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唱脸谱》课堂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唱脸谱》课堂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2-06 13:1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1课《唱脸谱》。
【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1课唱歌课。《唱脸谱》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与戏曲音乐结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全曲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时代感,是群众喜爱的“戏歌”。 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不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歌曲由引子、A段、间奏、B段构成。A段是通俗歌曲形式,包含四个乐句,主体部分模拟京剧“旦行”的唱腔特点,用甜美委婉的声音唱出。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转为降E调,出现了京剧西皮流水板的音调,主要采用了“净行”的唱腔,以洪亮、宽厚的声音演唱。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维妙维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习京剧独有的特性,用歌唱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感知京剧的特点。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加深对中华民族经典传统戏剧戏曲音乐的理解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重点是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和人物性格的对应关系。
(二)教学难点
难点是在演唱中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能够准确地模仿京剧唱腔。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京剧中有多少张花脸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不同的花脸代表的人物和性格一样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谁能举例说明?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有京剧味道的歌曲《唱脸谱》(书写板书《唱脸谱》)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唱脸谱》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与戏曲音乐结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全曲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时代感,是群众喜爱的“戏歌”。你们对京剧了解多少?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京剧融合了多种戏剧形式,有200多年历史。其主要唱腔有“西皮”和“二黄”。西皮的曲调比较明快高亢,像《四郎探母》中就有典型的西皮唱腔;二黄则比较深沉、委婉,在《二进宫》里可以很好地体现。京剧的角色有哪些?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是男性角色,像老生的代表人物有谭鑫培,他的老生戏韵味十足;“旦”是女性角色,梅兰芳先生的旦角戏可谓登峰造极,他塑造的虞姬等形象非常经典;“净”主要是性格鲜明的男性角色,脸谱色彩丰富,像包拯的黑脸代表公正无私;“丑”以滑稽搞笑为主,常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京剧的表演有哪几种艺术手段?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京剧的表演有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唱”就是演唱,通过优美的唱腔来叙事抒情;“念”是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是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演员通过手势、眼神等细腻动作塑造人物;“打”是武打动作,精彩的武戏很有观赏性。京剧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京剧的服饰、道具等都极为精美,而且很有讲究,服装的颜色、图案等都可以体现人物的身份、性格等诸多细节。再次聆听歌曲,听听歌词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维妙维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下面跟着老师边打节奏边朗诵
0X XX XX X |0X XX X X |
0X XX X - | X 0 X X X | X 0 X - |
预设: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和朗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一)走进音乐,分句教唱
教师:歌曲的节构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不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歌曲由引子、A段、间奏、B段构成。下面聆听A段,听听这一乐段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A段是通俗歌曲形式,包含四个乐句,主体部分模拟京剧“旦行”的唱腔特点,用甜美委婉的声音唱出。下面聆听B段,听听这一乐段旋律有什么特点?由几个乐句组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转为降E调,出现了京剧西皮流水板的音调,主要采用了“净行”的唱腔,以洪亮、宽厚的声音演唱。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空拍和连音线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空拍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空拍、前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节奏练习
预设:演唱
教师: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整体跟琴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跟音频演唱
预设: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不同的学生代表不同的花脸分句演唱并加上肢体动作
预设: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唱,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通过视频感受一下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通过学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结语
《唱脸谱》课堂上,同学们深入了解了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对脸谱色彩、图案的学习,认识到脸谱在京剧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围绕歌曲《唱脸谱》展开,老师详细讲解了脸谱所代表的人物性格特征。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演唱歌曲,还对京剧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课堂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脸谱的认识。通过欣赏不同的脸谱,大家对京剧艺术的魅力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本次课堂通过歌曲、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京剧知识。不仅提高了音乐素养,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七、课堂达标
1.京剧的角色分为 、 、 、 四大行当。
2.京剧的表演有 、 、 、 四种艺术手段。
3.音乐符号“ ”的名称是: 。
答案:1.生、旦、净、丑
2.唱、念、做、打
3.连音线
【板书设计】
《唱脸谱》
1=bE 4/4 拍子 快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