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一、题目
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佃农(diàn) 仪陇(yí) 溺死(nì) 私塾(shú)
B.勉强(qiáng) 调料(tiáo)和蔼(ǎi) 妯娌(lǐ)
C.和睦(mù) 衙门(yá) 横蛮(mán) 瞒着(mán)
D.不辍(chuò) 匿笑(nì) 周济(jì) 慰勉(wèi)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莲花湖湿地公园的湖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B.一个时代需要一些怀揣理想的人,他们能够耐得住寂寞,兀兀穷年地做学问,干事业。
C.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向他们喜欢的运动员表达内心由衷的赞赏。
D.颁奖典礼上,小州同学意外得到了一本心仪很久的书,真是妙手偶得啊!
4.指出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 ( )
A.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B.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
C.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
D.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班级开展“走近闻一多”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5.请用简洁的文字向同学们介绍闻一多。
6.根据《邓稼先》和本课内容补写对联。
上联: 唐诗杂论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7.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说”了就“做”。对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你是如何看待的?在“说”和“做”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追念闻一多先生
冰 心
①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多每一首我都读过。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
②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
③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请他替演员化妆。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年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那时我和吴文藻结婚刚满一年)。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可是不多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
④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⑤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但是国民党政府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但是越到后来,更加冷酷的事实,使他更是站在进步的年轻人一边,使他觉悟到“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把自己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这个时期他没有写诗,但他说:“诗是负责的宣传。”他重视诗的社会价值。他把自己的诗人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
⑥作为一个诗人,一多先生写的诗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的死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早在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在《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那篇文章里,他说:“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也许有时仅仅一点文字上的表现还不够,那便非现身说法不可了。所以陆游一个七十衰翁要‘泪洒龙床请北征’,拜伦要战死在疆场上了。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
⑦一多先生死去快三十三年了,今天我写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顾过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无尽!毛主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曾经是民主个人主义者,而首先是个爱国者的闻一多先生,一旦找到了和广大人民相结合才能救国的真理,他就昂首挺胸凛然不屈地迎着“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有删改)
8. 第①段从闻一多的诗入手,有什么作用?
9.请从修辞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10.细读第⑤段,根据示例,说说闻一多回国后,他的心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① →因抗战热潮,兴奋地辗转到昆明→
② →③
11.“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第⑥段引用闻一多的这句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2. 串词写话。
围绕下面一组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段精美的小散文。要求:用上所有词语(词序不限),想象合理,语意连贯,字数在100左右。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阳光灿烂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黑白相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略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答案】5.(示例)闻一多,本名闻家骅,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青年时与徐志摩等开创了新月诗派。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中年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晚年时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加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
6.闻一多;严谨治学
7.(示例)“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在学术上的实干和谦虚的精神,“说”了就“做”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对革命的热情。在“说”和“做”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答案】8.从诗入手,交代闻一多对中西的诗研究和造诣之深,表达对闻一多的敬佩之情。同时引起下文,赞美他具有诗一样的性格:正直,热情,豪放,爱自由。
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闻一多比作“白热的火焰”“敏感的神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闻一多的热情、豪放、敏感,表达了对闻一多的赞美之情。
10.①提早回国,目睹惨剧的失望;②因国民党的“抗战成绩”而情绪低落;③投身革命浪潮,在国民党的手枪下奋起
11.表明闻一多对拜伦的死的高度赞颂;并用拜伦的死与闻一多的死作类比,赞美闻一多把自己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中,是最完美、最伟大的。
12.【答案】示例:昨夜天气突然大变,乌云密布,雷声大作,顷刻大雨倾盆而下,令人猝不及防。今天早上微风拂面,阳光灿烂,真是一个好天气。不禁想起花园里平时打理的牡丹和芍药,昨夜的狂风暴雨会对它们肆虐成什么样子,急匆匆来到花园,碧绿柳枝随风舞动依然如故。花园里无数的鲜花依然挺立,散发出阵阵芳香,芬芳扑鼻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墨绿牡丹芍药花黑白相间独有一番迷人的景色。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