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西北地区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西北地区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2-05 20:52:26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知识网络建构
教材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自然特征与农业
西北地区简图
1.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大体位于 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级行政区的大部分;边境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相邻。
(2)主要地形:地形以 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
(3)气候: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受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4)河流: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
(5)植被: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植被也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特征。
(6)环境问题
①问题类型: 。
②成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过度放牧、樵采和垦荒等。
③危害: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导致沙漠面积扩大,埋没村庄、道路和良田。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治理措施:实施了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7)丰富的矿产资源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如白云鄂博的稀土、金昌的镍、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克拉玛依和南疆的石油、石嘴山的无烟煤、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等,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鄂尔多斯现已成为中国新兴的 。
2.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牧业和灌溉农业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 基地,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形成灌溉农业区。
畜牧业 灌溉农业
牧区 牧场类型 地区 灌溉水源
内蒙古牧区 温带草原牧场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黄河水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河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
(2)特色农产品
① ——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糖分的积累。
② ——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品质优良,享誉全国。
③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
坎儿井
坎儿井是一种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古老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使用。坎儿井,主要由竖井、地下渠道(暗渠)、出水口、地面渠道(明渠)和涝坝(小型蓄水池)五部分组成。坎儿井汇聚地下潜流形成地下河,保护水源尽可能不受炎热、狂风、沙尘暴的影响,并长期保持稳定流量;它顺地势自然流动,经龙口(龙口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出地面。暗渠流出地面后就成了明渠(明渠就是在地表上流的沟渠),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了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蓄水池,这种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就称为涝坝,水蓄积在涝坝,以备所需。
知识点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简图
1.沙漠和戈壁广布
(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 的盆地。
(2)气候: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 ,又有高大的山脉环抱,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河流: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4)植被:戈壁、沙漠广布, 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5)特色生物:沙生植物胡杨,耐饥渴的牲畜 (被称为“沙漠之舟”)。
(6)人口、城镇及交通线的分布特征: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 ,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
成因:盆地边缘有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汇成的河流,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2.油气资源的开发
(1)资源丰富: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
(2)开发条件:储量丰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资源运输线路的建设等,但当地气候恶劣、环境脆弱、交通不便、距市场较远等阻碍了资源的开发。
(3)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
(4)环境保护: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更多种措施来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学考命题探究
命题点1 西北地区
1.[2023贵州遵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下图示意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区域。
(1) 简述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2) 从河套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中任选一地,指出其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并说明该地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3) 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在建设“两基地”过程中需要预防的环境问题。
命题点2 塔里木盆地人口、交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2024甘肃定西]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和田至若羌的铁路——“和若铁路”,是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和若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534千米分布在风沙区域,占线路总长65%,是一条典型的沙漠铁路。图1为新疆局部简图,图2为和若铁路部分路段景观图,和若铁路有近50千米的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设计。
图1 图2
(1) 塔里木盆地中部降水稀少,气候异常干旱,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流动沙丘是指位置容易变化的沙丘。简要分析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多流动沙丘的原因。
(3) 某同学运用结构图探究塔里木盆地现代城镇、铁路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请将结构图中划线部分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 ②__ ③__。第八章 西北地区
知识网络建构
教材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自然特征与农业
西北地区简图
1.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级行政区的大部分;边境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相邻。
(2)主要地形: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的沙漠。
(3)气候: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受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4)河流: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5)植被: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植被也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特征。
(6)环境问题
①问题类型:土地荒漠化。
②成因:气候干旱,植被稀少,过度放牧、樵采和垦荒等。
③危害: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导致沙漠面积扩大,埋没村庄、道路和良田。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治理措施:实施了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7)丰富的矿产资源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如白云鄂博的稀土、金昌的镍、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克拉玛依和南疆的石油、石嘴山的无烟煤、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等,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鄂尔多斯现已成为中国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
2.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牧业和灌溉农业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形成灌溉农业区。
畜牧业 灌溉农业
牧区 牧场类型 地区 灌溉水源
内蒙古牧区 温带草原牧场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黄河水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河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
(2)特色农产品
①瓜果、糖料作物——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糖分的积累。
②长绒棉——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品质优良,享誉全国。
③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
坎儿井
坎儿井是一种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古老引水工程,长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使用。坎儿井,主要由竖井、地下渠道(暗渠)、出水口、地面渠道(明渠)和涝坝(小型蓄水池)五部分组成。坎儿井汇聚地下潜流形成地下河,保护水源尽可能不受炎热、狂风、沙尘暴的影响,并长期保持稳定流量;它顺地势自然流动,经龙口(龙口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出地面。暗渠流出地面后就成了明渠(明渠就是在地表上流的沟渠),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了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蓄水池,这种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就称为涝坝,水蓄积在涝坝,以备所需。
知识点2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简图
1.沙漠和戈壁广布
(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有高大的山脉环抱,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河流: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4)植被:戈壁、沙漠广布,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5)特色生物:沙生植物胡杨,耐饥渴的牲畜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6)人口、城镇及交通线的分布特征: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呈点状或带状分布,交通线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
成因:盆地边缘有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汇成的河流,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
2.油气资源的开发
(1)资源丰富: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
(2)开发条件:储量丰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资源运输线路的建设等,但当地气候恶劣、环境脆弱、交通不便、距市场较远等阻碍了资源的开发。
(3)西气东输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
(4)环境保护: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更多种措施来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学考命题探究
命题点1 西北地区
1.[2023贵州遵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下图示意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及周边区域。
(1) 简述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
(2) 从河套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中任选一地,指出其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并说明该地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3) 指出内蒙古自治区在建设“两基地”过程中需要预防的环境问题。
【答案】(1) 能源、资源的类型和储量丰富;国家政策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南临多个以重工业为主的省份,北接蒙古国,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利于大力建设工业基础设施;铁路网较为完善,交通便利。
(2) 河套平原:种植业。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强,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利于农作物种植;河流有机质堆积,土壤肥沃;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或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位于半干旱区,降水适宜,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地势平坦开阔,草原面积广。
(3)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旱灾等。
命题点2 塔里木盆地人口、交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2024甘肃定西]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新疆和田至若羌的铁路——“和若铁路”,是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和若铁路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有534千米分布在风沙区域,占线路总长65%,是一条典型的沙漠铁路。图1为新疆局部简图,图2为和若铁路部分路段景观图,和若铁路有近50千米的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设计。
图1 图2
(1) 塔里木盆地中部降水稀少,气候异常干旱,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流动沙丘是指位置容易变化的沙丘。简要分析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多流动沙丘的原因。
(3) 某同学运用结构图探究塔里木盆地现代城镇、铁路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请将结构图中划线部分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 ②__ ③__。
【答案】(1)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高大山脉阻挡水汽的进入
(2) 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植被稀少,风力强劲,山丘多顺风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3) 冰雪融水;大;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