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戴村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7 11: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4.26)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绯红(fěi) 不逊(xùn) 解剖(pōu) 抑扬顿挫(yì)
B.描摹(mó) 眼翳(yì) 发愣(lèng) 深恶痛疾(è)
C.禁锢(gù) 犀利(xī) 闪烁(shuò) 广袤无垠(mào)
D.彷徨(fáng)鞭挞(tà) 胆怯(què) 长吁短叹(xū)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抽屉 奥密 嬉戏 粗制烂造
B. 滞留 苍茫 污秽 诚惶诚恐
C. 愚钝 诘责 文诌诌 翻来复去
D. 轩昂 隐蔽 娇生贯养 油然而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迎宾大道经过整修拓宽,一直延长到钱塘江边,成为开发区的景观大道。B.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做客新浪聊天,他称现场写诗就是糊弄文采。
C.公司今天在社会上享有这么高的知名度,是他苦心孤诣经营的结果。
D.回到阔别四十年的祖国,看到那万象更新的景象,他心潮起伏,毅然决定回国定居。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雪》选自其散文诗集《野草》。
B.《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作品,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的“肖像画”。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伟大的悲剧》。
C.《我的童年》是高尔基回忆童年“一片灰黄”的艰苦生活,表达对亲人和儿时伙伴的无限怀念,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马说》的作者是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文章借千里马发议论,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之情。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听说乔元贞现在还活着,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小西。
B.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C.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D.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6.按课文内容,补写名篇名句,只选做四小题(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2)前不见古人,▲。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在世不称意,▲。(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4)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的友谊:▲,▲。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⑴⑵两小题。(5分)
为迎接G20,杭州多条道路开展综合整治活动,在施工期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交警建议市民在出行前关注各广播电台等发布的实时路况信息,及时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如遇临时交通管制,也请市民理解和配合。
⑴请概括上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2分)
⑵因为交通管制,爸妈每天很晚到家,爸爸说:“天天修路,天天堵车,灰尘漫天,烦死了,不开G20多好。”妈妈说:“只要一段时间就好了,虽然现在每天都要提早出门晚点回家,不过一想到是为了在咱家门口办好G20,我还是能理解的。”面对爸爸妈妈对待G20的不同态度,你是支持爸爸呢,还是妈妈呢?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8.综合性活动,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6分)
五月母亲节就要到了,诗人纪伯伦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你的班级为此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在这次活动中,班级做了一次调查,见下表:
问题阶段 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 愿意陪妈妈一起逛街 妈妈累时为她揉腿捏肩 受妈妈批评时会顶嘴 妈妈没按时做饭会发脾气
小学 24 28 25 3 5
初中 10 12 8 20 21
⑴从上述表格变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2分)
⑵你想制作一张贺卡送给妈妈。贺卡的扉页,需要写上几句话,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请你仿照下面的话,再续写一句。(2分)
假如母亲是天,那我便是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在你的怀抱里快乐无限;
假如母亲是。
⑶除贺卡外,如果还要送一束花给母亲,有康乃馨、玫瑰花、紫罗兰等,你认为送什么花比较合适?有什么含义?(2分)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
《藤野先生》节选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9.开头画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3分)
10.选文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两处“他们”分别指哪些人?(2分)
11.“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3分)
12.阅读选文,请说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并对此行为加以评价。(4分)
(1)原因:
(2)评价:
(二)
母亲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
①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里突然响起一个奇怪的念头,“我幸福吗?”
②每天摊开报纸,抑或打开电脑,看着各种诉诸自己遭遇多么不幸,社会多么不公的文字,不免也感觉自己身陷其中,闷闷不乐。
③的确,对于踏出校园就远赴异国他乡的自己,生活的单调,工作的无聊,人事的碰壁,人际的复杂,这些生活上的不如意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庆幸的是,每次碰上这些烦心事的时候,我的心底总会亮起一盏明灯,指引着我默默前行。
④那盏灯,就是我的母亲。
⑤有道是“穷人家里是非多”,小时候,因为生活的窘迫,母亲与祖母有时发生口角,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便和祖母“冷战”,幼时还不懂事的我自然站在母亲一边,也跟着和祖母“冷战”。可每次母亲都会训斥我,“小孩子要懂礼貌,不能对奶奶无理。”我不理解,“奶奶对妈妈不好,就是坏人,为什么我还要对奶奶好?”每当这时,母亲总会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因为她是你奶奶”。我至今十分清楚地记得母亲说这句话时看着我的眼神,清澈见底的眸子,似是不经意的平平淡淡的话语中,却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让我不由自主地低下那颗打小就倔强的小脑袋,双手拽着衣角,站在角落,似是在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满腹委屈,却又不明所以地羞愧难当。
⑥还记得小时候,经常有双目残疾的算命先生经过我家,因为老家门口离公路有十几级台阶,母亲怕算命先生会不小心摔倒,便每次都让我牵着他们一步一步走下台阶,直到大路上。并且还叮嘱我,对长辈要有礼貌,要叫那些先生“阿公”。次数多了,还闹过笑话。我曾好长一段时间都以为那些算命先生是我家的亲戚,加上幼时的我身边没见过双目残疾的人,就以为凡是双目残疾的人都是我家的亲戚。直到有一次母亲正和邻里聊天,我问起这件事,当时还惹得大伙儿哭笑不得。
⑦母亲就是这么言传身教,教育我做一个善良的人。
⑧母亲性格温和,与人相处总是和和气气的,但有时候对我却是例外。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摔碎了一个碗,担心挨骂,就偷偷把碎片清理了。不想还是被母亲发现了,母亲问我,我推说不知道。可能是没撒过谎的缘故,我回答母亲时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母亲大概已经知道了。再一次问我,语气很严厉,回想起来母亲当时应该很生气,我心里想承认,但倔强的我一开口依然是否认。母亲气极,转身夺过门后暗黄色的竹子枝条,雨点般在我身上抽打了起来,口中还气极地吼道“叫你撒谎,叫你撒谎”。当时的我低着头,不知道母亲眼里已经噙着泪。我跟母亲是一个性子,就这样,倔强的幼时的我就站在那儿,任由母亲抽打着,一动不动。后来,母亲终于忍不住了,抱着我大哭起来,看到母亲哭了,我不知所措,后悔不已,也抱着母亲大哭,哽咽着承认“妈妈,你别哭了,你别哭了,是我,是我打碎的碗,你别哭了。”可母亲似听不见一般,仍是不停地哭,现在想来,当时我真是伤了母亲的心。
⑨也不知过了多久,母亲抚着我的脸,我清楚地看到母亲脸上都是泪水,但母亲只顾着帮我擦干眼泪,柔声问我“疼吗?”我哽咽着说,“不疼!”“你现在就撒谎,将来还能有什么担当?我一直教你不能撒谎,记住了吗?”“记住了!”我用力地点了点头。“记住了吗?”生怕我忘了似的,母亲又问了一遍,“记住了!”我看着母亲的眼睛,似是承诺般,郑重地点了下头!
⑩现在想来,幼时的我怎么会知道“竹条打在我的身上,却疼在母亲的心里”;幼时的我又怎么会理解,身上的这点痛比起我撒谎让母亲担心我将来没担当的心里的痛,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现在长大成人,漂泊异乡,蓦然回首,这一路走来的每个脚印,无不深深印着母亲的殷殷心血,无不深深烙着母亲的殷切期望。
此时的母亲,鬓边已多了几丝白发,脸上也刻下了不少皱纹,但眼眸依然清澈如昔,此时的我想微笑着对母亲说“放心吧,妈,您的儿子会是一个心地善良、铁骨铮铮的好男儿!”
13.为什么说“母亲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4分)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分)
①清澈见底的眸子,似是不经意的平平淡淡的话语中,却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②母亲气极,转身夺过门后暗黄色的竹子枝条,雨点般在我身上抽打了起来,口中还气极地吼道“叫你撒谎,叫你撒谎”。
15.为什么小时候,母亲总是让“我”牵着算命先生走下台阶?(4分)
16.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评析。(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禹锡终易连州(交换) B.以男女质钱(抵押)
C.宗元革其乡法(革除) D. 营护其丧及妻子(护送)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 请以柳州授禹锡因以为号焉B. 乃出私钱赎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革其乡法其真无马邪D.名动于时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
②著述之盛,名动于时。
20.柳宗元具有怎样的品德,请结合文意简要概述。(4分)
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⑴⑵两小题。
春思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⑴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什么特点?(2分)
⑵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3分)
四(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__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01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质量检测(4.26)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C 2.B 3.D 4.C 5.A
6.①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②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涕下③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散发弄扁舟④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每题1分,最高4分)
7.(1)杭州道路整治致出行不便,交警建议市民关注实时路况。(2分)
(2)观点评论,有理有据。如说支持爸爸的答案,最高只得2分。(3分)
8.(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妈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不融洽。(2分)
(2)假如母亲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尽情地畅游的一条小鱼,让大海充满生机。(2分)
(3)康乃馨:因它象征着慈祥、真挚,母爱,是“母亲之花”,送花感激母亲的辛苦操劳和养育之恩。答案灵活,表达顺畅,言之有理即可。(2分)
二(30分)(以下各题表述,意思符合即可)
9.(3分)反语,揭示所谓的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作者心中的愤懑与辛酸之情。
10.前一个指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学生;后一个“他们”指闲看枪毙犯人的麻木的中国人。(2分)
11.“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3分)
12.(4分)原因:在课堂上看电影时,看到中国人那种麻木、不觉醒的精神状态,他认为学医只能医其身体上的痛苦,而不能医其心灵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笔写文章,才能唤醒国人的不觉醒的意识。
评价: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13.①母亲教育“我”要做一个善良孝顺的孩子,即使奶奶和妈妈有争吵,也要尊重奶奶;
②母亲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勇敢的孩子,做错了事要承认自己的错误;
③在“我”人生的成长道路上,母亲的教诲时刻陪伴着“我”成长,在“我”迷茫的时候,指引“我”默默前行,让“我”努力成为一个心地善良、铮铮铁骨的好男儿。(3点,答对1点给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14.①神态描写,写出了母亲教育“我”时不容反驳的严厉,表明她希望那个“我”成为一个善良的、尊重长辈的人。(3分)
②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打“我”时动作之快、幅度之大,也写出了母亲因为“我”撒谎而十分生气、失望,她希望“我”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3分)
15.①因为母亲善良,担心那些眼睛有残疾的算命先生在走路时摔倒受伤。
②母亲希望通过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让“我”成长为一个善良的人。(每点2分)
16.①母亲是一个要强的人。和祖母发生口角是,便和祖母冷战。但不许我模仿,也跟祖母冷战。②母亲是一个温和善良的人。看到眼睛有残疾的算命先生,总是让“我”扶他们走下台阶。③母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在“我”做错事情的时候,会采用合适的方法教育“我”。(3点,答对1点给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三(20分)
17.C(改革)(3分) 18. A D (4分)
19.①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像这样(分离)呢?
②柳宗元著述很多,在当时名声震动(4分,各2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0. 为友:为朋友着想,无私。对刘禹锡的照顾帮助。(2分)
为官:为老百姓着想,替老百姓办实事。到了柳州便改革掉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的风俗。(2分)
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定会成为名士。(1分)
(3点,答出1、2两点给满分,其余适当给分)
21.(1) 草、柳、桃花、李花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明媚可人。意思对即可(2分)
  (2) 示例一: “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修辞手法占1分,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舂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惹”字的意义占1分,“惹”字的表达作用占2分,意思对即可)
不必拘泥于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四.(40分)
22.参考中考作文评分。
w
第 1 页 共 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