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人们把文字刻在竹片上。”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把竹片刻在文字上。
B.人们在竹片上刻文字。
C.文字被人们刻在竹片上。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在周末开了有趣的联欢家庭会。
B.当老师的都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
C.我们要养成上课认真听讲、预习、复习的好习惯。
D.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的行为,是可耻的。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铸”的偏旁是“钅”,表明要用金属铸造
B.“篾”的偏旁是“ ”,表明意思跟竹子有关
C.“浆”的偏旁是“水”,表明“浆”是一种液体
D.“茧”的偏旁是“艹”,表明“茧”是一种植物
4.下列不属于蔡伦所需的造纸材料的一项是( )
A.树皮 B.麻头 C.青草
5.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携带(xié) 爪牙(zhuǎ) 拱桥(gǒng)
B.风貌(mào) 制造(zhì) 工匠(jiàng)
C.咖啡(kā) 摊贩(fàn) 选择(zhé)
D.交税(suì) 朝鲜(xiǎn) 笼子(lóng)
二、填空题
6.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项,另外两项是( )和( )。
7.看拼音,写词语。
chuàng zào xié dài bǎo cún zhì zào má shéng cài lún
( ) ( ) ( ) ( ) ( ) ( )
jī lěi qiē duàn pián yi cháo xiǎn ōu zhōu shè huì
( ) ( ) ( ) ( ) ( ) ( )
8.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是以“四大”来总结的,请你填一填。
四大名著:《 》《 》《 》《 》。
四大传统节日: 、 、 、 。
四大民间传说:《 》《 》《 》《 》。
9.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累 ( ) 鲜 ( ) 便 ( )
( ) ( ) ( )
10.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jīng yàn bǎo cún mǎn zú ōu zhōu zào zhǐ shù
( ) ( ) ( ) ( ) ( )
三、语言表达
11.名人走廊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起点是福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弯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在陆上丝绸之路之前,已有海上丝绸之路。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做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做“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做“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你还知道海上丝绸之路上哪些人的故事?
四、现代文阅读
拓展阅读。
闻名天下“蔡侯纸”
东汉以前,人们通常都用竹简和丝帛作为记载文字的材料。有些很长的奏章要用许多竹简,翻阅起来非常不方便,也不便随身携带;而用丝帛作为书写的载体,虽然方便,但是很昂贵,普通人家根本承担不起这样的费用。
蔡伦平常喜欢读书,对于书简带来的种种不便深有感触。于是,制造出一种轻便的、价格低廉的书写材料,就成了蔡伦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蔡伦翻阅了许多前人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有一天,蔡伦看到宫女们在用蚕丝制造各种丝织品.从她们的制造过程中,蔡伦顿时有了灵感。他连忙赶回去,和匠人们共同研究,把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混合在一起,捣碎弄烂,然后将这些东西糅合在一起,拌匀压实后晾干。经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蔡伦终于制造出了廉价和实用的纸张。
蔡伦把发明纸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连同自己制造的第一张纸,一起献给汉和帝,请他过目。汉和帝亲自试验后,非常满意,重重赏赐了蔡伦,并把制造纸的方法颁布天下。当时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12.东汉以前,人们常用的记载文字的材料是 、 。
13.当时,传统的书写材料有什么缺陷?
14.蔡伦的梦想是 。
15.蔡伦从什么情景中获得了造纸的灵感?
1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蔡伦造纸的具体步骤:先把 ,然后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书如命的人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鲁迅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1)平常:近义词( ) 反义词( )
(2)清贫:近义词( ) 反义词( )
(3)破散:近义词( ) 反义词( )
(4)爱好:近义词( ) 反义词( )
18.据意写词(词语在文章中找)。
(1)形容(读过的书)很多。( )
(2)经过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 )
(3)得到的收益很大。 ( )
(4)经过了很长时间还是新的。 ( )
(5)形容非常有条理。 ( )
19.照要求填空。
(1) 这篇文章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写出短文中相互照应的句子:
(3)抄书使鲁迅"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 ;鲁迅的书"历久常新"。表现在:
20.读第二节,用"︱"给这节文字分层,再分别写出层意
层意:
21.你爱书吗?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和鲁迅先生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10.纸的发明》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D D C B
1.A
2.D
3.D
4.C
5.B
6. 指南针 火药
7. 创造 携带 保存 制造 麻绳 蔡伦 积累 切断 便宜 朝鲜 欧洲 社会
8.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白蛇传 孟姜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9. lěi 积累 xiān 新鲜 biàn 方便 lèi 劳累 xiǎn 鲜有 pián 便宜
10. 经验 保存 满足 欧洲 造纸术
11.郑和 郑和下西洋
12. 竹简 丝帛 13.竹简,翻阅不方便,也难于随身携带;丝帛,虽然方便,但是很昂贵。 14.制造出一种轻便的、价格低廉的书写材料 15.他从宫女们用蚕丝制造各种丝织品的过程中获得了造纸的灵感。 16. 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混合在一起,捣碎弄烂 将这些东西糅合在一起,拌匀压实后晾干
17.寻常 特别 贫寒 富有 破损 完好 喜好 讨厌 18.浩如烟海 经久不忘 得益匪浅 历久常新 井井有条 19.他(鲁迅)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鲁迅爱书就像爱自己的命一样。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 20.①鲁迅攒钱买书看 ②鲁迅抄书看,记忆力特别好 ③鲁迅修书的习惯 21.我爱书。鲁迅先生,您不仅喜爱读书,还十分爱护书,怪不得您的知识如此丰富,我要向你学习,多读课外书,增长知识,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