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4 21:2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4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读书时,你要把自己融入其中。只有与作者的心灵契(qiè)合,才会产生共鸣。透过书籍的窗口,一幅幅画卷在你面前展开。你会看到:鼎(dǐng)盛时期的福聚德,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苍茫的大海上,高傲的海燕展翅飞翔……
当然,你也不能默守前人旧说,要有怀疑的精神,推敲细思,才会有收获。
我们要与书为伴,在作家纤细的笔触中,汲(jí)取养料,濡(rú)养精神。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契(qiè)
B.鼎(dǐng)
C.汲(jí)
D.濡(rú)
(2)文段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雕梁画栋
B.苍茫
C.高傲
D.默守
2.(2分)下面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不能浮光掠影,经典的书需要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王教授读书精深,讲课时一些名言警句信手拈来。闲暇时,他还会邀请三五好友读读书,品品茶,享受天伦之乐……
A.浮光掠影 B.开卷有益 C.信手拈来 D.天伦之乐
3.(2分)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
这学期我读了不少书。刘慈欣的作品,让我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小王子》让我明白了爱就是责任,《我与地坛》让我理解了生命的意义……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的青年。
A.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的青年。
B.通过阅读名著,我成为精神富有、知识广博的青年。
C.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知识广博、精神富有的青年。
D.阅读名著,使我成为知识广博、精神富有的青年。
4.(6分)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主题词 古诗文名句 出处
爱国 山河千古在,①   。 文天祥《南安军》
②   ,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③   。 辛弃疾《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乐观 ④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莫听穿林打叶声,⑤   。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⑥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5.(3分)关于下面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迪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③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不是对它缺少热情,而是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④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二、阅读【53分】
6.(3分)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秋思》),意思是士兵久戍不回,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体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失地,为朝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表达诗人归来后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7.(3分)下面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8.(3分)下面是小文同学展示的《儒林外史》的读书笔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进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表现士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B.这部小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
C.严监生临终前因为多点了一茎灯芯,迟迟不肯咽气,这一细节表现他的吝啬。
D.《儒林外史》在讽刺丑恶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些正面的人物形象,如匡超人等。
9.(4分)班级举行“青年当自强不息”主题演讲活动,小文同学想在演讲稿中加入简 爱(《简 爱》)的具体经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你帮他完成。(限60字以内)
10.(12分)文言文阅读。

齐威王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①,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是子厚币②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③,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注释】①阿:东阿县。②币:财物。③上计:年终朝廷考核地方官员的治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选项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字词理解
A 语之曰 查字典:①告诉;②言论;③俗语。 ①告诉
B 人民贫馁 字形推断:“馁”的形旁是“饣”,跟食物有关 饥饿
C 景公召而数之曰 联系成语:数见不鲜 多次
D 景公许之 课内迁移:安陵君其许寡人也(《唐雎不辱使命》) 答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B.陂池之鱼 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C.君乃反迎而贺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D.入于权家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B.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D.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4)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齐威王派人去东阿查看,发现那里田地荒芜,百姓贫困,于是,严惩东阿大夫。
B.乙文晏子先前治理东阿,不接受私人请托,百胜没有挨饿的,齐景公却要治他的罪。
C.乙文晏子重新治理东阿,政绩突出,百姓生活富足,因此,晏子受到了景公的赞扬。
D.甲文齐威王不偏听偏信,依据事实来判断;乙文齐景公颠倒黑白,在晏子辞职的要求下,他才醒悟。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1.(10分)现代文阅读。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制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风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风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都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需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更需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技的进步,往往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如果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一味追求速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B.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体现了匠人们精益求精的精神。
C.只要沉得下心,就能制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没有精细入微的追求,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D.“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涵养匠心,需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更需下得了苦功夫,生出潜心于事的定力。
(2)下列材料,能作为本文事实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把零碎时间称为“零头布”。出差路上,开会间隙,都是他的“零头布”。他出版的几部数学专著,大多是用“零头布”时间完成的。
B.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整整翻译了6年。他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
C.迈克尔 杰克逊,从小就热爱音乐,梦想成为一名歌手。后来,他得到音乐经纪人的赏识,得以在乐坛大展拳脚。
D.贝多芬遭受耳聋的折磨,生活窘迫,但是他却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与命运抗争,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名曲《欢乐颂》。
(3)有人认为第④段的两个论据重复,可以删掉一个,你是否赞同?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4分)
三、写作【50分】
13.(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成长路上,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努力完成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令我们满意,有的让我们叹息,它们都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与人名。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答案及简析
  这份试卷包含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三大板块,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答案及简析如下:
  1.答案:(1)A(2)D
  简析:(1)“契合”的“契”读音是“qì”,不是“qiè”,A错误。(2)“默守”错误,应写作“墨守”,D错误。
  2.答案:D
  简析:“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王教授和好友不是家庭成员关系,该词用在此处对象错误,A、B、C选项成语使用正确。
  3.答案:B
  简析:原句“通过”和“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A、C、D选项修改后仍存在语病,B选项删掉“通过”,使“我”成为句子主语,修改恰当。
  4.答案:①城郭一时非;②无限山河泪;③直下看山河;④以中有足乐者;⑤何妨吟啸且徐行;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简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注意“郭”“吟啸”“长”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5.答案:B
  简析:②句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是观点句,应为首句;④句承接②句,指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融入公众生活;③句举例说明很多人缺少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①句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所以顺序为②④③①,选B。
  6.答案:A
  简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思是将军和征夫都因乡愁以及战事未平而难以入眠、愁绪满怀,“将军白发”和“征夫泪”是并列关系,不是士兵的眼泪让将军无计可施,A理解错误。
  7.答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接近家乡时,因担心家人受到自己牵累而产生的矛盾、复杂、胆怯的心理。前两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信断绝,时间漫长,体现出孤独和思念。后两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按常理近乡应急切了解家中情况,但诗人却“情更怯”“不敢问”,是因为担心家人因自己受牵连,这种矛盾心理凸显其内心复杂情感。
  8.答案:D
  简析:匡超人初期勤勉善良、孝顺,但认识潘三后逐渐堕落,变成帮凶且忘恩负义,是反面人物,不是正面形象,A、B、C选项表述正确。
  9.答案:示例:简 爱面对舅母和表兄欺侮勇敢反抗;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决然离开;拒绝圣 约翰求婚,坚定追求真爱。这些经历体现其自强不息。
  简析:需选取简 爱能体现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如反抗不公待遇、追求平等爱情等,进行简要概括。
  10.答案:(1)C(2)A(3)C(4)C(5)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参与(干涉)事务了。
  简析:(1)“景公召而数之曰”中“数”是“数落,责备”的意思,不是“多次”,C错误。(2)A选项“以”都表示目的,可译为“来”;B选项“之”分别是“助词,的”和“代词,他”;C选项“乃”分别是“却”和“于是”;D选项“于”分别是“到”和“比”。A选项意思相同。(3)“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表达晏子请求改变治理方式治理东阿,“三年不治”表示假设三年治理不好,“臣请死之”是结果,所以应断为“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选C。(4)晏子重新治理东阿时,接受请托、贿赂,加重赋税,讨好景公身边人,百姓挨饿,景公赞扬他是受了蒙蔽,并非他政绩突出,C错误。(5)翻译时注意“……者……也”表判断,“子”是“你”,“复”是“再”,“与”是“参与”。
  11.答案:(1)C(2)B(3)不赞同。两个论据虽都体现匠心精神,但侧重点不同,高风林事例侧重匠心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成果,顾秋亮事例侧重匠心在平凡岗位的坚持追求,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支持文章中心论点。
  简析:(1)C选项“只要沉得下心,就能制作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说法过于绝对,沉下心只是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C错误。(2)A选项强调利用零碎时间;C选项强调个人机遇;D选项强调与命运抗争。B选项草婴翻译《战争与和平》用6年且遵从六道工序,体现不急于求成的匠心精神,能作为本文事实论据。(3)从内容上看,两个事例侧重点不同;从结构上看,都是为支持中心论点服务,所以不能删。
  12.答案:略
  简析:这是材料作文,可从成长中作品的意义、成长的挑战与收获等方面立意。记叙文可讲述创作作品的经历,议论文可论述成长与作品的关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