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课堂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课堂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2-06 13:3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唱歌课课型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序曲赏听》第1课《乘着歌声的翅膀》。
【教材分析】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序曲赏听》第1课唱歌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歌曲,由德国诗人海涅作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谱曲。歌曲创作于1834年,是门德尔松六首歌曲作品的第二首,当时他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海涅的诗则创作于1822年,以细腻的笔触和对大自然的灵动描绘,将异域的美景与对爱情的憧憬融为一体。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热情较高,处于变声期,对音乐感知力有所提升。在知识方面,能掌握基本音符、节拍,部分学生有一定演唱基础,但在音准、节奏把控上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对流行音乐兴趣浓厚,喜欢跟唱。然而,音乐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对复杂音乐作品理解不足。学习能力上,接受能力较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有待提高。课堂上有时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这首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浪漫主义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难点
歌曲的音准和节奏,尤其是在歌曲的高音部分,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中国有很多艺术歌曲,你们知道有哪些?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中国的艺术歌曲有《送别》、《花非花》、《我爱你中国》等,那外国有没有这样的艺术歌曲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外国艺术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书写板书《乘着歌声的翅膀》)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曲家:
教师:请同学们聆听音乐,通过聆听乐曲,你想到了什么画面?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歌曲,由德国诗人海涅作词,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谱曲。歌曲创作于1834年,是门德尔松六首歌曲作品的第二首,当时他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海涅的诗则创作于1822年,以细腻的笔触和对大自然的灵动描绘,将异域的美景与对爱情的憧憬融为一体。节拍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是6/8拍,同学们知道6/8拍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6/8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 弱,次强、 弱、弱。下面跟着老师打一下六拍子的节奏
预设:打节奏
教师:6/8拍子的指挥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
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来指挥
预设:指挥
教师: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旋律与伴奏:歌曲以流畅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那么歌词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词表达了人们对爱情、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下面打这节奏朗诵歌词
预设:朗诵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朗诵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再次聆听音乐,你们说说该作品由几个乐句组成?(播放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一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弱起小节和空拍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二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附点节奏和渐强、渐弱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三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力度、前倚音和同音高连音线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四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渐强、渐弱、同音高连音线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演唱第五乐句简谱
预设:演唱
教师:注意弱起、变化音、切分节奏、同音高连音线的演唱,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整体跟琴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跟音频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演唱第二段歌词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律动
预设:律动
教师:下面我们利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预设:伴奏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我们请同学上台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音乐。
预设:表现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通过视频感受一下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通过学唱歌曲,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异国乐曲的风格,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
在《乘着歌声的翅膀》的课堂学习中,同学们经历了一段美妙的音乐之旅。
从知识技能上看,大家学习了歌曲的旋律、节奏与和声,理解了其舒缓、优美的风格特点。通过反复聆听与演唱,同学们掌握了发声技巧,能较好地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无论是对歌曲的讨论,还是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演唱任务,都展现出良好的团队精神。大家在相互学习、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了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堂课,同学们不仅欣赏到了美妙的音乐,也在音乐的感染下,丰富了内心世界,提高了艺术修养。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感受音乐的魅力 。
七、课堂达标
1.《乘着歌声的翅膀》由德国作曲家 作曲。
2.6/8拍子的强弱规律: 。
3.音乐符号“#”名称是: 。
4.“>”“<”的名称是: 。
答案:1.门德尔松
2.强、弱、 弱,次强、 弱、弱
3.升号
4.渐弱 渐强
【板书设计】
《乘着歌声的翅膀》
1=F 6/8拍 门德尔松 行板 幽静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