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春夏秋冬》由四幅扇面组成,引出四个和季节有关的词语。图片和词语展现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象特点。
一幅春天大地的图画,引出图中和春天相关的词语,有利于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课文中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
课文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编者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让学生有体会,有感受,乐于交流。课上要给孩子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用喜欢的方法识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课标要求。从这一课开始,写字学习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阶段,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在学习本课生字“春”“冬”时,要让学生发现上宽下窄,上高下低的结构特点,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从这一课开始,在写字指导环节中,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运用识字方法,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在教学时间、精力等分配上,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进入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学校生活,越来越喜欢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学习听其他同学发言。这篇课文让学生在四季的美景中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字词的积累方面,学生通过交流识字方法,观察生字,发现结构特点,共同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但是学生度过了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较长时间的放松,可能会造成一些知识的遗忘。因此,在进入新的学习前,有必要对学生过去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了解学生状况,进行调整。本课要求会写6个字,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进行主动识字,发现有困难的地方,教师注意进行指导和复习。此外关注书写合体字时的结构特点和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性,尝试从“老师教”过渡到“自主识字”,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课文朗读方面,本课出现的词语学生可以通过自读、跟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教师要帮助孩子在朗读中认其形知其意。
在说话方面,教师要借助图片、词语的帮助,引导学生运用文中词语练习说话,在实践中掌握词语。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认识偏旁“雨”字头、“双耳”旁,能正确认读“霜”等8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图片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读写“春”等6个生字,注意汉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思维发展: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四季的景物和不同的气象特点。
教学重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图片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偏旁“雨”字头、“双耳”旁,能正确认读“霜”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春”等6个生字。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四季的景物和不同的气象特点。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
1.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请你猜猜图片中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注意深化: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季节都有值得喜爱的内容。正是有了不同的季节,人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有意思。)
环节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你看到图上有什么?
(1)结合图片请同学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不同季节的特点。
a.我看到了弯弯的柳枝、绿色的大山和粉色的桃花。
b.我看到了雨滴落在荷花上。
c.我看到了红叶上有白色的霜。
d.我看到图上飘着雪花,房子上都铺了厚厚的一层雪,还有一个可爱的雪人。
(2)哪位小老师想带大家拼读?
小老师领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你最喜欢哪个景物?为什么?
预设:
我喜欢春风,因为春风比冬天的风暖和。
我喜欢夏雨,因为夏天特别热,下雨可以让我们凉快一些。
3.出示:霜和雪。
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谁见过霜?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吗?
(1)预设:我没有见过“霜”。
(2)预设:霜是白色的或者透明的,一粒一粒的。
(3)预设:他们都是雨字头。(他们都有雨字)
(4)雨字变成雨字头时,第三笔笔画避让,变成了横钩。而且要写得宽一些,扁一些。
(5)雪、雷、霞、雾、露……
请你看看这两个字(“霜”“雪”),你有什么发现吗?
仔细观察,凡是用“雨”来做部首的字,有什么特点。
雨字头的字大多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借助字的偏旁和它的意思,我们还能认识哪些字?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体会不同季节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环节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朗读短语: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这些短语给你什么感觉?
预设:我觉得刚才的图画都动起来了。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词语,你能说说哪个词语不太理解吗?哪位同学想说说,你觉得为什么秋霜是降下来的?
预设:我不太理解“秋霜降”是什么意思。
(3)了解“霜降”。秋天,霜降下来,给你什么感觉?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预设:因为秋霜就像飞机一样慢慢降落下来。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你能试着读出雨下得很大的感觉吗?
预设:秋霜降下来让我感觉有点凉。
(5)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雪花落在头上还会感觉有点疼吗?你能试着读出小雪花轻轻飘落的语气吗?
预设:下雨落下来应该读得声音大一些。冬雪落读得轻。
(6)齐读第二组词串,用小手做一做表示动作的词语。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环节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吹、花”,并且反复朗读。掌握读音。
(1)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请你按照结构,给这几个字分类,并且尝试书写。
(2)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吹”:左边是口字旁,要写得小一些,右边是“欠”,第一笔撇要短,从书上起笔,第二笔是横钩,要写得短一些,第三笔撇要长要舒展,也是从竖中线上起笔,伸到口字旁下方。最后一笔是捺,要舒展,收笔与撇大致平齐。
“花”:上边是草字头,要写得扁一些。下边是“化”,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要从竖中线右边起笔,竖要直,弯要圆,弯钩要舒展。
(3)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你知道哪些带有“春”和“冬”的词语?
春:春天、春季、春风、春雨、春秋、春节、春暖花开、春华秋实。
冬:冬天、冬日、冬瓜、冬眠、冬季、冬至、立冬。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板书设计
1春夏秋冬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