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美国和巴西
教材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美国
美国地形简图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海陆位置:本土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北部和南部分别与加拿大和墨西哥为邻。
(3)纬度位置:地跨寒、温、热三带,本土主要位于北温带。
(4)领土构成:本土包括48个州、1个特区(首都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以及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2.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地势:以平原为主,东、中、西部为南北纵列分布的山脉。主要地形区有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分布着广阔的大平原和中央平原,西部为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脉是落基山脉。地势整体中间低、东西高。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西部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
(3)河、湖: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沟通了美国大部分地区,自南向北注入墨西哥湾;位于东北部的五大湖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处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交界处。
3.人口与民族
(1)原住民:印第安人(黄种人),现分布于西部山区的“保留地”内。
(2)现居: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多是200多年内移民过来的。
(3)各国移民经长期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着种族歧视。
(4)唐人街:在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4.农业发展
(1)农业生产条件
①地形条件: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中间低,东西高),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②气候条件:本土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热条件优越,且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③水源条件: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农业地区分布
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
农业带 分布 发展条件
乳畜带 纬度较高的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①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 ②制造业发达,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玉米带 美国中部平原的中部 地处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小麦区 美国中部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①地势平坦,土质好,雨热同期,适合小麦生长 ②有密西西比河流经,灌溉便利
棉花带 35°N以南的密西西比河平原 ①地势低平 ②纬度位置较低,热量充足,适合棉花生长 ③因土壤肥力下降,棉花种植业衰落,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亚热带作物带 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和佛罗里达半岛地带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高温多雨,地势低平,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
(3)农业生产特点
①地区生产专业化: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生产规模大。地区专业化生产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等,使农产品的品质优良。
②机械化: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③商品率高: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5.美国的工业
(1)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
(3)主要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
(4)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美国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
知识点2 巴西
巴西地形简图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地跨南北半球,完全位于西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
2.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整体上南高北低。主要地形区有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南部的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2)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3)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世界第二长河,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3.人口与文化
(1)人种特点: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混血种人数量多。白种人居多,其次是黑白混血种人等,是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巴西主要农产品及人口稠密区分布图
(2)城市
①巴西利亚:首都,为了加快内地开发建设而迁都。
②里约热内卢: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③圣保罗:第一大城市。
(3)多元的巴西文化
①狂欢节:原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后传到巴西。
②桑巴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
③足球:巴西人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
4.农业
(1)发展条件: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势平坦。
(2)主要农产品: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咖啡、甘蔗、柑橘、大豆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还盛产木材。被称为“咖啡王国”“天然橡胶的故乡”。一些农矿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咖啡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3)分布及原因: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开发较早。
5.工业
(1)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2)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3)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及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4)水能资源丰富,有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6.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热带雨林的效益
①环境效益: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经济效益: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2)环境问题:过度砍伐、开矿、建城镇等,导致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等。
(3)保护措施:设立保护区,控制乱砍滥伐行为,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全球行动计划等。
重难点突破
重难突破1 美国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人口约3.33亿,其种族和民族分布多样且复杂。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读美国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五大湖沿岸地区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农业带名称),请简要分析该农业带形成的主要条件。
(2)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广泛,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的____是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请结合实际,简要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答案】(1) 乳畜带;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2) 硅谷;提高生产效率(或提升产品质量);改善生活质量(或改变生活方式)。
【思路点拨】
(1)美国是农业强国,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生产地区专业化,将各地区的优势条件得到了最好的发挥。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因气候冷湿,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且东北部是美国传统的工业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等为该地区乳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位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因科研机构众多,高校云集,高素质人才聚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以电子信息等行业为主,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日常、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重难突破2 巴西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读巴西地形图和巴西矿产、物产、工业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咖啡豆、蔗糖、橘汁、大豆是巴西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了解 20世纪以前巴西几种重要农矿产品的开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内容。
①____,②____,③__________。
(2) 结合图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木材;甘蔗;咖啡王国
(2) 靠近原料产地分布
【思路点拨】
(1)读图可知,16世纪巴西主要靠采伐森林,出口木材;后来引进并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自19世纪以来大量种植咖啡树,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读图可知,巴西的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紧密,工业部门倾向于分布在资源丰富的地区,靠近原料产地分布,有利于原材料的获取和成本的降低。
【总结归纳】巴西工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学考命题探究
命题点1 美国
[2024四川成都]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注释可知,影响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市场 B. 水源、政策 C. 气候、市场 D. 地形、政策
2.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便于( )
①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耕作技术 ②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优势 ③增加农作物的熟制 ④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C
2.A
【解析】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乳畜带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地区,这里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的生长,为牲畜提供了饲料;且该地区城市、人口分布密集,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气候和市场是影响美国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因素,C正确。故选C。
2.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充分利用了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耕作技术,①正确;生产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这是大规模机械化的结果,体现了大规模机械化的优势,②正确;农作物熟制受自然条件,特别是温度的影响,与专业化生产无关,③错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使得农业专业化生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与农业用地规模没有直接的关系,④错误。综上,①②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3山东青岛]美国工业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东北部工业区,因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被称为“锈带”。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众多。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主要工业区及工业扩展方向。据此完成3~5题。
3.东北部工业区,早期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主要优势是( )
A. 优越的气候条件 B. 肥沃的黑土资源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充足的粮食供应
4.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美国工业由东北部“锈带”向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主要因为南部( )
A.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 原料充足,农业发达
C. 水源丰富,水运便利 D. 地价低廉,污染较小
【答案】3.C
4.A
5.D
【解析】
5.美国工业由东北部“锈带”向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主要是因为南部地区开发较晚,地价低廉;污染较小,空气质量好,故D正确。东北部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水源丰富、原料充足,ABC错误。故选D。
命题点2 巴西
6.[2024广东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7月,我国某自主汽车品牌公司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达成协议,在该州的卡马萨里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巴西人口约2.16亿人,资源丰富。中国在卡马萨里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将加速新能源汽车在当地的普及,为当地创造超5 000个就业岗位,也为低碳出行、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发挥推动作用。下图为巴西城市及矿产分布图。
(1) 归纳巴西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
(2) 简述卡马萨里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3) 人类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亚马孙河流域这片原始地域,雨林“饱受人类的干扰”,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人类对雨林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生态价值。
【答案】(1) ①靠近原料产地;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③多沿海、沿河流分布。
(2) ①工业基础好,配套设施完善;②临近港口,铁路、公路发达,交通便利;③市场广阔;④政府政策支持。
(3) 乱砍滥伐雨林;修建公路;开辟大型的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等
(4) 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第三节 美国和巴西
教材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美国
美国地形简图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海陆位置:本土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 ,北部和南部分别与加拿大和墨西哥为邻。
(3)纬度位置:地跨 三带,本土主要位于北温带。
(4)领土构成:本土包括48个州、1个特区(首都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以及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2.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地势:以平原为主,东、中、西部为 纵列分布的山脉。主要地形区有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分布着广阔的大平原和中央平原,西部为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山脉是落基山脉。地势整体中间低、东西高。
(2)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西部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
(3)河、湖: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沟通了美国大部分地区,自南向北注入墨西哥湾;位于东北部的五大湖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处于美国和加拿大的交界处。
3.人口与民族
(1)原住民:印第安人(黄种人),现分布于西部山区的“保留地”内。
(2)现居: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多是200多年内移民过来的。
(3)各国移民经长期融合,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着种族歧视。
(4)唐人街:在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4.农业发展
(1)农业生产条件
①地形条件: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中间低,东西高),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②气候条件:本土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热条件优越,且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③水源条件: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农业地区分布
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
农业带 分布 发展条件
乳畜带 纬度较高的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①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合牧草生长 ②制造业发达,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玉米带 美国中部平原的中部 地处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小麦区 美国中部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①地势平坦,土质好,雨热同期,适合小麦生长 ②有密西西比河流经,灌溉便利
棉花带 35°N以南的密西西比河平原 ①地势低平 ②纬度位置较低,热量充足,适合棉花生长 ③因土壤肥力下降,棉花种植业衰落,现已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亚热带作物带 南部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和佛罗里达半岛地带 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高温多雨,地势低平,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
(3)农业生产特点
①地区生产 :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生产规模大。地区专业化生产便于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等,使农产品的品质优良。
② :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效率高,产量大。
③ :美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5.美国的工业
(1)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力量雄厚。
(3)主要工业区—— 工业区,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
(4)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美国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的“ ”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
知识点2 巴西
巴西地形简图
1.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地跨南北半球,完全位于西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和中部,东临大西洋。
2.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地势:地形以 为主,地势整体上南高北低。主要地形区有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南部的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2)气候:以 气候和 气候为主。
(3)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世界第二长河,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3.人口与文化
(1)人种特点:最显著的人口特征—— 数量多。白种人居多,其次是黑白混血种人等,是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巴西主要农产品及人口稠密区分布图
(2)城市
①巴西利亚:首都,为了加快内地开发建设而迁都。
②里约热内卢: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海港。
③圣保罗:第一大城市。
(3)多元的巴西文化
①狂欢节:原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后传到巴西。
②桑巴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
③足球:巴西人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
4.农业
(1)发展条件:位于热带,气候湿热,地势平坦。
(2)主要农产品:以 为主,咖啡、甘蔗、柑橘、大豆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还盛产木材。被称为“咖啡王国”“天然橡胶的故乡”。一些农矿产品的出口,尤其是咖啡的大量出口,给巴西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厚的资金。
(3)分布及原因: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劳动力充足,开发较早。
5.工业
(1)钢铁、汽车、飞机制造等跻身于世界重要的生产国行列。
(2)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3)工业分布接近原料产地及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4)水能资源丰富,有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
6.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热带雨林的效益
①环境效益: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全球气候; ,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经济效益: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2)环境问题:过度砍伐、开矿、建城镇等,导致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气候变暖等。
(3)保护措施:设立保护区,控制乱砍滥伐行为,与联合国相关组织联合提出全球行动计划等。
重难点突破
重难突破1 美国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人口约3.33亿,其种族和民族分布多样且复杂。自然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读美国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五大湖沿岸地区形成了著名的________(农业带名称),请简要分析该农业带形成的主要条件。
(2)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广泛,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的____是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请结合实际,简要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思路点拨】
(1)美国是农业强国,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生产地区专业化,将各地区的优势条件得到了最好的发挥。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因气候冷湿,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且东北部是美国传统的工业区,人口众多、城市密集等为该地区乳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位于美国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因科研机构众多,高校云集,高素质人才聚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以电子信息等行业为主,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日常、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重难突破2 巴西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读巴西地形图和巴西矿产、物产、工业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咖啡豆、蔗糖、橘汁、大豆是巴西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了解 20世纪以前巴西几种重要农矿产品的开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内容。
①____,②____,③__________。
(2) 结合图分析巴西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
(1)读图可知,16世纪巴西主要靠采伐森林,出口木材;后来引进并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自19世纪以来大量种植咖啡树,成为世界上的“咖啡王国”,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读图可知,巴西的工业分布与原材料的关系紧密,工业部门倾向于分布在资源丰富的地区,靠近原料产地分布,有利于原材料的获取和成本的降低。
【总结归纳】巴西工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学考命题探究
命题点1 美国
[2024四川成都]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的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注释可知,影响乳畜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市场 B. 水源、政策 C. 气候、市场 D. 地形、政策
2.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便于( )
①推广先进的生物技术和耕作技术 ②发挥大规模机械化优势 ③增加农作物的熟制 ④大规模增加农业用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23山东青岛]美国工业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东北部工业区,因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被称为“锈带”。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众多。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主要工业区及工业扩展方向。据此完成3~5题。
3.东北部工业区,早期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主要优势是( )
A. 优越的气候条件 B. 肥沃的黑土资源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充足的粮食供应
4.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美国工业由东北部“锈带”向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主要因为南部( )
A.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 原料充足,农业发达
C. 水源丰富,水运便利 D. 地价低廉,污染较小
命题点2 巴西
6.[2024广东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7月,我国某自主汽车品牌公司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达成协议,在该州的卡马萨里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巴西人口约2.16亿人,资源丰富。中国在卡马萨里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将加速新能源汽车在当地的普及,为当地创造超5 000个就业岗位,也为低碳出行、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发挥推动作用。下图为巴西城市及矿产分布图。
(1) 归纳巴西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
(2) 简述卡马萨里作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3) 人类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亚马孙河流域这片原始地域,雨林“饱受人类的干扰”,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人类对雨林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生态价值。