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2-04 21: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1.【我来总结】下面是小金对这次活动的总结,请一起完成后面的任务。
在梳理古诗词中的“意象”时,我发现诗歌中的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某种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遨游于诗海,品味一个个别具格的意象,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如鸟雀翱翔于云(xiāo) ______;我们可以仰望烂漫的星空,感受那浩瀚(chéng)______ 澈的天宇。温习知识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真是应(A.yīng B.yìng)了孔子的那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根据词语的解释,填入文中“□”的词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富有:大量拥有。
B.赋有:具有某一样东西。
(2)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云(xiāo) (chéng) 澈
(3)加点字“应”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yīng
B.yìng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2.理解性默写
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意蕴。“,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提醒我们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次北固山下》),启示我们时序的交替是自然规律;“,”[《秋词》(其一)],告诉我们明丽的秋景也蕴含着豪迈的诗情;“,山入潼关不解平”(《潼关》)鼓励我们要敢于冲决罗网、勇往直前。我们从“”(《天净沙·秋思》)中仿佛看到马致远在古道上孤独行走的背影;“君问归期未有期,”(《夜雨寄北》),诗人借巴山夜雨吐露羁旅途中的孤独无奈。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情感的诗句是:,。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3.班级组织《西游记》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面任务。
(1)下面是两个小组的专题探究任务单,请你补全横线处内容。
阅读名著 组别 探究专题 探究内容
《西游记》 第一组 ①话说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讲出故事曲折的情节。
第二组 话说唐僧师徒 猪八戒有见识短浅等缺点,但又有憨厚淳朴等优点。 ②(猪八戒之外的其他一个形象;从优缺点两个角度评价)
(2)著名学者贾植芳在谈到阅读《西游记》的感受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把它看成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以大眼光、大境界、大醒悟、大触动。”探究小组要求同学们联系《西游记》内容及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80—100字)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狼乳
①我们连的司务长大雨在接菜的路上,捡回了一条命。
②大雨是连队的第一批兵,当上司第二年接任司务长,八百里荒漠他走得最勤,也最老到,是连队外事活动第一人。他说从路上捡了一条小狗,并带回来养着,连队里几乎没有反对声音。兵们当然喜欢,在这个除了人是主要的活物之外的寂寞区域,有一种较通人性的异物供大家把玩,确是奢望。可是连长还是说了一句:“连人都快养不活了,还养狗?”那年月真是这样。大雨没有吭声,下米时朝锅里扔了几粒白砂。正应了“一人吐一口,养条大肥狗”的说法。这条后来被称作“贵妃”的小母狗,就是堂而皇之地吃着兵们吐的砂裹饭长大的。
③“贵妃”来时瘦得没有狗形,几个月下来,就出落得狗模狗样了。“贵妃”跟大雨亲,也有眼色,大雨忙的时候,它远远地蹲着;大雨一闲手,它就会过去蹭两下。“贵妃”嘴很紧,不该吃的绝不吃,一块伸口可及的牛骨头,没有兵们的指示,“贵妃”连想头都不生。
④那天去接菜,马不知咋的惊了,撒开腿跑,吓得小上司攥着大雨的衣摆一个劲地喊,车颠得快散了。这时,“贵妃”从车上蹿下,箭步飞赶快马,几秒钟,就咬疼马的前蹄,马停了。“贵妃”闪电般的身影一直让大雨不忘,大雨说,“贵妃”肯定是个猎物的好手。自此,连队时常出现人狗赛跑的场景。
⑤“贵妃”出事是在来连队两年后的一个秋天的晚上。那晚,特别冷,兵们穿着内装羊毛皮的棉大衣牙齿都冻得打架。部队从当地牧民手里买了15匹民用马当脚力用,一群狼嗅着味就过来了。半夜里,全连持枪护马抗狼。狼群在对面山坡上驻足干嚎,不进不退。兵们在临时搭建的马圈四周,时不时地朝天放枪警示。双方对峙到东方放白。意欲收兵之时,“贵妃”一声长啸,那是原汁原味的狼啸。就在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应时,“贵妃”箭一般地冲进了狼群。
⑥“贵妃”是条狼。兵们咬牙切齿地说。
⑦大雨这才忆起,茫茫荒漠哪来的狗让他捡。大雨给兵们落下了笑柄。大雨坚信“贵妃”还会浪子回头。时间久了,大家便渐渐忘记了“贵妃”,只有大雨未忘记,只是他开始恨它。
⑧又是一个星期四,独自去接供给的大雨没有按时归队。连长带兵找了一宿也没有结果,消息报到上级。领导派来吉普车配合搜救,命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⑨连队官兵备足干粮,在车辆的引导下,地毯式搜寻。两天后,大雨、马,还有马车都没有踪影。干渴和失望开始笼罩着官兵。连长坚持说,再往前搜半天。跑在前面的吉普车翻过了土坡,惊喜地看到了连队的马车。待官兵们跑过去,见到的是马的骨架。连长看了看四周说,大雨遇到了狼群。这时开始有人抽泣。连长黑着脸,又看了看。他发现马车边没有人的尸骸,突然大吼道,大家散开去搜,直到找到司务长为止。
⑩连长跳上吉普车,发疯般地向四周开去。在一簇较高的灌木背阴处,发现了只剩鼻息的大雨。连队卫生员迅速进行抢救。连长从大雨身上闻到了乳香,抬头一看,不远处蹲着的一匹狼艰难地站了起来,开始向荒原深处走去,那狼后边还跟着两匹小狼。连长顿时明白,说,是“贵妃”救了大雨。
通过大雨遭袭时的经历和可靠性推测,事情的经过大概是:大雨在回来的路上被一群饿狼围赶到出事点,饿狼先是三下五除二啃了马,紧接着攻击了大雨。大雨被拖咬下车后,狼群让哺乳期的母狼先食时,“贵妃”认出了大雨。“贵妃”护住了大雨,将他拖到了安全地带,一直守护并用狼乳奶着大雨,直至部队来人才走开。
“贵妃”感动了连队。自此,连队每年都有为狼群冬贮食物的计划。也是从这以后,再也没有发生狼群侵扰连队的事。
可惜,大雨直到转业时都没能再见一眼“贵妃”,“贵妃”成了一匹真正的青海狼。
(选自《民间故事选刊·下》2021年第10期,有删改)
4.阅读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梳理故事情节。
捡回“贵妃”裹饭喂养→(1)→护马抗狼“贵妃”露野性→(2)
【语言·赏析】
5.批注是阅读的好方法。花花划出了文中的两个句子,请你根据提示,帮忙完成批注。
“贵妃”闪电般的身影一直让大雨不忘,大雨说,“贵妃”肯定是个猎物的好手。
(1)赏析式批注:这里的修辞手法运用得真妙,请你做批注。
“贵妃”是条狼。兵们咬牙切齿地说。
(2)疑问式批注:这里的“咬牙切齿”包含了兵们哪些情感呢?
【结构·理解】
6.花花认为文中的第 段可以删去,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联读·主题】
7.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贵妃形象的看法。(提示:至少答出两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病毒是一种形小体微、结构简单、寄生在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微生物。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甚至还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细胞,多数病毒只有一个核酸构成的“芯子”,外面包着一层蛋白质外壳。病毒的生存方式是“损人利己”的,由于没有细胞器,本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只能在活细胞中寄生和繁殖,使被感染的生物生病甚至死亡。
②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当病毒浮游在空气中,或者停留在物体表面时,它们是无生命的。可是,一旦与特定的植物、动物或细菌的细胞接触,它们又会突然“活”起来,有如海盗杀人夺船一样,,并利用正常细胞内原有的各种“机器”和细胞质内的“库存”原料,疯狂地在细胞内复制自己,,从而使细胞出现严重的损伤,。当细胞发生损伤和死亡时,人体就开始出现病理变化。例如呼吸道病毒引起黏膜上皮的坏死脱落,导致炎症和咳嗽;口蹄疫病毒侵犯黏膜和皮肤上皮细胞,引起水泡和糜烂。
③鉴于病毒对人类身体有着严重影响,人类与病毒的“战争”从未停止。除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外,免疫预防是对抗病毒重要而有效的措施。有人工自动免疫如接种减毒活病毒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牛痘疫苗和麻疹疫苗等)及灭活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尤其是减毒活病毒疫苗的应用,常能获得持久、有效的预防效果。其次是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病人恢复期血清及免疫球蛋白,可短期预防,如麻疹病人恢复期血清和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等。
材料二
①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
②病毒宿主,指的是为病毒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病毒通过宿主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从而在宿主体内不断扩增,而携带病毒的宿主又可通过多种途径散播病毒。
③根据病毒的传播路线,可以把宿主划分为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④首先,自然宿主是指除人以外,自然界中为病毒提供营养和复制场所的生物,是病毒天然栖息和繁殖的生存环境。
⑤以蝙蝠为例,号称全世界最危险的十大病毒里,蝙蝠至少是其中六种的自然宿主(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SARS冠状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堪称毒霸。
⑥中间宿主,顾名思义,就是处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可以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中间宿主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运输"到"终点站",即终宿主。
⑦以SARS冠状病毒为例,研究表明有10种以上哺乳动物易受该病毒感染,而目前普遍认为果子狸为其传播的主要中间宿主,因为早期感染者曾和果子狸有过密切接触,且从果子狸上分离出的类SARS冠状病毒与人身上分离的SARS病毒高度同源。同时,也有证据表明,存在果子狸以外的动物参与了SARS冠状病毒向人类的传播。
材料三
①近些年来,人类基因组研究揭示,我们的基因组里有成千上万种病毒基因的痕迹,而这些病毒基因的频繁变异以及新病毒基因的侵入,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齐默曾写过《病毒星球》一书,他指出,地球上生命的基因多样性,很大一部分即蕴藏在病毒之中;我们呼吸的氧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病毒帮助下产生的。
②其实,地球上的生命,很可能就是在40亿年前从病毒起源的。我们跟病毒之间的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病毒是我们既不想要但又离不开的“老朋友”。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的末尾还写道,人类作为哺乳动物的一员,已经跟病毒组成了难以分割的混合体。清除了体内的病毒基因,我们可能无法活着从子宫里生出来……
③要理解病毒与人类之间协同进化的关系,就必须学习生物演化论以及生命演化的历史。
8.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病毒一旦与特定对象接触,就会突然由“无生命”状态变得活跃起来,继而进行疯狂自我复制。
B.只要我们远离病毒的自然宿主,就不会感染病毒。
C.地球上生命基因维持多样性有赖于病毒的存在,氧气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病毒有关。
D.学习生物演化论以及生命演化的历史,有利于我们理解病毒与人类之间协同进化的关系。
9.结合上下文,在材料一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内容,应为(填序号)
①彻底扰乱原来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活 ②劫夺正常细胞 ③导致细胞的死亡
10.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病毒的特征。
11.进入秋冬季节,流感高发,小深的妈妈很担心他会感染,请结合以上材料和生活常识,当面给小深妈妈提两点建议。请注意说话要得体。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定林①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二月四日作②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定林:地名。②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
12.《定林所居》中的“溪”“山”分别具有、高耸的特点;《二月四日作》通过轻柔之风、、飞蝶鸣鸠来描写早春的景色。
13.两首诗都有“闲”字,诗人的情感一样吗?请具体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语、小文学习了《诫子书》后,补充阅读了书中的其它内容,跟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古文探究活动,请你跟他们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①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②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③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④。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⑤不可不察也。”
(选自《国朝太宗类苑》)
注释:①却:摒除。②念:想。③恣:任凭。④吉:吉祥。⑤贼:敌人。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非学无以广才
(2)险躁则不能治性
(3)太宗尝谓皇属曰
(4)乃可永久富贵
1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B.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C.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D.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意思。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
17.阅读文章,根据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文:我觉得唐太宗跟诸葛亮有共同的观点,诸葛亮说要“俭以养德”,唐太宗则具体地对皇族提出(1)“”(请用原句回答)的要求,食堂里张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也是这个意思。
小钟:是的。但是两个人告诫后人的目的还是有所区别的。
小文:诸葛亮诫子的目的是希望儿子(2);唐太宗告诫皇属的目的是希望皇属(3)。
小钟:哈哈,英雄所见略同。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瞬息万变,我们需要改变与突破。改变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是为了换个角度看世界,也是为了迎接不一样的自己。而不忘初心,不变则是对目标的坚定,对理想的执著,也是对自我的坚守。变与不变,相对而存在。
请以“我变了”或“我依然不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自选文体(除诗歌外);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答案及简析
  1.
  答案:(1)B;(2)霄;澄;(3)B
  简析:(1)“赋有”侧重于本身具备某种性质或东西,更符合“物象具有某种含义和文学意味”的语境,“富有”侧重于大量拥有财富等,A不恰当。(2)“云霄”的“霄”不要写成“宵”,“澄澈”的“澄”注意书写。(3)“应了孔子的那句话”中“应”是“顺应”的意思,读“yìng”。
  2.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河流大野犹嫌束;古道西风瘦马;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简析:根据题目中的提示,准确回忆并填写相应诗句。注意“罔”“霄”“阑”等易错字的书写。
  3.
  答案:(1)①取经故事;②孙悟空虽然生性桀骜不驯,但他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2)答案示例: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经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坚定的信念。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容易放弃自己的理想,阅读《西游记》后,我深知坚定的信念有多重要,以后我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敢于挑战困难。
  简析:(1)①根据探究内容可知是关于《西游记》中的故事,“取经故事”符合要求。②选择孙悟空进行评价,他的缺点是桀骜不驯,优点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权威等。(2)结合《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经的经历,围绕坚定信念的重要性,联系自己生活中遇到挫折易放弃的情况,阐述阅读感悟。
  4.
  答案:(1)“贵妃”追赶快马显特长;(2)遇险守护狼乳奶大雨
  简析:根据文章内容,在“捡回‘贵妃’裹饭喂养”和“护马抗狼‘贵妃’露野性”之间,是“贵妃”追赶快马让马停下的情节,体现其特长;之后是大雨遇险,“贵妃”用狼乳救大雨的内容。
  5.
  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奔跑的“贵妃”比作闪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贵妃”的奔跑速度之快,表现了大雨对“贵妃”的称赞与喜爱之情,同时也为下文揭示在荒野里捡到的“贵妃”实际并非狗而为狼这件事作铺垫。(2)“咬牙切齿”表明了兵们发现悉心喂养许久的“贵妃”竟然是条狼时的不可置信,“贵妃”跟随狼群一去不回后遗憾、后悔的心理,以及对狼给牧民们造成损失的痛恨。
  简析:(1)从修辞手法角度,比喻的作用是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生动,这里突出“贵妃”速度快,也体现出大雨的情感,还为后文情节做铺垫。(2)结合前文兵们对“贵妃”的感情以及狼的习性,分析“咬牙切齿”包含的不可置信、遗憾后悔、痛恨等情感。
  6.
  答案:示例:不能删去。此段梳理分析大雨遇困事件,“贵妃”认出大雨并保护、用狼乳奶着大雨的情形。运用插叙的写作手法,交代了“贵妃”救大雨的过程,凸显文章主旨,表现了“贵妃”的知恩图报,为后文连队为狼群冬贮食物的做法作铺垫。
  简析:从内容上看,这段解释了大雨获救的经过;从结构上,插叙的内容为后文情节做铺垫,也突出了“贵妃”的品质,对表现文章主旨有重要作用,所以不能删。
  7.
  答案:示例:文章中的“贵妃”虽然有狼的速度和野性,但是懂得知恩图报,从文中可以感受到兵们对“贵妃”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揭示的是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处。
  简析:“贵妃”追赶快马体现其速度和野性,救大雨体现知恩图报。兵们后来为狼群冬贮食物,体现了对“贵妃”的感情以及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主题。
  8.
  答案:B
  简析:病毒传播有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仅远离自然宿主不能完全避免感染病毒,B选项说法错误。A、C、D选项可从材料中找到依据。
  9.
  答案:②①③
  简析:结合前文“有如海盗杀人夺船一样”,先“劫夺正常细胞”;接着“利用正常细胞内原有的各种‘机器’和细胞质内的‘库存’原料”会“彻底扰乱原来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活”;最后导致“细胞的死亡”。
  10.
  答案:(1)病毒寄生在细胞里(或:病毒形小体微;病毒结构简单;病毒以复制方式增殖。写到1点即可)(2)病毒的传播需要宿主(3)病毒与人类协同进化
  简析:从材料一可知病毒寄生在细胞里、结构简单等;材料二表明病毒传播依赖宿主;材料三体现病毒与人类协同进化。
  11.
  答案:阿姨您好,现在进入秋冬流感高发季节,为了避免小深感染流感,我建议小深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提高免疫力;您也可以带小深接种流感疫苗,定期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流感病毒;另外在身边有人感染感冒病毒的时候,佩戴口罩也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
  简析:结合材料中免疫预防对抗病毒的方法,以及生活中提高免疫力、佩戴口罩等预防措施,用得体的语言向小深妈妈提出建议。
  12.
  答案:蜿蜒曲折(弯曲);消残之雪
  简析:《定林所居》中“屋绕湾溪”的“绕”体现“溪”蜿蜒曲折的特点;《二月四日作》中“瓦雪消残玉满沟”描写了消残之雪。
  13.
  答案:不一样,《定林所居》中“闲”字写出了诗人纵享山水的闲适自得之情,而陆游《二月四日作》中“闲”字很好地写出了诗人因落职闲居而失意苦闷的愁绪。
  简析:《定林所居》通过描写清幽的环境和诗人的闲适行为,体现“闲”是自得;《二月四日作》中诗人落职闲居,“东风应笑我闲愁”体现“闲”是失意苦闷。
  14.
  答案:(1)增长;(2)修养;(3)曾经;(4)才
  简析:结合语境,“广才”即增长才干;“治性”是修养性情;“尝”常见义为曾经;“乃”表示才。
  15.
  答案:B
  简析:“逆吾者是吾师”与“顺吾者是吾贼”结构对称,应断开,“不可不察也”独立成句,所以选B。
  16.
  答案:(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2)你们不要轻视别人的短处,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而骄傲)。
  简析:(1)“淫慢”是放纵懈怠,“励精”是振奋精神,“险躁”是轻薄浮躁,“治性”是修养性情。(2)“汝等”是你们,“鄙”是轻视,“恃”是依仗。
  17.
  答案:(1)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2)修身养性,培养品德,成为君子;(3)保住荣华富贵、权势地位,得到善终
  简析:(1)“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体现唐太宗对皇族节俭的要求。(2)诸葛亮希望儿子通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君子。(3)唐太宗希望皇属“永久富贵,以保终吉”。
  18.略,提供的两篇例文可作为参考,根据自身经历和感受写作,注意满足题目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