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是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组课文后的第一篇课文。选编《村居》《咏柳》两首,链接日积月累《赋得古原草送别》一首,三首古诗展现了古人眼中的春天,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物、事物与人物。
二首古诗中草、柳、莺是春天比较有代表性的动植物,放纸鸢是春天人们喜爱的活动。古人诗意化的生存方式为孩子们寻找春天后,欣赏春天提供了素材。课后安排了三道思考题,第一题紧紧围绕古诗想象这一特点,通过想象画面,说一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朗读积累背诵古诗。第二题在读一读、填一填中巩固古诗的积累背诵。第三题是词语的积累。词语和诗句的积累也为最后的表达运用打基础。
二首古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工整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中,凝练地描绘出了春天的景物。适合学生想象画面,欣赏春天的美景以及美景带给人们内心的情感体验。
本课在单元整合中主要承担欣赏春天,进一步培养想象思维,积累四字词语的任务,在朗读、背诵、积累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链接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三首古诗整合、比较阅读。在阅读中,独立识记10个生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思维发展:初识春天的模样,在三首古诗的整合阅读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语言描述春天。
创意表达:尝试发现诗人眼中的春景,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
教学重点
1.链接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三首古诗整合、比较阅读。在阅读中,独立识记10个生字。
2.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3.书写本课的生字,巩固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结构安排。指导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生字书写,重点指导“童”。
4.通过唱一唱、吟唱,用方言读一读,积累背诵三首古诗,复现巩固生字。
教学难点
1.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初识春天的模样,在三首古诗的整合阅读中,培养并发展形象思维,能够用语言描述春天。
教学过程
环节一:链接导入
1.联系学生自己画的春天图,链接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
(1)天空、阳光、田野、微风、柳条、草坪,组成了一幅春天的画面,你能让这画面充满色彩,充满动感吗?
(2)针对句子的不同部分提问,怎样读出来呢?注意针对句子不同部分提问时,回答的轻重音的不同。
2.这是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寻找的春天,古人又是怎么感知春天,书写春天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三首古诗,在读中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例句:
(1)我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
(2)暖暖的阳光让我看到春天来了。
我看见了湛蓝的天空,徐徐的微风,你呢?
微风就像妈妈的手拂过我的脸颊,你呢?
【设计意图】将寻找春天的活动成果借助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环节二:想象画面,感知春景
1.出示二首古诗(PPT)。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标画诗的节奏。放录音。
同桌互读,看看二首诗中有什么不能理解的词语,进行标画。
(1)纸鸢:借助图片理解。
图片:风筝。
(2)丝绦:发现汉字构字规律,进行理解。
纟[糹],发音:[sī],通假字,通“丝”[sī]和“糸 ”[mì]第四声,本义:丝线、细丝。“糸”(幺+小)字的本义就是“细丝”。《说文》:“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古同“丝”。
(3)离离:结合诗句从下面的义项中进行选择。
离lí
a.相距,隔开:距~。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b.分开,分别:分~。~别。~开。~散(sàn)。~职。~异。~间(jiàn )。支~破碎。
c.缺少:办好教育~不开教师。
d.〔~~〕形容草木茂盛,如“~~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4.自读二首古诗,你从诗中读出了哪些春天的美景,圈画出来。
(1)全班交流,检测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2)围绕“草”“柳”“风筝”,展开想象,用上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说你从诗中看到的美景。
(3)复现中识字。
拂:提手旁,感受春风拂面的感觉。
醉:酉字旁,与酒有关,感受春景醉人的美。
酉是酒的本字,字形像一个酒坛。
裁剪:发现两个字中的“刀”,感知春天的巧手。
“裁”与“剪”的字理解释。
【设计意图】整合阅读中复现生字识字。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美景。发现诗中歌咏的春天的景物(柳、草、风筝),加深对春天独有的景物的理解。
环节三:学习检测
1.挖空本课生字词检测。
(1)以挖空形式,填空。
村居
【清】高鼎
草长( )飞二月天,
( )( )杨( )( )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 )柳
【唐】贺知章
碧玉( )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 )( )。
不知细叶谁( )出,
二月春风似( )刀。
2.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上下结构的字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3.教师范写“碧”,注意上半部分“王”最后一笔变成“提”。提醒学生“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提醒学生“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要先写外部框架,再写内部部分。
【设计意图】检测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
环节四:想象画面,拓展积累
1.播放二首古诗的歌曲和吟唱范例。
(1)边听边跟唱边想象画面,可以配合动作进行表演。
(2)《赋得古原草送别》提供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草原的景色的图片,从而感受到草丛春天发芽到夏季茂盛,再到秋季变黄枯萎,冬天被野火焚烧,然而到春天仍旧顽强萌发的生命变化过程。
2.请各位同学,试着用自己的家乡话,读一读这三首古诗。不会家乡话的同学,今天回家后跟长辈学习后,明天再读给同学听。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与春天有关的古诗,试着说一说,在小组内与大家分享你的积累。
4.借助想象,选择你喜欢的一首古诗,给这首诗配一幅与诗意相符画面。
【设计意图】借助不同的形式积累古诗。
环节五:总结
在这样的美景中,让我们也学着古人书写春天。
春天像害羞的小姑娘,我们找到她,欣赏她。我们走进春天,拥抱春天,享受春天的美景。
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咏柳 村居
热爱春天
赞美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