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2课《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教材分析】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2课唱歌课。《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是京剧《穆桂英挂帅》中的经典唱段。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这一唱段展现了穆桂英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挂帅出征的豪情壮志,为学生了解京剧艺术、感受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掌握京剧唱段的基本演唱技巧,包括唱腔、节奏、音准等。了解京剧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对京剧艺术的欣赏能力。
(二)艺术表现
通过欣赏、分析、演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学习穆桂英挂帅的故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京剧唱段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掌握演唱技巧。
(二)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京剧唱腔的节奏和音准,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聆听京剧,猜猜这是这部京剧的名称是什么?播放京剧《穆桂英挂帅》的视频片段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这段视频选自于《穆桂英挂帅》欣赏完视频,说一说京剧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京剧融合了多种戏剧形式,有200多年历史。今天我们学习京剧《穆桂英挂帅》片段《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书写板书《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你们了解穆桂英这个英雄人物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穆桂英是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形象,她的故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勇敢、担当、忠诚等价值观。京剧《穆桂英挂帅》反映了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涉及到战争、民族关系等方面。《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这一唱段不仅是对历史故事的演绎,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旋律、节拍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旋律上,整体旋律起伏较大,通过音高的变化来塑造人物形象。在一些关键的字词上,如“金鼓”“画角”“壮志”等,采用了高腔处理,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旋律的流畅性也为演唱者提供了良好的发挥空间,使整个唱段极具感染力。节奏方面,采用1拍子,以京剧的典型节奏为基础,通过强弱、快慢的变化来营造气氛。如在表现战场上的紧张局势时,节奏加快,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而在抒情部分,节奏相对舒缓,让观众更好地感受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唱腔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其唱腔融合了西皮与二黄的特色。西皮唱腔明快活泼、节奏紧凑,适合表现穆桂英的果敢与英武。二黄则较为深沉稳重,在这段唱词中,将穆桂英内心的纠结与坚定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一句,西皮的运用使节奏紧凑,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战场上的紧张气氛;而“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一句,二黄的深沉则将穆桂。整首曲子表现了穆桂英什么形象?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通过这一唱段,学生可以感受到穆桂英的英勇无畏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教师:全曲由六个乐句组成,下面跟琴演唱第一个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节奏和间奏,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二个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节奏、同音高连音线和间一字多音,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三个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节奏、同音高连音线和一字多音,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四个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节奏、同音高连音线和顿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五个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节奏、同音高连音线、间奏和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六个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节奏、前倚音和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七个乐句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节奏、前倚音和一字多音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整体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跟音频演唱
预设: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请学生上台跟琴唱一唱,演一演
预设:表现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唱,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通过视频感受一下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通过学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结语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这一唱段展示了京剧艺术的精湛技艺,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七、课堂达标
1.《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选自于京剧 选段。
2.1/4拍子的强弱规律是: 。
3.音乐符号“>”的名称是: 。
答案:1.《穆桂英挂帅》
2.有板无眼只有强拍
3.顿音
【板书设计】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1=C 1/4 拍子 京剧《穆桂英挂帅》选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