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一年级下册11《浪花》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浪花》是部编版2025春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第六单元新增的一篇充满童趣的短文,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我”在沙滩上与浪花嬉戏的场景,展现了浪花的可爱与海边生活的美好,为一年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和审美体验。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旺盛,对富有童趣的文本兴趣浓厚,但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仍需引导。他们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和初步的阅读能力,但在感悟文本情感和运用语言方面有待提升。
三、教学目标
(一)文化自信
感受文中描绘的海边生活情境,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中自然之美的认同感。
(二)语言运用
1. 认识“浪、沙”等13个生字,会写“坐、泪”等6个字,能够正确、美观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悄悄地”“哗哗哗”等词语,提升语感。
3. 仿照文中句式进行语言表达,锻炼语言运用能力。
(三)思维能力
通过想象画面、对比句子等活动,培养形象思维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审美创造
体会文中浪花的可爱形象和海边景色的美,培养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五)思政元素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 识字写字,流利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浪花的特点和海边生活的乐趣。
(二)难点
体会作者对浪花的喜爱之情,仿照句子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表达。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直观演示法。
(二)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朗读体验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贝壳等实物道具。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
播放海浪拍打沙滩的音频,展示海边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分享对大海的印象,引出课题《浪花》。板书课题,认识“浪”字
2. 初读课文,识字认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领读生字,讲解读音、结构和部首。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如编口诀、做动作等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4)通过开火车、小老师领读等方式检查识字情况。
3. 学习课文1 - 2自然段
(1)教师范读1 - 2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提问:浪花来了做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
(3)理解“迈着轻轻的步子”“悄悄地挠”等词句,感受浪花的温柔可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浪花的活泼和“我”的愉悦。
4. 学习课文3 - 4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3 - 4自然段,思考:这次浪花带来了什么?
(2)交流汇报,教师板书:贝壳、小虾。
(3)展示贝壳、小虾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4)理解“装不下啦”,体会“我”的开心与满足。
(5)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惊喜和对浪花的喜爱。
5. 指导写字
(1)出示“坐、泪、贝”等字,分析笔画和结构特点。
(2)教师示范书写,强调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
(3)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6. 体会情感,朗读全文
(1)出示句子“浪花跑去又跑来,就像淘气的小娃娃。”引导学生体会浪花的淘气特点。
(2)对比课后题中句子,如“浪花就像小娃娃。”“浪花就像淘气的小娃娃。”,感受修饰词的作用,让句子更生动形象。
(3)分小组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比赛,评选“朗读小明星”。
7. 语言运用
(1)仿照课后题中句子,如“浪花唱着笑着跑来了。”进行拓展练习,如:风儿( )。 雨滴( )。
(2)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句子。
(3)小组代表汇报,师生共同评价,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8.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生字、书写汉字,还美美地朗读了课文。感受到浪花如淘气娃娃般可爱,它带来欢乐,让我们领略自然之美。也学会用词语让句子更生动,希望大家热爱自然,善用语言表达美好。
板书设计
浪 花
贝壳 小虾
像淘气的小娃娃
(用简笔画画出浪花、贝壳、小虾的形象,增加趣味性)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识字、朗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时,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今后需加强对个体的关注,设计更具针对性的练习,提升每个学生的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