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1840-1910年1840184218511856189519101860186419世纪50---60年代初的清朝政府面临怎样的内外局面?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外交困背景:历史背景军事 弱财政 贫人才少 清王朝病症慈禧奕
?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 19世纪60年代,在洋务派的推动下兴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自强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洋务派: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 老佛爷:臣等建议学习外国长处,如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派遣留学生等,改变军事弱财政贫和人才少等问题既然能富国强兵,不妨就试一试,由于主张学习洋人,那就称为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在洋务派的推动下兴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自强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第6课 洋务运动汉阳铁厂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清朝统治集团内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洋务派:内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恭亲王 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曾国藩洋务运动前期(60年代):自强(军事)安庆内
军械所江南制
造总局福州
船政局最大的近代
军事工业远东第一大
船厂最早的近代
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使用的竹制火铳 洋务运动前期(60年代):自强(军事)安庆内
军械所江南制
造总局福州
船政局最大的近代
军事工业远东第一大
船厂最早的近代
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
----《中国近代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二
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局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多万匹。
----《中国近代教学参考资料》材料一: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所获利润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李鸿章)天下瘦”的说法。
材料二:洋务派所创办的民用企业实行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管事人独断专 行,挥霍、贪污样样干,等同于清朝的官场。当时有“机器局管事一年,终身受用不尽”的说法。
材料三: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创办之初巨大的赢利,促使一些与洋务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的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近代机器生产,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
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旅 顺威海卫洋务运动后期(70-90年代):求富(海防)三支海军舰队的规模和布防情况
京师同文馆洋务运动后期(70-90年代):求富(人才)洋务运动后期(70-90年代):求富(人才)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了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这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在这些幼童之中,不少人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佼佼者,如清末思想家严复,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民国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复旦大学创办人唐绍仪,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 材料一
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沉痛的思考 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场由地主阶级洋务派推动的轰轰烈烈的运动最终既没能达到自强也没有实现求富的目的。沉痛的思考材料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消极作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积极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派企图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是不可能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这也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
注意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关系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失败?今天的借鉴? 内忧外患顽固派 原封不动
洋务派 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根本原因:没有变革封建制度前期:自强 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 民用工业
编练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评价:虽然破产了,但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刺
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背景:本课小结搏击中考DABDAA读图回答1、洋务企业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2、洋务企业分布在这些地方,有什么好处?3、为什么说洋务企业是近代企业?奕?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8-29页小体字,找一找洋务企业的局限性。 为“自强”创办的军事工业困难资金
材料
运输
……
2、打出 “求富”口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福州船政局造船厂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近代创办的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兴办民用工业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昔日上海轮船招商局现今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京师同文馆 北洋水师提督衙门
(山东威海市刘公岛)
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洋务运动的其他内容:3、创办新式海军;
4、开办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詹天佑京张铁路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旅 顺威海卫筹 划 海 防北洋海军福建海军南洋海军筹建海军三支海军舰队的规模和布防情况
京师同文馆洋务运动前期(70-90年代):求富(人才)过程:19世纪60~90年代前期后期
60年代
70年代80年代
90年代“自强”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求富”
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南柯一梦? 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场由地主阶级洋务派推动的轰轰烈烈的运动最终既没能达到自强也没有实现求富的目的。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合作与探究:材料一: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破房子),虚有其表。”材料二: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改革腐朽的封建制度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不能使中国自强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 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
三、对洋务运动的评价1、失败标志
2、性质
3、主观目的(消极作用)
4、积极作用
小组合作性质:
目的:
作用: 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维护清朝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
积累生产经验,培养技术力量。
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启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不能改变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北洋、南洋、福建海军创办新式学堂结果评价时间口号代表洋
务
运
动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自强、求富奕?、曾、李、左、张(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内外交困破产主观目的积极作用课堂练习:1、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D )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B )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简述洋务运动目的、口号、内容、评价。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新式学堂。
评价: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简述洋务运动目的、口号、内容、评价。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新式学堂。
评价:
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史海沉思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②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
③注意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关系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 内忧外患顽固派 原封不动
洋务派 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结果: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根本原因:没有变革封建制度前期:自强 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 民用工业
编练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评价:虽然破产了,但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刺
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背景:本课小结洋务派企图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是不可能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这也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
注意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关系适 应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