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4 21:4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qiáo) 诘责(jié) 杳无消息(chá)
B.踌躇(chóu) 遒劲(jìn) 惟妙惟肖(xiào)
C.滞留(zhì) 炽热(chì) 器宇轩昂(xuān)
D.洗涤(tiáo) 记载(zǎi) 坦荡如砥(dǐ)
2.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__________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__________出光彩。能领悟“鸟鸣山更幽”的__________,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能欣赏“大漠孤烟直”的壮阔,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A.敬畏 散发 寂静
B.敬畏 焕发 静谧
C.敬重 焕发 寂静
D.敬重 散发 静谧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天津的桥数不清,解放桥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桥。②天津解放桥又称万国桥,俗称法国桥、法俄桥,是目前海河桥中仅剩的三座可开启的桥之一。③万国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桥,合则走车,开则过船。④这座桥的发展与诞生见证了天津由旧转新的全过程,是一块天津的活化石。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历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A.,。。;
B.。:;;
C.、:、、
D.。:、;
5.下面对《雁门太守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这首诗构思奇特,想象大胆,“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出了大战之前紧张的氛围。
B.“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中“角声满天”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可以理解为战场血流成河,这两句从正面写战争的惨烈。
C.“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乘夜奔袭之状,地点正是燕、赵英雄慷慨悲歌之地,再加上一个“鼓寒”的声音细节,悲壮的气氛就更浓了。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写了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表现出忘身报国之情,感人至深。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花香》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花香
①众所周知,大自然的花香是借助空气这个介质传递给人的嗅觉。因而空气的物理属性(例如“温度”)对花香的传播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说,利用花香的传播情况,也可预测某些气象要素。
②例如,大多园林工作者有这样的体验:当气温较高时,随处都可闻到花香,而且香气较浓;而当气温较低时,则只能在花的附近才能闻到花香,香气也比较淡。花香的浓淡,真的与气温有关吗?
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花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易挥发,扩散到空气中的芳香油分子,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芳香的感觉,这就是花香。所谓的香气浓淡,不过是进入人鼻孔中芳香油分子的多少罢了。实验证明,当其他环境因素(如风力、湿度、空气悬浮物)完全相同时,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快慢主要受气温影响。一般来说,气温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扩散也就越快。当然,扩散快慢还与花卉本身(即花卉品种)的芳香油分子密度有关。
④在低温无风的天气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小,由花朵扩散出的芳香油分子大都聚集在花朵的周围,远离花朵处,芳香油分子的密度较小,几乎闻不到什么香气;只有靠近花朵,才能闻到花香。而在阳光艳丽、大气温暖甚至炎热之时,一方面,较高的气温加快了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其扩散加快;另一方面,花卉附近地面受热辐射后,近地层空气很快增温,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又来补充,循环气流不断将花卉附近的芳香油分子带走,使得附近的芳香油密度减小,这就进一步加快了花卉对芳香油的分泌挥发,花的香气更浓,扩散得也更远,产生出花香浓郁、香气袭人的感觉。
⑤正是因为气温对花香扩散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古人常常用花香的浓淡来判断气温的高低。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有两句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现在看来,也颇有些科学依据。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空气温度对花香传播有一定影响,但无法利用花香的传播情况预测某些气象要素。
B.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
C.当其他环境因素完全相同时,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快慢主要受气温影响。
D.花香扩散快慢还与花卉本身(即花卉品种)的芳香油分子密度有关。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下定义、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花香的浓淡与气温有关。
B.使用举例子、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花香是借助空气介质传递的。
C.使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花香的浓淡与气温有关。
D.使用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花香是借助空气介质传递的。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花香的浓淡,真的与气温有关吗?”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激发读者兴趣。
B.第④段中加点词“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⑤段引用陆游的诗句,既印证了说明内容,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D.文章采用时间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花香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好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确实。
B.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
C.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D.富贵不能淫 淫:使……动摇。
10.下列句子中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一怒而诸侯惧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C.行天下之大道
D.不得志,独行其道
11.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B.“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内心对仁义礼的坚守。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通俗讲就是:在其位,就和人们一起努力;不在其位,就独自努力。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
12.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其五)]
(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5),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愚公移山》)
(6)李清照在《渔家傲》感慨自己空有才华不能施展的语句是,。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文忠,字思本,太祖姊子也。李伯升①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人告贼势盛,宜少驻以俟大军。文忠曰:“彼众而骄,我少而锐,以锐遇骄,必克之矣。”诘朝②会战,文忠横槊③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冲其中坚。敌以精骑围文忠数重。文忠纵骑驰突,所向皆披靡。
【注释】①李伯升:元末明初人,张士诚军重要将领。②诘朝(zhāo):天亮的时候。③槊:古代兵器。
13.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去新城十里而军军:
(2)宜少驻以俟大军宜: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众而骄,我少而锐,以锐遇骄,必克之矣。
1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李文忠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①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冷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淡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洌透骨的空气。
②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馨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鸣;春天来了,大地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③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要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绽放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寒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④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上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天却如此结实地来到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
⑤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⑥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一次次艰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起来行走时的耀眼的明灯。……这样简单而真实的关爱,这样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首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⑦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江后,才会让人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注目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辛。
⑧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历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16.阅读①-⑤自然段,思考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所呈现的“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及其枝条的状态,带给“我”怎样的情感反应。完成下表的内容。
花和枝条的状态 我的情感反应
寒冷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淡黄的小花 (1)
(2) 感叹春天真正地来了
(3) 想到它花开之前经历过怎样的艰辛
风雪中瑟瑟颤抖的纤细枝条 (4)
17.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这朵尚未完全绽放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寒风中闪烁摇曳的微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18.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会如此赞赏“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头,“我”在漫不经心中看见“春天第一朵鲜花”时,“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叮了一下”,是因为我竟然没有发现春天已经到来了。
B.作者认为,这朵小花的经历就如同我们的青春一样,必须经过泥泞坎坷,风霜雨雪的考验,才能迎来美丽的绽放。
C.第⑤段在全文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总结了上文“春天第一朵鲜花”所带给自己的感受和遐想,又引发了下文对生命历程的回溯和反思。
D.⑥⑦自然段中,作者认为自己在生命的历程中,虽然得到了一些“真实的关爱”,但仍然像身边的那条河流一样,“经历痛苦的挣扎和血泪艰辛”,说明只要努力奋斗就会成功。
E.本文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生动的描写呈现“春天第一朵鲜花”的形象,以浓烈的抒情引发读者的共鸣,最后以深刻的议论点明主旨,揭示生命成长的真谛。
七、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
20.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恰当的标题。
近日,有网友爆料,国家文物局向日本横滨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函,要求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根据网友提供的图片,这封《关于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的函》中提到,上述日本拍卖公司原计划于10月29日至31日在日本东京举办拍卖会,拍卖一批从中国非法劫掠的文物。国家文物局要求该拍卖公司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中国人民的感情,停止拍卖这些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并将对有关文物保留追索权利。此前,横滨国际拍卖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确实收到了相关文件,调查后最终决定撤拍,将拍品返还给了委托人。
八、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
21.探索自然奥秘,发现自然之美。班级以“探索·发现”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制作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 书名:《昆虫记》 作者:【法】①(人名) 体裁:②作品 评价:堪称科学与③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④”之美誉。
九、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2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请你结合下面的语段内容分析这句话。
如果我们多盯着它看一会儿,也许会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悲惨事情。果然,许许多多渴得不行的家伙在转悠着。它们发现了这口井,这口井因为井边渗透出的汁液而暴露了。它们一拥而上,一开始还有点小心翼翼,只是舔舔渗出来的汁液。我看见拥挤在甜蜜的井口旁的有胡蜂、苍蝇、泥蜂、金匠花金龟子,最多的是蚂蚁。个头最小的,为了靠近清泉便从蝉的肚腹下钻过去,宽厚仁慈的蝉便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个头大的急得直跺脚,挤上前去,飞快地嘬上一口,退了下来,跑到旁边的树枝上兜上一圈,然后又更加大胆地返回来。不速之客们的贪心越来越大:刚才还谨小慎微的它们突然变成了一群乱哄哄的侵略者,一心要把掘井者从井边驱逐掉。在这群冲锋陷阵的强盗中,最大胆最坚决的就是蚂蚁。
十、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23.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这是自然规律。冬天,无论你是否喜欢,它都会如约而至。作家原驰在女儿成人之际写给她一封信,最后一句是:“人生会有许多冬天,跑起来,不要停下,跑过冬天。”
请以《跑过冬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 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漏个人信息。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答案及简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简析:A选项“杳无消息”的“杳”应读“yǎo”;B选项“遒劲”的“劲”应读“jìng”;D选项“洗涤”的“涤”应读“dí”。C选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
  2.答案:B
  简析:“敬畏”比“敬重”更能体现对生命的庄严感,与“尊重”搭配更合适;“焕发”与“光彩”搭配更生动形象,“散发”相对平淡;“静谧”更能体现“鸟鸣山更幽”那种幽静、安宁且美好的意境,“寂静”侧重于没有声音,略显单调。所以B选项正确。
  3.答案:D
  简析:D句存在两处问题,一是语序不当,应先“诞生”后“发展”;二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在“是一块”前加“它”。A、B、C句没有语病。
  4.答案:D
  简析:第一处,句子陈述完《离骚》的相关信息,表意完整,用句号;第二处,“诗歌分为两部分”是总述,后面分别阐述前后两部分内容,用冒号表提示下文;“家世”“出身”是并列词语,用顿号隔开;“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并列的两个部分,且内部已有逗号,所以两者之间用分号。故D选项标点使用正确。
  5.答案:B
  简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从侧面烘托战争的惨烈,并非正面描写。“角声满天”从听觉渲染战争规模大,“塞上燕脂凝夜紫”通过描绘战场的颜色,营造出凝重、悲壮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残酷。A、C、D选项赏析恰当。
  二、现代文阅读
  6.答案:A
  简析:文章开头明确提到“利用花香的传播情况,也可预测某些气象要素”,A选项与原文不符。B、C、D选项内容均能在文中找到依据。
  7.答案:C
  简析:“例如”表明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气温高和气温低时花香浓淡的情况进行对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目的是为了说明花香的浓淡与气温有关。该句没有使用下定义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所以C选项正确。
  8.答案:D
  简析:文章是按照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解释花香与气温的关系,并非时间顺序。A选项,第②段的问句引出下文对花香与气温关系的说明,激发读者兴趣;B选项,“几乎”一词准确地表达了在低温无风时远离花朵处闻到花香的程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选项,引用陆游诗句既印证了花香与气温的关系,又增添了文学色彩。
  三、文言文阅读
  9.答案:D
  简析:“富贵不能淫”中“淫”应解释为“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迷惑”。A、B、C选项解释均正确。
  10.答案:B
  简析:B句“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者,……也”是判断句的典型标志。A、C、D句均不是判断句。
  11.答案:C
  简析: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并非单纯指身居高位、实现政治理想。A选项,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位高权重,一怒一安能影响诸侯和天下,符合其对大丈夫的认知;B选项,“富贵不能淫……”体现了大丈夫对仁义礼的坚守;D选项对“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理解正确。
  四、填空题
  12.答案:(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欲辨已忘言(3)入则无法家拂士(4)折戟沉沙铁未销(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6)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简析: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注意“辨”“拂”“戟”“匮”“嗟”“谩”等易错字的书写,要准确记忆诗句内容。
  五、文言文阅读
  13.答案:(1)驻军、驻扎(2)应当、应该
  简析:“军”在文言文中常作动词,结合语境“去新城十里而军”,可理解为“驻军、驻扎”;“宜”常见义项为“应当、应该”,“宜少驻以俟大军”中“宜”就是此义。
  14.答案:他们人多并且骄横,我们人少但精锐,用精锐的兵力对抗骄横的敌人,一定能够战胜他们。
  简析:翻译时,“彼”译为“他们”,“骄”是“骄横”,“锐”为“精锐”,“克”是“战胜”,注意语句通顺,符合语境。
  15.答案:李文忠勇敢无畏,面对李伯升二十万大军的进攻,毫不畏惧,敢于驰援;他善于观察判断,认为敌军虽众但骄横,己方虽少但精锐,有战胜敌人的信心;他作战勇猛,在会战中率领铁骑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简析:从“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驰救”可看出他勇敢无畏;“彼众而骄,我少而锐,以锐遇骄,必克之矣”体现其善于观察判断;“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冲其中坚”“文忠纵骑驰突,所向皆披靡”展现出他作战勇猛。
  六、现代文阅读
  16.答案:(1)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颤栗(2)淡雅的馨香和宁静的妩媚(3)花朵尚未完全绽放,在寒风中闪烁摇曳(4)为它们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
  简析:答案均在文章①-⑤自然段中,仔细研读文本,根据花和枝条的不同状态找到对应的“我”的情感反应即可。
  17.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花拟人化,赋予其“拘谨”的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花在开放前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小花经历艰辛才绽放的感慨与怜惜之情,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成长历程的思考。
  简析:“拘谨”本是形容人的神态,这里用来写小花,是拟人手法。从表达效果看,形象地描绘出小花未完全绽放时的样子,结合文章主题,能体会到作者对小花的情感以及引发的思考。
  18.答案:因为“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经历了寒冷、风雪等艰难困苦才得以绽放,它的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给世界带来生机与希望;它的经历如同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必经磨砺才能走向成熟和丰盈;它让作者联想到生命中那些激励自己前进的关爱与光芒,其背后的艰辛与努力令人敬慕,它所蕴含的生命哲理让作者对生命成长有了深刻的感悟。
  简析:从文章内容看,鲜花经历磨难绽放,象征春天带来生机;其成长历程与青春生命相似;还让作者联想到生命中的美好,蕴含生命哲理,从这些方面概括原因。
  19.答案:AD
  简析:A选项,“心里仿佛被什么细小的东西叮了一下”是因为被小花历经艰辛绽放的生命力所震撼,并非没发现春天到来;D选项,⑥⑦自然段强调生命中既有关爱,也有艰辛,重点不是努力奋斗就会成功。B、C、E选项理解正确。
  七、语言表达
  20.答案:国家文物局成功叫停海外中国流失文物拍卖
  简析:新闻标题要概括主要内容。这则新闻主要讲国家文物局发函要求日本公司停止拍卖中国流失文物,最终该公司撤拍。标题需突出主体(国家文物局)、事件(叫停拍卖)。
  八、填空题
  21.答案:法布尔科普文学文学昆虫的史诗
  简析:《昆虫记》作者是法布尔,它是科普文学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这些都是文学常识,需要准确记忆。
  九、名著阅读
  22.答案:法布尔在描写昆虫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宽厚仁慈的蝉便抬起爪子,让这些不速之客自由通过”“不速之客们的贪心越来越大”“变成了一群乱哄哄的侵略者”等语句,赋予昆虫人类的情感和行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昆虫们在争夺水源时的不同表现和特点;同时,他观察细致入微,准确地记录了各种昆虫在这一场景中的动作、神态等细节,如“小心翼翼”“舔舔”“急得直跺脚”“飞快地舔上一口”等,仿佛他能听懂昆虫的语言,知晓它们的想法,所以罗曼 罗兰称他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简析:从修辞手法上看,文中多处把昆虫当作人来写,使昆虫形象更生动;从观察角度,对昆虫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细腻,突出法布尔对昆虫了解深入,能展现昆虫的“秘密”。
  十、作文
  23.略。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围绕“跑过冬天”的主题,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创作,注意立意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