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物质的分类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寻找物质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流程图对各类物质进行分类;21·cn·jy·com
过程与方法: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类的活动体验,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间的共性,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方法;通过流程图的学习,掌握建立合理的流程图方法;www.21-cn-jy.com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对流程图的设计和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2学情分析
一些学生基础较差,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反应的本质不理解,因此在本节学习中不能准确的把握化学基本概念。因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这样能够发挥出小组学习的优点,使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得到的外界的帮助。2·1·c·n·j·y
3重点难点
掌握建立合理的流程图的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入
创设情境:假设我要去超市买一副国产品牌的积木,你能帮我快速找到吗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能这么快找到你能帮我设计寻找积木的流程吗
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建立流程图,并讲解注明分类的标准。
活动2【活动】活动一、探索如何对物质进行分类
[活动目的]利用物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区分物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活动材料]玻璃棒、放大镜、钥匙、纸片、烧杯、试管
氯化钠晶体、稀硫酸溶液、醋酸溶液、氯气、氧化镁固体、高锰酸钾粉末、氢氧化钠固体
[活动步骤]:
1.设计如下表格,把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填写表格中;
样品名称
状态
……
与水混合后的现象
……
……
……
……
……
检测样品状态和硬度等;每种粉末状样品取一匙,分别放在纸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种样品;分别观察每种液体样品和气体样品(注意不要把样品从容器中取出);取一匙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水至试管1/3,振荡试管,观察现象根据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把这些物质分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思考与讨论]
和其他同学比较各自的分类方法,比较这些分类方法的异同;选择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设计一个流程图
设计意图:学习建立分类的流程图
3.归纳总结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展示与交流]选择几组小组上台展示典型的分类方法,由此可知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总结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观察实验——寻找物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选择分类标准进行分类21·世纪*教育网
活动一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和总结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活动3【活动】活动二、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说明:当我们研究某一物质的性质时,通常用的是纯净物)
[活动目的]根据物质的组成对“活动一”涉及到的纯净物(氯化钠、硫酸、氧气、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氢氧化钠)进行分类www-2-1-cnjy-com
[活动步骤]
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特点和判断依据,比较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设计意图:加深对单质、化合物等概念的理解,为完成本课的重难点做铺垫
讨论完成下表
样品名称
氯化钠
硫酸
氧气
氯气
铜
氧化镁
高锰酸钾
氢氧化钠
化学式
组成元素
特点
3.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以上物质进行分类
4.为自己的分类方法设计一个流程图
设计意图:通过根据物质组成的流程图的设计,理解分类的标准,从而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展示与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物质按组成分类的流程图,引导学生得出各种类别的特点及判断依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跟踪练习:根据物质的分类流程图,对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氢氧化钙、氧化钙、氯化氢、高锰酸钾、硫酸铜等10种物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格中
类别
名称
金属
非金属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活动4【练习】【当堂练习】
现在每小组桌上有7只烧杯标号为1—7,烧杯中分别装有蔗糖、食盐、冰醋酸、无水硫酸铜粉末、色拉油、高锰酸钾、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物质。21教育网
1.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绘制完成实验记录表格(提示: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如颜色、状态等,应运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来区分和辨别物质。)
2.按照物质的组成对以上七种物质进行分类
[交流与讨论]选择典型的小组进行展示分析
设计意图:在课本中这部分是活动的内容,将其改成练习,一是认为该部分内容是对前两个内容的应用,以练习的形式呈现比较合适;二是因为该节课中已经设置了两个活动,三个活动会让学生觉得疲惫,故设置为练习;三是为了节约课堂的时间。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