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6 16:3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作 者 简 介
字介甫,号半 山 ,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他目睹时弊,慨然有 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 张改革。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在 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 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因 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晚年退居
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
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游褒禅山记》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风格遒劲有力。
澄chéng 江
征帆去棹 zhào 星河鹭起 lù
漫嗟荣辱jiē
字音
背景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
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 府之时。在金陵胜地,登高望 远,作者触发了满怀愁绪。日 月之迁流,仕途之坎坷,家 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涌于 笔端,写成了该篇名作。词 中 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 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 寓讽喻之意。
上片:写景
登 临 送 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时令:晚秋
故国
天气:初肃
“正”、“初”、“肃” 三个字逐步将其主旨点
醒。把全词置于一个凭 栏远眺的角度, 一片秋 色肃杀的气氛之中。
萧索,以 “悲情”为基认
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 素白的绸缎,两岸苍翠 的群峰好似箭头一样突出、 峭拔。(静态)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贴
切、形象、逼真、明丽。
千里澄江似 练,翠峰如簇。
化用诗句
澄江静如练
—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 阳里,背西 风、酒旗斜矗。
去棹:停船。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的秋日景物特点7阳里往来
如俊,四风乍起处,近旁江岸 酒楼处斜插的旗,迎风飘扬。
点出时下是黄昏 时节,具有典型
间,是在傍晚
晚秋 ”
TDZ 口
之L △
Ah
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日落西山,天高云淡,彩舟徐行。江 水溶溶,波光粼粼, 一行白鹭迎着绚丽 的晚霞飞向远方,隐入空蒙的天际。
星河:本指银河,这里指长江
写景至此,全是白描,下
面有所变化。“彩 舟”、
“星 河”两句一联,顿增
明丽之色。“彩舟云
淡”,写日落之江天:
“星河鹭起”,状夕夜之 洲渚。以“画图难足”一
句总结,抒赞美嗟赏之
怀,实乃大家风范。
澄江
翠峰 归帆
酒旗
彩舟 白鹭
疏密相间
浓淡相宜
远近结合
远 近 远
登临送目
有点有染
有实有虚 远近交错 动静结合
画图难足
用典
念往昔:回忆过去
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 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 因揭示了出来。
“门外楼头”,用杜牧《台 城曲》句加以点染,亦简净 有力。诗人借古讽今希望当 权者引以为戒。
下片:怀古,抒发感慨。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杜牧《台城曲》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作者对自古凭高者
态度如何 暗示着对朝廷的态度如何
千古凭高对 此 ,漫嗟荣辱。
凭高:站在高处
漫:徒然、枉然
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兴亡
的荣耀和耻辱,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 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
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 后人 北
—杜牧《阿房宫赋》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但:只有
凝:凝结,引申为一直
六朝相继覆灭的历史已随着长江水一起逝去,
只有那秋风寒烟中的衰草还一直在苍暗的绿着。
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 一景色描写
借景抒情,抒发悲叹之情。
至 今商 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结合历史理解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朝旧事已随着时光流逝一去不返,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 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但是北宋的统治者享乐依旧,昏庸 依旧。自己的不满之情在景物描写中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作者为什么要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 ”
不是闲笔,而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
投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
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
不再重演。
门外楼头悲恨相继
旧事流水商女唱曲
主旨:借六朝事,讽当朝人
繁华竞逐
漫嗟荣辱
念往昔
全文总结
本词上阕写登高远望之景,虽为深 秋,但“天气初肃”,色彩绚丽,风光 秀美,画面开阔,气势恢宏;下阕追古 思今,叙议结合,运用典故,写出了六 朝的衰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 忧,透露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拓 展 :
请同学们综合分析本首词和《念奴娇赤壁 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首怀古 词,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特点。
从创作目的、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手法、风格等方面考虑。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 石 穿 空 ,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 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 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 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 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惶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 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怀古词特点总结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1、借景抒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托 物言志
——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
间 ”
3、用 典抒情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
4、叙事抒情
—— 《孔雀东南飞》《石壕吏》《兵车行》《卖炭翁》
诗歌鉴赏中的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间接抒情
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对情感考查的
常见提问方式及其辨析
·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2、诗中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3 、尾联中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4 、颔联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5、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
高考真题再现——2016 年高考
●水仙子 · 舟中
●孙周卿
·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 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 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 1、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4分)
·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4分)
· 1、“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 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 答: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手法,表现出诗人高昂的诗兴, 展现出湖上风雪翻飞的景象。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江天风雪 行吟图。
·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 答:开篇两句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入夜洞庭湖畔,灯 火青荧,衬托出了作者内心的冷寂孤独。“朔风吹老梅花 片”,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听到朔风的劲烈,于是“推 开篷”细看究竟,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惊喜 顿生,诗兴大发。“一笑琅然”,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 光,心情无比畅快豪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