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文体介绍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的文稿。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开幕词
文体介绍
标题(提示中心或主题)
——xx会议/活动开幕词
(xx年xx月xx日)
同志们/朋友们:
宣布开幕
会议筹备及出席人员情况;会议背景及意义;会议性质、目的、主要任务;主要议程及要求……
预祝成功
校运会开幕词?
文体介绍
开幕词特点:
简明性
简洁明了,短小精悍,不得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口语化
通俗易懂、明快上口。
宣告性、提示性、指导性……
标题回溯
原标题: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 毛主席开幕词
现标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在原文何处提出?
第六段开头: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人类”——“中国人”
将“中国人”置于“人类”的大概念中,既有时间维度的纵向观望,又有地域维度的横向比较。
中国人
“中国人”——“民族”
人类不仅是生物学的概念,也是精神文化的概念。散布于各地的民族创造出自己的文明,在文明的交互中出现了合作与冲突。
这里的“中国人”是人类中的民族概念。
《说文》:立,住也。(立的意思是“站住”。)
“挺立”“树立”“立志”
“站立”勾画了端正挺拔的稳定姿态,给人以庄重感。
站立
“此”——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从此”突出了会议工作的重要性。
“从此” 从何?
“它”指代什么?
写在人类历史上的我们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是什么?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要完成的历史任务。
脉络梳理
这句含义丰富掷地有声的话,为什么没有作为开场白,或者结束语,而是出现在文章第6段?
快速默读,梳理文章结构层次(可利用“学习提示”第二段作为分层参考)
脉络梳理
★1-2段:宣布开幕,指出代表广泛性及会议特点。
★3-4段:回顾过去,论述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5-8段:立足当下,对发展大计作出规划。
★9-12段:展望未来,描绘光明前景。
★13-16段:悼念与庆贺。
“站起来”专题解读
“站起来”之前如何?
通过回顾历史,呈现对当下的分析和研判,明确大会的性质,职能,听众对于为什么可以自信的说,中国人站立起来了,为什么说是从此站立起来了,就有了具体而深切的感受。如果没有前文的阐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固然是一句让人激动的宣言,缺少了一些在逻辑自洽中根植入心的效果。
“站起来”专题解读
“站起来”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五段
人民可以在会议中参政议政,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第六段
打败了内外压迫者,国家独立而自由。
民族文明幸福、和平自由,不再被侮辱,富有尊严。
“站起来”专题解读
“站起来”之后做什么?
发展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
团结新民主国家,维护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建设经济、文化,巩固国防……
按照发展规律有顺序、有逻辑地站住、站稳。
表示范围广的副词:全中国、所有、任何
表示程度深的副词:完全、极
使用以上词汇使得发言的感彩饱满
表强调副词的大量使用
语言赏析
“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是“既表示判断,也表达了强调的语气。使语言铿锵有力,使态度鲜明。
运用判断句表示强调
语言赏析
”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
“这种”是代词,与它所代指的“全国人民大团结”是同义词,表示相同含义的词组同时出现,具有强调意味。
同义复现表示强调
语言赏析
例如“我们”身份的确认和不断强调。很难看到在一篇文章中有这么多的“我们”。大多数段落中都有“我们”,其中,5个段落以“我们”开头,有的段落甚至每句话都有“我们”。“我们”的反复出现是本文主体意识的重要表现。
反复使用相同词语短语
语言赏析
第三段中 “三年多”的时间词组反复出现,如同“新闻直播”,展现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不断胜利和广大人民不断觉悟的伟大进程。
反复使用相同词语短语
语言赏析
第七段“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后,“还”反复出现,也凸显了现场感,有了必须优先处置的紧迫性。
反复使用相同词语短语
语言赏析
反复形成的句式,在情感抒发方面推波助澜。
文末分别独立成段的三个“庆贺”将全文的情感抒发推向高潮。
反复使用相同句式
语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