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2.6《盐和糖哪儿去了》课时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2.6《盐和糖哪儿去了》课时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24 09:0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盐和糖哪儿去了
第3课
第二班单元 水
(教科版)一年级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及特征。
探究实践: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态度责任: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
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新知导入
02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水具有哪些特征?
没有气味
没有固定形状
透明
没有味道
会流动
流动的水有力量
新知导入
02
水还有其他特征吗?
活动1:观察盐、糖、沙子
探究新知
03
下面三种物质哪一个是盐、红糖和沙子?你是怎么判断的?
食盐
红糖
沙子
活动1:观察盐、糖、沙子
探究新知
03
请用放大镜观察盐、红糖和沙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不同 相同
白色,小颗粒
红褐色,小颗粒
灰色,白色,小颗粒
颗粒都比较小
活动1:观察盐、糖、沙子
探究新知
03
回顾:怎样正确使用放大镜?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活动2:溶解
探究新知
03
实验器材
烧杯、水和搅拌棒
小勺
食盐
红糖
沙子
活动2:溶解
探究新知
03
实验步骤
(1)把一勺食盐、红糖和沙子分别放入相同的水中。
勺子不要沾水
活动2:溶解
探究新知
03
食盐、红糖和沙子在水中发生怎样的变化?
沉入水底没变化
先是沉入水底,过一会颗粒变少
活动2:溶解
探究新知
03
实验步骤
(2)用搅拌棒充分搅拌。
搅拌时不要让小棒撞击烧杯,以免损坏。
活动2:溶解
探究新知
03
静止后画出食盐、红糖和沙子在水中的样子。
活动2:溶解
探究新知
03
(3)沙子还在水中,食盐和红糖消失了吗?用搅拌棒蘸一点盐水和糖水尝一尝有什么发现?
盐和糖没有消失
盐水是咸的
糖水是甜的
活动2:溶解
探究新知
03
(4)用放大镜贴着杯壁观察,你还能看到原来的颗粒吗?
杯壁上能看到颗粒
盐和糖没有消失,而是溶解在水中,肉眼很难看到。
活动2:溶解
探究新知
03
概念解释:溶解
像食盐和红糖这样放入水中后变成肉眼难以分辨的微粒,水仍然保持透明的现象,叫作溶解。
活动3:哪些能溶解
探究新知
03
下面四种厨房种常见的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吗?

胡椒粉
味精
面粉
活动3:哪些能溶解
探究新知
03
将4种物质各取一勺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观察哪些容易溶解,哪些难以溶解。
活动3:哪些能溶解
探究新知
03
物质 猜测 能溶解 不能溶解

胡椒粉
味精
面粉




填写实验记录单
活动3:哪些能溶解
探究新知
03
搅拌,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能加快溶解
活动3:哪些能溶解
探究新知
0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发现水的哪些特征?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发现水的更多特征。
课堂练习
04
1. 奇奇在学习了溶解的相关知识后,利用红糖进行了溶解实验,以下现象中能证明红糖发生溶解的是( )
A.红糖沉到杯底 B.杯子里的水升高了 C.杯子里的水变成了红色
2. 两个杯子里分别装有白开水和糖水,应该选( )来准确分辨它们。
C
C
课堂练习
04
3. 下列三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的是( )
A.白糖和食用油 B.面粉和盐 C.小苏打和味精
4. 科科将盐放入一杯水中,一段时间后盐不见了,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盐没有消失 ( )
A.看一看 B.闻一闻 C.尝一尝
5. 怎样区分糖和盐?( )
A.闻一闻 B.尝一尝 C.摸一摸
C
C
B
课堂练习
04
6. 要想使食盐在水中溶解得快一些,需要( )
A.静置 B.搅拌 C.用嘴吹气
7. 下列( )情况是溶解现象。
A.糖在水中化为糖水 B.黄豆在水中泡发
C.面粉和水混合变成白色液体
B
A
课堂练习
04
8. 下列物质哪些能溶解在水中,哪些不能溶解在水中,请连线。
盐和糖哪儿去了
盐、糖、味精——溶解
沙子、油、面粉——不溶解
板书设计
05
作业布置
06
在家里寻找不同的物质,如小苏打、咖啡粉等,观察它们是否溶于水。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