 就去请区长替咱管教管教! "
帆、绣花
鞋 、 边
加了几件骨
赏析形象——三仙姑
三仙姑只听见院里人说“四十
五”“穿花鞋”,羞得只顾擦汗,再也开 不得口。院里的人们忽然又转了话头,都 说“那是人家的闺女”“闺女不如娘会装 扮”,也有人说“听说还会下神”,偏又 有个知道底细的断断续续讲“米烂了”的 故事,这时三仙姑恨不得一头碰死。
侧 面 描 写
赏析形象——三仙姑
1、不合时宜的装扮 ——好逸恶劳,作风不正
2、“米烂了”,跳大神 ——装神弄鬼,诈人财物
3、妒忌女儿的美貌,极 ——自私冷漠,心理扭曲 力反对其婚姻
人物形象【二诸葛、三仙姑】
A. 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
葛形象
专制落后、善良质朴、关爱儿子、胆小怕事
三仙姑形象
装神弄鬼、骗人钱财、好逸恶劳、
作风不正、自私冷漠、心理扭曲
消言
人物形象【二诸葛、三仙姑】
分析二诸葛、三仙姑性情的异同。
· 同:
·两 人都具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婚姻; · 两人都封建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颇多。
· 异:
·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 · 三仙姑是虚假的迷信,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害人利己的法术。
· 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
· 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她不惜牺牲女儿的前 程。
人物形象【二诸葛、三仙姑】 究其性情形成的原因
· 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人都是长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 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生活地位,导致了他们落后、愚昧、迷 信又自私的性情特点。
· 两个落后农民,他们的思想都与新的时代格格不入,但他们 毕竟是受封建毒害的普通农民,他们的思想也是可以改造的。
在作品的结尾,三仙姑改变了装扮,二诸葛也撤去了香案。
典型意义
◆是旧中国农村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的、落后、愚昧的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形象。
◆ 作者通过他们,形象地反应了旧中国农村的落后、愚昧等陋习。
◆ 他们的转变,形象地说明了新时代、新思想、新风气在农村的巨大影响及胜利。
(二)小二黑、小芹
区长问小二黑道:“刘二黑,你愿意不愿意!”小 二黑说:“不愿意
区长说:“你不问我替你问!于小芹,你娘给你找 的婆家你愿意跟人家结婚不愿意 ”小芹说:“不愿意! 我知道人家是谁
小芹和小二黑各回各家,见老人们的脾气都有些改变, 托邻居们趁势和说和说,两位神仙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他们结 婚…...
有觉悟的农村新青年,自由恋爱,反抗压迫,追 求解放,又能把握分寸,张弛有度。
77
27
赏析形象——小二黑、小芹
1、敢于斗争,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
念的束缚,主要表现敢于掌握自己 的命运。
2、反对封建迷信,思想进步。
3、反对恶势力。
形象总结 — — —新一代农民形象
根据地的新农民,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已开始觉醒,开始 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始成为新生活的主人。小二黑和小芹就是这种新 时代的新农民的形象。他们乐观开朗,不信神鬼邪说,对生活充满信 心;他们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博,大胆进行自由恋爱,决心走自
己的生活道路。面对封建家长的制止和恶霸势力的迫害,他们毫不
怯懦,勇敢地为争取自己的幸福而斗争。这些都表现了新农民的特
点。
(三)兴旺、金旺兄弟
(二诸葛说:)“人家说要按军法处理,要不当队长哪里 犯得了军法 ”
(大黑说:)“区上早就说兴旺跟金旺两个人不是东西, 已经把他两个人押起来了,还派助理员到咱村开大会调查他们 横行霸道的证据。"
三个民兵回到刘家咬, 一说区上把兴旺金旺二人押起来, 又派助理员来调查他们的罪恶….…你一宗他一宗,从晌午说到 太阳落,一共说了五六十款。
农村黑恶势力,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作威作福。
赞美农民的胜利! 赞美反对愚昧、
落后、迷信的胜
利!
赞美新社会的胜
利 !
小说的主题是
在赞美自由恋爱的 胜利吗 如果不是, 那是赞美什么呢
任务三:主题辨析
《小二黑结婚》是怎样表现和歌颂民主改革、人民政权这 一主题的
小说通过小二黑和小芹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争的过程,表现和歌颂了 民主改革、人民政权。
①小二和小芹在与封建家长二诸葛、三仙姑和恶霸金旺、兴旺斗争中, 把人民政权作为坚强后盾,非常勇敢,无所恐惧终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取 得了胜利。
② 二诸葛、三仙在人民政府的教育下,终于转变了思想,开始了新的生 活
③恶霸分子金旺、兴旺弟兄受到了人民政府的惩办,以底失败告终, 显示了人民政权的巨大威力。
主题归纳
《小二黑结婚》讲述了根据地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追求婚姻自主、走向新生活的故事。节选部分主要环绕二 诸葛和三仙姑展开,他们是旧中国农村深受封建迷信思想影 响的落后愚昧的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形象。作者通过他们形
象地反应了旧中国农村落后、愚昧等种种陋习。他们的转 变形象地说明了新思想、新风气在农村的巨大影响及胜利。
小 二 黑 結 婚
小 二 黑 杨 建 业 饰 演
小 琴 俞 平 饰 演
任务四:鉴赏艺术手法
1、《小二黑结婚(节选)》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特点
(1) 把人物放在斗争环境中刻画。如小二黑的光明正 勇敢坚 定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斗争场面表现的。
(2) 通过行动、语言写人。作者不是静止地写人,而是在人物的一 系列活动中写人。如作者用“不宜栽种”的故事表现二诸葛的性情;用
“米烂了”的故事来表现三仙姑的弄虚作假。
(3) 把人物放在一定的关系中,侧面衬托写人。例如写三仙姑的 “老来俏”就是通过一群妇女的围观议论来写的。
2、《小二黑结婚(节选)》,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1)叙述语言通俗、口语化,有浓烈的地域色彩。例如开篇一段, 就如过去民间说书艺人的口气,叙述流畅生动,很有吸引力
(2)人物对话有鲜明个性。例如“不宜栽种”“属猴的”“命相 不对”“恩典恩典”之类的话,出自农村初通文墨的阴阳先生二诸葛之 口,自然是很符合他的个性的;而像“刘修德!还我闺女!你的孩子把我的 闺女勾引到哪里了”之类的话,出自一个粗俗刁钻的女人三仙姑之口,是 十分贴切的。
(3)运用夸张手法,具有幽默性、讽刺性。
3、《小二黑结婚(节选)》,在情节结构有什么特点
(1)故事情节波涛起伏,而又连贯完整。节选部分是故事情 节的高潮和结局部分。恶霸受到镇压,旧思想受到批评,v 两位“神 仙”有了转变,年轻人追求的自由婚姻获得成功。
(2)情节前后呼应、对照、对照手法, 一环扣一环,前后衔 接得紧凑周密,读来清楚自然。
(3)善于组织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在叙述中突出人物形 象,其他描画(如景物和心理描写)从简,并融入故事叙述之中。
4、赵树理的作品多具有民族化、大众化
的特色,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一特色。
艺术手法
在 结 构 上 ,采用单线发展的手法。情节连贯,故事
性强,结构严谨,首尾照应。作者汲取传统说唱艺术和古 典章回小说的长处,按照群众的艺术欣赏习惯,增加故事
性、保持叙述的连贯性。每一节前都采用小标题的情势, 类似章回小说的一回,将故事串联起来,读起来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
艺术手法
在 人 物 塑 造 上 ,用白 描手 法塑 造人物形象,不重形似而重 神似。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特点,借助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在故 事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如二诸葛迷信、愚味而又老实厚道的 性情是在“二诸葛的神课”、“恩典恩典”等一连串的具体行动 中表现出来的;三仙姑装神弄鬼,老而不正经的性情是在“看看 仙站”这一有趣的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此外,“二诸葛”、“三
仙姑”这样的外号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传统手法。作者将绰
号与人物的性情特征密切地结合起来,更凸显个性,又生动有趣, 起到一语道破的作用。
在 语 言 上 ,语言富有山西农村的地方特色,
浑厚自然,生动有趣。因为这些语言来源于群众,
所以质朴无华,通俗晓畅;又因为它是经过加工提 炼的,所以简洁明快,轻松幽默,平易中含有一种 内在的魅力。小说中的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恰如其分, 都在说他们“自己”的话。比如都是去见区长,二 诸葛就不停地说着“请区长恩典恩典”,三仙姑就 是趴下磕头,连声叫道“区长老爷,你可要给我做 主”。这些语言非常符合两人的形象,展示出浓厚 的乡土气息和生活力息。
艺术手法
任务五:比较阅读【 问 题 思 考】
《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的相同点
(1)从题材上说,两部作品都是农村题材小说
(2)从时间范畴上说,两部作品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产 物。
(3)从人物刻画方面说,两部作品成功地都塑造了系列 人物群像
比较阅读【问题思考】
《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的不同点
(1)从创作方法上说,《小二黑结婚》是用现实主义方法反应农村社会
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而《荷花淀》则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抒情方式
来塑造白洋淀人民的美。
(2)从结构方式上说,《小二黑结婚》受传统文化中评书的章回体结构
影响大,分章分节,集中地叙述人物和事件,既相对独立,又不破坏故事的完 整性和连贯性;而《荷花淀》则是采用以时间为顺序叙述故事的小说模式。
(3)从思想意义上说,《小二黑结婚》说明人民政权是人民实现自主婚 姻的最可靠保证,但也表达了作者对基层政权的隐忧;《荷花淀》赞扬了白洋
淀广大妇女泼辣、勇敢、坚定、乐观的战斗风貌,处处体现出一种人性美。
(4)从人物塑造上说,虽然都成功塑造了系列人物群像,但仔细分析比
较,两部作品的人物塑造其实有很大不同。
比较阅读【问题思考】
《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不同点
(1)人物角色分化不同
《小二黑结婚》出现了正面人物,也出现了反面人物,矛盾呈现非 常清楚,通俗易懂;而《荷花淀》基本只写了正面人物,叙事诗意。
《小二黑结婚》塑造了三类人物,这三类人物都出现在了台前。
而《荷花淀》则只塑造了以水生为代表的游击队员和这些游击队员 的妻子——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写的是侵犯者与被侵犯者的故 事,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的反面人物日本人只是出现在幕后,没有正 面描写。
(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不同
比较阅读【问题思考】
《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不同点
(3)人物变化不同
《小二黑结婚》中的人物变化主要表现在二诸葛和三仙姑身上,二诸葛 从“抬手动脚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到“不好意思再到 别人跟前卖弄他那一套了”;三仙姑从“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 摆装扮天神”“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到
“把自己的装扮从顶到底换了一遍,弄得像个当长辈人的样子,把三十年来 装神弄鬼的那张香案也悄悄拆去”,作者让他们二人都有很大的进步。当然 这与作品本身的政治性相关联。
《荷花淀》中的人物从开始出现就一直是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是 美与善的化身,从普通的支持丈夫抗日的农村妇女成长为英勇女战士,从好 走向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