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8.1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8.1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04 20: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教学设计
课题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学习 目标 1.能利用地图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 2.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能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 3.熟悉北京的著名建筑和历史文化景观,并以此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 4.举例说明北京的建设成就,了解北京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北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重点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以及城市职能。
难点 北京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北京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北京壮丽70年》 导语:短片中提到了北京的哪些变化? 学生观看,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新课 一、自然地理概况 1.读图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特征。 2.读图归纳北京的地形特征。 (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相对位置去描述) 活动: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北京主要河流——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等,说一说它们的大致流向,想一想,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北京的地势有何关系? (2)找出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说一说这些水利工程的位置特点和主要作用。 (3)读北京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说出北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4)读北京、天津、张家口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议一议:北京有多条河流,但水资源仍然非常紧张,这是为什么? 二、政治文化中心 自主学习:你能举例说明北京有哪些城市职能吗? 活动: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收集资料,扮演导游角色,向同学介绍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景观。 三、城市建设成就 活动:1.北京具有哪些功能区?根据功能区的分布判断城市地域面积有何变化。 提问:北京的城市形态面貌有哪些变化?其发展方向是什么? 活动:2.北京在实施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时,遇到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改扩道路上有一幢名人故居,如果按规划路线修路,就必须拆掉名人故居;否则,道路就得改线,可这样做,又有损于城市道路系统的总体布局。对此,你有什么见解? 活动:3.读图,归纳北京市内的交通特点。 活动:4.北京是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铁路干线连接北京。读图,请把四条铁路线标注出来。 思考:北京因其职能的要求,其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活动:5.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北京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大量聚集的人口和产业更加剧了用水的困难等。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北京面临着哪些发展中的问题?请举例说明。 2.北京人多车多,交通问题备受关注。关于如何解决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读图找图,回答问题。 学生析图,概况气候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选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选出代表进行展示。 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学生读图,上台指出。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归纳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规律。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习惯,强化读图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类型的气候图。 培养分析能力,拓展地理思维。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加深对北京城市职能的了解。 培养学生搜集地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强化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提炼知识点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注意保持旧城市 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的意义。 引导学生通过查询、讨论、思考等形式,了解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了解北京对外交通状况,培养热爱首都的情感。
课堂提升 一、读图北京市简图,回答1-3题。 1.北京的经纬度位置是大致是( B ) A.40 ,116 B.40 N,116 E C.40 N,116 W D.40 S,116 E 2.图中甲海域和乙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分别是( D ) A.渤海、天津 B.渤海、山东 C.黄海、河北 D.渤海、河北 3.流经北京的河流属于( A ) A.海河水系 B.滦河水系 C.黄河水系 D.长江水系 4、读北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北京的地形特征。 以平原和山地地形为主,东部和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缘,地形较平坦,北部和西部有燕山和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地形起伏大。 (2)北京境内有多条河流,但北京仍然水资 源非常紧张,这是为什么? 北京境内河流水量不大,且季节分配不均; 北京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水量较大;浪 费水(利用率低)和污染现象较严重。 学生当堂练习 通过练习中的信息,反馈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课堂小结 学生跟随老师总结本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