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科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1.3.2 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豫科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1.3.2 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25-02-05 18:0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课标分析
技术的设计与交流这个大单元主要涉及到了技术语言、技术试验以及交流与评价等几方面的内容,在课标方面做了如下要求:
从技术的功用性、可靠性、创新性和文化性以及专利保护等角度对作品(产品)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整体评价,写出评价报告,并形成初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能阐述技术试验的意义、特点,结合技术作品的设计与评价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写出技术试验报告,并体验技术探究、技术革新活动的乐趣。
说明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应用,能识读简单的图样,学会绘制草图、简单的三视图,用恰当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和成果。
课标内容分析
01
02
03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单元目标
知道什么是技术试验,能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简单的技术试验。
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并学会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学会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
能从多角度对设计的方案及作品进行评价,写出评价报告,并形成初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01
02
03
单元目标
单元课时分配
学习专题 课时
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2
“技术试验”验证手机支架 1
交流评价手机支架 1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自评 他评 互评
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完成自主学习,认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积极思考,提出建议
高质量完成合作探究,目标达成度高
“技术试验”验证手机支架 认真完成课堂设置的驱动任务
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及技术试验活动,
根据试验过程规范记录试验结果,给出建设性意见。
交流评价手机支架 完成自主学习,认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学会运用多种评价体系,积极参与评价过程
完成自评与互评,目标达成度高。
说明: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改进
专题评价量表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课时教学设计
02
01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使用手工绘图工具或简易绘图软件绘制手机支架,从而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绘制和尺寸标注。
能运用恰当的技术语言来描述设计方案,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和成果。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课堂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小组得分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祖 七组 八组
自主学习 1.按要求完成课本自主学习及导学案内容。 2.能解决简单问题。 3.能发现并记录难点及疑点。
合作探究 1.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都能积极参与讨论。 2.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能展示本小组的合作探究成果。
评价水平 1.根据设计要求准确展示手机支架的三视图。 2.能积极评价其他小组展示的三视图。 3.语言条例清晰、简洁有重点。
创新设计 手机支架的设计新颖、有创意。
小组合计积分
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我们双手忙碌的时候,为了更方便的使用手机,手机支架应时而生,同学们也都用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手机支架,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现各自的利弊,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交流与试验创设一款合适的手机支架。
情境导入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教学过程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时下流行的手机支架
时下流行的手机支架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我们心中的手机支架是怎样的呢?
如何将我们心中的手机支架描述出来与他人交流或制作呢?
自主学习一:技术语言
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的内容。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一、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技术语言
口头语言
文本语言
技术符号
图样
模型
网页
计算机演示
有的技术活动,如技术讲座、教学等,主要是用
口头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一、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技术语言
口头语言
文本语言
技术符号
图样
模型
网页
计算机演示
各种技术文件,都需要用到书面文字语言。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一、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技术语言
口头语言
文本语言
技术符号
图样
模型
网页
计算机演示
在交通、广告上用的很多,在工程图纸上也有规
定的标志、符号来表示一些特殊的要求。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一、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技术语言
口头语言
文本语言
技术符号
图样
模型
网页
计算机演示
一般用于建筑物、建筑群的表示。如地理、军事上用的沙盘模型。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一、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技术语言
口头语言
文本语言
技术符号
图样
模型
网页
计算机演示
工程技术中最常见到的一种表达交流的工具,呈现复杂产品的设计方案和对设计进行详细说明(规范、直观、准确)。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一、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技术语言
口头语言
文本语言
技术符号
图样
模型
网页
计算机演示
以计算机为载体,用多种媒体进行交流和表达的工具。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活动一:绘制出手机支架的设计草图
设计要求:
在导学按指定位置完成手机支架的草图绘制!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1.能方便地取放手机。
2.支撑起手机重量,稳定性强。
3.收纳方便,易于携带,可以放在书包夹层。
4.实现结构多元化,美观。
教学过程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任务二:自主学习
1、完成导学案第二部分的内容。
2、思考为什么要用三视图来表现物体?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2、思考为什么要用三视图来表现物体?
下面是一物体正投影得到的一张图,你能看出它是什么形状嘛?
单一正投影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常常需要三个投影。而且,当我们用视线代替投影线,并把所看到的投影图形叫做视图时,这样,就产生了“三视图”。
工程图样一般都是采用三视图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4、如何绘制三视图。
(1)在画图前,应首先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确定主视方向。
(2)画出主视图、俯视图。
(3)按照主视图和左视图“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宽相等”的原则,画出左视图。
(4)检查描深。
(5)标注各部分尺寸。
注意:看不见的线用虚线。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绘制出手机支架的三视图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绘图要求:
1. 遵循标准:绘制三视图时应遵循国家或行业的绘图标准和规范,如ISO、GB等。
2.投影关系:三个视图之间应保持正确的投影关系。主视图通常放在图纸的上方,俯视图在下方,左视图(或右视图)在右侧。主视图显示物体的正面,俯视图显示物体的顶面,侧视图显示物体的侧面。
3. 比例和尺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绘图比例和尺度,确保图纸清晰易读。
4.隐藏线处理:对于被其他部分遮挡的线条,应使用虚线表示。而可见的轮廓线则使用实线表示。
5. 视图完整性:每个视图都应完整表达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全部特征,不能遗漏任何重要细节。
6.尺寸一致性:三个视图中的尺寸必须保持一致,即物体在不同方向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应相互对应。
7. 清晰性:线条清晰、粗细适当,避免交叉混乱,确保图纸整洁、易于理解。
任务三:小组展示
1、小组展示设计的手机支架视图,讲解设计意图及实现方法?
2、各小组整理点评要点,修改手机支架的设计图纸。
教学过程
课堂评价
评价指标 结果评价
优秀 良好 合格
1、积极思考参与设计、分工明确
2、能理解技术技术语言的意义
3、能利用三视图准确表达出设计想法。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课后作业
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及绘制的三视图完成手机支架的制作。
专题一:用“图”表达手机支架
专题一小结
1.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作用。
2.视图的成图原理是怎样的?
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4.如何绘制三视图。
5.小组展示,优化自己的设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